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书记载曾子挨父亲的打以后孔子还批评他

作者&投稿:凭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为什么对曾子发火~

孔子对曾子是非常喜欢的,他认为曾子虽然天资不高,却非常努力;曾子虽没有许多言论,但他却在自己的德行上很用功。孔子把自己晚年关于孝道的许多思想传授给了曾子,经过整理,重要的儒家经典《孝经》问世了。但历史上也记载过孔子严厉批评曾子的一次事件,这件事让我们更加确信,孔子根本不是一个迂腐的老人。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从头说起。

曾子,名字叫曾参,他的父亲曾点从很早的时候就跟着孔子学习文化。因为孔子教授弟子,没有现在的学制说过了几年就得毕业,所以曾点跟了很长时间,直到儿子长大,而曾子也拜了孔子做老师。因为孔子经常对学生们讲孝道,所以这个学说对曾子影响很大。当然,古代学习不是脱产的,一边学习还得一边参加劳动,解决生计问题。所以曾子经常也在田里参加劳动。
有一天放学回家,曾子看到自己的父亲在家门口的田地里给自己的瓜苗除草。作为一个孝顺的儿子,他肯定要帮父亲做这件事情。于是他跟父亲说了一声,拿起锄头就开始干活,但是不知道怎么了,他不小心把一个瓜的根弄断了,本来长势喜人的瓜,过段时间就能吃了,但现在只能报废。好心办了坏事,他看见本来乐呵呵的老爸,脸一下就挂起来了,十分的不好意思。
“瞧你这点本事!”曾点发火了。这可是自己心爱的瓜田啊,这孩子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因为曾点很早就丧妻独居,这个时候没有一个合适的人出来劝劝他消消气,心情估计也不是很好,于是他先对曾子发了火,然后拿起一个大棒槌就朝曾子身上招呼过去。
一个文弱书生被打一拳头,估计都能摇摇晃晃好半天,更何况是个大棒槌,但是曾子竟然没有躲,他觉得让父亲消了气才是最大的孝顺,所以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让父亲打。曾点也没想到平时这么乖的儿子竟然连躲都不知道躲,一时收不住手,那个大棒子就重重地打在曾子身上。“扑通”一声,曾子晕倒在地上,爬不起来了。也不知道是在气头上还是自己也吓傻了,曾点也没有管自己的儿子就进了屋,反正你小子就躺在这里吧。

过了好久,曾子醒了,他挣扎地从地上爬起来,左右一看,还好,命还在,没被当爹的打死。不过作为一个孝子,曾子马上就想到,自己的父亲估计心里也不好受,岁数大了,怕出什么闪失。他没有抱怨父亲对自己施暴,跑到父亲面前柔声下气地问:“刚刚我得罪了父亲您,您用了这么大的力气来教训我,有没有伤到身子?”而他父亲还是铁青着脸,一句话也没说,也没有问自己挨了打身体有没有出问题,曾子就回到自己的房间,他想要让自己的父亲知道自己没事,于是就弹起琴,唱着歌,意思就是我现在身体好着呢,没有因为被打而伤了身子,父亲大人您放心吧。这件事情做得简直比孝子还要孝子啊。
这个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是很快就传到孔子耳朵里。孔子发火了。他对自己的学生说:“下次曾参再来,你们别让他进来。”曾子听到这个事情,觉得自己很委屈,请同学告诉孔子说想知道这件事错在哪里。

孔子让没有他进来,对让自己的学生对曾子说道:“你跟我也学习很久了,你不知道吗?我们的古圣王舜在侍奉自己的父亲瞽瞍的时候,瞽瞍每次想叫舜帮他做事,舜都在身边,但是瞽瞍想要杀害舜的时候,却从来找不到他。犯了小错,父亲轻轻打你,你当然可以受着,但是要是父亲来真的,你应该马上就逃走!所以瞽瞍才不会犯下父亲不应该犯的罪,而舜也不失自己对父亲的孝顺。而你呢,侍奉自己的父亲,父亲有可能要杀你的时候你都不躲避,如果真的被打死了,那是陷父亲于不义,这才是最大的不孝啊!你也是天下百姓中的一员,如果让自己的父亲杀了一般民众,那是多大的罪?”
曾子听到了这段话,才意识到自己的愚孝是多么不合适。于是他悔恨地说:“原来这件事我真的做错了!”他真切地反省了自己,然后又拜见孔子去道歉。

1、啮指痛心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二十四孝》)

2、曾子烹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3、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4、曾子居卫
曾子居卫,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拎而时见,纳屡而踵决,曳继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庄子》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夏禹之后
黄帝的第25子叫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禹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 夏朝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登封县的东南部。
夏王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建立鄫国,曾姓自此发源。鄫国历经夏、商、周,直到春秋,即前567年被莒国灭。太子巫出奔鲁国南武城定居。其后代用“鄫”为氏,除去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玄孙即曾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曾子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晳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那本书记载曾子挨父亲的打以后孔子还批评他
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

阅读曾子的全部故事
1\/《说苑疏正 建本》里有一则关于曾子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曾子家里,曾子(名参,是孔子的学生)在田里帮父亲曾皙(也是孔子的学生)锄草,不小心把瓜苗给斩断,父亲大怒,拿起一根大棒就朝曾子劈头盖脸打来,曾子牢记孔子的教诲,决心当一个孝子,来了个“电闪雷鸣何所惧,泰山压顶不弯腰。”作为父亲的曾皙也不点到为...

曾子轶事:因为不会锄草而被自己的父亲打晕在地
曾子同学在好不容易苏醒来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离家出走,也不是去找自己的父亲理论,而是前去慰问自己的父亲。自己被父亲打晕在地,反到去慰问施暴者,很多人对此都表示想不通。想不通没关系,我来解释一下。还是那句话,曾子同学是大孝子,虽然父亲非常暴力地惩罚了自己,但是自己还是要...

曾子如何受到父亲曾点虐养
曾点对子女教育之严堪称第一。据<孔子家语>载,有一次,曾点叫曾参去瓜地锄草,曾参不小心将一棵瓜苗锄掉。曾点认为其子用心不专,便用棍子责打曾参。由于出手太重,将曾参打昏。当曾参苏醒后,立即退到一边“鼓琴而歌”,以此告诉父亲,作为儿子的他并没有因为被误打而忿忿不平。孔子知道此...

棍棒教育杂想——从曾参被打晕说起?
棍棒底下出孝子 曾参曾被父亲用大棒责打。曾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学家,孔子晚年得意弟子。 被列为七十二贤之一,后世尊为“宗圣”,与“复圣”颜渊、“亚圣”孟轲和“述圣”子思齐名,欣赏孔庙。四圣 西汉宗室刘向编著的《说苑》一书,记述了春秋战国至西汉...

《曾子耘瓜》 的翻译 急急急!!!
有一年夏天,曾子的父亲曾皙提前吃罢早饭,趁着天气不太炎热,要到村东的山脚下的瓜田里耘瓜。曾子也要跟着去。父亲觉得儿子年龄还不算大,力气尚未长全,不想让他去。曾子说:“爹,您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辛勤地干活,我得赶快学着点儿,好及早地接您的班呀。”父亲听他说的在理,便同意让他...

曾子耘瓜 翻译
曾子耘瓜受杖 作者 晴雨 我国四大圣贤之一宗圣曾子,最讲孝道。特别是对父母的教诲,总是恭听不违。在曾子故里——嘉祥县满硐乡南武山村,有一个流传至今的曾子耘瓜受杖的故事,十分感人。有一年夏天,曾子的父亲曾皙提前吃罢早饭,趁着天气不太炎热,要到村东的山脚下的瓜田里耘瓜。曾子也要...

百家讲坛—孝的真相 讲的是什么?
然后还讲了儒家的一些故事 附注:孝经的中心是儒家,辅助的是法家和佛家 故事:介绍曾子(曾子杀猪)、曾子挨打(孔老夫子说:父亲打你要看他是什么打你,用小工具打你挨两下就可以、大东西打你你要跑,否则打死了,责任算父亲,曾子被打晕后还起来弹琴,为了不让父亲担心,他父亲脾气太差,也不...

“曾子孝的故事”是什么?
曾子三十一岁时,父亲去世,曾子七天没喝一点汤水,并守孝三年。有一次他吃生鱼,感觉味道很鲜美,但却把它吐了出来,别人问起原因,他说:“我母亲活着的时候不知道生鱼的味道,现在我却吃了生鱼的美味,所以就把它吐出来了。”从此以后,终生不再吃生鱼。双亲去世以后,曾子每次观看丧礼,都会想起...

曾子犯错跪等父亲打,他这样的做法就是“孝”吗?
曾子在犯错之后,没有逃避,而是跪在地上任由父亲打骂,甚至还告诉父亲不要生气,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符合古代孝道的一种表现。但这即便是在孔子看来,也是错误的;此外,这在当下看来,也是一种过激的表现。一、从孔子的视角来看孔子对曾子的这一个所作所为有过极为强烈的反对评价,他甚至不让曾子...

稻城县18531233188: 那本书记载曾子挨父亲的打以后孔子还批评他 -
酆福降脂: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晳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稻城县18531233188: 古代中的“殪而不避”什么意思 -
酆福降脂: 被父亲打了也不躲避,典故出自曾子.《孔子家语·六本》篇里记载这样一件事情,曾子犯了小过,曾子的父亲曾皙一怒之下用锄柄将曾子打昏了.曾子苏醒后向父亲赔罪:“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之后回房弹琴而歌,好让父亲听见,表示他挨打后没有不适.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孔子教育曾子说:“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殪死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可见孔子最反对这种无条件的愚忠愚孝.满意请采纳,O(∩_∩)O谢谢!

稻城县18531233188: 孔子的弟子被他父亲用锄头打,他不跑,但是被孔子批评了,这事儿的原文 -
酆福降脂: 《家语》云:曾皙使曾参锄瓜,而误断其本,皙怒,援大杖以击其背,手仆地,绝而复苏.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既而曾子请焉,孔子曰:'舜之事父母也,使之常在侧;欲杀之,乃不得.小箠则受,大杖则走.今参于父,委身以待暴怒,陷父于不义,不孝莫大焉.”

稻城县18531233188: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句话出自哪呢,是?
酆福降脂: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出处是旧戏里面,古代里的经典... 《孔子家语·六本》篇里记载着一个事例,大致是说:曾子犯了小过,斩断了他父亲...

稻城县18531233188: 三字经中曾子误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酆福降脂: 曾子误耕 一次,曾子在瓜园里锄草,不小心把瓜蔓的根挖断了,他的父亲十分生气,一棍把他打昏.醒来后,他怕父亲生气,装作没事的样子.孔子知道后,让大家不要理他.曾子问孔子为什么.孔子说:“古代的圣贤在父亲生气时知道逃避,如果都像你这样做,万一被父亲失手打死,岂不让父亲陷于不义马?”曾子恍然大悟,懂得什么叫真正的孝子.

稻城县18531233188: 孔子讲孝道中最难做到的是什么? -
酆福降脂: 说实话,孔子讲孝道的地方很多.有故事.比如,《家语》中记载的有一个儿子举报父亲,孔子并没有处罚,而是把他们关在一起,最后就撤诉了.我们现在的法律不是也加了一条,亲人可以不出庭指证吗?另外,孔子还说过自己的弟子曾子....

稻城县18531233188: 中华孝道体现在各个方面,以下哪个方面未被提到 -
酆福降脂: 《孔子家语·六本》篇里还记载着这样一个件事:曾子犯了小过,斩断了他父亲曾皙以吴国觅来的瓜种,曾皙一怒之下用锄柄将曾子打昏了.曾子苏醒后问父亲:“刚才我犯了过错,您老教训我,没累着您吧?”之后回房弹琴而歌,好让父亲听见,表示他挨打后没有不适,孔子知道后批评说:“一点小事,曾皙不该暴怒杖罚,而曾子也不该委身以待杖罚,如果万一为父打死,死得没有道理,人们就会指责曾皙的不义,这是大不孝!”这显然是对“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不攻之击.可见, 古时把孝当成子女对父母百依百顺也是对孔孟观点的曲解.

稻城县18531233188: 《孝经》简介 -
酆福降脂: 孝经》出自孔子故居墙壁藏书中.据传孔壁藏书为孔子裔孙孔鲋于秦末时所藏,汉武帝时鲁恭王扩建宫舍,推倒孔子故居墙壁始被发现.《孝经》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特别是西汉统治者宣扬“以孝治天下”之后,在漫长的封...

稻城县18531233188: 有没有人知道有关于论语的小故事吗?特别是孔子教育弟子要孝顺的故事? -
酆福降脂: 你忘了的故事是曾子的.你要故事建议你看一遍《史记》的《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与《孔子家语》,《礼记》中也有许多.在百度网页输入书名即可,要译文就加译文或白话,如果觉得不通,再问我.故事太多了,回答不下.另外今人有许多孔子传之类,但解读多驴唇不对马嘴.所以,还是建议看原文.

稻城县18531233188: 曾子的故事 -
酆福降脂: 曾子(前505~前432)春秋末年鲁国人.名参,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虐诚地追念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