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行会遇到哪些情况呢?

作者&投稿:谢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修行问题~

  不要紧。可能是观照的太紧张了,气集中到头上了。大愚祖师:寂照照寂,切莫用力。但也可能是正常反应。
  以下部分文章摘自泰山禅院”闭关中出现的现象“
  闭关现象
  一个人的正定修行,应当把所有的念头都消除。当念头除尽时,本有的根性就会显现出来,就能在一切时和一切处,心无杂念,明而不昧,不受外境所扰,起灭如一,忆忘不二。
  怀疑与烦躁现象来源于口业,烦躁有四种:
  第一种是烦中带着恨意,这是口业中的恶口造成的;
  第二种是烦中带着怕意,这是口业中的两舌造成的;
  第三种是烦中带着狂意,这是口业中的妄语造成的;
  第四种烦是一种无明烦,这是口业中的绮语造成的。
  全身疼痛现象来源于身业,疼痛有三种:
  第一种疼痛是从颈椎痛到胸部,包括两臂,这是身业中的杀业造成的;
  第二种疼痛是从胸部痛到臀部,这是身业中的淫业造成的;
  第三种疼痛是从大腿上部痛到脚趾,这是身业中的盗业造成的。
  头痛现象来源于意业,头痛有三种:
  第一种是头痛中带着欲望心,这是意业中的贪欲造成的;
  第二种是头痛中带着怨恨心,这是意业中的嗔业造成的;
  第三种是头痛中带着烦躁心,这是意业中的执着(痴)造成的。
  幻化是由心魔造成的,心有五阴覆盖而不能证悟。若妄念灭尽,本有之根性即时显现!
  这种状态下,进入正定。就像一个正常人到一间暗室里一样,什么也不能见,一片黑暗。这就是心经中的色、受、想、行、识五阴中的色阴区。当定力渐深,内心明朗,不再有黑暗。就是冲破了色阴区进入受阴,但是在没有进入受阴区之前有几种幻化现象现前:
  ① 在以上基础上深入禅定,就会觉得自己的肉身虚融起来。象云、象影,没有障碍,瞬间色身离开肉身而独立存在。
  ② 或见自己的身体内部、五脏六腑一清二楚,或见自身内有蛔虫,用手拾出而无伤。
  ③ 进一步入定,这时魂魄意志、精神合而为一,互为宾主,忽于虚空有声说法念佛,演说佛法密意。
  ④ 或见十方为紫金色,所有一切众生都化为如来,并见毗卢遮那佛有千佛围绕,百亿佛土莲华一时出现。
  ⑤ 再进一步,突然发现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整个虚空,互不妨碍。
  ⑥ 在深入定慧中,于半夜或暗室内能见所有的东西,和白天所见相同。
  ⑦ 此修定之心功课,忽觉自己的身体没有知觉。如同草木,用火烧刀斫也无所觉。
  ⑧ 净心到了极点,忽见山河大地皆成佛世界。光明遍照,或见诸佛如来遍满虚空。下见地狱,上观天宫,都没有障碍。
  ⑨ 再净心深究,忽于静中遥见远方的城市街道,亲属的身影及其语言都能见闻。
  ⑩ 此心净极色阴将破,忽于定中妄见高僧大德的形体无端变化迁移,或作佛身、菩萨身、天人身。男女老幼刹那间现种种相。
  以上这些现象境况,都是自己的清净心与妄心互相交战才有这些现象显现。如果迷顽不悟,把这些当成圣解就进入魔道。如能对这些现象不予理睬,知道是短暂的现象,继续自净其意,就是善境界。
  前面已讲,内心明了,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为色阴已破,受阴现前,见我心与佛心同。好像有所得,但就像镜中显现的影子一样,手足宛然,见闻不惑,不能起用,心虽出窍,身躯还在但还有身体的感受执着,这就是受阴区。当自己的心能够离开自己的肉体的时候,自己能看到自己身体,来去没有阻碍,就是受阴已破,受阴破进入想阴区,在受阴区内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① 在色阴已破,受阴已到,得大光明,能见十方洞开,没有黑暗,心中明白。心、佛、众生本来就无差别,只因众生迷妄,枉受轮回。内心产生自责,要早悟度众生。用心过份,忽然生出无穷悲心,一切有生命的众生皆成赤子,心生怜悯。此种现象是过于用心造成,要及时觉悟,提起正念,日久自消。如不觉悟,就造成见人则哭,不能自制。
  ② 因佛心与我心同,这样的胜况现前,过分感激而产生精进心,因精进而产生与佛等齐的志向。此种现象是成佛欲望过强造成的。及时觉悟日久自消,如不觉悟,很快就成大我慢。自高自大,自夸自吹已成佛。
  ③ 修正定的人,见色阴已破尽,不再有前面的境象,向前没有新的内容,此时正处在色阴与受阴中间,进退两难,心生烦恼。这时忽然生出枯燥乏味,带着大渴望的状态,就抓住这种枯渴不放,认为是精进。这种现象是过于追求入定而造成的。及时觉悟,就没有过失,不觉,就会心不由己,日夜心悬一处。
  ④ 在修定中,所有境相都已灭尽,当感觉这无相之相时,好像这无相之相大似虚空。好像这个虚空就是我的心,也是佛心。就此认为自己就是毗卢遮那佛,不假修成,得少为足。这种现象是被无相之相所转,正是造成妄失恒常审察之念。及时觉悟,就无过失。不然就会自认为已证到无上第一义谛。
  ⑤ 在修定中,已见到如如不动的佛心,但还不能起用。过去的原有的境界已过去,进入两难境地,失去修行的方向,无法用心。因此而产生恐怖,进而产生忧虑,便在此基础上生出求死,求解脱的想法。这种现象因定多慧少失去方便而造成的,如能觉悟就不会有过失,不然,就会时常忧愁,走进山林不想见人。
  ⑥ 一个修行人,自心处在极为清净状态,以觉其心不动,在此基础上,忽然生出无限的喜悦,喜不自止。这种现象是在定中突然起念产生的。念起有觉受,便感觉全身心的轻松,如能了悟就没有过失,不悟便见人则笑,自歌自舞,谓已得无碍解脱。
  ⑦ 修正定的人,色阴已破,受阴现前,在无念无欲的状态中只是一空相。便认为诸妄已尽,一真已圆,由此自满自足,无端生起大我慢来。若能了悟,我慢自消。不悟则生大我慢,并自谓已修成佛道,唯我独胜。
  ⑧ 在此定中因慧而生圆悟之理。圆满悟道,精深妙明,已无挂碍,一切皆能随心顺意,因此全身感到无限的轻安。自认为已成圣果,如能了悟,就无过失,不悟便自以为成圣得大自在,这是因慧多得轻安;清净境界,因此自满自足,不求进取。
  ⑨ 在正定中,十方洞开,明明了了,无阻无碍。空旷一尘不染。在这一尘不染的虚明中,心中忽然生起空净的想法,以为一死永灭。没有什么因和果,因无因无果进入断灭邪见。如能了悟,并无过失,不悟则堕入断灭空境,谤因果,谤佛、谤法。
  ⑩ 在正定中,因贪爱受阴中一尘不染的虚明,贪著不舍,其心于定中忽生无限爱,爱极生情,情动生欲,堕成贪欲,如能了悟,就不会有过失,爱欲自消。不悟,则因爱生欲,有欲则行淫,因行邪淫而触犯法律。
  以上这10种现象,是因定中出现的现象与妄想,相互影响而显现的。如果顽迷不悟,认为是高境界,是圣解,就会落入魔道。
  如能及时觉悟,这是定中现象与妄想造成,继续自净其意,以上现象都
  是善境界。
  这是由在泰山禅院闭关打坐的总结的经验.在打七闭关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也是普通修行人普遍都要经历的现象,这些现象并非每个人都要经历,无需紧张害怕.公布出来,以供大家作参考.

  阿弥陀佛
  另外此文所说“把所有的念头都消除。”是指闭关专修时破本参所说,禅宗认为念头也是妙用,但要建立在破本参的基础上。
  元音老人: 至于做无念功夫,切不可压念不起,而须念起不随不攀缘,不住境相。人非木石,何能无念!成佛乃是大机大用,活泼玲珑的觉者,更何能不起心念!故《圆觉经》教导我们:“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金刚经》则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师救卧轮灭心偈亦云:“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故我人但时时心空,于一切事物无取无舍,不动情想,尽管应缘接物,不见有心起应,事完之后,更渺无用心痕迹。所以终日动而未尝动,镇日起念而一念未起。懒融禅师无心颂云:“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诚乃最好之无心写照也。
  复次,做无念功夫,也不是把前念断、后念未起的真空无念时间逐渐延长为进步,譬如今日无念只一分钟,慢慢延长为五分钟、十分钟,乃至一小时或二十四小时为成功。须知无念是活泼泼的,不是呆板如木石一块。僧问赵州:如何是无念?州云:急水上打球子!后人下语云:念念不停留!所谓无念不是一念不生为无念,而是随起随息,无丝毫住相痕迹。故如上所述,正起念应缘时,亦不见念起,既无起又焉有灭?无生灭,故云无念。于不应缘接物时,虽一念不生,也只如虎尾春冰,遇缘即起,非如木石死寂无知也。
  至于具体破本参以后的修行方法,可以参见元音老人的《恒河大手印》等书。

正是因为你在改变,才会有困难出现,如果还是像之前那样没有改变,自然觉得轻松很多
不修行的时候,什么事都没有,修行的时候,就会有种种事来考,其实就是种种魔来考验你。
我们修行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越是困难就越要精进,不要因为困难轻易生退转心,要勇猛精进
忍辱,不能忍的也要忍,不能受的也要受,关键就在这个地方。难忍能忍
还有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的时候,了解一下体冤进道的真实不虚:
达摩祖师《入道四行观》云:“云何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本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翻译:
什么是“报冤行”?就是说,修行人在受苦时,经常要这样想:我从往昔以来,弃本逐末,起了很多怨憎之心,违害到很多众生。今天我虽然作恶少一点,但是我的宿业成熟了,所以我现在受罪、贫穷、苦恼。这些情况不是天给的,不是他人给的,不是老天爷惩罚我,而是自己的业力成熟了,所以我应该甘心忍受,不应认为是冤屈而到处去申辩。
就因为理解这些冤情,体会这些冤情的实相,我不仅不会继续流转下去,而且能进道。这称作“体冤进道”,即体解这些怨忿之情,便能进入“道”的修行中。
这是随许世俗的心里话。与理相应,为出世之道阶,即所谓“无正世俗梯,无上正高楼”,以此世俗梯,得上正法高楼,谓之“体冤进道”,即“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如此则是“识达本故”,当然“甘心忍受都无冤诉”。
下面是回答网友白素COCO的评论(由于字数限制,写在这里):
随波逐流是是消极的,道理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要死板的去套用道理,这是愚痴,要有智慧,灵活运用。
首先要你要真正懂得因果,才明白人在其中的意义!
比如每个人的出生家庭环境不同,比如一些好人很多不如意,发生意外,贫困短寿,又比如一些恶人如意,富有,长寿等等
众生平等,因果真实不虚就是:
做好的有好的果报,作恶有恶的果报,
但这并不是从当下来说的,不是做好的马上就有报应,是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过去世做好的,现在世会有好的收获,恶人是过去世做好的,好的种子先结果,所以现在福气还在,而坏的种子还没有成熟而已,将来还是要受苦的。
善人也是同理,过去的恶业现在成熟了,而好的种子还没有成熟而已。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讲因果真实不虚,就是要让你明白善恶,敬畏因果,要诸善奉行诸恶莫作,
如果明显看到别人在做坏事,是伤害大众的行为,自然要明令禁止,视而不见,该做的事情却不去做,默许也是一种间接的纵容
从果报,结果上来说。要心甘情愿接受,让你明白遇到事情不要怨天尤人,凡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事情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是自己感招而来的。这并不是说不要努力。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值得肯定的,如果凡事都直接认命还谈什么努力呢?佛还说那么多干嘛。我们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影响、改变结果,做好自己本分的事,应该做的事情,而事情的结果不是我们能够把握的,这叫做随遇而安。用儒家的话说叫“尽人事,听天命”

这才是佛家: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意思,还是这句话:诸善奉行诸恶莫作

佛祖释迦牟尼当年证道后,叹曰:奇哉!人人皆有如来智慧德能,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放下执著了,但还有妄想分别,就成阿罗汉;放下执著和分别,但还有妄想,是菩萨的境界;妄想分别执著全都放下了,就成佛了。

佛法,没别的,“放下”而已。放下的妄想执著越多,境界越高。所以,当我们开始打算“放下”时,就是修行人。

世间圣人少,凡夫多,就因为凡夫妄想心、执著心多,所以苦多乐少。佛法没别的“放下”而已。放下的越多,你就会越快乐,等到你全部“放下”了,就到了金刚经“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境界,就是“空”了。为什么空啊,都放下了还不空了嘛。

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众生之所以痛苦,就在于过于执着往昔的想念,今日的焦虑,未来的担忧。。。

1、那要看你的目的了,要想少一些烦恼,让生活更快乐,任何法门都管用。坐禅也好。喜欢学啥就学啥。如果是想此生就跳出三界,永脱轮回,圆成佛道,就只有净土宗了。大乘佛教说有两种方法可以摆脱生死。一是圣道门,二是往生净土门。。。。《大集月藏经》说,末法时代,亿万众生修习圣道,没有一个能证入佛道。。。。只有净土一门可通入佛道。

2、金刚经里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不过,遗憾的是,那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的境界。凡夫只是过过嘴瘾。

正如莲池大师当年说,禅宗净土,殊途同归。……若一味说无相话以为高,则资性稍利者,看得两本经论,记得几则公案,即便能之,何足为难?

大森林里杂径交错,但却有一条最近的路可以出去。就是净土法门,阿弥陀佛指出的信愿持名。请百度 往生最关键核心问题(深信):以比喻巧妙说明—为什么阿弥陀佛名号是“万德洪名”?一点不讲大道理,全是比喻说明,一看就知道到底哪个对凡夫根基的人最殊胜了

3、藕益大师的《弥陀要解跋语》中说,“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

修禅宗很吓人,为什么?修禅宗目的要明心见性,但是别教初地菩萨或圆教初住菩萨才到明心见性,不说近代,那么现在地球上还会有明心见性的人吗?近代以来,高僧大德都说没有几个开悟的人了。这就是为什么禅宗自六祖慧能大师以后,再没有一个真正大彻大悟,就是达到明心见性程度的人的原因。不信你问一下,禅宗有七祖吗?

楞严经说坐禅不能突破50种阴魔,就沦为魔子魔孙,终不能出三界六道。有丝毫执著就不能突破50阴魔了。

4、佛教基本原理“一切法由心想生”,你真诚的想,久而久之,你会见到的。
5、我小时候喜欢画古人,特别喜欢,大家都说我有绘画天赋。当我初中一年级时,在老家平房上夏天睡觉,见到满天的古人,峨冠博带,还有帝王乘坐四匹马的大车,虽在天上,却看的很清晰,如同在我眼前。这种状态最少持续了三个月之久。

6、一个念佛人,当念到功夫成片,或一心不乱时,可以见到。这时,他就能随意往生,想何时走就何时走,预知时至。想坐着走就坐着走,想站着走就站着走,还有高僧倒立着往生的。念佛人能做到。

二、

佛祖释迦牟尼当年证道后,叹曰:奇哉!人人皆有如来智慧德能,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放下执著了,但还有妄想分别,就成阿罗汉;放下执著和分别,但还有妄想,是菩萨的境界;妄想分别执著全都放下了,就成佛了。

菩萨的妄想,就是41品无明,最后一品无明就是圆觉菩萨的问题:宇宙怎么形成的?

圆觉经 上说,佛没正面回答。只用了几个比喻解释。比如,我们的眼睛患病,看到空中出现一朵花,试问:这个花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是谁创造的呢?

就没有花嘛,根本就没有,只是你眼睛毛病,才出现了幻觉嘛。根本没有的东西,你说它是怎么出现的,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故佛家说:一切法由心想生。

1、《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第一识,以为是老虎,肉身嘛,当然能射入;等“分别心、执著心”一产生,知道不是老虎,而是石头了,就再也射不进去了。【结论:你认为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有人得恶性癌症,乐观开朗,不久竟好了;有人得良性肿瘤,心灰意冷忧心忡忡,不久转化为恶性癌症。】

对于同一个人,你看他很讨厌,我看他很顺眼;对于同一件事,我认为是好事,你认为是坏事;对于一个美女,我觉得她的眼睛好看,你觉得她的嘴吸引人......如此一来,还有什么是所谓绝对“客观”的现象呢?任何所谓“客观”的东西,经过我们的主观加工后,就不再是原来那个“客观”事物本身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有人讨厌香菜的味道,有人喜欢香菜的味道)、尝到的、触到的、想到的任何现象,已经不是那个客观事物本身了。就像你看玻璃镜里的你,那个映像不是你本人。

2、《列子》记载:范家有个叫子华的,喜欢私自蓄养侠客,全国人都佩服他。他很得晋国国君的宠爱,虽然没有官职,但地位却在三位公卿之上。谁被他看中,国君就会给谁爵位;他说谁的坏话,国君就会罢免谁。在他厅堂上议事的人同朝廷上的一样多。子华叫他的侠客中的智者与愚者互攻击,强者与弱者互相凌辱,虽然受伤流血的人躺在眼前,他也毫不放在心上。整天整夜以此游戏取乐,几乎成为全国的风俗。

禾生和子伯两人是范家尊贵的侠客,一次出外游玩,经过荒远郊野,住在老农商丘开的家里。半夜,禾生与予伯两人谈论子华的名声与势力,能使活着的人死去,该死的人活下来;富有的人贫穷,贫穷的人富有。

商丘开以前一直为饥寒所困迫,于是悄悄地躲到北边窗下偷听他们的谈话。然后借了粮食,挑上畚箕到了子华的家门口。子华的门徒都出身于世家大族,身穿绸缎,乘坐高车,迈着四方步,眼睛只朝天看。他们瞧见商丘开年老体弱,面色黎黑,衣冠不整,没有不小瞧他的。接着又戏弄、侮辱、欺骗他,推摔捶打,无所不为,商丘开却没有一点不高兴的样子。侠客们的手段用尽了,戏弄、嘲笑得也十分疲惫。

于是同商丘开一起登上高台,人群中有人随意说:“有能从台上跳下去的,奖赏他一百金。”大家都争着响应。商丘开信以为真,于是首先从台上跳了下去,形状像一只飞鸟,飘扬到了地上,肌肤与骨骼都没有损伤。

范家的门徒以为是偶然成功,因而没有觉得太奇怪。于是又指着河湾的深水处说:“那水里有宝珠,游下去可以摸到。”商丘开又跳到了水里。游出水面后,果然得到了宝珠。大家这才开始觉得奇怪,子华才让他加入食肉穿绸的行列。

没多久范家的仓库发生大火。子华说:“你们有能钻进火中取出绸缎的,根据取出的多少赏赐你们。”商丘开毫无难色地钻进了大火中,来去几次,烟尘没有沾污脸面,身体也没有被烧焦。范家的门徒以为他有什么道术,于是一齐向他道歉说:“我们不知道您有道术而欺哄了您,我们不知道您是神人而侮辱了您。您可以把我们看作是笨蛋,您可以把我们看作是聋子,您可以把我们看作是瞎子。我们大胆地向您请教道术。”

商丘开说:“我没有什么道术。就是我的心里,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虽然这样,我心中还是有一个感觉,姑且向你们说一说。过去你们中有两位侠客住在我的家中,我听到他们赞誉范氏的势力,能够使活着的人死去,该死的人活下来;富有的人贫穷,贫穷的人富有。我真诚地相信,没有一点怀疑,所以不怕路途遥远而赶来。我来了后,又认为你们的话都是真实可靠的,因而只怕我的诚心不够,行动得不快,并不知道我的形体到了哪里,也不知道利害在什么地方,只是专心一意罢了。外物也不能改变我的诚心,如此而已。今天才知道你们在欺哄我,于是我心中便隐藏着猜测与疑虑,外面要注意所见所闻,回想过去侥幸没有被烧焦、淹死,现在还害怕得心中发烧,恐惧得全身发抖。哪能再靠近水火呢?”

从此以后,范氏的门徒在路上遇到乞丐和马医这些穷人,再不敢侮辱,一定要下车致礼。宰我听说了这件事,告诉孔子。孔子说:“你不知道吗?最诚心的人,是可以感动万物的。可以感动天地,感动鬼神,横行天下而没有违抗的人,何止身负危险、出入水火而已呢!商丘开相信假话尚且遭不到阻碍,又何况你我都诚心诚意呢!你们要牢牢记住!”

三藏十二部佛经,只有净土法门的无量寿经是阿弥陀佛宣说的,其他的都是释迦牟尼说的。佛祖对众生开示8万4千法门,众生大多不能即生成佛,故最后的阿弥陀佛以其大悲愿力,开示了一个特别法门----净土法门,三根普被。

大乘佛教从龙树菩萨起,判为难行道与易行道。净土宗,是易行道,只要信愿行,根本在信,信阿弥陀佛就行,就可以不再轮回六道;而其他各宗各派认为必须要逐渐修行,把身心尘垢都洗掉了才可以成佛。就是横超与竖出的区别。

为什么?圣道门是站在“人的佛性”立场上看待问题,主张依靠人为的努力可以成佛,但实际上成佛的人没几个;而净土门是站在罪恶凡夫的立场上看问题的,阿弥陀佛用五劫的时间来思考,参考无数佛国众生情况,才想出一个持名念佛的方法,作为众生与他交流的一种密码信号,里面暗藏了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普通人不去研究,认为太简单)。靠信愿持名念佛就可即生得度,往生极乐,不退成佛。

往生者有的没什么佛教学问,甚至是普通老太太,都能预知时至,还有的能随意挑选哪天走,真正是跳出三界,不在五行。这就足以证明净土法门的伟大和阿弥陀佛无穷的神力。

一切万法都是都是自性显现是对的。但有一种物质与某种类似自性的不可说的东西的分离感不对。我们因为一念无明,觉外认明,妄有明觉,因明利所,所即妄立,生汝妄能,头上安头,主客分离,能所对立,产生世界、众生。念头不是物质,念头是空的。您“应该不起一念本身就是念头”的想法是对的。我们可以不起念头,但不起念头不是究竟,也不是见性,只能说是修行初步,但是必经的过程,是禅宗的初关。您可以看看六祖对无念的说法。念佛是个工具,但目前是有必要的。但要牢记念佛四大秘诀。一定要念到佛号念不出,而不是不想念。念不出是第六意识彻底断了,不想念还是念头。您的无念也只是第六意识断了,还有能所,没有能所双亡,第七识还没断掉。需要念佛到根尘脱落、能所双亡才行,算是法身成就。另外这样保持无念也是可以的,是禅宗观心的修法。但破本参后要回头起妙用,不能停在这里。念头、我执也是妙用。破本参后,六识转为妙观察智,七识转为平等性智,但还要打磨习气,积德行善,直至重关大放光明与法界光明融合,是报身成就。但执著光明也不行,“要月落时相见”。保任时还可以念佛。最后要入金刚喻定,把八识的种子都消光,百千万化身,是化身成就。元音老人是大善知识,他的书要多看,要见性看《略论明心见性》,重关、牢关看《恒河大手印》。
关于无念——元音老人:至于做无念功夫,切不可压念不起,而须念起不随不攀缘,不住境相。人非木石,何能无念!成佛乃是大机大用,活泼玲珑的觉者,更何能不起心念!故《圆觉经》教导我们:“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金刚经》则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师救卧轮灭心偈亦云:“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故我人但时时心空,于一切事物无取无舍,不动情想,尽管应缘接物,不见有心起应,事完之后,更渺无用心痕迹。所以终日动而未尝动,镇日起念而一念未起。懒融禅师无心颂云:“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诚乃最好之无心写照也。
  复次,做无念功夫,也不是把前念断、后念未起的真空无念时间逐渐延长为进步,譬如今日无念只一分钟,慢慢延长为五分钟、十分钟,乃至一小时或二十四小时为成功。须知无念是活泼泼的,不是呆板如木石一块。僧问赵州:如何是无念?州云:急水上打球子!后人下语云:念念不停留!所谓无念不是一念不生为无念,而是随起随息,无丝毫住相痕迹。故如上所述,正起念应缘时,亦不见念起,既无起又焉有灭?无生灭,故云无念。于不应缘接物时,虽一念不生,也只如虎尾春冰,遇缘即起,非如木石死寂无知也。
关于妄念——南怀瑾:《圆觉经》的几句话,对于修持非常重要,是走大乘最好的路线,也是最难的: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在任何时间常不起妄念,如果你能“狂性顿歇,歇即菩提”就成功了。但是怎么叫作不起妄念?如果一个人没有妄念,什么念都不起,完全象木头一样,也并不是佛道。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对于自然来的妄想,并不勉强用个方法加以息灭,如果对于自然来的思想,想个方法加以灭除,这个加以灭除的方法,也是妄念;如果不加息灭的话,自然就清净了。
所以再进一步告诉你,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我们做功夫最易犯的错误,就是对妄想境加以了知,尤其是学佛有一点基础的人,妄念一起就怕,然后拼命想办法除妄念,统统在了知的阶段。其实那个明明了了知道的,也是个大妄念,所以佛告诉我们: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自然而来的,会自然而去。
最后一句话,佛告诉我们: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假定我们到了无了知,明明了了都没有了,寂灭了,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到了这样境界,就不必要自寻烦恼,不要再自问这个对不对?或怕大概是顽空吧!最好不要再起分别。
还有一个重点:【知幻即离,不作方便】,一切妄念都是幻想,当你知道是幻想,那个幻想已走了,不要另外用个方法,如观想啦、炼气啦等等,去除那个幻想,那些方法也是幻。为什么?因为做功夫才有,不做就没有,所以是靠不住的。【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知道是妄念,妄念早跑了,这中间再不必加一点,不增不减,那个寂灭清净同觉性。这里头没有初地、二地、初禅、二禅之分,把这个认识清楚就好办了。
真的认识清楚了这个,或者稍稍有点见地的人,悟后正好起修,才算是真正在修行。所以五祖对六祖说:不见本性,修法无益。
注:南怀瑾是明白人,但书内容太杂,而且爱用禅宗隐语,应该脚跟稳定再看。 但在修色身方面有一些方便,可可以作为辅助来读。
黄念祖——念佛四大秘诀:唯有老实念佛才是一代时教的真传。谈玄说妙不相干,三字真传老实念,口谈玄而心实明,语高妙而行为卑劣,纵然口若悬河,著作传世,换得佛学大师光荣称号,于人于己有何益。对生死大事一丝毫不相干,所知愈多,理障愈深。这比烦恼等事更难排遣。总之作茧自缚,欲升反堕。真实履践之人,也不肯这样务虚,而是奋发无上菩提之心禀尊释尊慈教于弥陀愿海之中,唯修念佛。在念佛妙法,唯修持名念佛,在念佛持名之中,唯有老老实实单念一句名号。[不求一心,不除妄念,不贪净境,不参是谁。以上为念佛四大秘诀。]只是南无阿弥陀佛一句接一句,这就是无上深妙禅。这才是释迦佛的真传。善导大师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关于“阿弥陀佛”:“阿弥陀”三字本是无上密咒,是宇宙的根本元音,相当与密宗普贤王如来根本咒“唵啊吽”,具足无量密意,包含一切诸佛功德。我佛慈悲,以此作为名号,真是煞费苦心。所以平时一定多念。另外即使此生八识田中种子未消尽,临终念佛一心不乱也可成就,此为带业往生。其中常寂光土即是佛的境界,不是另有一有相的极乐世界。临终往生是阿弥陀佛及其圣众来接引,如何接引?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此接引,可至常寂光土。 所以古今大德都推崇念佛。 但切记即便念佛也不可执着。
南怀瑾:当你念佛,念到光明现前的时候,不要执着它就是胜境。这种光明还是子光,不是母光。到了~念不生,清净圆明,既无所谓光,也无所谓不光,自性心光现前,方可与“阿弥陀佛”的心光相接了。如果你在念佛时,见到有相的光明,便以为是“阿弥陀佛”放出光来接引你了,那就未免太小器了。那你拿四十元买一支手电筒,轻轻用手指一按,就会发出光亮.岂非比念佛打坐要便宜得多!。总之,有相光明,还是子光。换言之,它是母光的反映。有些人在静坐中,发现了光,就很高兴,认为自己有功夫,有道行了,这才是傻瓜。岂不闻佛在《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属虚妄。”所以必须了知,那是子光,不是母光。

那么这类的有相光明好不好呢?不执着就好,执着了就不好。如果不执着、不着相,那有相的光明,与自性心光便自渐渐融会一体。如果执着了,便落在生灭妄缘中,那就不好了。所以说,持名念佛,如果能体会得佛号无量寿光的涵义,那就更好。

再说持名念佛的法门,也即通于普贤如来和观自在菩萨的大光明藏的法门,光寿无量,无所在而无所不在。

你现在是陷入了“所知障”,为什么有些学佛的知识分子不如老实念佛的阿公阿婆有成就,道理在此。
“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此一句即道破了所有的境界是怎么样形成的,上净下空老法师讲一秒钟假如弹指四次,我们每一秒中的起心动念便达到了四个三十二亿百千之多,我们所看、所感、所痴迷的无非是一个不同境相的相继相而已,前生后灭前灭后生,哪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正如世尊经中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阎浮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善习结业。恶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暂无休息],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现在的社会,要“放下”要“无念”谈何容易,即然生在末法时代,除非是菩萨慈悲救度众生,否则哪一个不是随业流转而来,自身障深慧浅,外界的环境又有哪一个不是在助长贪嗔痴慢的习气,如果一个人能在这个乱世靠自己修成心无妄念,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简直难上加难!
净土宗的殊胜就在于,不是无念,而是念念都转成阿弥陀佛名号,这样就能同入阿弥陀佛本愿之海,同受阿弥陀佛种种功德,仰仗佛力,脱离轮回之心。正如印光老法师所说,我们和妄念就好比是两军交站,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便是我所拥有的最坚固的堡垒,妄念起,佛号起,妄念即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用这一句佛号代替无数的妄念,真的是妙妙妙妙!一切的境界都是阿弥陀佛,一切的一切都是阿弥陀佛,只要自己执持名号,总有自得心开,面见弥陀之日,正如水清明月现,不是明月没照我,而是我的妄念障碍了,而这一句佛号,便是清净心海的无上之宝。

我个人愚见,我认为其实你啥都别想就念阿弥陀佛(其他佛菩萨也行但要专一)。当你念到一定程度时智慧自然现前。我以前学佛也是这样,后来遇到一位修行很好的师父指点我时我却半天想不通,后来我就只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再后来我真的开了点智慧,又开始念大悲咒,后来一些想不通的事就能想同了!所以说你别老想一些与当下无关的事,你要知道你自己智慧不够,别人再怎么开示,你也会不解或误解。还有达摩祖师曾说过“法不可说!"你可以多念大悲咒 可消除你的业障增加福慧 业障一除智慧现前!(若回答的好不必给赏分)

修行无非就是做错路了。

我跟你讲佛教的教理。 不孝父母,心不善者,信佛无用。 佛讲:万法唯心造。 如果有一个人,他嘴里天天念佛或者念地藏经或者拜佛

,可是手里却在拿刀杀人。这种人佛菩萨不可能去保佑他。嘴里念佛,手里拿刀杀人是打个比喻,意思就是皈依佛菩萨一定要心存善念。还是一

句老话,若要学好佛,先要做好人。每天恭敬礼拜佛菩萨,平时做人必须要符合佛法的准则。一定要守戒律。

假如有一个贪官,他贪污后跑去拜佛念佛,祈求佛菩萨保佑他不要被抓不要下地狱,这是多么愚蠢可笑啊。

如果有一个人,就算家里供着佛菩萨相,行为上却处处损人利己,又有什么用呢?这种人因为恶行感召的只能是处处不顺心。


佛教中说,有鬼魂存在?
你的修行一看就是出问题的修行 这种修行没什么意义 佛教中没有说 鬼魂存在与否 只说有六道轮回 你说你念佛 就有不好的事发生 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唯一的情况 就是你犯了根本性的错误 比如 边吃肉 边念佛 这就是犯根本错误 灾难肯定会来 如果你按照以下的方法修行 真实落实修行生活 实实在在学习 ...

我是尘俗学佛弟子,一般情况下心灵平静,可是每隔一段时间,心魔会突然大...
你想要别人告诉你什么呢?“贪嗔痴”是六道众生都具有的烦恼,你会定期起嗔恨和妻子吵架,在这里回复你的人百分之百都是和你一样的凡夫,在某个地方或多或少的一样都会产生贪欲、嗔恨以及其他的烦恼痛苦,而且和你一样也是不能控制的。大家连自己的问题都控制、消除不了,如何指点你?不过,佛陀教导...

佛本无心奈何有情是什么意思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心中有尘,尘本是心,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佛本讲求无心,随缘,不执着,但却奈何世间有情...

修行人心情不好时,你会伤害你的亲人吗?
有意识的,那是自作孽,罪加一等。无意识的,那是需要修行的功课。随着修行的提升,觉察力的提高,无意识的伤害会越来越少。不是说一修行,就成圣人了,这个过程还很长,所以也不能指责人家修行了还怎样怎样,看到一点点的变化和进步还是很重要的。

净界法师:有五种因缘,菩萨不会赐给你财富和地位
第三个,「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离现前故」。菩萨看到众生生命当中,带一点点缺乏、带一点点痛苦,你容易厌离眼前的生死,而发起出世的道心,你会有道心修行,你不会被眼前的小花所迷惑。第四个,「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为积集不善法因故」。说一个人要得到财富、地位,你就产生了骄奢之...

念佛之人,执着世间之情,结果会如何?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念佛,又执着世间之情,结果会让你更加善良,更有正能量。从你的描述看,你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念佛本身,并不是让一个人变得无情无义,不食人间烟火,而是通过对佛学的学习和认识,增强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净化一个人的心灵,增强一个人的哲学思维。而不是把佛学和...

大寂法师:三种情形会让你生起退转心
一、学佛多年的居士为什么会在重病下对佛法失去信心?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1985年台湾中部。故事中的主角是一位老修行者,而且是修持禅宗多年的资深居士,曾经度化过许多人学佛。他生前经常在佛教杂志上投稿,写得一手好散文,我也曾经拜读过他的大作。在他发病期间,我曾和别的居士去看过他数次,...

如何判断修行感应是否魔境:大德对魔障问题的开示汇集
以后,在每次禅修的时候,他都会见到他的那个境界的莲花生大师,他自认为已经获得了很好的修行验相。一天他到上师面前去进行法供养,说到了他的这些境界。他的上师是一个真正的大成就者叫白玉嘎龙仁波切。嘎龙仁波切观察到这个出家人的境界是魔境,对他讲:他所见到的也不是真实的本尊,只是一个魔。但是这个出家人并不...

我听经、打坐或者念佛的时候 ,很容易发困,怎么对治?
没有福报,业障深重的人,即使有人教它最好的方法,他自己也不能领悟、或者修行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甚至还诽谤。因此,我提倡一定要忏悔自己的所有业障,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断除执着,否则,这些冤家债主自然会给你带来各种麻烦的,而且自己的贪心被牵引而不能如法修行,比如如果人处于执着状态,就不...

修行人如果用依报通求财有什么恶报吗 什么情况下可以用
依通,报通,还是修通,依通会着魔吧,就是自己一部分意识被神、鬼通控制,不由自主用神通,不能停止,不能控制,像精神病患者 报通就像神一样,是你自己的,但会用完的 修通不清楚,算破戒吧,神通会消失吧,不知有没惩罚 你自己研究下是哪种 如果懂因果的话就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了,大概是连...

五通桥区18351874360: 初学佛会遇到哪些业障 -
壬凌气管: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倒霉事情来障碍你,比如突然生病,比如走路好好的摔一跤,比如遇到障碍你学佛的人,比如读不懂佛经,比如工作不顺利,比如做噩梦,比如打坐的时候腿麻腿痛,比如看经书昏昏欲睡,比如家里灯泡突然坏掉. 总之各种障...

五通桥区18351874360: 在学习佛教当中会遇到不好的事是怎么回事 -
壬凌气管: 你这个情况,就是往昔恶业太多了.冤亲债主前来干扰,值得高度警惕.很多人曾经遭遇过这种困难. 1,要忏悔. 我说的忏悔不是普通的忏悔.需要几个步骤 先要放生,化解冤亲债主 ,然后回向功德给冤亲债主,让他们不要来控制你的意志...

五通桥区18351874360: 修行人遇到违缘怎么办,佛教网 -
壬凌气管: 违缘和邪见是各种各样的,关于菩提心学处的违缘和邪见,我们修行的时候也可能会遇到.比如说,在没有修行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比较顺利,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一开始修菩提心,就感觉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生病、破财,家庭、工...

五通桥区18351874360: 为何学佛人遇到坎坷呢? -
壬凌气管: 有些学佛者越学佛越顺利,经常出现奇异吉祥的事;有些人越学佛越不顺利,而且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之中遇到很多所谓的魔扰、障缘,也遇见不可思议的坎坷和磨难,他们遇到坎坷时,认为自己业障太重,没佛缘,所以对学佛修行退心,半途而...

五通桥区18351874360: 在家修行要注意什么? -
壬凌气管: 问:不能出家,只能选择在家,在家修行要注意些什么? 答:其实修行不可能、也不需要人人出家,出家固然有益修行,在家也不是“只能”的无奈选择.今天的佛教,出家、在家都有广阔的天地,都有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使命,只不过是身...

五通桥区18351874360: 修习佛法遇到的一个问题 -
壬凌气管: 师兄!学习佛法最首要的一个规律就是因果规律.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多大的因,多大的果.你此生能信佛,是不是往世种过这种善因,此生因缘成熟而显现信佛的果报?那么你爱人,往世不曾种下这种善因,或者说虽然种下这种善因,但是目...

五通桥区18351874360: 为什么学佛后反而有很多障碍? -
壬凌气管: 学佛有障碍是正常的.有些人学佛后一切顺利,事事如意.也有些人学佛后障碍丛生,麻烦不断.本来还平安无事,学佛后反而不顺起来,为什么菩萨对他们一点都不关照呢?其实,这就是各有因缘.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命历程.有的人业障很多,但一时没有显现.现在学佛了,要完善人格、解脱生死,业障就开始显现.就像我们欠下一些债务,本来不到归还期限,但有一天你要离开这个地方,债主立刻会前来追讨.同样,当我们发心向善时,往昔很多冤家债主就会找上门来.所以,忏悔非常重要,它能为我们消除业障,排除学佛道路上的违缘. 在《金刚经》中,对于这种情况也有所说明: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五通桥区18351874360: 如何克服修行中的障碍 -
壬凌气管: 佛法告诉我们,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敌,当然会有障碍.因为修行是改变原有习惯,对我们这颗混乱的心进行重新管理,全面整治.但无始以来,生命已形成巨大惯性,很难真正脱离原有运行轨道.这就必须发起出离心,也就是对五欲六尘的出离...

五通桥区18351874360: 学佛修行的人在生活上要注意些什么 -
壬凌气管: 所以学佛修行人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时都可以修行.譬如:早上上班从家里出发时,不要悲观的认为很麻烦我要去上班,你要乐观地认为很高兴我不是去上班,而是去行菩萨道,我要帮助很多人.要培养这样一个好的习惯,这就是发心;当你...

五通桥区18351874360: 初学佛者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怎么增加学佛的信心呢 -
壬凌气管: 增加信心,大概有以下几个方法: 1. 精进念佛、诵经、拜忏.只要精进,必定可以体会到法喜,或者体会到感应,这是许多修行信心增长的直接原因. 2. 学习法师讲经,理解经文,可以体悟佛菩萨的知见就是真理,这样信心也会增长. 3. 多与学佛人士交流,也会增长信心. 4. 有时间多到寺院参加修行活动,禅七、佛七、八关斋戒、夏令营、义工、等等.这样可以体验寺院生活,了解真正出家人的修行,可以增长信心. 5. 视频网站上有许多佛教动画片,佛教电影,多看一些,可以深入了解佛教,增加信心. 6. 阅读一些佛教人物传记,比如《释迦牟尼佛传》、《佛的十大弟子传》等等,可以增长信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