菩萨畏因,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铎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智慧的人害怕原因,而大部分的人,即众生,更害怕结果。

这句话出自印光法师所著的《印光法师》,主要说明因是能造作、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就是由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由佛教的缘起论产生了因果理论,因果理论是佛教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对因果理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佛对众生说法时有四种的泰然无畏。

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

二、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

三、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

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之正道而无畏心。

扩展资料:

佛法里“因果”是和“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称为“因缘果报”,如果说因果是种子,“缘”就是种子生长所需的阳光、雨露。“因”需要“缘”才能结“果”,就像种子需要阳光、雨露才能发芽。

佛法中说的因果主体、中道实相、般若理体、真如、涅槃、我,都是同一如来藏心体。一切法界无不赅摄于如来藏一法界中,即“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佛法中心思想。




修行以是否当下为宗
修行必须以当下为宗,佛蓉萨畏因不畏果种善因得善果,所以活在当下,做好每一件事发慈悲心,那么我们就会结善果修行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xiūxíng,释义:1、修养德行;2、美好的品行;3、操行;4、遵行;5、出家学佛或学道;6、行善积德。修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心理...

观音和蓓萨区别?
4. 观世音菩萨,其中“观”指的是看,“音”指的是听。菩萨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倾听和观察世人的行为。5. 观音菩萨,“观因(音)”意味着观察现在的结果,无论好坏,都是之前种下的因。因此,人们应当行善积德。常言道:菩萨畏因,凡人畏果。6. 在字面上,观世音与观音有所不同,后者...

伤病因果关系与伤有关怎么办
我们还要了解,不但因小果大,而且果报到来的时间拖得越久,程度就变得越严重,这就好像债务拖欠得愈久,利息就愈多一样。所以造了恶业之后,要赶快忏悔,赶快勤修善业,把恶业的严重程度削弱,甚至提早报掉,重罪轻报,你日后才不会遭受严重的苦报。 佛门有句话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

不生西方,将来定下地狱,这是佛讲的吗
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4、《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云:“佛言:此菩萨名观世音自在...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汝等大众,诸菩萨摩诃萨,梵释龙神,皆应恭敬,莫生轻慢。一切人天,常须供养。专称...

请问什么叫佛教,什么叫宗教信,
佛教,简而言之就是佛陀的教法,是释迦牟尼佛解悟宇宙人生的真理之后对世人的教诲,是正信而非迷信。宗教信仰则是人类认知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特定的文化现象。

我想问下佛家有什么关于珍惜生命的名言或词语???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2017-12-02 关于珍爱生命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3059 2011-09-20 关于珍爱生命的名言 2570 2011-10-11 关于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 941 2012-06-05 关于珍爱...

...无间;凡五逆界者,永堕地狱,尽受终伐之无间”什么意思~
慧沼于《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五,将《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三〈灭业障品〉所载(大正16·414a)∶‘由身语意造无间罪∶恶心出佛身血、诽谤正法、破和合僧、杀阿罗汉、杀害父母。’释为三乘通说之五逆。又谓依《萨遮尼干子经》等所载,大乘之五逆为∶(1)破坏塔寺焚烧经像,或取佛物法物...

本人男性 因罪大不小心和师傅有染 不知要下什么地狱
据你叙述和他之情况实属重罪,双双当堕无间地狱,受无量无边的痛苦.但若你能以强烈的悔意和悲痛的心情,"发露忏悔";并舍弃及悲切地悔恨过去的恶行,再加之念阿弥陀佛、药师佛、不动金刚佛和其他以消除业障的能力而闻名的佛菩萨的名号或念“金刚萨埵百字明”,"大日如来咒","不动如来咒",及其他...

我是个强迫症...因学佛治好强迫症...却又因为佛法而痛苦
1、放生问题:虽然死了一条,但却救活了很多,以后注意就是;2、坏人又来做好事可是还是逃不了因果报应.,那个坏人也是信佛的。。。如果那个人不信佛,不做好事,那么他的恶报会更大;比如本来他会死的很惨、很早,却因善行死的不惨、不早。善报的形式有很多种,不止是只表现在好的、积极的方面...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解释一下)
一众皆惊。五祖观后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既然清静何必有偈,五祖之境界举手投足赫然而生,"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着。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

沁县17265443556: 菩萨畏因是什么意义
红党生脉: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所谓菩萨畏因,简单的来说,菩萨和众生在做同一件事情时,菩萨先想到的是后果,如果后果是不好的,菩萨做了,就种下了不好的因,所以菩萨不会去做,而众生想到的是不计后果,先做再说,因种下了,还不知道,等果报来的时候,就害怕受果报 畏也就是担心,怕的意思 在这里面就是智慧与愚痴的分别了..

沁县17265443556: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什么意思? -
红党生脉: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是一句佛教术语,它的意思是菩萨因为知道因果报应的道理,所以会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行为,而凡夫俗子则只关注结果,不重视原因.具体来说,菩萨因为知道因果报应的道理,所以会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行为,避免造作恶业,以免将来受到恶报.而凡夫俗子则因为只关注结果,不重视原因,所以往往会因为自己的行为不慎而遭受苦报.佛教认为,因果报应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修行和积累善业,才能得到幸福和智慧.因此,菩萨会非常注重因果报应的道理,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行为,而凡夫俗子则往往会因为自己的行为不慎而遭受苦报.

沁县17265443556: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字面意思我倒是明白,深层的意思是怎样的?有没有什么典故? -
红党生脉:[答案] 凡夫只知道怕恶果,却不知道从源头——因上去解决,所以为凡夫. 菩萨知道怕恶果,而且更知道真正要怕的不是果,是造就果的因.菩萨们一举一动一心一念都严格谨慎地保持着清净善因,菩萨们不受恶果,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敢也不会种下恶因. 说“...

沁县17265443556: “凡人畏果,菩萨畏因”是什么意思?
红党生脉: 因,是指原因;果,是指结果.佛教讲的是因果报应,意思就是只要有什么“因”,就必然会有什么“果”,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因果关系. “凡人畏果,菩萨畏因”的意...

沁县17265443556: 凡夫畏果菩萨畏因什么意思
红党生脉: 凡夫畏果,菩萨畏因的意思是菩萨的动机是起心动念之因.“因”一旦种下去就会发生可怕的结果,而凡夫是普通人,所以普通人从来不会考虑“因”也就是过程,所以都会等到结果出现才会担忧.菩萨是"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

沁县17265443556: 修行人说,菩萨畏因,世人畏果的意思 -
红党生脉: 菩萨畏因,世人畏果.是说修佛法、行菩萨道的修行人,在日常生活和修行中,严谨持戒,非常注意因果,不能从因上造业.而世间人则不顾因果,常行不善业,待到业果成熟,果报现前了,害怕了,悔不该当初,然为时已晚.

沁县17265443556: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为什么做了菩萨还要有畏 -
红党生脉: 畏和不畏是以凡人的眼光和思想去判断和分别的,凡人认为有畏和不畏,菩萨没有分别,就是说在菩萨那里没有畏,也没有不畏这个思想,是没有分别的.这句话之所以这么说是以普通人的眼光和世俗的语言来告诉人们:众生害怕恶果,但是却不知道在种下恶因之前来避免,不知道主动去避免种下恶因,只是在因果到头终有报的时候感到恐惧;“菩萨畏因”字面意思是菩萨害怕种下恶因,这只是浅显的理解,中层的理解是菩萨避免了种下恶因,深一个层次是:对菩萨来说没有所谓的善因、恶因这种思想,也没有畏和不畏(害怕和不害怕)的思想.

沁县17265443556: 菩萨为什么怕因?他真怕因果吗? -
红党生脉: 菩萨怕种下恶因,因为种下恶因就相当于见到恶的果报.凡夫不怕因,是觉得没有恶的果报.因果报应一点都不爽,所以做任何事都要考虑果报,菩萨只敢做善业.凡夫目光短浅,不考虑后果..

沁县17265443556: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是什么意思(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下一句是什么)
红党生脉: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智慧的人害怕原因,而大部分的人,即众生,更害怕结果.这句话出自印光法师所著的《印光法师》,主要说明因是能造作、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就是由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由佛教的缘起论产生了因果理论,因果理论是佛教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对因果理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沁县17265443556: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红党生脉: 凡夫只知道怕恶果,却不知道从源头——因上去解决,所以为凡夫. 菩萨知道怕恶果,而且更知道真正要怕的不是果,是造就果的因.菩萨们一举一动一心一念都严格谨慎地保持着清净善因,菩萨们不受恶果,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敢也不会种下恶因. 说“菩萨畏因”,并不是他们真的心存恐怖,而是表示他们的智慧,知道从根本上断除恶果的方法. 或者表示为“与其畏果,不如畏因”,这样可能容易理解一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