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窥园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雕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原文《汉书·董仲书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译文:《汉书·董仲舒传》记载,他年轻时专研《春秋》,在汉景帝时期担任博士。
2. 原文:“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
译文:他悬挂帷幕讲授经书,学生们通过资深弟子传授学业,有些人从未见过他本人。
3. 原文:“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译文:据说他连续三年未曾走出园圃,专注于学问,其精神集中到了这种程度。
4. 原文:“董仲舒三年不看园圃,精心钻研学问到如此的程度。”
译文: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研究学问,连续三年未曾离开过他的园圃。
5. 原文:“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首携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塌枝师。”
译文:董仲舒是西汉时期一位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家和儒学家,他也是当时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与今文经学的大师。
6. 原文:“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译文:在汉景帝时期,董仲舒担任博士,负责讲授《公羊春秋》。
7. 原文:“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
译文:董仲舒将儒家的伦理思想精炼为“三纲五常”,汉武帝接受了他的建议,从而使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影响至今。
8. 原文:“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
译文: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以及“大一统”和“天人感应”的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奠定了统治的理论基础。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对照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

颜氏家训・治家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治家篇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治家篇原文及翻译 治家篇 作者:颜之推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答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司马光《独乐园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这篇亭园记写得含蓄蕴藉,神味隽永。作者满肚皮的不合时宜,绝无一字及之,全凭读者于言外体会。开篇伊始,即正话反说。中间记七景,抒独乐,笔笔以自己的淡泊自持微露对竞逐红尘的俗儒的不满。末尾的自诘自答,明为辩解,实为讽刺。通览全文,抑者扬之,扬者抑之,极尽文意曲折之妙。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 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官。苏武逐渐被提升> 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 <为汉宫栘园中管马厩的官。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匈奴...

聊斋志异黄英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黄英原文及翻译具体如下: 原文如下: 马子才,顺天人。世好菊,至才尤甚,闻有佳种必购之,千里不惮。一日有金陵客寓其家,自言其中表亲有一二种,为北方所无。马欣动,即刻治装,从客至金陵。客多方为之营求,得两芽,裹藏如宝。归至中途,遇一少年,跨蹇从油碧车,丰姿洒落。渐近与语,少年自言:“陶姓...

荆公巨惨文言文
1. 荆公拒参文言文翻译 荆公拒参原文: 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 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公面黧黑,门人忧之,以问医。医曰:“此垢汗,非疾也。”进澡豆令公颒面...

上官昭容原文_翻译及赏析
段成式之子(或其侄)段公路在《北户录》里叙述得比较详细:“天后(武则天)每对宰臣,令昭容(上官婉儿)卧于案裙下,记所奏事。一日宰相对事,昭容窃窥,上(唐高宗)觉。退朝,怒甚,取甲刀札于面上,不许拔。昭容遽为乞拔刀子诗。后为花子,以掩痕也。”此说来自于上官婉儿同时代的陈藏器撰写的《本草拾遗》,故...

割席断交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割席断交》原文及翻译 原文:管宁与华歆,俱为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华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译文: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

许宗裔审案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翻译北梦琐言只许宗裔审案 求原文,然后才可能有译文。 北梦琐言原文及翻译 北梦琐言)(半野园)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 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

卷十二·锦瑟原文_翻译及赏析
生含愤出,自念良不如死,遂怀带入深壑。至丛树下,方择枝系带,忽见土崖间微露裙幅,瞬息一婢出,睹生急返,如影就灭,土壁亦无绽痕。固知妖异,然欲觅死,故无畏怖,释带坐觇之。少间复露半面,一窥即缩去。念此鬼物,从之必有死乐,因抓石叩壁曰:“地如可入,幸示一途!我非...

华容区18817271058: 目不窥园的出处是什么?
江苗解郁: [出处]《汉书•董仲 舒传》:“盖三年不窥 园.”

华容区18817271058: 词语解释 解词 -
江苗解郁: 零乱不堪:如同一片散沙,破烂不堪,零零散散的,没有规则的,无从下手的那种乱,重在形容零散无规则.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目不窥园:形容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

华容区18817271058: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课后词语解释 -
江苗解郁: 弥高】更高.弥,更加.【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穷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

华容区18817271058: 求解语文翻译词语意思?
江苗解郁: 人声鼎沸 :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

华容区18817271058: 《闻一多先生》的重要词语的注解 -
江苗解郁: 衰落;不兴旺 赫然 hè rán 令人惊讶的样子 赫然出现在众人前 发怒的样子 赫然震怒 显赫,盛大 迭起 dié qǐ 多次出现;一次接着一次地发生 风云迭起 诗兴不作:“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不是不作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仰之弥...

华容区18817271058: 七年级语文《闻一多的说和做》 -
江苗解郁: 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 2.我认为哪样都可以,但要说到做到,也就是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言行一致.

华容区18817271058: 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写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期间,“目不窥园,足不下楼”,你怎样看待闻先生 -
江苗解郁: 示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的行为是一位专心致志、刻苦钻研学问的学者专注到极点时表现出来的.这种精神让我们敬佩.但是,若能像许多仁人志士那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岂不更好?(意对即可)

华容区18817271058: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阅读答案 -
江苗解郁: 1.概括短文的大意.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2.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文回答)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3.文中“目不窥园,兀兀穷年,足不下楼,沥尽心血”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 运用四个四字词语,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刻苦,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 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句话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比喻,写出了闻一多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研究成果的来之不易.

华容区18817271058: 现代读书勤奋的事例急需啊
江苗解郁: 牛角挂书 唐代李密听说包恺在缑山,前往拜访.他骑着牛,在牛角上挂上一卷《汉书... 后就用“刺股悬梁”比喻刻苦自学. 目不窥园 此典故是说无暇观看园中景色,形容...

华容区18817271058: 东篱竹园的寓意是什么补充:看完之后,要回答
江苗解郁: 寓意是田园生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