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翻译

作者&投稿:俞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翻译”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一、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不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他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会胜利。
三、出处
战国·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二、赏析
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语气强烈,具有说服力。
三、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市为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人,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这句话的意思是: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这样的人必然是不战则已,战无不胜的了。
1、语出《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翻译为: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

出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原段落: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父,与母亲过活。为了孟子的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一怒断机。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意思: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

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孟子·公孙丑下》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白话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

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不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他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条件,去攻打那连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会胜利。


扩展资料:

现代作家钱念孙:《孟子·公孙丑下》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人和”放在“天时”“地利”之上的崇高位置。古代先贤认识到事物的千差万别和世界的丰富多彩,主张“和”时并不抹杀事物各自的特点。 

清代哲学家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

宋代学者李涂:《孟子·公孙丑下》首章起句,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下面分三段,第一段说天时不如地利,第二段说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却说人和,而归之“得道者多助”,一节高一节,此是作文中大法度也。 (《文章精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用天下人都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一方;所以君子要么不去发动战争,要发动战争一定会胜利的。

语出《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用天下人都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一方),应该是这样,记得以前学的!!!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意思
用天下人都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一方;所以君子要么不去发动战争, 要发动战争一定会胜利的。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文翻译)
整句话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是: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以天下之所顺的以的意思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中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释义: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

以天下之所顺的以是什么意思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中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释义: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是什么意思
以天下人所归顺的去攻打亲戚所背叛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八上语文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2、...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原文翻译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之到底是什么意思或用法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_翻译及赏析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先秦: 孟子及其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

《孟子二则》这首古诗的原文是什么?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

延津县13887663304: 翻译”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高卞孕康:[答案] 用天下人都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一方;所以君子要么不去发动战争,要发动战争一定会胜利的. 语出《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

延津县13887663304: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怎么解释 -
高卞孕康: 用天下人都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一方;所以君子要么不去发动战争,要发动战争一定会胜利的.语出《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延津县13887663304: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的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中的之各是什么意思? -
高卞孕康:[答案]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的(寡助之君). 【顺】归顺.【畔】畔,同“叛”,背叛.

延津县13887663304: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意思 -
高卞孕康: 用天下人都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一方;所以君子要么不去发动战争, 要发动战争一定会胜利的.

延津县13887663304: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翻译 -
高卞孕康: 译文: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

延津县1388766330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天下之所顺功亲戚之所畔,后面是什么? -
高卞孕康: 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还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延津县13887663304: 翻译古文: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高卞孕康:[答案] 1. 孟子说:“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或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2. 凭借天下服从他的人,去攻打连亲属都会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要么不打仗,如果打仗就...

延津县13887663304: 孟子两章的原文及翻译 -
高卞孕康: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延津县13887663304: 孟子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结果这个句子写出来并加以翻译、 -
高卞孕康:[答案] 句子“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国君不用打仗就能取得胜利.

延津县13887663304: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叛,故君子不战,战必胜亦.的翻译 -
高卞孕康: 凭借天下人民都拥护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君王,所以,施仁政的君王要么不战,(如果)进行战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