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之”“者”“而”“因”“为”在古代文言文的所有解释及用法拜托了各位 谢谢

作者&投稿:策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文言文中有一种叫"为动"的用法,麻烦帮我讲解一下~

系统地介绍一下容易混淆的三种用法:

文言文中的“使动·意动·为动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即有些词类由于使用的需要,会临时改变它的词性,起另一类词的作用。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它们的用法,理解它们的意思,就不能正确地理解、翻译句子。尤其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同学们较难区分的,现在就把动词的使动、意动以及为动用法放在一起进行认知比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干什么(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主要有四种:名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数词的使动用法。
(一)名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定居)②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让……做丞相)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使……做王)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发生在不能带宾语的动词上。例如:焉用亡郑以陪邻?(使……灭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使……发怒)“亡”“忿恚”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尉”,成为使动用法。某些可带宾语的动词也有使动用法。例如:谨食之,时而献焉。(“食”,吃,这里是捕蛇者“使蛇吃”即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i。)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①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尊贵)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势力削弱)
③春风又绿江南岸。(使……变绿)
④空乏其身。(使……受贫困之苦)
(四)数词的使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动词后也有使动用法。例如:
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句的“四”可解释为“使……变成四个”,“六”可解释为“使……变成六个”)或以数量为比喻的变化。
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凡能译为“使……怎么样”的词语,就是这个词语具有了使动的功能,视为使动用法。

二、意动用法。意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意动用法有两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可译为: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壮美)②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小,可译为: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欺侮)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把……当作鱼肉〔任意宰割〕)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把……当成伴侣,把……当作朋友)
③孟尝君客我。(把……当作客人)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结构形式上没有区别,只是所表示的意义不同。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体会二者的区别。

三、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是一种少见的动宾关系,指谓语动词“为了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例如: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为……哭泣)
等死,死国可乎?(为……而死)
使动、意动、为动这三种活用方式在判断、理解、翻译时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凡谓语有使宾语如何,以“使……为”的形式对译的,属于使动用法;谓语有认为宾语如何,以“以……为”形式对译的叫作意动用法;谓语有为了宾语怎么样,以“为……”形式对译的叫作为动用法。如“闻寡人之耳者”要译为“让我的耳朵听到的”,这是使动用法;“固以怪之矣”要译为“本来就认为这件事是很奇怪的”,这是意动用法;“死国可乎”要译为“为国而死可以吗,这是为动用法。
总之,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积累,注意比较,可以试着翻译成以上三种格式,再根据语境看哪一种翻译最合理,进而明确属于哪一种活用。

亲;亲近。(2)相就;趋赴。(3)顺;顺应。(4)沿袭,承袭。(5)依托;利用;凭借。(6)连接。(7)增添;累积。(8)原因,原由。(9)机会。(10)犹;如同。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一、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处所、方向。可译为“从”“由”等。 例:因井中视星,所视不过数星;自邱上以视,则见其始出又见其入(《尸子·广泽》)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所借助的时机、条件。可译为“乘”“趁着”“趁”“顺着”等,或仍作“因”。 例: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项如列传》)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所凭借、依靠、依赖的事物或条件。可译为“凭借”“依赖”“依靠”“凭(着)”等,或仍作“因”。 例: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屈原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实施的根据、前提。可译为“根据”“依据”“按照”等,或仍作“因”。 例: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因任授官(成语) 5.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或实施某一动作行为。可译为“通过”“由”等,或仍作“因”。 例: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项如列传》) 6.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理由。可译为“因为”“由于”,或仍作“因”。 例: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 二、连词 1.连接分句,表示顺承关系,前后两事在时间或事理上前后相继,可译为“于是”“就”“因而”等。 例: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屈原列传》) 2.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或仍作“因”。 例:十娘因见鸨儿贪财无义,久有从良之志(《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善读「论语」7.20: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也
【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译文】孔子说:“我并非是生而知之者,只是个崇好古之大道并勤勉地探索学习的人而已。”【注释】“古”,指古之大道,亦即仁道。“敏”,勤勉。如《论语·公冶长》中的“敏而好学”,《中庸》中的“人道敏政”。“求”,索也,觅也...

文言文以用有哪些
(《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以”字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以”字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

沐猴而冠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日: “ 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 ,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

《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及翻译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6。《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

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
2、表目的,作“(用)来”解。例如: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译: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3、表结果,作“以至”解。例如:① 以至于寸。(范晔《乐羊子妻》)译:以至达到一寸。三、作副词用。相当于“己”,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或结束,可译成“已经”。例如:① 以啮人,无御之...

我非生而知之者下一句
我非生而知之者下一句是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这句话是出自《论语述而》中的孔子的言论。孔子说:“自己并非是生而知之者,只是个崇好...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也。”如何读,拼音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语怪、力、乱、神。翻译: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到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等。”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只是喜爱古代...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勤学篇之七
一、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出自《吕氏春秋·孟夏纪·用众》。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是能够经常借鉴、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板。二、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出自汉·徐干《中论·治学》:~。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意思是求学之人不怕没有充分的才智,而怕志向不...

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题的议论文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论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句,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这就如同数学中的逻辑推导,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使用了顶针的...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翻译
赏析:这一则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就学习而言,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蒙自县17321701292: 初一语文虚词“以 之 者 而 因 为 ”的用法及例句· -
晋克碘克: 以:把...通常与“为”搭配使用,即“以...为”是“把...当作...的意思”例如:以瘦为美.还有用...的意思 之:1、之属、之类、之列,都是这一类人的意思.2、距离:例如: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蜀国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3、去、往, 者:廉坡者,赵之良将也.不译 而:表转折,但是, 因、为:通常连用,

蒙自县17321701292: 语文文言文之,以,于,者,其,而,为的意思有什么 -
晋克碘克: 之,助词,的.例: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渊明《桃花源记》) 而,连词,不译.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韩愈《马说》) 其,助词,大概.例:其真不知马也.(同上) 以,介词,因(1),把(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于,介词,在.今诸生学于太学.(同上)

蒙自县17321701292: 文言文中“以”的一词多义 -
晋克碘克: 1、因为,由于: 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⑶惟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⑷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⑹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

蒙自县17321701292: 以的一词多义 -
晋克碘克: 您好 “以”的一词多义 1、因为,由于: 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⑶惟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⑷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⑹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⑺赵...

蒙自县17321701292: 高中语文必修二 兰亭集序 以 之 而 的用法 -
晋克碘克: A.“以”的用法 1. 副词,可译为“可以”. ①亦足以畅叙幽情. ②足以极视听之娱. 2.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3. 介词,可译为“因”. ①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4.与“e69da5e887aa7a686964616f...

蒙自县17321701292: 求,《 荆轲刺秦王》中 所有"而"和"以" 的句子及用法 -
晋克碘克: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第一个和第二个“以”,均翻译为“因为”.“而”表示转折,可以翻译为“却,但是”,当然也可以不翻译) 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蒙自县17321701292: 九年级下文言文虚词整理,之,以,而然,乃,为,焉,于,其,虽,因,且,则,者,乎.要整理归类. -
晋克碘克: 之⑴他,她,它(们).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 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⑤彼...

蒙自县17321701292: 有关虚词 -
晋克碘克: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二、教材中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安、但、耳、夫、盖、故、或、即、既、然、遂、惟、已...

蒙自县17321701292: 《吕氏春秋·顺说》的翻译 -
晋克碘克: 从前,晋献公派荀息去向虞国借路以便攻打虢国.荀息说:“请用垂棘之璧和屈地所产的良马作为礼物赠给虞公,这样去要求借路,一定会可以得到允许.”晋献公说:“垂棘之璧是先君传下来的宝贝;屈地所产的良马是我的骏马.如果他们接...

蒙自县17321701292: 佛教的因果和因缘理论 -
晋克碘克: 【 因果 】 《 佛学大词典 》梵语hetu-phala.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为佛教教义体系中,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之基本理论.盖一切诸法之形成,'因'为能生,'果'为所生;亦即能引生结果者为因,由因而生者为果.以时间之因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