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弟子规的故事

作者&投稿:郁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与弟子规有关的自己亲身经历的小故事?~

小时候,妈妈教我背《弟子规》,那时候的我就像顺口溜那样一下子就背出来了,但里面的意思,我却不懂。上小学了,老师教我们背《弟子规》,还耐心的给我们讲意思,那时的我,似懂非懂。上六年级了,我自己钻研《弟子规》,这时的我,不仅背得熟,还懂得了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是人类经过几千年的流传,众所认的“最有价值的书”,它们是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是一些光辉的、就有永恒价值的精品。书可以让我们陶制性情,涵养气质,培养人格智能有着;替移默化的作用。
《弟子规》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无知的儿童,变得知道尊敬长辈,老师,关爱小朋友……
《弟子规》里面的每一句话都使我受益匪浅。而感受最善的则是出则悌这一篇章。其中“兄道友,弟道恭,”给我的感受最深。原来,我经常和弟弟抢电视,抢零食,抢玩具,经常闹得不可开交。而读了《弟子规》后,我就做什么事都让着弟弟,而弟弟也对我十分尊重。
记得有一次,我正津津有味地看我最喜欢看的电视剧时,而偏偏在这个时候,弟弟又哭又闹的说他要看动画片,我不想给他,为什么都要让着他呢?可念一想,《弟子规》里面谦让比自己小的孩子,于是,我说:“给,你看吧!”弟弟兴高采烈地拿着遥控器,脸上突然从阴晴了。还巴结的说:“姐姐真好,姐姐真好!”我心想:原来谦让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而“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句话,让我得到了家人们的夸奖和赞赏,也让我养成了尊老爱幼的好习惯。原来我不管是吃饭还是做别的事,只想着自己,可看了《弟子规》后,我在做各种事的时候,都让这长辈,和小辈,它们都夸我懂事了,长大了,成为了一个懂得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的大女孩儿了。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弟子规》这本书正是证实了这句话。让人类的品性在道德中升华,让生命变得更具有价值!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单就此句进行解释:

  这里就讲到我们人要懂得感恩。能感恩的人,他内心经常会觉得很满足,觉得世间的人对他都很好,他生活的环境也会一片的祥和。为什么?他感激所有的人对他好,他也感激世间种种的环境都是非常美好的。这里也告诉我们,人要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头,不要活在愤愤不平、经常抱怨,不能活在这样痛苦的世界里头。

  所以,这里提到『恩欲报』。简单的讲,就是谁对我们有恩,我们一定要有感恩图报之心,一定要报答他,不可以忘恩负义。我们想一想,现代的社会,几乎是忘恩负义的社会,几乎可以说是这样的。当然好人还是很多,可是比例的确是太少了。我们想一想,这一生当中,我们拥有这样的身体,谁给予我们的?父母。如果没有父母从小这样辛苦的把我们养大,我们就没有今天。再想一想,我们能有这么良好的生活条件,每天快快乐乐到学校去读书,谁给予我们的?就是师长。你能明理,谁教导我们的?也是老师。这些学校谁盖的?就是国家。我们再想一想,今天有得吃,有得穿;吃得好,穿得也好,又是谁的功劳?就是很多人集体起来一起努力所得到的。

  所以在佛法里头讲人有四种恩德,我们必须报答,而且这个恩德对我们非常非常的大。第一个,就是父母之恩;第二个是师长之恩,老师的恩德,启发我们的智慧非常的大;第三个是国家之恩,今天如果没有国家,没有一切的施政,我们就没有办法生活在安定的社会里头。另外一个就是众生恩,我们今天所享有的一切,都是一切众生他们努力才有的结果。

  所以我们想到这里,我们从最切身的想到了父母,我们一定要有感恩之心,感恩就要懂得来报答,怎么报答?你能尽心尽力奉养你的父母。你能尽自己的能力,把你的才华把你的才艺贡献给国家社会,也是报国家之恩,报众生之恩,报老师之恩。为什么?老师辛苦的传授我们的智慧,传授我们的知识,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报答老师的恩惠。怎样报答?一定也要再传授下去,一代传承一代。

  『怨欲忘』,这里就讲到当你有不平衡,当你受到委屈,当你心中有仇怨,这个时候应该要赶快把它忘记。我们想一想,当我们看到蓝蓝的天空,没有丝毫的云彩,我们会觉得非常的空旷,内心也会觉得非常的开朗开阔。如果你心里有不平衡、有怨恨,你终日在那里痛苦,痛苦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我们何不把这种怨恨快快的把它去除掉。所以这里就告诉我们,心中有不平、有怨恨,我们应该要早早的把它除掉。这些怨恨就好象浓厚的乌云一样,我们看到天空没有蓝蓝色彩,天空乌云满布,我们看了也是会觉得不舒服。

  所以,人活在这一生当中,我们要懂得调适自己,自己有怨恨的时候,不要把怨恨愈积愈多,就好象存在银行一样,一直生利息,怨恨在心里头愈结愈大,这是很不好的,对自己的身心都有很大的伤害。所以圣人告诉我们,心里有不平衡、有怨恨,应该早早的把它忘记。我们也不忘每天要清除内心里头的障碍,内心里头的不平衡,就好象倒垃圾一样,每天要把这些脏的东西统统把它丢光,我们的身心才会安适,才会舒服。

  『报怨短,报恩长』。所以这里就提到,我们仰慕父母,孝顺父母,那是一辈子的事情,是源远流长的。不能说我现在想到孝,我才来孝;我没有想到,我就不知道懂得报恩。所以「报怨短」,要记得有不舒服的时候,要赶紧把它去除掉;有恩于我们的,我们终生不要忘记,这样才对。我们想一想,我们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有这么快乐的环境,我们一定要懂得珍惜。

  末学曾经看过有一个先天就双目没有眼珠的人,当时我在用餐,点餐的时候,也看到他要吃一碗面,我当时看他在吃面的景况,我那天中午就吃不下饭。为什么?我感到我自己真的是一个非常幸福快乐的人。我看到他吃这一碗面,虽然有稍微凉一点,但是他两只手这样摸,沿着这个桌子慢慢的、慢慢的摸,然后筷子拿起来慢慢的端起来,摸很久他才吃一口。我看到这种情形,我的眼泪就掉下来。为什么?我感到人间有这么悲惨的人,有这么可怜的人。我们想一想,今天我们这么幸福,这么快乐,我们更应该感恩图报。对于我们好的人,我们不可以忘记,我们一定要尽心尽力,不能有报怨,不能有怀恨。你看这样的人,他都有勇气,他都活得这么好。我们常人,我们一般正常之人,更应该不要愧对父母,不要愧对国家,不要愧对师长,应该要好好努力才是。

《弟子规》小故事

“有余力

则学文”讲的是董遇巧用三余
:

三国时期,
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
自幼生活贫苦,
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
但是他
只要一有空闲时间,
就坐下来读书学习,
所以知识很渊博,
人们很佩服他。
名声
也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告诉他们说: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
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
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孟母断机(父母教须敬听)

孟子是古代儒家代表之一,著有《孟子》七篇(孟子者七篇止
——
三字经)
。孟
子小的时候,
并不太珍惜学习的机会,
有一天读书厌倦了,
就跑出学堂去玩。

来孟子的母亲知道了,就在织布的时候,突然很生气的样子把织布的梭子折断,
扔在地上。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生气。母亲说:

织布要一寸一寸地织,
才能织成。
但是如果把梭子折断了,
不去织它,
还能织成一匹布吗?你的学业也
一样啊,你还没有学成就厌倦了,怎么能够成为有用的人呢!

孟子听了,明白
了做学问的道理,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闵子骞谏父
[
亲有过

谏使更

亲憎我

孝方孝
][
挞无怨
]

周朝时候,
有个孝子,
叫做闵子骞。
他是孔子的学生。
生他的母亲,
早已过世了,
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后妻,
生了两个儿子。
那个后母很厌恶闵损,
冬天的时候,

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了棉絮做的衣裳,给闵损穿的衣裳却是只装着芦花的。

有一天,
他的父亲叫闵子骞推车子出外。
可是因为衣裳单薄,
身体寒冷,
一个不
小心,
不觉失掉了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
他的父亲起初以为儿子太粗心很生气,
就用鞭子打他。
鞭子把衣服抽破了,
露出全是不保暖的芦花,
才知道大儿子是穿
了芦花的缘故。
回家后,
再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
却是暖和的棉花。
父亲的
心里明白了,
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
一气之下,
就要赶走后母。
这时闵子骞跪下
来衰求父亲,说:
"
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寒。
"
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
果母亲走了,
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
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
留下了后母,

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
而变成了慈母。
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
不管父母对
他是疼爱或是憎恶,
他始终都是用心尽孝的,
安顿了一家人的心,
让一家人世间
各安其分,
因而保全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所以孔子在教学时,
还特别称赞闵
子骞说:
"
真是难能可贵的孝子啊!
"

解:

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
"
孝行
"
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利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

个人的堡垒,
孝就是堡垒的其石,
多一份孝心,
家就多一份保障,
让我们用孝行,
把家固若金汤堡垒!

亲尝汤药(亲有疾
……


原文:汉孝文帝,母病在床。三载侍疾,汤药亲尝

汉朝时的文帝,
叫做刘恒,
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文帝的天性,
生成是很
孝顺的,
他虽然做了皇帝,
每天要处理的公务都很多,
但是却从来没有忘记到母
亲的房间进行问候;
朝朝夜夜,
奉养这位母亲,
从来没有懒惰的意思。
有一次母
亲薄太后生病一直没有好转,
汉文帝就不分曰夜尽心照顾母后,
把侍奉母后当成
一件大事来做,
怕宫女不够细心,
文帝服事他母后的病,总是殷殷勤勤,
看护得
精心周到。
夜间睡的时候,
眼睛也没有闭好,
衣带并没有解开过,
没有睡一个安
稳的觉。
对于母后的汤药,
必定亲自尝尝,
确定热度和甘苦
(看看会不会太烫或
太苦)
,才放心地端给母后服用。常言道:久病无孝子。汉文帝侍奉母亲,却从
不懈怠,
母亲足足病了三个年头,
他也服侍了三年,
母后的身体才好转过来。

件事感动了文武百官及天下的百姓,母的故事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话。

晏婴使楚(行高者
……
非貌高)

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
但长相很普通。
一次,
齐王派他出使楚国,
楚王听
说晏婴来了,
想羞辱他,
于是就在城墙下开了一个又低又小的门。
晏婴知道这是
楚国人故意羞辱他,就说:

我是前来访问的,这是狗洞,不是国门,如果我访
问的是狗国,我就从这个门进去。

楚国人一听,马上打开城门让晏婴进去了。
晏婴见到楚王,
楚王故意问他:

齐国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来了。

晏婴回答说:

我国派人出访有一个规矩,上等国家派上等的人物,我最不中用,所以就派我
到楚国来了。

楚王听后,觉得晏婴很了不起,对他肃然起敬,并马上向他致歉。

齐桓公的教训
[
不亲仁无限害
]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但晚年开始生活腐化,
宠信坏人。
他宠信易牙、
竖刁和开方三人。易牙为了让齐桓公尝到人肉的味道,不惜把自己的儿子杀掉;
而竖刁为了新近桓公,主动阉割自己成为宦官;开方为了讨好桓公,
15
年不回
家看父母。管仲对他们很反感,多次对桓公说:

像他们这样杀死自己的儿子、
自己阉割自己,背弃自己父母的人是靠不住的。

齐桓公却听不进去。后来,齐
桓公病了,他们原形毕露,对病重的桓公不理不睬,最终桓公被饿死了。

纸上谈兵
[
但学文不力行
]

赵括是战国时期大将赵奢的儿子,
从小熟读兵法,
讲起战术来十分在行,
赵奢却
不以为然。
这一年,
秦国攻打赵国,
赵国派大将军廉颇前去抵挡。
廉颇很有经验,
他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
采取坚守不出,
保存实力的策略,
有效地阻止了秦国的
进攻。
秦国见廉颇难付,
就采用了反间计,
派人散布流言,
挑拨赵王和廉颇的关
系。
赵王中计,
派只会空谈兵法的赵括代替了廉颇。
赵括没有分析敌情,
轻率地
改变了老将廉颇的战略,
在泰军的引诱下出兵迎战,
结果使
40
万大军全军覆没。

已经有人回到了,我顺便打个酱油吧。。。。

弟子规很流行啊最近,,我们上班的时候老板天天要求我们背这玩意


弟子规的意思和故事。
“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北京弟子规教育培训中心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规律。【相关故事】:1、董遇巧用三余(有余力则学文)时间:三国时期。魏国有...

谁知道有关于《弟子规》这本书的历史小故事。越多越好。帮忙找找...
2014-10-07 黄庭坚侍奉母亲的故事和弟子规中的哪句话有联系? 1 2010-09-17 大家给贴一个《弟子规》里面“谨”的故事啊?!要是故事形式的,... 5 2015-06-17 巧辩已己巳的小故事 2008-06-30 谁知道《红葫芦》这本书?帮忙找下有关资料吧~ 谢谢拉~!!... 3 2010-08-06 谁知道有关于《弟子规》...

求《弟子规》里相关的小故事。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和...
[小故事]贺之章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性格直爽,豁达健谈,当时的达官贤士都 很仰慕他,都愿意和他交谈,他虽然名气很大,但爱才若渴,热情地提携讲坛后辈。当他在京城身居要职时,李白还是一个初露头角的诗人。贺之章读了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后,赞叹不已,称李白是“谪仙”。两人见面后,虽然...

我和《弟子规》的故事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单就此句进行解释:这里就讲到我们人要懂得感恩。能感恩的人,他内心经常会觉得很满足,觉得世间的人对他都很好,他生活的环境也会一片的祥和。为什么?他感激所有的人对他好,他也感激世间种种的环境都是非常美好的。这里也告诉我们,人要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头...

【弟子规】诗句中的故事
故事六:二十四孝中有位「亲尝汤药」的汉文帝。有一次母亲薄太后生病一直没有好转,汉文帝就不分日夜尽心照顾母后,把侍奉母后当成一件大事来做,怕宫女不够细心,对于母后的汤药必定亲自尝尝,确定热度和甘苦,才放心地端给母后服用。这样用心了三年,母后的身子才好转过来。这件事感动了文武百官及...

5个弟子规小故事20字左右
5个弟子规小故事20字左右... 5个弟子规小故事20字左右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说说这一年,有哪些人让你心生感恩?徐天来11 高粉答主 2015-07-14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万 采纳率:86% 帮助的人:436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

弟子规的108个故事大全
《弟子规》三字一句,易学易记,更重要的是,它中间的许多准则可以和相关文史知识、成语典故结合起来学习,这也正是《弟子规》人文气息浓厚的重要原因。 【白话解说】 《弟子规》是古圣先贤教导人们的道德规范。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其次是做人做事要严谨且诚信。爱护天下众人,并且多亲近有仁德的君子。还...

关于《弟子规》中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
从前有一个叫刘羽冲的人,他非常爱看书,也非常相信古书上的学问。他认为,只要是书上写的,就一定是正确的。从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问题。一天,他看到一本讲修水利的书,就苦读了一年,并画了水利图,到州官那儿讲了修水利的好处。州官就让他去修水利,他不看农田水势,不问以往的降雨情况,又不听...

弟子规(闵子骞谏父)的故事
闵子骞谏父:周朝时候,有个孝子,叫做闵子骞。他是孔子的学生。生他的母亲,早已过世了。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后妻,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后母很厌恶闵损,冬天的时候,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了棉絮做的衣裳,给闵损穿的衣裳却是只装着芦花的。有一天,他的父亲叫闵子骞推车子出外。可是因为衣裳单薄...

谁知道有关于《弟子规》这本书的历史小故事。越多越好。帮忙找找...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而《弟子规》却指导我们,不要因为大人的宠爱而忽略了应从小培养礼让的美德,不管是吃东西或喝饮料,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

博山区18223365766: 与弟子规有关的自己亲身经历的小故事? -
豫建邦达: 小时候,妈妈教我背《弟子规》,那时候的我就像顺口溜那样一下子就背出来了,但里面的意思,我却不懂.上小学了,老师教我们背《弟子规》,还耐心的给我们讲意思,那时的我,似懂非懂.上六年级了,我自己钻研《弟子规》,这时的我...

博山区18223365766: 我和《弟子规》的故事 -
豫建邦达: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单就此句进行解释: 这里就讲到我们人要懂得感恩.能感恩的人,他内心经常会觉得很满足,觉得世间的人对他都很好,他生活的环境也会一片的祥和.为什么?他感激所有的人对他好,他也感激世间...

博山区18223365766: 《弟子规》故事 -
豫建邦达:[答案] 我,一个急燥的女孩,总会因小小的事,时而大哭,时而乱跳,时而狂喜.为此,妈妈总是说:“女孩子成天东奔西跑,大吵大闹,成什么样子?”每当我听妈妈唠叨时,总是噘起嘴巴,满不在乎,顶撞一下……自从学校开展学习《弟子规》后,我变...

博山区18223365766: 弟子规写一个故事350字到400字 -
豫建邦达: 这段“弟子规”的意思是,父母呼唤时,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推辞投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辈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

博山区18223365766: 我和弟子规作文 600——1200字 -
豫建邦达: 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就好比我...

博山区18223365766: 我和弟子规作文 -
豫建邦达: 学弟子规,做文明人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的瑰宝,凝聚着儒家千年处世哲学与生存智慧.“孝”、“悌”、“仁”、“爱”是《弟子规》的核心思想. 它教导我们在家中要孝顺父母,体谅父母,出门在外要敬重兄长,...

博山区18223365766: 我了解《弟孑规》的故事,作文 -
豫建邦达: 《弟子规》作文《弟子规》是一本既古老,又时尚的读物,也是我最喜欢的读物.《弟子规》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因为它会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并且还会带邻我们邻略人世的真谛.《弟子规》里的一字一句,就像一位智者的亲切教导...

博山区18223365766: 《我和弟子规》这篇征文怎么写???????急!!!!!!!!!1快!!!!!! -
豫建邦达: 读《弟子规》有感 这学期,我读了《弟子规》对里面许多名句感受颇深.比如, 《弟子规》中的这句话----“将加人,先问几,几不欲,即速已.”这句话是说:有事要托人做或有话要说,先问一问自己不喜欢,就应立刻停止.读到这儿,我不由...

博山区18223365766: 力行《弟子规》的故事作文700字 -
豫建邦达:[答案] [力行《弟子规》的故事作文700字]力行《弟子规》的故事五莲县实验小学 2011级10班王洋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学习《弟子规》,并背诵下来这1080个字,了解其意义,字字是真理,力行《弟子规》的...

博山区18223365766: <<弟子规>>故事 -
豫建邦达: 我,一个急燥的女孩,总会因小小的事,时而大哭,时而乱跳,时而狂喜.为此,妈妈总是说:“女孩子成天东奔西跑,大吵大闹,成什么样子?”每当我听妈妈唠叨时,总是噘起嘴巴,满不在乎,顶撞一下……自从学校开展学习《弟子规》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