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歌德巴赫猜想?

作者&投稿:住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
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Goldbach)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Euler),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 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着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从费马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 . . . 等等。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验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爵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 + 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於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Chen's Theorem)——“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 + 2 ”的形式。
在陈景润之前,关於偶数可表示为 s 个质数的乘积与 t 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 t ”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Brun)证明了 "9 + 9 "。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Rademacher)证明了"7 + 7 "。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Estermann)证明了 "6 + 6 "。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Ricci)先后证明了"5 + 7 ", "4 + 9 ", "3 + 15 "和"2 + 366 "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亦译布赫斯塔勃)证明了"5 + 5 "。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 "4 + 4 "。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Renyi)证明了"1 + c ",其中 c 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 "3 + 4 "。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 + 3 "和 "2 + 3 "。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BapoaH)证明了 "1 + 5 ",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
1965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BHHopappB),及意大利的朋比利(Bombieri)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最终会由谁攻克 "1 + 1 "这个难题呢?现在还没法预测。

1+1:哥德巴赫猜想

1742年,歌德巴赫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

1742年6月7日,歌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a任何一个大于等于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b任何一个大于等于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歌德巴赫猜想。欧拉在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都不能证明,这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至今,许多数学家仍在努力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曾经有人做了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6=3+3,8=3+5,10=5+5=3+7……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歌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严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们继续努力。



不难办:
歌德巴赫猜想是未解决的最为著名的一个数学猜想,没有记忆错的话这是最简单的了证明了
题是说:
任何一个大于等于6
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形式。例如6=3+3,8=3+5,10=3+7,...100=3+97......。以往人们在证明这个猜想的时候,大多数人是去统计每一个偶数能够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个数,证明这个个数大于1
,就可以证明歌德巴赫猜想了。但是我没有见过反过来如果这个猜想不成立,那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的类似证明。
下面我用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即反证法来证明歌德巴赫猜想是成立的。
假设有一个大偶数2n(n>2)是不能够用任何两个素数之和来表示的,即如下的这些表达式中,每一个和中都至少有一个合数:
2n=1+(2n-1)=3+(2n-3)=5+(2n-5)=7+(2n-7)=9+(2n-9)=...=n-[1-(-1)^(n+1)]/2+n+[1-(-1)^(n+1)]/2
把每一对相加的数中的合数留下,把剩下的另一个数减去2
,就包括了2n-2的全部奇数+奇数表达式了:
2n-2=1+(2n-3)=3+(2n-5)=5+(2n-7)=7+(2n-9)=...=n-2-[1-(-1)^(n+1)]/2+n+[1-(-1)^(n+1)]/2
由于其中每一对相加的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我们保留下那个合数,因此,这些表达式中,也没有一个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形式,因此2n-2也不能表达成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形式,以此类推,2n-4,2n-6,...10,8,6就都不能用两个奇素数之和来表达,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谁都知道6=3+3,是两个奇素数之和,所以,一定是前面的假设是错误的,即假设“存在一个大偶数2n不能用任何两个素数之和来表示”是错误的,因此,每一个大于4
的大偶数都能够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形式。

1.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
2.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

1+1:哥德巴赫猜想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1]因现今数学界已经不使用“1也是素数”这个约定,原初猜想的现代陈述为:任一大于5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欧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等价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从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可推出:任一大于7的奇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的猜想。后者称为“弱...

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
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 Conjecture)大致可分为两个猜想(前者称"强"或"二重哥德巴赫猜想,后者称"弱"或"三重哥德巴赫猜想):1.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2.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考虑把偶数表示为两数之和,而每一个数又是若干素数之积.把命题"每...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指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哥德巴赫猜想由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于1742年提出,欧拉曾回信,证明了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并推测奇数的情况,但并未给出证明。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了“1+2”,即“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素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2个的...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 作者:转载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4220 文章录入: zhaizl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

什么猜想是哥德巴赫猜想?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 Goldbach,1690-1764)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同年6月30日,欧拉在回信中认为这个猜想可能是真的,但他无法证明。现在,哥德巴赫猜想的一般提法是:每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可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每个大于等于9的...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在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因现今数学界已经不使用“1也是素数”这个约定,原初猜想的现代陈述为:任一大于5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808.htm ...

哥德巴赫猜想是指什么
哥德巴赫猜想简介 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关于质数的猜想,由哥德巴赫提出来的,并且当时提出来之后被很多著名的数学家进行的验证,目前依然没有办法能够证明这个猜想的具体性质,而世界三大数学猜想中的费马猜想以及四色猜想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只有哥德巴赫猜想依然没有完全得到证实,在当今的数学领域最为接近...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N-1),其中2(N-1)≥4。若欧拉的命题成立,则偶数2N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于是奇数2N+1可以写成三个素数之和,从而,对于大于5的奇数,哥德巴赫的猜想成立。但是哥德巴赫的命题成立并不能保证欧拉命题的成立。因而欧拉的命题比哥德巴赫的命题要求更高。现在通常把这两个命题统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请问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德国业余数学家哥德巴赫200年前提出的一个猜想。主要核心原来有两部分:1.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如 12=7+5 。2.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素数之和。如 19=3+5+11 。而这里后面一个其实是前面一个的推论。因为除了2以外所有素数都是奇数。因此任意...

定海区14727032172: 歌德巴赫猜想是什么 -
融崔力美: 1+1=2 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

定海区14727032172: 歌德巴赫猜是什么? -
融崔力美: 歌德巴赫猜想歌德巴赫是德国数学家.1742年他在研究将任何数表示成几个素数(质数)之和的问题时,把许多数分解成几个素数的和.例如:4=2+2,6=3+3,8=3+5,10=5+5,16=13+3等等.结果他发现了一个规律,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解成不...

定海区14727032172: 什么是歌德巴赫猜想?越详细越好 -
融崔力美: 【歌德巴赫猜想来源】 1729年~1764年,哥德巴赫与欧拉保持了长达三十五年的书信往来. 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一个命题.他写道: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 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

定海区14727032172: 歌德巴赫猜想是什么?
融崔力美: 歌德巴赫猜想: 是不是所有的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呢?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Goldbach,1690-1764)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同年6月30日,欧拉在回信中...

定海区14727032172: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
融崔力美: 哥德巴赫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从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可推出:任一大于7的奇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的猜想.后者称为“弱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若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则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也会是对的.2013年5月,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研究员哈洛德·贺欧夫各特发表了两篇论文,宣布彻底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

定海区14727032172: 什么是歌德巴赫猜想? -
融崔力美: 什么是歌德巴赫猜想? 1742年,德国一位数学老师歌德巴赫曾向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提出如下问题: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均可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但欧拉未能给出解答,这就是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数学王子高斯曾说过:“数论是数学的皇冠...

定海区14727032172: 歌德巴赫猜想是什么??
融崔力美: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Goldbach,1690-1764)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 同年6月30日,欧拉在回信中认...

定海区14727032172: 歌德巴赫猜想是什么?
融崔力美: [编辑本段]【哥德巴赫猜想简介】 当年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中国人知道了陈景润和哥德巴赫猜想. 那么,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呢? 哥德巴赫猜想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猜想: ■1.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2.每个不小于9...

定海区14727032172: 什么是歌德巴赫猜想
融崔力美: 用当代语言来叙述,哥德巴赫猜想有两个内容,第一部分叫做奇数的猜想,第二部分叫做偶数的猜想.奇数的猜想指出,任何一个大于等于7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的和.偶数的猜想是说,大于等于4的偶数一定是两个素数的和

定海区14727032172: 歌德巴赫猜想是什么?
融崔力美: 1742年,德国一位数学老师歌德巴赫曾向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提出如下问题: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均可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但欧拉未能给出解答,这就是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