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可信吗?

作者&投稿:驷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两当轩集・杂感》是清朝诗人黄仲则诗作,其中造就了“百无一用是书生”之名句。(网络图片)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祭出来砸读书人脑门,百发百中,势必打落云端。

  百无一用是书生

  百无一用是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到底听哪句呢?这话当然有其他版本。文雅些的,如《围城》里这一段儿吃干醋:

  苏小姐道:“鸿渐,你学过哲学,是不是?”

  赵辛楣喉咙里干笑道:“从我们干实际工作的人的眼光看来,学哲学跟什么都不学全没两样。”

  不文雅些的,就是:

  你读那么些书,你能找到媳妇儿么?

  应这句话,得问句子原作者黄仲则:

  谁让你对读书人说这话,散播不良情绪来着?你歧视读书人吗,嗯?

  解读黄仲则的诗句

  然而,脱离上下文说文字,形同耍流氓。故此,我们先看看黄仲则(黄景仁)当年这诗,全文如下: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首句说,自己干啥啥不成,第二句“不平鸣”,出自韩愈安慰孟郊的话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是说,黄仲则自己仕途不甚妙心,情大不好。《儒林外史》里周进考不上,是抱着门板哭;黄仲则文雅点,咱不平,但咱可以出点儿动静。

  第二联,泥絮,典出“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后面“薄幸名”就是杜牧那个“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咱考不上啊,失意落拓,江湖漂泊。

  发了会儿牢骚,终于到了第三句: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这里像是自嘲愤激,自己拿自己寻开心。

  古来诗人,厚道些的,都懂得自嘲。陆游“此身合是诗人未”呢,苏轼还“我为聪明误一生”呢。看看就行,别当真。

  如果光是这么撒一句泼,黄仲则这诗就失之凌厉,不够敦厚:考不上大学就说高考生全都糟烂,这牢骚人人会发;但能圆回来,才显得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黄仲则就圆自己的话了: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这里还是用典,还是按韩愈劝孟郊的说法:

  “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以鸟鸣春……以虫鸣秋”。

  所以黄仲则的态度还是:不进庙堂黄钟大吕,咱到底还是可以跟虫子一样鸣鸣嘛。

  有才者的自嘲风格

  如是,这诗可以简单概括如下:

  我没考上;心情不好;漂泊无根,到处碰壁。考试真没劲,读书有啥用啊!

  但是——所有精华部分都在但是后面——我还是找愿意听我的人(比如我自己),给他鸟鸣春,虫鸣秋吧。

  整体而言,这首诗的情绪是:

  我是出不了书,但我可以自己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开心啊!

  虽然有自我宽怀的嫌疑,但黄仲则这诗,颓唐里有洒脱。洪亮吉说黄仲则“咽露秋虫,舞风病鹤”。他是病,是秋虫,但还是可以咽露,可以舞风。

  所以,以后,有人跟你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你可以直接甩这诗押尾两句: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我们是没啥用,但我们还是可以发声呀!

  当然,本文重点不在于此。

  黄仲则说自己“百无一用是书生”。然而,张维屏说:

  “夫是之谓天才,夫是之谓仙才,自古一代无几人,近求之,百余年以来,其惟黄仲则乎。”

  包世臣是个爱吹的人,书法上,“自拟右军第一人”,但很看得起黄仲则,“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

  《围城》里,董斜川口气极大,苏轼都看不起,但概括起时代来,还挺客气。说他老爹“他到如今还不脱黄仲则、龚定庵那些干嘉习气,我一开笔就做的同光体。”说明黄仲则是干嘉习气代言人了。干嘉时代,大半个世纪呢,一个人代言!

  黄仲则觉得自己不得志,百无一用是书生,但就这么春鸟秋虫,读书写诗,三十五岁死掉,也成为有清一代的大诗人,被当做天才、仙才、六十年间第一人。

  这样一个人,居然说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属于自嘲加撒娇。

  赵翼“三分人事七分天”

  赵翼曾经说,“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赵翼是什么人?不到三十岁入直军机,下笔千言,蹲地上都能写文章,倚马可待的刷字魔。三十四岁状元,本来要拟第一,乾隆认为清代陕西还没状元呢,取了他第三。完成了《廿二史札记》这种吓死人的玩意,论学术清朝屈指可数;论诗则与袁枚张问陶并列。

  勤奋、学问、成就和才华,都足够。这么个老头,往地上一打滚一扯胡子,“三分人事七分天”,这是什么呢?自嘲加撒娇。

  自嘲加撒娇,所以动人,是因为特殊的人说将出来了。黄仲则有资格拿自己寻开心,百无一用是书生;赵翼有资格做结论,三分人事七分天。他们说这话不会有反智的嫌疑,因为他们的成就书之竹帛了,无可替代了。

  何况他二人撒娇完了,也没自暴自弃呀,还是该写诗写诗,该着书着书去了,“我们就是春鸟秋虫,要鸣”。

  所以了,“百无一用是书生”、“三分人事七分天”。

  苏轼“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出自苏轼〈和董传留别〉。(网络图片)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单看,似乎是给读书人撑腰的。

  当然还是老规矩:不能脱离上下文。原句是: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衣服简朴,看去穷愁。

  但肚里有诗书,气度自然华贵。

  这里还有个对比的效果。即,气度高下,不看衣服,看内涵学问。

  气度学问比衣服外物更体现内涵,这才是重点。

  我知道,这么说一定有人不满意,一定有人觉得:写“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准是个仗着有点文化,就自鸣得意的穷酸吧?再怎么自夸,他内涵能好到哪儿去?

  实际上写这句话的人,确实一辈子都没什么积蓄,没享过大福。四十来岁时,为了剁手不买东西,需要把铜钱挂在房梁上,要用时才拿下来——好阻止自己购物。送女婿出门,没有酒,只好劝女婿喝一杯泉水。工资很低时,自己开田贴补家用,还发明萝卜饭。家里买不起肉,就少吃饭。买不起车,就多溜达,安慰自己说对健康有益。想起故乡时,就念叨荠菜配肥白鱼,考虑青蒿和凉饼的问题。理想就是春天睡醒之后起床,穿了鞋子,踏着田,去踩新鲜野菜做饭吃。自己念叨说山间清风,江上明月,都是免费的,高兴得不得了。

  这个人喜欢睡午觉。喜欢去和尚庙里蹭热水洗澡。喜欢赖床。认为人生最美的,就是早起梳了头,然后睡回笼觉。没有米了,就盘算明天房东要打牙祭,嘿嘿嘿,我可以蹭他的鸡吃。跟任何人,和尚道士、乞丐小官、醉汉农民,都坐得下来聊。爱讲冷笑话。喜欢热水泡脚。自己企图?制作墨水,把房子差点烧了。自己酿酒,引发了家里人腹泻。爬山,看到亭子了,想歇脚,爬不上去,忽然一转念:哪儿不能歇呢哎呀真是偷懒都有好心得啊!就高兴地坐下来了。他还很无聊地,将上面这些都写下来了。

  这个人确实一辈子都不富裕。哪儿都安不下家,临了也没遗产。但最後他的人生,就用以上这些穷巴巴的日子,证明了肚子里有诗书,气度是可以很自在雍容的。他的经历,加上他的名字,本身就够证明“腹有诗书气自华”了:

  只要饱读诗书,什么乱七八糟的日子,都能过出滋味和气度来。他确实可以拍着胸脯,“我写的我负责,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不信吧!”看我

  这个人叫苏轼。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上句或下句是什么?
十有九八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难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诗句原文如下: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最后两句大致意思是: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来看待的,...

百无一用是书生上一句是什么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上半句是十有九人堪白眼,意思是人在落魄的时候,十个人当中会有九个看不起他,这就是世俗社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现实。出自清代黄景仁的《杂感》。原文: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

百无一用是书生什么意思
清代诗文,黄景仁的《杂感》中“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解释一:世上有千种职业,唯一 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读书人虽有满腹学问,可惜有志难伸,空有一番豪情,却完全没处发挥。此句显示现实中无力伸展志向的困境。解释二:当代读书治世人才太过多了,百人之中才有可能有一个会有施展...

百无一用是书生上一句是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出处介绍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虽然是说最没用的就是读书人,但也只是一句气话而已,大家可别当真。“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的《杂感》。黄景仁作为读书人,却说读书没用,实际上他是想反映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内心的苦闷,虽年少成名,却没办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到头来还是穷困...

百无一用是书生是谁说的
“百无一用是书生”是出自黄景仁的《杂感》,原句是“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十个人看到读书人的时候有九个都会翻白眼,因为读书人是最没用是最让人看不起的,提起读书人,我们想到的应该都是古代的一些文人墨客,他们通常都是满腹经纶、饱读...

有句话叫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是啥意思啊?
清代诗文,黄景仁的《杂感》中“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泣,泥絮招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解释一:世上有千种职业,唯一 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读书人虽有满腹学问,可惜有...

清代诗人黄景仁,为何要写下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句子?
一、”百无一用“的误读”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一句话在当下之所以如此的耳熟能详,十有八九是由于误用的产生,许多人将此单独地截取出来,甚至作为了”读书无用论“的重要依据,自命得意地认为这样一种思想有了前人的认同与支撑,似乎有了牢不可破的论据,殊不知正...

“百无一用是书生”下一句是什么?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下一句是:“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原句出自清朝·黄景仁的《杂感》。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由来?啥意思?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黄景仁的《杂感》中“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整首是这样的: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泣,泥絮招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想表达的是因为自己身世飘零凄苦,明明自己很有才华却...

百无一用是书生是什么意思?
黄景仁写过很多的诗,在清朝他可以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而且他的诗在当时也是有着极高的声誉,可即使是这样,他还是没有用武之地。我们都知道官场,那是需要打点,再说黄景仁穷困潦倒,也没有钱去打点,自然是再有才华,那也是会被淹没。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是对于读书,已经感到了失望,自己有着...

振安区17237667990: 百无一用的真的是书生么? -
慎瑗澳能: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耳熟,但是往往不能详.譬如,赵括输掉长平之战,葬送赵兵四十万,马谡失街亭,断送蜀国战略先手,都是书生误国的著名案例.人们常以一句“纸上谈兵”来说明书生什么性格坏了事,为什么决策误了国.决策依靠“...

振安区17237667990: “百无一用是书生”此话说的对吗?
慎瑗澳能: 是的,百无一用是书生. 在学校理论学得再好,如果学校没有实验室来实践,那还是零,企业是不会招没有经验的人的. 所以即使博览群书,也没有用,不如学个技能. 现在的很多企业都是重视眼前利益,认为招个人来就立马又效益,而所谓书生...

振安区17237667990: 百无一用是书生,说得对吗?如题 谢谢了 -
慎瑗澳能: 既对又不对, 这句话放在古代是对的:因为在古代能打仗的才是真英雄. 在现代又是不对的:知识时代,要的就是书生.

振安区17237667990: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可信吗 -
慎瑗澳能: 但黄仲则这话说得多好.,何况人.还是落拓江湖漂泊感,就特别没意思了是吧.” 按韩愈说法:鸟都可以鸣春,百无一用是书生. 脱离原诗谈体会.首句说他一无所成.风蓬飘尽悲歌气;漂泊无根.但是. 所以这诗简单翻译如下. 黄仲则写这...

振安区17237667990: 古人云,百无一用是书生.是对的麽?
慎瑗澳能: 你要看那个古人,什么身份,在什么时期,什么地点说的这话. 这句话出自:清朝黄景仁的《杂感》,古时候是冷兵器时代,而且战争极其频繁,武力过人,熟读兵书的将领是当时维持国家政权的最主要的力量,相比之下,读书人虽然能靠科举考试等途径如朝为官,但是在他们看来,在朝中,民间掌握的权力地位似乎总是要低武将一筹,所以有些不得志的读书人便吟出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话我觉得吧,这句话太过于片面.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读死书为中举,拿不得轻,举不得重,虽有满肚圣贤书,却缺少实用价值.当然这是指书生中的一部分人,有不少时侯这句话不过是这些个“文化人”在自己遇事无奈情况下的自嘲之语罢了.

振安区17237667990: 百无一用是书生,是真的吗.
慎瑗澳能: 不好说,要自己实践.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依据是笔杆子永远都斗不过枪杆子.

振安区17237667990: 难道,百无一用是书生,是真的吗?
慎瑗澳能: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振安区17237667990: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对吗?
慎瑗澳能: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在当今社会也有从没上过学但生意却做的很好,而有些上过学并且是上过名牌大学却连温饱都很难解决.难到书生真的就没用吗?如果有用在古代为什么会有这句古话流传下来那,这句话是对古代的书生说的还是也包括现代的书生那?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在当今社会也有从没上过学但生意却做的很好,而有些上过学并且是上过名牌大学却连温饱都很难解决.难到书生真的就没用吗?如果有用在古代为什么会有这句古话流传下来那,关键在于这句话是对古代的书生说的还是也包括现代的书生!

振安区17237667990: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观点对吗,有怎样的历史背景? -
慎瑗澳能: 太片面了,大多数对国家对世界历史发展有贡献的人都是经过了读书生活的这句话是清朝诗人黄景仁的作品,众所周知清朝在乾隆时期文字狱极为盛行,且采用八股取士政策,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