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其中是“乐”还是“说”。原文是什么?

作者&投稿:载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乐”读 le还是yue?~

《论语》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乐”读 le。这句话的意思是: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
不亦乐乎的“乐”不应该读yuè,而应该读lè。
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释是:说,同悦;乐,音洛。《论语 雍也》中还有一句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注释也是:好,去声;乐,音洛。按今天的读音,“洛”字音luò。但在古代,作为快乐的“乐”和“洛”都属于入声“十一药”韵部(见《平水韵》),可见“洛”、“乐”的韵母一样,加上声母都是l,当然完全是同音字了。这在南方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里,“洛”和“乐”发音完全一样,都读成lok。所以今天用普通话读,“不亦乐乎”中的“乐”也应该和“快乐”中的“乐”字一样,都读成lè。
“乐”是多音字,除了读yuè(例:音乐)、lè(例:快乐)外,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有一处也有很多人读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的注释是:知,去声。乐,上二字并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国传统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声母(也叫“声纽”,“五”字的声母是“疑”,相当于今天的y) ,与下一字的韵母(即“教”的韵母iao)拼读成yao。可见,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二句中,“乐”字作为“喜爱、喜欢”的意思时应该读yao。
归纳起来,“乐”在古书中的读音主要有三种:(1)作名词用的意思是“音乐、乐器、乐工”等,音yuè。(2)作形容词用的意思是“喜悦、快乐”,音lè。(3)作动词用的意思是“喜爱、喜欢”,音yào。
原文:
论语十则
【作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朝代】先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以“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孔丘 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中的“乐”为通假字,通“悦”,意思是快乐,高兴的意思。而有朋自远方来句,则应读为le
一点闲话:
先给楼主举个例子:“知者乐山,仁者乐水。”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如果给一个没有一点中国古典文学修养的人来读,就很可能读错。第一,“知”通“智”;第二,“乐”读yao去声(第四声),可以理解为“喜爱”的意思。整句话连起来解释就是:智慧的人喜爱山,仁爱的人喜爱水。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的文言文都是一字一义,也就是说一个字就能表示一个词汇的意思,比如说一个“师”字,就可以代表“老师”的意思或者是“学习”的意思,这样的特点与中国现代汉语的特点截然不同。新文化运动的时候,中国人一夜之间就准备与用了上千年的文言文诀别,并且在以后的道路上与文言文渐行渐远,因此,文言文对于现代的中国人来说更像是一个摆在博物馆的古董,你懂它就是了不起,你不懂它也算不上什么错误。
所以,早就有人提倡把“不亦乐乎”与“知者乐山,仁者乐水”中的“乐”统一读le,并且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同。就比如说如果你现在用搜狗拼音输入zhi zhe yao shan,那么一定不会出来“知者乐山”这句话——怕认不得,那就干脆改成认得的好了——这种心理对中国文化来说,实在是一种悲哀。

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说”(音同月)通假“悦”,指愉快,高兴。   “愠”是指生气,发怒,怨恨,心里不满。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很有修养的人。   自:从,这里指从远方来   朋:朋友   亦:也。   乐:快乐   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注:讲的是有学习乐趣,而且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是“乐”
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仅供参考

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说”(音同月)通假“悦”,指愉快,高兴。
乐:快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注音
  yǒu péng zì yuǎn fāng lái , bù yì lè hū
翻译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喜悦,高兴吗?

你直接百度就得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翻译是:
孔子说:“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这句话出自《论语》。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是什么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含义
1、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愉快吗?这句话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表示老朋友见面很开心。2、出自:《论语·学而》。3、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是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是有朋友从远方来了,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出自《论语·学而》。原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之后时常复习,不也很愉悦吗?有朋友自远方来了,不也很快乐吗?人们不熟悉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折叠注音 yǒu péng zì yuǎn fāng lái , bù yì yuè hū 折叠编辑本段释义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很喜悦,高兴吗?现在这句话经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有知识有文化、知心的人)的朋友表示欢迎,也表示老朋友见面后很开心的样子。一个人有了原则(将心比心)...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翻译?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译: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什么意思?
自:从,这里指从远方来。朋:同门;一同学习者;弟子;志同道合的人。乐:快乐。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远方:远处;远地。出自:《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哪里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文本...

有朋自远方来下一句是什么?
意思是: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出处: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译注》。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注音 yǒu péng zì yuǎn fāng lái , bú yì lè hū 释义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喜悦,高兴吗?现在这句话经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也表示老朋友见面很开心。出处 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
不亦乐乎意思是:这不是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情吗?形容非常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现在常用来庆祝高兴开心的事情,多用于好心情的感叹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588493510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快,只有8分钟了! -
沙庄保力:[答案] 词 目 不亦乐乎 发 音 bù yì lè hū 释 义 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出 处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示 例 哎,那骂得可真也是~.(郭沫若《屈原》第五幕)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588493510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什么中的句子 -
沙庄保力:[答案] 《论语》中的句子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588493510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成语是什么? -
沙庄保力:[答案] 是“不亦乐乎” 不亦乐乎 bùyìlèhū 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用来表示程度极深.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588493510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乐是LE还是YUE. -
沙庄保力:[答案] 出自《论语·学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前面一句 说通悦 念yue,后面乐读le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588493510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有关什么的名句 -
沙庄保力:[答案] 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喜悦,高兴吗? 现在这句话经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的朋友表示欢迎,...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588493510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成语是什么?? -
沙庄保力: 是“不亦乐乎” 不亦乐乎 bùyìlèhū 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用来表示程度极深.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588493510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成语是什么呀 -
沙庄保力: 词 目 不亦乐乎 发 音 bù yì lè hū 释 义 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出 处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示 例 哎,那骂得可真也是~.(郭沫若《屈原》第五幕)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588493510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含义 -
沙庄保力: 不亦乐乎意思是:这不是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情吗?形容非常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现在常用来庆祝高兴开心的事情,多用于好心情的感叹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588493510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含义 -
沙庄保力:[答案]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最简单、清楚、通俗的一个意思就是:有志同道合、相见恨晚、分开许久的好朋友从很远的地方赶来,非常快乐,开心.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588493510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的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的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
沙庄保力:[答案] 朋指有学习乐趣,而且志同道合的人.这样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所以不亦乐乎. 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