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屈原问渡》的意境?

作者&投稿:齐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屈原问渡》古乐取材屈原行吟泽畔,问渡于渔父的故事。曲子一共八段,叙事风格,很舒缓,偶尔急促,有禅意在其中,至于悟不悟,全在听曲子的人。一点粗浅见解。屈原问渡,屈原为什么找渡口?找了渡口又要去哪?问题无解。天地虽大,偏没有屈原容身之处。或有一隅可委身,但肯定不是屈原心中的理想国。境遇如此,野渡危矶,我看到的是愤懑。屈原问渡,问的是渔父,渔父和屈原恰是两种人,屈原是醒着吗?不见得。渔父也绝对不是醉,一个看清现实的人怎么是醉呢。屈原苦苦追问,问的不是同道中人,怎么可能不孤独?所以这儿是孤独无疑。此外,还是彷徨,是屈原的彷徨也是作曲者的彷徨——何去何从。是愤怒,是屈原的愤怒更是作曲者的愤怒——一介之辅,流放南荒。是奋斗失败,理想在现实面前崩溃的绝望。这就是我理解的《屈原问渡》的意境。

都是说,屈原感觉到自己是怀才不遇,没有受到朝廷重视,说白了,他感觉到自己太屈了,太委屈了,也太憋屈了,时间一长,精神压力就大了,就抑郁成疾,就有了自杀的念头,最后就选择了人们都在快快乐乐过端午节的时候投江自杀。实际上也就是这样的,屈原是个诗人,也是个伟大的诗人,屈原是个政治家,但是他不是个成熟的政治家,他感觉他的意见不被朝廷重视后,就心灰意冷,郁郁郁寡欢,这也就说明了屈原不是个心胸宽广,不是个大度豁达之人,不能屈,只能伸,只能上,不能下,因此也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悲壮的一幕。但是不管怎么说,屈原做为一个诗人,做为一个爱国的诗人,还是给后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这么多年来人们还没忘记他,还在继念他,也就把端午节拿来做为专门的纪念他的节日了!

对楚怀王极度失望,对楚倾襄王更加失望,由此认为楚国的前途一片黑暗,丧失了信心,看不到光明。遭受到小人的谗言与诬陷,以及楚王对他的轻视—革职和处罚—流放,自感未遇明主,怀才不遇,理想和才干在现实中无法兑现。对他的心灵打击和折磨时时刻刻在煎熬着他的灵魂,当这种内心的折磨达到极限时,终于无法控制,唯以死明志,得到解脱。抑郁寡欢。由于上述原因,长期的思想压抑,孤洁高净的性格,使他与现实中的人无法沟通,却无任何办法也无处得以施放,久郁心中,堵塞心灵。心之神,神塞自去,身形乃亡,如今所言“鬼使神差”之故。从其《怀沙》赋与渔夫对话可见一斑。他自己如此而言,此时此处的屈原唯一的出路,就只有死。

是屈原自己对于“美”的喜爱。《离骚》中,他用满目鲜花和香草来比喻美好的事物。他形容自己的外表是“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意思是“披上了江蓠和系结起的白芷,又编织起秋兰佩戴在身”。又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没有人了解我也毫不在乎,只要我内心情感确实芬芳。让我的切云冠高高耸起,让我的佩饰长长垂地。内在芳香与外表光泽糅合,只有我光明的质量没有毁弃。” 品德的光辉和外表的鲜美一一相扣,不单是拿鲜花香草比喻品格,而且那些充满意象的生命力也确实渗透到了人格中,让后者更形象更直接的被把握到。

《太音补遗》解题:屈原见放,自伤其忠不见于君也,忙忙自失,莫知所之,故问渡焉;后即投汨罗而死,后人遂拟是曲以吊之。整个曲子甚是伤感,自唱自失,一唱三欢。个人觉得理解《屈原问渡》就是理解忧郁症患者屈原郁郁不得志的哀怨,以及作曲者或因人生坎坷官场失意而与屈原产生的共鸣。但是要注意的是,文人的哀怨是内敛的,即便是近乎于悲愤,也要用娓娓道来之感抒发。个中滋味,可以自己琢磨。


如何理解《屈原问渡》的意境?
是奋斗失败,理想在现实面前崩溃的绝望。这就是我理解的《屈原问渡》的意境。

如何理解《屈原问渡》的意境
是愤怒,是屈原的愤怒更是作曲者的愤怒——一介之辅,流放南荒。是奋斗失败,理想在现实面前崩溃的绝望。这就是我理解的《屈原问渡》的意境。想体会意境,还有一点得搞清,意境如何和屈原的境遇有一成关系,和作曲者想表达的心境有三成关系,剩下六成和听曲子的人相关。也就是同样的东西,别人听出什...

屈原《天问》内容和赏析?
《天问》是屈原所作楚辞中的一篇“奇”文:说它奇,不仅由于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屈原的其他作品,更主要的是从作品的构思到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作者思想的“奇”——奇绝的内容显示出作者惊人的艺术才华,表现出诗人非凡的学识和超卓的想像力! 何谓“天问”?王逸《楚辞章句》说: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

滔滔汨罗江 流淌屈子魂
《隋书·地理志下》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在荆楚地区,水神人格化为屈原,因而祭祀水神的仪式发展成了纪念屈原的活动。到了隋唐一统后,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就不局限于荆楚地区,而成为全国性...

《觅渡,觅渡,渡何处》怎样分析
歌颂他光明磊落的人格,又悲其大才未展,悲其忠心不被理解,这是《觅渡》一文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我想是这三点打动了读者。因为秋白身上所集中的人格魅力和悲剧情结,并不只是他自己的,是有民族性和在党史上有代表性的。首先是秋白具有历史的典型性,这篇文章也就有了文学的典型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

关于屈原的问题
你如果通读了离骚,全文地掌握理解,而不是人云亦云,断章取义地去理解,你就会明白,现在的教材解读是在有意曲解离骚!《离骚逐句文表解读》通过原格式今译韵诗的原意表达进行解读欣赏陈振权 离骚是一首“屈原的政治生涯传记”诗。以浪漫抒情的形式来叙事是其主要风格。全诗中心:推行美政。叙述文路:努力准备、失败悲愤、...

屈原的天问的理解 问天还是问自己
屈原的《天问》应该就是“问天”吧,而我自然是不敢问天的。因为我既没有需要天才能回答的问题,更没有这个本事。由于问题渺小,一般自己就回答了。所以,我经常问心。 那么问心就是心问。有人说:与别人争论,是雄辩;自己与自己争论,是诗。问自己,问心,应该就是自己与自己争论吧?但我却写...

求屈原《离骚》的翻译
原作:屈原 公元前300年 译作:陈弈之 2008年6月18日《屈原引路》(1)出身、志向、努力1. 高阳帝的后人兮,伯庸是我父亲。2. 就在虎年虎月兮,正虎日我降临。3. 父亲算我生辰兮,给我起了好名:4. 大名叫正则兮,表字叫灵均。5. 天赋内美又修能兮,肩大任常在心。6. 捻江离和香芷兮,缝秋兰做佩巾。

屈原《天问》全文?
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全诗运用白描、夸张、推理、反衬等多种艺术手法,将屈原持志之高洁与作者的无限景仰之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跃然于纸上。《屈原塔》原文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永嘉县13359783606: 如何理解《屈原问渡》的意境 -
殷勤斧巴沙: 《屈原问渡》古乐取材屈原行吟泽畔,问渡于渔父的故事.曲子一共八段,叙事风格,很舒缓,偶尔急促,有禅意在其中,至于悟不悟,全在听曲子的人.一点粗浅见解.屈原问渡,屈原为什么找渡口?找了渡口又要去哪?问题无解.天地虽...

永嘉县13359783606: 什么是诗歌的意境? -
殷勤斧巴沙: 原发布者:ywn8688常见意境特点举隅雄浑壮丽清幽明净幽僻冷寂壮阔苍茫明丽清新高远深邃苍凉悲壮萧疏凄寂淡雅幽远闲适恬淡安谧美好清冷幽静意境分析要点一、绘景: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绘景: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言描...

永嘉县13359783606: 古诗的意境怎么表达出来 -
殷勤斧巴沙: 一、了解背景.古诗语言精练,篇幅短小.诗人一般不可能交待写诗的目的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这就必须向老师、家长或书本求教,为理解诗意、进入意境扫清障碍.如学习《梅花》一诗,如果了解了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复杂心情的表白...

永嘉县13359783606: 如何辨析诗词意象,把握诗词意境? -
殷勤斧巴沙: 一、辨析诗词意象. 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重要的是要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永嘉县13359783606: 如何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意象 -
殷勤斧巴沙: 理解意境不同翻译 你得先了解作者了解作者是什么时候 在什么地方做的诗词. 了解社会当时的大致背景.根据诗词行间透露的情感去理解. 这比单纯的翻译需要了解的多些.比如诗人当时被贬职 被发配或者一种抒发田园的惬意生活. 明白了这些 诗词的意境意象就自然明白了 . 呵呵 加油 多看看 多 背背就好了 多了解了解一些作者

永嘉县13359783606: 怎么理解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 急!!!! -
殷勤斧巴沙: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但对于它们的含义,许多同学却往往混为一谈.《现代汉语词典》上也未对此加以区分,对“意象”就简单释为“意境”.正确界定其含义及关系,对于诗歌阅读和写作都有积极意义. 文艺理论大家...

永嘉县13359783606: 如何理解意境 -
殷勤斧巴沙: 这是艺术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相关的理论性分析如下: 诗歌,音乐,绘画,雕塑等姊妹艺术,都是有思想内涵的.就连咋看起来都毫无意义的流行歌曲,也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同样的春景,有“处处闻啼鸟”的热闹,又有“夜静春山空”的宁...

永嘉县13359783606: 诗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境?诗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境界
殷勤斧巴沙: 1、以静制动、以虚写实 审美主体面对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需要保持虚静的心理状... 从而使诗歌具有空灵淡远的意境. 诗人通常描写遥岑寒沙、淡烟远岸等虚空渺远之景...

永嘉县13359783606: 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意境 -
殷勤斧巴沙: (一)走进作者,探知意境 诗词的创作,特别是古代诗词,距离我们的年代久远,而作品又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映,正所谓“诗言志”,至于“言”何“志”,那就有必要对作者的生平及生活背景有所了解,这有助于学生更快进入诗词的意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