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对孔子说"老师不死 我怎么敢先死"

作者&投稿:木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老子是孔子的老师吗?~

老子并不是孔子的老师,只是孔子向老子问过礼而已。 公元前523年,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论语·子张》记载,卫国大夫公孙朝问子贡,孔子跟谁学习(“仲尼焉学”)。大约是这位公孙朝先生的话里有嘲讽孔子并非名师高徒的意思,子贡也毫不客气地予以反诘:“文王、武王的大道并没有崩坏,还在人间。贤者理解它大的方面,不贤者了解它小的方面,文武之道,无处不在。夫子哪里不能学习?他为什么要有固定的老师呢?” 这一段文字,给了我们两个信息:一、当时一般人都不知道孔子的老师是谁;二、孔子的学生(包括子贡)也承认孔子没有一定的老师。之所以这样,除了孔子青少年时代因为父亲早逝家境贫寒的确没有拜过名师之外,还有可能是,孔门子弟有意不提孔子的老师有哪些人,为的是把孔子塑造成横空出世的“至圣先师”。 事实上,孔子承认,自己并非生而知之的“天才”,他只是一个因为喜欢古代典章制度,所以努力去钻研、了解的人。小时候学习各种“鄙事”(大约指吹拉弹唱、驾车、射箭之类技艺),十五岁立志学习古代礼仪典章知识,五十岁以后研习《易》,无不表明,孔子是一个学习上不知满足的人,而且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孔子更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他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话;可以肯定,他也是一个为了获取知识可以“不耻下问”的人。 孔子的学习,固然相当程度上是自学行为。但是,这不等于说,孔子一直没有向他人求教和学习过。孔子很可能只是没有正式、长期地拜某个人为师,进行系统的学习。但是,私淑前贤、短期求学、向他人学习某一项具体技艺之类的事情,孔子做过不少。换言之,孔子的学习道路上,可能不曾有过狭义的老师,但广义的老师肯定是有过的——事实上,还有过不少位。下边我就分类略作介绍: 音乐老师。孔子最爱学习的是音乐,包括器乐和声乐。《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齐国的时候,跟齐国的宫廷乐师谈音乐,听到周朝的宫廷乐曲《韶》,喜欢得不得了,立即拜齐国的宫廷乐师为师。学习演奏《韶》的几个月时间里,由于全身心沉浸于美妙的乐曲之中,连他平日里最爱吃的肉的味道都闻不到了。可惜的是,这位教孔子演奏《韶》的老师没有留下姓名。不过,另外一位教孔子弹琴的老师,却留下了姓名,他就是鲁国的师襄子。师襄子在宫廷乐队中的专业是击磬,但是,他也很擅长抚琴。孔子就曾经跟他学了一段时间抚琴,直至把一曲《文王操》彻底掌握并深刻理解。《论语》记载,孔子跟人一块唱歌,如果觉得别人唱得好,就会让人重唱,自己学会之后,再跟人合唱。遗憾的是,这些教过孔子声乐的老师,都没有留下姓名。教过孔子音乐的,还有一位周朝的大臣苌弘。《大戴礼记》有孔子到周“学乐于苌弘”的记载。 其他技艺的老师。有一次,达巷党人嘲讽孔子,说他博学无所成名,孔子说自己掌握了驾车技术。孔子还说过,自己年轻的时候,身份低贱,因此学会了不少雕虫小技。合理想象,孔子学习这些技艺,都应该是有老师的。 为人、思想方面的老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如下一段话: 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并世。 所谓“严事”,就是心怀敬意地对待,实际上也就是以他们为学习榜样,以他们为师。有的学习他们的为人品德,有的学习他们的思想观点。这其中,老子是曾经对孔子作过当面点拨的老师。临别之际,还语重心长地送了孔子如下几句话:“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接受了老子的一番教导之后回到鲁国,孔子身价提高了不少,投到门下的学生明显增加了。《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感慨自己年老体衰,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显然,周公是孔子思想方面最重要的老师。他的礼乐治国思想,就来自周公。 此外,宋人编辑的《三字经》中,有“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的话。原来,民间传说中有年仅七岁的聪明儿童项橐“三难孔子”、最终孔子拜其为师的故事。故事不一定可靠,但是,孔子生前,不耻下问的事迹一定是有的。

原话是这样,子曰:“吾以女为死矣。”颜回恭敬地回答道:“子在,回何敢死。”出自《论语·先进》

故事是这样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 497 年),孔子“堕三都”的计划失败,在鲁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已不可能,便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颜回与子路随孔子进入卫国后,二人先至卫都帝丘(在今河南濮阳西南)颜浊邹家。颜回与颜浊邹同为小邾子颜友的后人,子路则是颜浊邹的妹夫,彼此一向有往来。颜回与子路告知孔子到卫国来的真实情况,并希望颜浊邹能把孔子一行推荐给卫君。

颜浊邹答应二人的请求,把孔子一行的食宿安排在自己家中,以便早晚求教于夫子。经颜浊邹、莲伯玉(孔子弟子)等人的推荐,卫灵公接见了孔子及颜回一行,并按孔子在鲁国所得年傣给粟六万,于是他们从颜浊邹家搬出自立馆舍居住。颜回随孔子在卫国住了十个月,有人向卫灵公进言说,如果他们是为鲁国图谋卫国而来,该怎么办?卫灵公遂派公孙余假暗中监视孔子师徒。孔子恐受其害,便匆忙离开卫国,准备到陈国去。不料途经匡地(今河南长垣县境)时,被误认作曾侵犯匡地的阳虎而被匡人围困。

孔子等匆忙离开卫都帝丘时,颜回暂时留在颜浊邹家,以便观察卫国的动向。卫灵公调查清楚孔子一行到卫国来并不是鲁国派来的,于是再次接受颜浊邹、蘧伯玉等人的劝谏,请颜回传话,恳请孔子回帝丘。

颜回至匡,见到了被围困的孔子等人。孔子动情地说:“吾以女为死矣。”颜回恭敬地回答道:“子在,回何敢死。”(《论语·先进》)颜回汇报了卫国无意加害夫子的实情,并转达了卫灵公恳请夫子回帝丘,以及卫灵公将在城外恭候夫子,以谢不恭之罪的话。

原话是这样,子曰:“吾以女为死矣。”颜回恭敬地回答道:“子在,回何敢死。”出自《论语·先进》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译: 孔子在匡地受到当地人围困,颜渊最后才逃出来。孔子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颜渊说:“夫子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孔子被围困,是因为孔子和鲁国奸臣阳虎长相相似,而阳虎曾在匡地虐待过当地人。百姓围困他,他险先遇害,也和学生们分散了)


1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1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说”,同悦。孔子说:“颜回啊,他对我真是没什么帮助!不管我说什么,他没有不喜悦的!”这是正话反说。他最喜欢的学生,就是颜回了。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颜回都秒懂,秒懂之后,不说话,沉浸其中,消化吸收,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不像另一个同学...

孔子是如何评价颜回的?
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白话文: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颜回字子渊,春秋...

孔子入周问礼处的故事
老聃即道家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当时为周朝“守藏室之史”,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长。他对孔子说:“你所要问的那些人,他们和自己的骨头早腐烂了,只剩下他们的话罢了。况且,君子逢到好的时代就出来干番事业,遇到不好的时代就像蓬草一样...

孔子误会颜回的故事出自那里,原文是什么呀?
”子贡就说了颜回偷吃饭的事。结果孔子说:“我一直相信颜回是仁者。虽然你这么说,但我还是不会怀疑他,恐怕是另有隐情吧。你先别说了,我会问他的。”接下来,孔子考问颜回的情节与之前的故事也一样。听完颜回的陈述后,孔子说:“是啊,要是我也会吃的。”颜回出去后,孔子对周围的人说:“我...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是什么意思
注释: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乐,乐于学习。出处:《论语》作者:孔子 创作年代:春秋 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的...
大意就是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也没什么疑问,就像个愚钝的人。等他退下去以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和行为,发现她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愚钝。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大意就是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

孔子误会颜回译文
1、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焚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孔子曰:“所信者目...

《颜回好学》翻译 回年二十九……今也则亡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原文: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

问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
”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

《论语·为政》记载:“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
【原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

银川市15917297079: 颜回对孔子说"老师不死 我怎么敢先死" -
羽牲洛凯: 原话是这样,子曰:“吾以女为死矣.”颜回恭敬地回答道:“子在,回何敢死.”出自《论语·先进》 故事是这样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 497 年),孔子“堕三都”的计划失败,在鲁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已不可能,便离开鲁国,开始周游...

银川市15917297079: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不幸早卒.在孔子的眼里,颜回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
羽牲洛凯: 即使处于十分贫穷的环境中,仍然坚持学习,而且乐在其中,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银川市15917297079: 在孔子的眼中,颜回是怎样的一个人 -
羽牲洛凯: 在孔子的眼中,颜回是一个博学和仁慈的人. 颜回13岁时,孔子成为了他的老师.孔子最称赞颜回,称赞他的博学和仁慈.鲁哀公于2014年8月23日逝世.颜回受到历代学者的尊崇,他们喜爱孔子,并在泰王朝的监狱里供奉他. 扩展资料: ...

银川市15917297079: 从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你认为孔子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 -
羽牲洛凯: 孔子没有理想的生活,只有疑问. 世界上有真理(道),人应该顺从(有德),顺从的方法就是仁、义、礼、智、信,达标只需要学习.为什么行不通? 颜回好学而早死,似孔子的疑问! 天道无常,人道无常,孔子在追求有常!

银川市15917297079: 断粮七日 故事只要内容 -
羽牲洛凯: 孔子长得像鲁国的权臣阳虎,阳虎曾经祸害陈蔡两国交界处的老百姓,结果老百姓把孔子当成了阳虎,就包围起来.孔子困于陈蔡之间,断粮七日,而弦歌不辍.颜回便到附近要了饭煮给孔子吃,孔子睡...

银川市15917297079: 孔子为何对颜回评价最高? -
羽牲洛凯: 1、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论语·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译文: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银川市15917297079: 孔子对颜的夸赞孔子表现了怎样的人生追求
羽牲洛凯: 第一,喜欢并善于学习.孔子认为,弟子中,颜回是最喜欢学习的.他曾说,自己只看见颜回在不断进步,从未看见他停步不前;弟子中,听自己说话始终不懈怠的,只有...

银川市15917297079: 孔子为何认为颜回是贤明之士 -
羽牲洛凯: 贤者为贤明有才德的人.贤字中有个“贝”,其意为“多财”,所以中国古代也有说贤者为富有的人,但是此解较少.古文中的贤大多为对别人的敬称或是指代英明的君主,或直接从表意,如: 贤,多才也.——《说文》 以财分人之谓贤.——《庄子·徐无鬼》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 亲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另外,中国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子(孔丘,字仲尼)的弟子也称为“贤者”,有语云: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著名的有曾子、颜回等.

银川市15917297079: 孔子为什么最喜欢弟子颜回?孔子为什么最喜欢弟子颜回?
羽牲洛凯: 在孔子所教的所有弟子中,他最喜欢的自然是颜回.颜回为什么会成为他的得意弟子呢?从《论语》关于颜回的记载中,我们至少可以找出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

银川市15917297079: 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颜回和孔子之间的事,我以此写一篇作文,谢谢 -
羽牲洛凯: 一次, 颜回对孔子说: 老师, 我进步了 孔子问: 你怎么进步了 颜回说: 我忘掉仁义了 孔子说: 可以, 但是还不够 几天后, 颜回再次拜见孔子: 老师, 我又进步了. 我忘记礼乐了 孔子说: 可以, 但是还不够 又过了几天, 颜回拜见孔子, 说: 老师, 我进步了, 我"坐忘"了 孔子惊奇不安的问: 什么叫坐忘 颜回答道: 我毁弃了强健的肢体, 退出了灵敏的听觉和清晰的视力, 脱离了身躯并抛弃了智慧, 从而与大道相通, 融为一体...... 孔子说: 与万物同一就没有偏私, 顺应万物的变化就不执滞常理, 你果真成为贤人了, 我作为老师也希望能跟随你认真学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