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教

作者&投稿:能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孝经·圣治章第九》之五

【原文】“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

【白话】因为子女对父母亲的敬爱,在年幼相依父母亲膝下时就产生了,待到逐渐长大成人,则一天比一天懂得了对父母亲尊严的爱敬。圣人就是依据这种子女对父母尊敬的天性,教导人们对父母孝敬;又因为子女对父母天生的亲情,教导他们爱的道理。

思考之一:圣人如何教孩子爱和敬?

《孝经·孝治章》说,“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唐玄宗注解“亲生之膝下”说:“亲爱之心生于孩幼”,孩子对父母产生亲情,是在很小的时候,只有父母膝盖以下那么大的时候,他对父母就有那种依恋、不舍,小孩子跟父母的这种天性的亲爱关系,把这种心保持住,不断扩展,就能发展出一种仁爱天下的情感。唐玄宗注解“以养父母日严”说:“比及年长,渐识义方,则日加尊严,能致敬于父母。”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教导他“渐识义方”,就是要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就一天比一天更知道道义,懂得恭敬父母。因此,圣人之教就有两个内容,一个是爱,一个是敬。

“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唐玄宗注解说:“圣人因其亲严之心,敦以爱敬之教也”。意思是圣人是根据人本有的亲严之心,行爱敬之教的。《正义》上解释这句话说:“父子之道,简易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就是说,慈和孝本是父子天性,父亲以亲的心教孩子爱。所以,圣人之教,讲究方法,圣人是根据父母与儿女的亲情来培养孩子的爱心,根据孩子对父母日加尊敬的心理教孩子敬的道理。父子有亲是天性,把父母跟儿女这种爱敬保持并发扬光大,对一切人都是这种亲爱之心,这个人就教成功了。这就是循着人的天性教育,启发人的良知良能,所以教起来不勉强。圣人的教育原则就是“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

思考之二:教育孩子为什么不能简易?

慈和孝本是父子天性,父亲以亲的心教孩子爱,但简易就不行,什么叫简易?简易就是太简单了,很多交流过程都简便掉了,任何事都简单处理。面对孩子一定耐下心来面对每一件发生的事。任何交流的过程都要清晰出父母的爱和尊重,而不是讨厌他,这是从父母的角度说。另外,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也不能太简易,比如《弟子规》上说:“出必告,反必面”,儿女如果要出门,也不跟父母打招呼,回来也不打招呼,这些礼节都忽略了,这就是太“简易”。父慈子孝,要在小的事情当中去体现。如果所有表达礼仪都简易掉了,那么父亲的慈爱和子女的孝亲也就衔接不上了。唐玄宗说:“抑搔痒痛,悬衾箧枕,以教爱也。”在生活上点点滴滴的小事都是启发孩子感受爱,同时也是教孩子爱人的机会。严敬必须是身教,如果父母平常在家里很随意,没有任何表现出恭敬的地方,孩子就学不到。

思考之三:我们用一个什么样的原则,简单扼要把握住做事的根本?

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无穷多、人事的关系也千变万化,那我们用一个什么样的原则、简单扼要把握住做事的根本呢?就是“敬”,你有敬心,就会思虑考虑认真行事,这是事业成功的基础。而“爱”就是源源不绝的内动力,让你遭遇任何困境都不会退却。爱和敬几乎可以解决我们生命中一切困难。“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的启示格外重要。圣人告诉我们爱和敬就是教育的目标,“因亲教爱”“因严教敬”就是教育的方法,所以,爱孩子就别忘了教孩子爱你,对孩子严厉别忘了提醒他是为了教他学习恭敬。


韩愈的教育目的?
韩愈的教育目的如下:1、道统说 为了对抗佛教的“法统”,韩愈提出了儒家的“道统”,认为儒家的“道统”由尧舜开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再到孟子,他把这个“先王之道”“圣人之教”的传统系统,称之为“道统”。提出的“学所以为道”的教育目的,要求通过教育的手段,使人们...

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什么意思?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

斯圣人之意文言文
【原文】 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昌。 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 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霸者之徒,窃取先王之近似者,假 之于外以内济其私已之欲,天下靡然而宗之,圣人之道遂以芜塞。 相仿 相效,日求所以富强之说,倾诈之谋,攻伐之计。一切欺天罔人,苟一 时之得,以猎取声利之术,若...

《颜氏家训·教 子》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明鉴也 ⑩。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翻译是什么?
翻译:人们的学习,有的错在贪多,有的错在求少,有的错在认为知识太简单,有的错在学知识半途而废。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译文:学生有四种过失,...

人之性,教也。人之情,育也。什么意思?
信任学生,了解学生,满足学生的需求,是教育者的职责。学生是校园里最美的风景,学生的笑声是校园里最美的歌声。学校是大海,孩子是鱼,大海里有了千姿百态的鱼,才充满了生命力。言传身教,衣带渐宽终不悔;鞠躬尽瘁,一腔热血洒教坛。一次小小的鼓励,往往会给孩子终生的回忆。在学生的世界里,也有...

孔子教子文言文翻译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 。” 吾时俛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译文: 智力超群的人,不用教诲就能成才;智能低下的人,即使谆谆教诲也毫无用处;才智平庸的人,不...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是什么意思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的意思是出自善良的本意引导他人称作教导。这句话出自《荀子·修身篇》。本篇荀子用义界(即下定义、立界说)的训诂方式,通过对比的方法,为23个词做了解义开辨析同义词之先。《荀子·修身篇》节选内容: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翻译是什么?
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出自:先秦·老子《老子·道经·第二章》节选: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翻译: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拒绝...

今之教者文言文翻译
今之教者(1)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2),多其讯言(3),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4)。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5),其求之也佛(6)。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7),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8)。教之不刑(9),其此之由乎![1] 作品注释编辑 ⑴该文选自《学记》。

桂林市15583529069: 王守仁《答顾东桥书(节选)》文言文翻译 -
毓命乐甘:[答案] 【原文】 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昌.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 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霸者之徒,窃取先王之近似者,假 之于外以内济其私已之欲,天下靡然而宗之,圣人之道遂以芜塞.相仿 相效,日求所以富强之说,倾诈之...

桂林市15583529069: 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思是什么 -
毓命乐甘:[答案] 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一个人内在的德智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构成... 懂得善恶是非的标准,才能真诚地看待自己心思的正邪,学做圣人的过程,就在于秉持圣人之教,以遏恶意之既萌,以扬善...

桂林市15583529069: 世说新语一则原文 -
毓命乐甘: 王戎云:“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①.及与之言,理中清远②.将无以德掩其言③!” 【注释】①太保:指第14 则中的王祥.王祥曾任太保之职,这里以官名代人名.正始:三国时魏帝曹芳年号.能言:指能清谈.魏晋时士大夫崇尚...

桂林市15583529069: 为什么说原作上古圣人之教也?为什么说原作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
毓命乐甘: 《太素》与王冰本不同,“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作 “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为之”.这是非常可取的.圣人教导再 好再多,倘若百姓不予理踩(即下不为之)...

桂林市15583529069: 宇宙大道本源具体在哪个地方?麻烦告诉我 -
毓命乐甘:[答案] 宇宙大道本源无在无不在,无形无相,和存在、本体、自性、佛性、本性、真性、真心、上帝、造物主、真如性、本心等是... 如果再不去传去讲去写,更没有人能知道了或许失传了.所以说,圣人之教,古贤大德们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乃至佛祖在讲...

桂林市15583529069: 天下所极重而不可窃者是什么意思 -
毓命乐甘: 完整的句子应是:“天下所极重而不可窃者二:天子之位也,是谓治统;圣人之教也,是谓道统.” 出自王夫之 意思是:天下极为重视的且不可丢失的东西有两种:一是帝王之位(即皇帝的统治),也就是所说的治统;二是圣人的教化(主要是指儒教),也就是所说的道统.治统(即政统),道统都是王夫之提出的治理天下的方法.

桂林市15583529069: 形容每天都会增长知识的成语 -
毓命乐甘: 日滋月益 (rì zī yuè yì) 解释: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同“日益月滋”. 出处:宋·司马光《重微》:“凡此六者,其初甚微,朝夕狎玩,未睹其害,日滋月益,遂至深固,比知而革之,则用力百倍矣.” 示例:故圣人之教循循有序……使之得寸则守其寸,得尺则守其尺,如是久之,~,然后道之全体,乃有所向望而渐可识,有所循习而渐可能. ★宋·朱熹《答林退思书》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数量增加

桂林市15583529069: 谁能把(孝经)全篇告诉我? -
毓命乐甘: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 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

桂林市15583529069: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家,平天下",这八个条目,是什么意思? -
毓命乐甘: 探究事物的道理 然后明白事物的道理 提高自己的身体修养 治理好自己的家庭 然后治国 平定天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