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举制、科举制选官制度的概念和影响。简要分析。

作者&投稿:蔺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简述科举制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科举制彻底否定了以门第和出身作为选拔标准的特权制度,为封建国家选官用人搭建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为社会精英的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成百上千的中小地主阶级、甚至平民阶层的子弟有机会进入治国行列,这就为国家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与以前的客卿制、察举制等比起来,科举制的进步性是毋庸置疑的。
2、消极影响
以儒家经典为基本科目明显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发展,应举的士子们志为了功名利禄,穷毕生精力读经,研经,而非儒学的自然科学理论、制造技术和工艺,却被视为“旁门左道”和“雕虫小技”,从而造成中国社会长期因循守旧、思想停滞不前的局面。
同时,落后刻板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模式也束缚了人们的头脑,特别是明清以来以“八股文”取士,使中国的教育陷入了一种病态的畸形发展之中,士子们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状况愈演愈烈。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科举制终于走进历史,终结了它1300余年的生命。
3、对外国的影响
中国科考制度对欧美国家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欧美人把科举这一中国人发明的选拔人才方式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让中国这位发明者反过头来要学习、“取经”的考试模式。

扩展资料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什么是科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基本上有四种,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 世官制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这个我就不多说了,顾名思义。察举制是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主要是以德、才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以孝廉为重要考察科目,所以人们也常说“举孝廉”。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对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由于中正官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等级森严的局面。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拔官吏制度。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

西周贵族世袭制,汉代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内容选举制度。其中察举又称选举,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是两汉选用官吏的主要途径. jiqi!*
隋唐选官制度是科举制与殿选制度的结合,其中科举制是基础.,明确两代是完善科举制、其中包括:考试、选举、封荫几个部分。在古代文献中,“任子”、“门荫”、“荫补”、“恩荫”等词关系密切,意义相类,都是反映了封建地主制社会中官僚世袭制的残余或变种,但它们出现的迟早、含义的宽狭是有区别的。其中“任子”一词汉代已经出现,并延续使用于后世。汉代凡吏二千石以上任职满三年者,得任其兄弟(“同产”)或儿子一人为郎。“门荫”一词偶见于魏晋南北朝,大盛于唐,意指凭借门第循例入官的制度。“荫补”的广泛使用是在唐代及其以后。但唐代的“荫补”一般指“门荫”,宋代及以后的“荫补”则既包括“门荫”,也包括其他形式。“恩荫”一词,宋以前罕见,在宋代文献中才稍为多一点,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恩荫”在宋代取得了它的特定含义。世官制时代与奴隶社会、察举制时代与封建社会前半段、科举制时代与封建社会后半段,基本相若。因此可以这样说,世官制是奴隶社会具有标志意义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和科举制分别是封建社会前期和中期与后期具有标志意义的选官制度。当然,标志意义的选官制度并不等于唯一的选官制度,特别是随着国家机器的日益复杂,官僚机构的日益完善,统治者总是采取多种途径来选用官吏,以达到政治上的平衡。在世官制时代,大夫以上的高级官员实行世族世官,而大夫以下的低级官吏皆出自“乡兴贤能”即“乡举里选”。在察举制时代,察举固然是选官制度的主体,但除此之外,比较典型的仕途还有征辟、太学生、任子等。科举制时代,科举无疑是最重要的选官途径,但科举之外,还有多种选官途径,如学校试、封荫、吏道、荐擢等。

简单而言,察举制是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推荐人才的一种选拔制度,被推举的人主要依据是德和才;最早创立于曹操时期,后来曹魏进一步发展。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在于大批能人志士走上中国政局,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科举制是政府统一考试,考生通过了考试一般就可以出仕,创立于隋炀帝时期,分为进士科和明经科,考中的人按名次授予官职。科举制至隋朝创立一直延续到1905年被废除,历时两千多年,成为我国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使中国官员的素质进一步提高,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深深地影响了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

察举制就是推荐,由有头脸的牛牛先给你打标签;标签九等,上中下三级,每级又分上中下三等。
科举制就是考试,考过考不过基本凭实力(当然不排除考官就是250的情况)。
相对来说科举制更公平。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各选官的方式及标准备是什么
1. 世官制 又称世卿世禄制,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2. 察举制 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即察...

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1、察举制(从汉武帝元光元年至汉灭亡)。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

比较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的异同点
1、出现的时代不同 世官制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察举制是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的制度;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科举制、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2、选官依据不同 世官制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哪些?
有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制,察举制和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1.世卿世禄制 夏、商、周时代:“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

科举制与汉代选官有何不同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在唐代开始正式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朝被废除。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不论贫富、门第,只要能通过考试就可以进入官场。而汉代选官则有以下不同:1.选拔方式:汉代选官主要是通过举荐和推荐的方式选拔官员,而非通过考试。官员的选拔主要由皇帝或官员互相推荐...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方式、标准、影响是什么?
1.夏、商、周时代:“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2.秦国: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3.两汉: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制和征辟制。4.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5.科举制:隋炀帝以后至...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哪个选官制度
这三个都是历史上的选官制度。察举制是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科举制是隋朝开始、唐朝时期完善的。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哪些是自上而下?哪些是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隋唐科举制。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战国时期军功爵制度、汉代的察举制。1、隋唐科举制 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的标准和局限性
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有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权位。察举制:有官吏采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重要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是考试选官制度。世官制 的局限性就不用说了吧,察举制 表面看起来完善,可是实际却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科举制 表面...

概括我国汉朝,魏晋,唐朝时期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
主要标准:家世和品行。3、唐朝时期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主要标准:考试成绩。二、具体介绍:1、察举制: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

汉阴县17792758019: 如何评论察举制对于现实的意义?还有,察举制在历史上以及当代社会有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可以说察举制对于现在的官僚体制有借鉴意义? -
除解欧维:[答案] 先说下背景:在汉代以前,军功爵制为主要的举贤手段,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非官僚世家的贤才能够进入朝政而不至于... 定义和现实意义: 察举制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这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

汉阴县17792758019: 材料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 -
除解欧维:[答案] (1)先根据材料说明东汉以来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再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集权、国家分裂等方面进行补充. (2)依据材料“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

汉阴县17792758019: 比较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的异同点 -
除解欧维:[答案] 1.世官制 又称世卿世禄制,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将官职限定在贵... 其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察举制 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即察举制,其内容包括地...

汉阴县17792758019: 简述科举制的历史作用简述科举制之设的历史作用 -
除解欧维:[答案] 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

汉阴县17792758019: 中国古代各时期如何选拔人才 -
除解欧维:[答案] 1.世官制 又称世卿世禄制,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将官职限定在贵... 其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察举制 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即察举制,其内容包括地...

汉阴县17792758019: 汉朝到隋唐选官制度的变化并简述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影响 -
除解欧维: 从察举制变为了科举制,隋唐时期在官吏选拔上的最大贡献是创建了科举制.科举制与察举制最大的区别,在于察举制是由他人推荐,考试为辅;而科举制为自我推荐,以考试定取舍.科举制度在唐代起了重要作用.他改变了前代选官制度中权...

汉阴县17792758019: 南北朝的选官制度简要概述 -
除解欧维: 察举制就是推荐,由有头脸的牛牛先给你打标签;标签九等,上中下三级,每级又分上中下三等. 科举制就是考试,考过考不过基本凭实力(当然不排除考官就是250的情况). 相对来说科举制更公平.

汉阴县17792758019: 什么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分别在哪个朝代作为选官制度? -
除解欧维:[答案] 察举制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汉高祖开察举制度的先河,而察举作为选官的一项制度是从文帝开始的,汉武帝则进一步把察举发展为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它不同于...

汉阴县17792758019: 汉武帝选官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
除解欧维: 特点:崇尚儒学教育;选用儒生做官;推荐与考核相结合(方式多元化);任人唯才.积极作用: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的繁荣;提高了官员素质,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人才基础;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巩固.

汉阴县17792758019: 中国传统的官吏选拔方式有哪些? -
除解欧维: 古代官吏任用方式种类繁多,大体如下 汉朝察举和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察举就是各地公卿郡守以及王侯每年向中()央推荐“贤良方正”、“孝廉”和“直言极谏”之士.被选荐的“贤良”经过皇帝亲自“策试”之后,即可被任命为官.征辟是皇帝或高级官吏直接聘任士人为官的一种方法.皇帝直接聘任士人为官叫征召;大臣聘任士人为官叫辟召.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开端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唐代的科举考试着重考核儒家经典,进士考试则重点在于诗赋.平常人和现任官吏都可以参加考试,考中以后,原为官吏的可立即升迁,不是官吏的由吏部授予官职.考生通过科举考试还须经过吏部考试,才能正式任命为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