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例句

作者&投稿:祖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更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例句~

更有两种读音:gēng和gèng。
具体如下:
一、gēng
1、改正;改变;更换。
《十则》:“更也,人皆仰之。” 《庖丁解牛》:“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赤壁赋》:“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2、经历;经过。
《与吴质书》:“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史记?大宛列传》:“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3、交替;交互。
《活板》:“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左忠毅公逸事》:“使将更休。”
4、古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一更约二小时。
《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二、gèng
1、另;另外。
《荆轲刺秦王》:“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西门豹治邺》:“得更求好女,生日送之。”
2、再;又。
《石壕吏》:“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王维《送元二使西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重新。
《琵琶行》:“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4、更加;愈加。
《赤壁之战》:“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促织》:“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5、还。
《孔雀东南飞》:“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6、岂,怎么。
刘长卿《登润州万岁楼》:“更能谈笑解重围。”
7、与;和。
杨万里《春兴》:“不关春雨更春风。”
8、却。
《指南录后序》:“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扩展资料关于更的名言:
1、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更好。——徐特立
2、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加缪
3、在一切创造物中间没有比人的心灵更美、更好的东西了。——海涅
4、对好人行善,会使他变得更好;对恶人行善,他就会变得更恶。——米开朗琪罗
5、世人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真实人生这场戏,比虚构的剧情更富有戏剧性。——林青霞
参考资料更-百度百科

就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
①接近;靠近;趋向。《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赤壁之战》:“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
②上;上登。《信陵君窃符救赵》:“乃谢客就车。”
③就任;就职。《陈情表》:“臣具以表闻,辞职不就。”
④参加;参与。《芋老人传》:“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
⑤承受;接受。《肴之战》:“使归就戮于秦。”
⑥择取;效法。《原君》:“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⑦成就;成功。《乐羊子妻》:“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荆轲刺秦王》:“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⑧看;观赏。《过故人庄》:“等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⑨向;从;跟。《狱中杂记》:“余尝就老胥而求焉。”
⑩就着;根据。《芋老人传》:“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芋视之者。”
⑾即便;即使。《三国志·蜀书·法正传》:“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⑿即,便。《红楼梦》:“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小厮上来抱住。”

①<动>给予。《鸿门宴》:“则与一生彘肩。”
②<动>结交;交好。《六国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名>朋友;同类者。《原毁》:“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④<动>通“举”。整个;都。《涉江》:“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⑤<连>和。《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
⑥<介>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方,相当于“跟”、“同”等。《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⑦<介>介绍比较对象,相当于“跟……相比”。《柳毅传》:“洞庭之与京邑,不足为异。”
⑧<介>为;替。《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

dd


①<动>给予。《鸿门宴》:“则与一生彘肩。”
②<动>结交;交好。《六国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名>朋友;同类者。《原毁》:“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④<动>通“举”。整个;都。《涉江》:“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⑤<连>和。《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
⑥<介>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方,相当于“跟”、“同”等。《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⑦<介>介绍比较对象,相当于“跟……相比”。《柳毅传》:“洞庭之与京邑,不足为异。”
⑧<介>为;替。《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


①<动>赞同。《中山狼传》:“固君子之所不与也。”
②<动>参与;参加。《肴之战》:“蹇叔之子与师。”


①<动>给予。《鸿门宴》:“则与一生彘肩。”
②<动>结交;交好。《六国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名>朋友;同类者。《原毁》:“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④<动>通“举”。整个;都。《涉江》:“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⑤<连>和。《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
⑥<介>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方,相当于“跟”、“同”等。《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⑦<介>介绍比较对象,相当于“跟……相比”。《柳毅传》:“洞庭之与京邑,不足为异。”
⑧<介>为;替。《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


①<动>赞同。《中山狼传》:“固君子之所不与也。”
②<动>参与;参加。《肴之战》:“蹇叔之子与师。”


<助>表示疑问、反诘或感叹,相当于“吗”、“吧”、“啊”。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齐桓晋文之事》:“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学弈中"为是其智弗若与"与是什么意思
虽听之:虽然在听讲。以为:认为,觉得。鸿鹄:天鹅。(大雁)援:引,拉。将至:将要到来。思:想。弓缴:弓箭。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之:谓,说。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曰...

文言文与字的意思
2. 文言文典型字的各个意思 走(跑的意思)吾(我的意思)一、理解词语和句式——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级) [知识要点] 对高中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就是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所谓“浅易”文言文,大致可以用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 第一,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非常用词出现的机会极少...

文言文中乎,且,者,也,与,则,所何字的含义
楼上的 抄也抄的累好不好

用文言文跟
2. "与"在古文中的意思,要词性用法例句和翻译 与:yǔ释义:和:我与他|批评与自我批评|战争与和平.跟;同:与时俱进|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给:施与|赠与|与人方便.交往;友好:彼此相与|与国(外交关系好的国家).与其:在比较两件事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 不如… ” 和与其相呼应.例句:老师生病了,我们与其在这...

文言文与字
3. 高考文言文中“与”字有哪些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时,“与”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虚词,也是高频考点。大家一定要集中一个时间段把18个高考虚词的用法仔细咀嚼,真正弄懂各词性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在各个义项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这样系统复习既不容易忘记,又能把书读薄,效率也高。 1介词 1.介词。和,跟,...

文言文和字的意思
-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7.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 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复音...

与在句末的文言文
⑵用在句末,表示反问。例: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也与)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例:唯求则非邦也与?(也么哥)句尾助词连用,无实义。例:枉将他气杀也么哥。(也已矣)罢了。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4. 如何知道文言文中“耳”在句末做语气词表示的意思...

"谁与?"在文言文里什么意思
倒装,是与谁的意思 名句有《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文言句式〗倒装句 本应:吾与谁归?

文言文里的于
1. 文言文中于的用法有哪些 因语境不同,“于”这个词往往有多种含义。 一、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 (一)、在文言里,“于”经常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放在句末,构成一种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这也是|“于”作为介词的常见用法。 1、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到”“从”等。例如: (1)能谤讥...

文言文于有哪些意思
1. 文言文中于有哪些意思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 例:身直为闺合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武功县19870461228: 文言文中“以”和“与”的多种解释 及例句?最好有用法 和例句 例句最好是浙江教材课文中的例句、要多要全、谢谢、 -
戈松威普:[答案] 12.【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

武功县19870461228: 文言文中“以和与”的多种解释及例句?最好有用法解释和例句例句
戈松威普: 1、因为,由于: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⑶惟三保勇... (以:这里有如果的意思) ⑺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⑻属予作文以记之. ...

武功县19870461228: 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戈松威普: 于 1:到 2:到 3:向 4:从 5:因为 6:比 7:在 8:这样(不确定)—————————————————— 则 1:表停顿,无意 2:却 3:于是 4:表率 5:篇,量词—————————————————— 诸 1:诸位 2:(不知道) 3:之于 4:代词,代“庄子以好乐”—————————————————————— 而 1:无义 2:表修饰 3:转折,却 4:通“尔”(大概)参考一下,不是权威

武功县19870461228: 对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 -
戈松威普: 1、回答.例如:(曹刿)对曰:“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并列.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 3、面对.对此可以酣高楼,

武功县19870461228: 指在文言文中是指明意思的例句 -
戈松威普: 指,在文言文中有指明、阐明、陈述清楚的意思,但一般会与其它词搭配使用,如:指宜、指申、指陈、指言、指明等.例句:《旧唐书·懿宗纪》:“宜悚与书题,深陈祸福,殷勤晓喻,劈析指宜.”元稹 《序》:“比比上书言得失,因为《贺雨》《秦中吟》等数十章,指言天下事,时人比之《风》《骚》‍焉.”

武功县19870461228: 发在文言文里面的意思和例句 -
戈松威普: 就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 ①<动>接近;靠近;趋向.《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赤壁之战》:“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 ②<动>上;上登.《信陵君窃符救赵》:“乃谢客就车.” ③<动>就任;就职.《陈情表》:...

武功县19870461228: “虽”在文言文中全部含义以及例句 -
戈松威普: 虽:1、即使;纵然. 《子鱼论战》:“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训俭示康》:“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2、虽然. 《送东阳马生序》:“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武功县19870461228: “于”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 -
戈松威普: ①<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出师表》:“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译文: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

武功县19870461228: 距在初中文言文中有几种意思? -
戈松威普: 距 jù〈名〉(1) (形声.从足,巨声.本义:鸡爪)(2) 同本义 [chicken claw]距,鸡距也.——《说文》后阺为之金距.——《左传》不鸣不将无距.——《汉书·五行志》.注:“距,鸡附足骨,斗时所用刺之.”虽有钩针芒距....

武功县19870461228: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 -
戈松威普: “而”在古汉语(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有两个读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实词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可以是助词.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