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如何体现语文联系的特点

作者&投稿:邱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原则怎样反映了语文课程的特点~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  (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大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他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我敢说,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学生可以通过“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从“村民的勤勉劳动”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是什么力量使一只只小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能理解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自己家的责任感,促使甲虫们如此勤勉的工作着。大家各司其职,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  (四)情感升华,感受写法:  1、我们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可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将日常见到的小虫子写成这么美的文章呢?同桌相互讨论讨论。  2、师生交流:  (1)认真观察事物,特别是观察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小生灵,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2)能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喜爱小昆虫,有一颗关爱小动物的善良的心;  (4)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  3、大家分析的都很好,其实作者在文中也流露出了,我们来一起对读一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读出作者这份情怀。  (五)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摘录在采集本上。  《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顺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教学重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  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下面请观看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涌潮”(课件展示“钱江涌潮”及观潮盛况)。同学们,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涌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让我们去感受钱江涌潮吧!  二、介绍作者和背景  1.请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  周密(1232—约1298)南宋文学家。家公谨,号草窗、四水潜夫等,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属浙江湖州)人。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宋亡不仕,以歌咏著述自娱。其词讲求格律,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他工诗能文,亦善书画。著有《草窗韵语》、《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此篇选自《武林旧事》。《武林旧事》一书写于宋亡之后,书中缅怀先朝旧事,感慨世事盛衰无常,记载南宋岁时风俗、市井娱乐与游观之盛。  2.介绍背景。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人们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  三、初读,整体感知,通文意  1.请同学听配乐朗读。听准字音和节奏,初步感知语言美,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气势。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3.四人一小组,将自己不会翻译的词、句在小组内讨论、探究,仍解决不了的可等会儿再提出。  4.全班范围内提出在翻译课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5.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文中的四段,依次描绘了什么画面?给它们起个名字。  明确:作者描绘的四幅画面分别是海潮图、演习图、弄潮图、观潮图。  四、研读,合作探究,知内涵  1.课件展示研读目标。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  (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颐和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玩赏”等词语。  2、正确、流利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初步感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充分领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颐和园有关的资料及图片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导入  1、颐和园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预习了课文,记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相补充)。  2、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平舌音(栽zāi,葱cōng)翘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后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葱cōng)。  3、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  2、学生自学,师生交流。  3、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  明确: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三、学习词语  1、指导分段朗读  2、提出词语,讨论词义  ⑴讲解词义  琉璃瓦、横槛、宫殿、画舫。  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清爽:清洁,凉爽。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  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  葱绿:(草木)青翠。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形态各异:形状各不相同。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学习随着观察位置的变化有顺序地观察和抓住景物特点描绘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准备:教科书、多媒体课件、相关补充材料  教学步骤  (一)、理清脉络,把握顺序  1、欣赏颐和园课件填空:颐和园是一个()的公园。  2、今天作者会带我们去游览公园的哪些景点呢?默读课文(2—5)小节,用--------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并把线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  3、生上台交流游览线路图。并完成板画。  (1)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2)通过线路图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吗?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移步换景,也叫作地点转换顺序或游览顺序。  (二)、讲练结合,细品韵味  1、作者是如何把这些地方的景物描写具体的呢?在听读课文、欣赏画面的基础上,你对哪个景点最感兴趣?自己再去细细品味。  (用“”画出景物,抓住景物特点)  ▲长廊  (1)小导游讲解长廊。(边讲边演示图片)  (2)其他学生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3)长廊的长和美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通过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分成273间。)学习作者用数字说明事物的方法,理解这种方法的用处。  (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描写长廊的长吗?(……)  (5)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长廊的一头,会看到什么?(用向前看……向上看……向两旁看……的句式说一说)  (6)漫步长廊,欣赏着五彩的廊画,闻着微风送来的淡淡花香,你会说:  长廊真是世界上最廊  ▲佛香阁和排云殿  (1)请学生介绍佛香阁和排云殿。  (2)听完讲解你能感受到佛香阁和排云殿的特点吗(雄伟高大,金壁辉煌)  (3)这些特点是从那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耸立、金壁辉煌、一排排)  (4)指导朗读,读出气势。  ▲昆明湖  (1)导游讲解昆明湖。  (2)昆明湖可是镶嵌在颐和园的一块碧玉呀!作者是如何用语言表现的  呢(打比方)出示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3)品读句子,理解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句式练习:  昆明湖真美呀,。  昆明湖的水真绿呀,。  (4)换词法体会“滑”字。(通过滑——划的互换,体会昆明湖的静,游船,画舫的慢,间接表现昆明湖的美)  (5)背一背这句话。  ▲十七孔桥  (1)导游讲解十七孔桥。  (2)发散思维:十七孔桥上的狮子有哪些形态呢?(出示练习题: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子,柱子都雕刻着小狮子,它们有的()、有的()、有的()……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这17孔桥真()!  (3)师小结: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三)读写结合,临摹章法  1、一篇文章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叫叙述顺序。  2、分男女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刚才我们学过  的内容,想想这篇文章的叙述顺序。(指名答,归纳小结板书)  3、学习《颐和园》这篇文章我们最重要的是学会作者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叙述、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  (四)布置作业  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模仿《颐和园》的描写手法进行小练笔,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美丽的大公园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发展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三: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四: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五:语文教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六: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泰安点金教育为您解答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文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第七组教材的首篇课文,本组课文以“成长”为主题,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刚由三年级升到四年级,在自主感悟课文内容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本节课为第二课时,本课时的设计力求在读文基础上,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听、说、读、写、思、议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这节课上下来,我感觉这几个地方做得比较好,达到了我的目的,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希望各位专家,同仁能多多指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1、读熟课文;2、查找关于周恩来的资料;3、搜集有关“外国租界地”、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及周总理为振兴中华所做的贡献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读誓言,体会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感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从小立下的誓言。请同学们读周恩来的誓言。(指导朗读。)
是什么原因让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
你能用一个词语就说出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吗?(师板书:中华不振)
“中华不振”与课题中的“中华崛起”正好是一对反义词。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个词。
二、组织朗读,整体感知:
过渡:同学们,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们感受到了中华不振,请同学自由地读读课文,拿出笔在书上轻轻地划,凡是让你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地方,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还可以在你划的句子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课文又读了一遍,现在谁来读读你划的句子,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为什么这句话让你体会到了中华不振?

预设1:“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还有谁找的也是这一句,请你读,为什么这句话让你体会到了中华不振呢?租界里的这一幕,让你体会到了中华不振,还有吗?请你说。
预设2:“……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
听了伯父的话,在周恩来心里产生了哪些疑问?生说师打?,是不是就这些,省略号告诉我们在周恩来的脑中出现了一连串的问题。
预设3:“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伯父的告诫也让你体会到了中华不振。你们能找到伯父和周恩来的对话吗?我们来进行分角色朗读。一二组同学读伯父说的话,三四组同学读周恩来说的话。在读之前先想想应该怎么来读?我听出了伯父的无奈和周恩来的不解。

师过渡:从周恩来和伯父的对话,从那个妇女和洋人,课文处处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不振,特别是租界里发生的那件事,让同学们感受最深刻,现在就让我们到租界里去看看,课文的哪几段写的是租界(第7自然段)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1)、谁来读读,周恩来是怎样进的租界?同学们听出来了吗?你再读读,从“闯进”这个词,你知道租界是个怎样的地方,租界不允许(中国人随便进入),(投影出示“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事例介绍。教师配乐朗读:“你们知道什么是租界吗?帝国主义国家凭借武力的威逼和欺诈强行霸占中国的地方,当时他们在我国16个市区强占有“租界”, 这些地方是: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天津、镇江、汉口、九江、烟台、芜湖、重庆、杭州、苏州、沙市、长沙、鼓浪屿。他们的租界地里,洋房如倚,随处可见洋人耀武扬威的嘴脸,他们住着最奢侈,最豪华的洋房,尽情地享受着客人才能享受的生活,然而,在上海外滩公园的门口竟然挂起了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华人与狗不能入内,同一片土地上,灯红酒绿的外面,却是中国人无非痛苦的生活,他们在艰难的道路上挣扎,靠草根野菜生活,更多的人流落街头,徘徊在生命的死亡线上。”
同学们,看了这些,你有什么体会或疑问呢?(带着你的体会再读读这段话)

师过渡:是啊,这就是租界,这就是繁华热闹的租界,这就是不允许中国人随便进入的租界。相信同学们学习了课文的第八自然段后,你会对租界有更深的认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租界去看看那令人惊心的一幕吧。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1)、自己轻声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同学们,透过这字里行间,你看到一位怎样的妇女,她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被洋人的汽车轧死的也许是她白发苍苍的母亲,也许是她活泼可爱的孩子,也许是与她相依为命的丈夫……失去了自己最亲爱的人,此时此刻,这位妇女的心情怎样?悲痛到了极点,我们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悲痛到极点的妇女,无助的妇女,她会哭诉些什么呢?(指名说)
2)、把你看到的读给大家听好吗?指读
这鲜明的对比,一定刺痛了你的心,我们再来读一读。
3)、你看到了那个可恶的巡警了吗?把你看到的读给大家听听。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课件出示。)
   ⑴ 请你读一读。
   ⑵ 那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巡警应该怎么做?(指名说、说后指名读。)
   ⑶ 这句话一个关联词道出了一个是非颠倒的事实。谁知道是哪个关联词。(指名说。“不但……反而……”)指导朗读。
  师引读:是啊,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 ),她原指望( ),惩处( ),谁知( )不但( ),反而( )。
是啊,这个洋人开车把这个妇女的亲人( ),他本应该( ),受到( ),谁知( )不但( ),反而( )。
  多么可怜,多么无奈的中国妇女啊,非但没人替她撑腰,反而受到了训斥,这是多么的不公平!我听出了你们的忿忿不平!难怪他的伯父对周恩来说──“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学生读。)
同学们,是外国人租借了我们中国的土地啊!假如当时你就在现场,假如当时你亲眼目睹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评价导行:我深深地为你讲的这段话感动,你是个有正义感、责任心、有使命感的中国人。)
除了可怜的妇女,可恨的洋人,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孩子,是什么让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拳头?你带着愤怒读一读。(你读出了你的体会。)
同学们,紧握住你的拳头,一起读。“围观的……”
师:同学们,在中国的国土上,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又一幕,此时,你紧握着拳头最想做什么?我们一定要(读)惩处这个洋人!
举起你的手,让我们怀着满腔的怒火写一写这个“惩”字,和我一起读,一起写,一撇愤,一撇怒,一竖恨,公正何在,我们只能把对洋人的愤恨,对妇女的同情放在心里。
请同学们再写一遍(一撇愤,一撇怒,一竖恨,公正何在,我们只能把对洋人的愤恨,对妇女的同情放在心里)。读读这个字,再读,再读,同学们,该不该惩处这个洋人,想不想惩处,但是敢不敢惩处?可是,围观的中国人却(敢怒不敢言),那是因为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指导过程中需引导学生说出反问句的意思。)
因为不敢惩处,所以,读,(一个大个子洋人……)因为不敢惩处,所以,“中国巡警……”,还是因为不敢惩处,所以“围观的中国人都……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同学们,中国妇女在中国的土地上受尽了欺凌,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但不为她撑腰,反而还要训斥她?(中华不振!)为什么轧死了中国人的外国人不但没有受到惩处,反而可以得意扬扬的站在一旁?(中华不振!)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不但不替妇女讨回公道,反而劝这位妇女?(中华不振!)
这就是租界,这就是洋人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这就是中国人受尽欺凌,无处申理的租界。租界里的这一切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中华不振!!!)
三、走进内心,回归“崛起”
  这一次,周恩来从租界回来,始终忘不掉一些东西,读:
他忘不了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却给不了一个中国妇女以起码的公道。
他忘不了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却让洋人站在一个中国妇女面前耀武扬威、专横跋扈。
他更忘不了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在光天化日之下有一群中国人竟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胞被侮辱、被欺凌、被折磨,却不敢给自己的同胞伸张正义。
  看着这一幕一幕,作为中国人,你的心能平静吗?而亲身经历这样一幕的周恩来更是心潮澎湃。读──从租界回来后……
  他到底在想什么呢?请你联系修身课上的回答说一说。
  2、课件出示:
从租界回来后,周恩来想了很多很多,他想 。
四、朗读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在修身课上听见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恍然大悟,听到魏校长点他的名字,于是,周恩来胸有成竹地站了起来(指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连续指名学生回答。)
同学们,请你们站起来告诉老师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请你们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请你们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五、拓展升华 总结导行
他不仅这样说,他也是这样做的,在少年时代,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青年时代,他为中华之崛起而工作;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请看,周恩来的部分年历表:
    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淮安市。
    1910年秋(12岁),到东关模范学校学习,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誓言。
    1913年8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
    1917年9月(19岁),赴日本留学。去日本之前,他写下了著名的爱国诗《大江歌罴掉头东》。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是天津学生界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0年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
    ……
正因为周恩来在他少年时代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而且他也为这个志向奋斗终生,他活着的时候为人民鞠躬尽瘁地工作,为国家呕心沥血地奋斗;你们看,他的面孔一天天的消瘦,当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留下一个后人,一分财产,一点骨灰,却永永远远地留在中国老百姓的心头上。所以他不仅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而且受到世界人民的肯定,在他死后,联合国也为他下半旗,空前绝后。

六、拓展学习,学会立志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句誓言不仅激励着周恩来,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也要思考“为什么而读书”的话题。我把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我相信,它对大家思考自己为什么而读书一定有所帮助。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课后,我们也要思考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培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怎么编写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更有效
要从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从学科逻辑结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来分析教学目标。最后,就是如何设计的问题,对学生和教学目标的分析之后,选择较为高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就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学习者在知识和...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表达课教学设计
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从字面讲,预先制定的教学策略、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就是在上课之前,我们必须以崭新的教学设计代替传统的教案;“计”即计谋,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是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手段的综合方案,是对整个教与学过程的一种规划或实施...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乐学靠教师的“激励、唤醒、鼓舞”,靠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这些设计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设计,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尤其应该重视语文活动设计。2.要树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观念。具体的说,基本的语文素养应该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学习...

什么是语文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语文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教学设计及其带来的益处
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的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二、建立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师生互动的环境。以“民主、宽松与和谐为真谛”的...

如何看待小学语文的教学?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教育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等都有了崭新的变化,致力于学习方式转变的种种努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小学语文教学一改往日机械灌输和条分缕析式的传统模式,把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放在教育教学设计的首位,于是小语课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但必须承认,众多的尝试和努力...

怎样理解语文课程教学设计是科学性与艺术
新的语文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教学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优化和物化的体现。它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所谓科学性,是要求语文教学设计要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反映阶段目标,切合学生实际,对实际教学有指导作用;所谓艺术性,就是要求语文教学设计要日臻精致、完善,行之有效和富于独创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辩证...

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就是说你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能够完成。还要考虑教学时间,根据时间来安排大小实践活动,以利于激发、挖掘学生兴趣和潜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稳步提高。五、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评价性语言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恰当的评价?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

怎样进行初中语文课程设计
怎样进行初中语文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教学设计需要有正确的教学理念,如以学生为本、语文学习本质是一个言语实践活动等;还需要学科的基本知识,如排比这种修辞是怎么回事,其结构有哪些类型,又如

如何优化语文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增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其年龄比较小,不容易用自己的意志力去克制自己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小学生的兴趣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执着不如乐知者,孔子的这句名言也告诉我们,兴趣的重要性。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积极的探求提高小...

珲春市13560755165: 学完小壁虎借尾巴哪个设计体现语文联系的特点 -
季晶舒尔: 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握科普童话教学特点,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珲春市13560755165: 如何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
季晶舒尔: 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

珲春市13560755165: 怎样把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 -
季晶舒尔: 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教师应以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为己任,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热情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珲春市13560755165: 如何写好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
季晶舒尔: 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前提下,理出重难点,编写意图,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拟定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流程展示教学过程:1、导入(谈话、描述、设置悬念、质疑等)2、初读(扫清生字障碍,读准、读通,留下初步印象)3、专门的生字词学习(包括易误读的字词、多音字辨析),按不同的学段以不同的时间分配)4、再读课文,汇报自己的感知.5、写字指导(重点指导难写易错的字,观察、范写、识记、自写、评议纠错)6、阅读理解,(齐读,根据学生的汇报品读,抓重点词语读句段,读精彩语段,教师提示读有关语句,边读边谈思想、情感、价值方面的认识和感受)7、小结(教师精彩的描绘或补充)8、拓展(联系生活实际或谈话、或续写、或交流......)

珲春市13560755165: 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有哪些基本原则 -
季晶舒尔: 1.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学习知识与认识事物相统一原则 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语文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原则 课内外语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联...

珲春市13560755165: 如何巧妙设计好一堂语文课 -
季晶舒尔: 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探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俗话说“教无定法”,只要能够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教学方法,就是好方法.我今天在各位老师面前班门弄斧,不胜惶恐,希望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我觉得...

珲春市13560755165: 如何做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 -
季晶舒尔: 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学生得法于课内,然后再得发展于课外.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联系阅读和习作的熟练技巧.”离开阅读教学去搞习作教学,必然会造...

珲春市13560755165: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创设有效的情境 -
季晶舒尔: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创设情境”,但当前小学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创设的教学情境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疏离,与生活实际脱离,或者设计的情境没有内涵,只是课堂的装饰或摆设.作为设计者,教师要提高...

珲春市13560755165: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语文工具性与实践性 -
季晶舒尔: 课前准备充分,是教师形成教学最佳心态的重要条件,这也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自信心的基础.其次,进行教学要投入.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纯净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学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去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数学知识高尚的情趣.

珲春市13560755165: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语文教学 -
季晶舒尔: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