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房地产销售低迷,到底该不该救楼市?

作者&投稿:钱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房地产经济特征是什么?~

要确定一个地方房地产是否过热,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区别:一是房地产投入是否超过整个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5%,如果超过就不太正常。二是看城市人均住房面积有多少,如果城市里人均住房面积超过了30平方米,还在大量开发房地产,则这个城市的房地产不正常。三是看平均房屋价格是多少,在一个城市里,1平方米房价应该与有正当职业的群体人均月工资相当;如果单位面积房价远远高于在职职工工资月平均数,则这个城市的房地产不正常。

房地产有使用价值,其构成要素是地价、造价以及附在它上面的税费和其他费用,当然还包括地理位置等特殊因素。房子的实际价格由使用价值和实时供需矛盾所决定。这部分价格属于实体经济。当房子的价值高出使用价值,就成了虚拟经济的产物。
房地产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态,同时也是一项法律权利。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态,房地产是指房产和地产的总称,包括土地和土地上永久建筑物及其所衍生的权利。房产是指建筑在土地上的各种房屋,包括住宅、厂房、仓库和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办公用房等。地产是指土地及其上下一定的空间,包括地下的各种基础设施、地面道路等。
房地产由于其自己的特点即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在经济学上又被称为不动产。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建筑物、房地合一。在房地产拍卖中,其拍卖标的也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或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和房地合一状态下的物质实体及其权益。随着个人财产所有权的发展,房地产已经成为商业交易的主要组成部分。
法律意义上的房地产本质是一种财产权利,这种财产权利是指寓含于房地产实体中的各种经济利益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权利,如所有权、使用权、抵押权、典当权、租赁权等。

当下房地产销售低迷,到底该不该救楼市?大疫之下,20多个城市紧急推出楼市“救市”新政。如河南驻马店下调首付比,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从30%下降到20%,这相当于将购房的杠杆放大到了五倍。这种加杠杆的楼市宽松政策,在去年是万万不敢出台的。毕竟,守住高首付比是中国防控楼市风险的关键政策。但是,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这次的新冠疫情是一次突发的现金流“事故”。疫情信息公开后,房地产销售、建设、投资及土地拍卖全面停止,房地产的韧性备受考验。疫情中断了房企高周转,现金流压力大增及负债率上升。疫情对楼市的打击,“颗粒无收”事小,终结高周转事大。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高周转对房地产的重要性,高周转可以说是大型开发商的“生命线”。高周转模式,极限压缩从拿地、建设、去化到资金回笼整个周期时间。开始是万科提出来的,即万科5986高周转模式:拿地5个月即动工,9个月销售,第一个月售出八成,六成产品必须是住宅。后来,因担心施工安全及房屋质量,万科放弃了高周转模式。但是,碧桂园继承了这一模式,并在近些年将其发挥到了极致。中国地产业高周转提速,大概在2015、2016年开始。当时,中国刚刚全面启动“供给侧改革”,全国房地产进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关键阶段,楼市调控升级,市场走势扑朔迷离。

三年下来,高周转给中国地产业带来什么?一、中国地产规模快速膨胀,三四线城市价格普涨。房地产,是一个地方性极强的行业,地产商只能避重就轻,攻击三四线城市,借棚改货币化之势,在三四线城市攻城拔寨,全国房价应声上涨。二、经济杠杆率快速上升,地方政府、家庭以及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快速上升。房地产高周转,是一种“大而不倒”的商业逻辑,本质上是一种金融逻辑。这些年,高周转放大了房企的杠杆,加剧了房地产的脆弱性,银行风险更大、土地财政依赖度更高。目前,中国经济杠杆率属于什么水平?

2019年,中国政府部门杠杆率为51%,居民部门杠杆率为52%,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54.5%。目前,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已经超过美国,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中国未富先“债”,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债务。再看土地财政到了什么程度,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100%的城市,有广州、武汉、南京、杭州、昆明、南宁、太原、长春。所以,政府救楼市,表面上救开发商,其实是在救银行、救财政。综上所述,这次疫情,政府必须对经济施以援手。政府救市的目的是,修复企业及家庭资产负债表,帮助市场恢复正常的供给系统,帮助企业主重构市场预期及信心。所以,不管从哪方面考虑,楼市应该救,也必须救。



大疫之下,20多个城市紧急推出楼市“救市”新政。

如河南驻马店下调首付比,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从30%下降到20%,这相当于将购房的杠杆放大到了五倍。

浙商银行也放大了购房杠杆,将非“限购”城市的首套房首付比从原来的三成调降至二成。

如苏州的土地新规,取消现房销售和封顶销售的限制,试图促进地产商快速“回血”。

这种加杠杆的楼市宽松政策,在去年是万万不敢出台的。毕竟,守住高首付比是中国防控楼市风险的关键政策。

又如湖南衡阳用财政补贴楼市,购买新房和存量住房,所缴契税税率为1%的,由市财政按所交契税对购房人予以全额补贴;税率1.5%的,补贴2/3;税率2%及以上的,补贴50%。另外,新房项目地下车位首次出售的,财政补贴1000元/人。

还有浙江杭州抢人才、救楼市两不误,A类高层次人才最高可享受住房补贴800万,B、C、D类人才分别给予20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购房补贴等。

这种直接补贴楼市、补贴高层次人才的做法,令人感到困惑:财政税收到底该用在何地?救助穷人,还是补贴精英?补贴购房者、开发商,还是无立锥之地的穷人?

对房地产行业来说,这次的新冠疫情是一次突发的现金流“事故”。

疫情信息公开后,房地产销售、建设、投资及土地拍卖全面停止,房地产的韧性备受考验。疫情中断了房企高周转,现金流压力大增及负债率上升。

疫情对楼市的打击,“颗粒无收”事小,终结高周转事大。

近些年,中国房地产已演化为一种高周转、高杠杆的金融项目。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高周转对房地产的重要性,高周转可以说是大型开发商的“生命线”。

高周转模式,极限压缩从拿地、建设、去化到资金回笼整个周期时间。开始是万科提出来的,即万科5986高周转模式:拿地5个月即动工,9个月销售,第一个月售出八成,六成产品必须是住宅。

后来,因担心施工安全及房屋质量,万科放弃了高周转模式。但是,碧桂园继承了这一模式,并在近些年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碧桂园的高周转被业内称为“456模式”,即拿地4个月开盘,5个月资金回笼,6个月资金再周转。

中国地产业高周转提速,大概在2015、2016年开始。当时,中国刚刚全面启动“供给侧改革”,全国房地产进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关键阶段,楼市调控升级,市场走势扑朔迷离。

这一政策转向,对房地产供给来说意味着:

一是供给端产能过剩,需要快速出清。

二是房地产企业“喜提”货币的年代结束,资本面紧缩,融资成本大增。

2016年,资管业务监管政策密集出台,过去三年的资管大潮快速退潮。资管新规落地后,小型地产商通过资管、私募融资的渠道大幅度缩窄,融资成本攀升。

此时,房地产企业,怎么办?

2016年左右,房地产企业面临一次拉开级别的战略选择。

很多小型地产商,陷入流动性困境,不得不压缩产能,快速“回血”求生。

而中型地产商和部分地产巨头,却采取了相反的策略。中梁、泰禾、阳光城等中型地产商,纷纷效仿碧桂园的高周转模式,逆势加杠杆,玩转高周转,虎口夺食,狼吞虎咽,试图快速跻身全国性大型地产梯队。

为什么这些地产商逆势而行?

当时,“跑步进入行业前30,否则死掉”,成为业界的共识。

中型地产商面临“生与死”的两难选择:

要不逐渐收缩,控制成本和现金流,甘愿做地方小企业;

要不放大杠杆,快速跻身前30强,迈过千亿大关,依靠规模与商业银行、地方政府形成利益共同体。

于是,大型及中型地产商攻城略地、速战速决,将高周转玩到极致。

根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报告,2017年,500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从0.35骤降至0.16,到2018年又下降至0.13。

三年下来,高周转给中国地产业带来什么?

一、中国地产规模快速膨胀,三四线城市价格普涨。

房地产,是一个地方性极强的行业,地产商只能避重就轻,攻击三四线城市,借棚改货币化之势,在三四线城市攻城拔寨,全国房价应声上涨。

例如,从2016年到2018年,中梁控股,销售规模从一百亿跃升为千亿,挺进地产前20强。

2016-2018年,中梁分别拿到63块、119块、221块地,其中有34块、88块、168块地位于三四线城市。这匹黑马,采用极致高周转模式,攻占三四线城市,被业内称为“三四线城市收割机”。

二、经济杠杆率快速上升,地方政府、家庭以及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快速上升。

房地产高周转,是一种“大而不倒”的商业逻辑,本质上是一种金融逻辑。

高周转,相当于快速地将地产推入金融高速轨道,即利用最少的时间,最大的杠杆,把规模做到最大。其实,这是一种无限接近“空手套白狼”的玩法。

为了快速扩大规模,中型开发商大量采用合作杠杆,使用资管、信托等高成本融资手段。

大、中、小型房企的合作杠杆率分别为0.19、0.24、0.16,中型房企的合作杠杆率明显高于大型房企。

我们还看中梁,中梁的扩张资金主要来自信托、资管——一个叫忠信资本的资本运作平台。去年中梁招股书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中梁还有109个信托或资产管理计划尚未偿还,总额达到147亿元,占借款总额约54.5%。

我们再来看这家公司的负债率变化:2015年为1335%、2016年为1790%、2017年为339%、2018年为58%。

犹如过山车般惊心动魄的负债率曲线,说明中梁高周转是一种极端杠杆模式。

这些年,高周转放大了房企的杠杆,加剧了房地产的脆弱性。事实上,过去两年,银行信贷收紧,地产商融资成本增加,一些中小房企资金链断裂。

但是,这条负债率曲线也说明,一旦房企拿到“安全门票”,便容易通过传统渠道融资,如银行信贷、股票市场,从而降低负债率。

所以,高周转导致房地产市场更加脆弱、银行风险更大、土地财政依赖度更高。通过这轮高周转,大型房企与银行、政府形成高度关联的利益共同体。

终结高周转,深层次的压力在银行和政府身上——金融风险、政府债务风险以及土地财政。

目前,中国经济杠杆率属于什么水平?

2019年,中国政府部门杠杆率为51%,居民部门杠杆率为52%,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54.5%。

目前,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已经超过美国,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中国未富先“债”,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债务。

再看土地财政到了什么程度,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100%的城市,有广州、武汉、南京、杭州、昆明、南宁、太原、长春。

各大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来源:网络公开数据,智本社

所以,政府救楼市,表面上救开发商,其实是在救银行、救财政。

疫情期间,地方政府准许开发商延期缴纳土地出让金、延期缴税,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降低信贷门槛,给房企提供信贷支持;开放售楼处,降低预售门槛。

房地产商与所有企业一样对这次疫情毫无准备,打断了房企的高周转,势必进一步增加融资成本,甚至加剧房企倒闭。

苏州的土地新规,取消现房销售和封顶销售的限制,这其实很明显地在支持高周转,促进地产商快速“回血”。

很多人会问,地产商赚了这么多钱,难道扛不过这几个月吗?

在高周转的推动下,每一个项目就像接力跑,从拿地到销售,一环套一环,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资金快速滚动。公司利用快速周转的现金流及快速获得的土地,从银行、资管等渠道获得资金。

这就相当于负重快速奔跑过浮桥,是停不下来的,一旦停下来则掉进河里。一旦销售终止或销售快速下降,新项目融资成本高企,同时支付利息的压力巨大。

那么,楼市非救不可吗?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这次疫情,政府必须对经济施以援手。

通常,经济正常波动,政府不需要救市,更不能深度介入市场。但是,这次不一样,因为疫情的突然爆发导致市场中断,这并非“正常”的经济波动。

疫情爆发初期,疫情信息未能流动,市场没有接收到信息,导致供给系统失灵。当疫情信息公开后,政府接管、严控,市场被迫中断,企业猝不及防,打乱了企业主的预期。

政府救市的目的是,修复企业及家庭资产负债表,帮助市场恢复正常的供给系统,帮助企业主重构市场预期及信心。

但是,政府出手,不应该是救楼市,或是救车市,亦或是救任何一个产业、市场或企业,而应一视同仁地“救市”。

什么意思呢?

救助任何一个产业、一个市场或一家企业,都是对市场竞争规则的破坏,对其它企业、竞争对手及个人而言,都是不公平的。

我们习惯于站在集体的角度,民族大义的角度,国家利益的角度,支持救楼市,等于稳增长,等于救经济,等于救每一个人。

其实,这种观念,不但错误,而且富有欺骗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救楼市其实是救开发商、救银行,跟普通人没有关系。

即使救楼市,跟你有关系,对别人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比如,政府拿税收补贴楼市或车市,为什么这笔钱不给家具、电子、农业、互联网呢?为什么不用这笔钱来补偿新冠肺炎患者?为什么不用这笔钱来补偿因疫情破产的企业主、因疫情失业或被降薪的工人?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所谓有益的补贴是有害的——尤其是对比较贫穷的阶层人士来说——其有害程度甚于任何一种对生活必需品的沉重课税。

斯密的追随者、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用“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解释的更清楚。

他曾经写过一篇反讽文章叫《蜡烛制造商关于禁止太阳光线的陈情书》。这篇文章说,阳光照射在地球上以后,蜡烛工人的工作减少了,所以蜡烛商希望国会议员阻止大家使用阳光。

国会的力量阻止人们使用阳光,可以让蜡烛销售量更高,利好于蜡烛厂商及工人,这是看得到的。

但是,难以被发现的是,人们使用阳光,不需要这么多蜡烛工人,这些工人也可以干别的工作。只是具体的别的工作,不容易看到。

其实,消费者本来可以免费使用阳光,如今却要花钱买蜡烛,这无疑是用消费者的损失来填补蜡烛行业。

巴斯夏认为,国家不能补贴高雅艺术。他的理由是,当国家用纳税人的钱去补贴高雅艺术的时候,那些钱就不能用到别的地方去了,就肯定有人在别的地方受损了。

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是公平竞争。救助了一家犯错误的企业,实际上是在惩罚许多决策正常的企业。救助一家企业,其实是破坏了市场规则,破坏规则的代价却是全体国民来支付的。

有些人说,哪来的这么多公平,政府只能顾及整体、大多数人的利益。

其实,这不是少数人利益、大多数人利益的问题。这里面包含了一个深刻的市场理论,那就是私人契约。

市场竞争,不支持公共契约,不支持大多数人的利益,甚至不支持民主投票,只支持个体的私人利益。

什么意思?

比如说,通过民主投票,即使多数票赞同救楼市或救某一家企业,也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即使救助某一企业或市场,表面上利好于大多数人,但也是不允许的。因为这样做,短期损害了那些被忽视的少数人的利益(少数人的利益同等重要),长期则不利于所有人的利益(社会福利的损失)。

如果自由竞争诉诸于民主规则,其实属于“多数人的暴政”。奥派经济学家哈耶克有一个著名的观点,民主是保障自由的工具,但是不是自由竞争的规则。

所以,任何打着公共利益的救市政策,都值得警惕。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尤其不能刺激楼市。为什么?

原因有三:

一、刺激楼市,助长楼市泡沫化,加剧经济的脆弱性和风险。

受疫情冲击,信贷资金流向楼市的闸门在松动,降低首付比的口子打开,这些政策其实是在增加经济杠杆率。

很多人认为,房价下跌,楼市萎缩,房企倒闭,经济衰退,政府救楼市,不一定让房价上涨,支持维持市场稳定,从而稳增长。

这种观点是朴素的,但不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

刺激楼市,即使房价不上涨,至少造成三个糟糕的结果:

一是负债率上升,泡沫风险更大。

新冠疫情是一次非典型的压力测试,看看中国经济的韧劲,看看中国企业及家庭还有多少现金流来支持负债。

若继续刺激楼市,房地产将进一步吸收中国家庭的现金流,负债率进一步上升,其实是用一个更大的泡沫覆盖原来的泡沫,试图将风险往后推。

二是投资边际收益率持续下降。

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经济规律。

近些年,中国投资收益率,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率持续下降。自2014年开始,央企及民企(上市公司)的投资率从40%左右下降到了20%左右。

为什么呢?

最近,山东、江苏、安徽、河南、贵州按下基建投资“快进键”,涉及投资规模逾万亿元,试图快速追回疫情的经济损失。

但是,当技术没有进步,持续追加投资的结果是,边际收益率持续下降。过剩的高速、机场等基建,带来的效益是负的。

有人说,保楼市,是保信心。刺激楼市保增长,如抱薪救火,何来保信心。对有识者而言,这种观点,属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对无识者而言,这种观点,如谎报疫情,属瞒天过海、糊弄国人。

三是贫富差距扩大。

房子建起来,并不是有人买就是好事。楼市,是消费市场,也是投资市场。楼市火热,有可能是货币现象。

所以,刺激楼市可以给经济带来规模,但却无效益;给一部分人带来财富,但给另一部分人带来损失。

二、刺激楼市导致中国在贸易摩擦中更加被动,阻碍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大局。

过去一年多,中国楼市的调控主旋律是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严控信贷资金流向楼市。

为什么?

中美贸易战给中国楼市设置了高压线,房价继续上涨或泡沫继续扩大,汇率风险则更大,资金外流的风险也更大,进一步开放尤其是金融开放的压力就更大,中美贸易谈判就更加被动,宏观政策更加乏力。

今年1月份,中美签署了第一阶段的经贸协议,双方达成共识,维持汇率稳定,避免竞争性贬值,避免干预汇率,保持汇率市场的透明度。

如果释放货币,刺激楼市,泡沫增加,会促使资产及货币贬值的压力增大,影响汇率的稳定性。这时,若逐渐开放金融市场,资本外流和汇率市场的风险难以预料。

有人觉得,保楼市实则稳增长,稳增长与促改革两不误。这种观点是理想主义的,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如今只要发放货币能度日,刺激楼市能保增长,则无决心启动真正的改革,导致改革拖而不决。

所以,于理论于形势,于规律于问题,不可刺激楼市。



当下房地产销售低迷,到底该不该救楼市?近期,有关房地产信贷政策松绑的传闻甚嚣尘上,尽管几大行均未证实,但传闻反映出的救市冲动颇为真切。在经济增长乏力、“房地产财政”缩水的情况下,这种冲动不难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已经度过“黄金十年”的房地产业,已无力承担提振经济的“重任”。在调结构、去房地产化的重要阶段,切勿重走房地产救经济的老路。

对于信贷政策,部分地方政府公布了相关措施,挽救市场与提振信心的目的明显。在房地产发展史上,这一幕似曾相识。2008年,受多重因素影响,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低迷。从当年10月起,多个城市出台文件进行救市。10月22日,三部委发文指出,金融机构对居民头次购买住房提供贷款,贷款利率下限扩大为基准利率的0.7倍;较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随后,房地产市场迅速升温。如今的情形是,低迷的销售量似乎表明,只有信贷彻底松绑,才能激活房地产市场。那么,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到底要不要救?

第1,我国正处于“调结构”的重要阶段,“去房地产化”是调结构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经济增长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很多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当地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因此,避免房地产业继续“绑架”宏观经济,是未来的政策重要考量。换句话说,为了使宏观经济不被“绑架”,坚决不能救市!

第2,度过“黄金十年”后,房地产业将告别高增长阶段。随着整体供需关系逆转和人均居住面积提高,房地产市场高速增长难以为继。近期以来,房地产增速连续多月低于固定资产*增速,表明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正在下滑,且这种趋势难以逆转。所以,基于这种判断,尽管多数从业者已习惯于“低迷期救市”的固有逻辑,但靠房地产救经济的老路显然走不通。

不过,在城镇化方兴未艾、房地产业仍承受政策高压、经济增长乏力的阶段,对房地产政策进行微调仍有必要。但这种调整不应以“救市”之名,而需站在维持市场平稳运行、推动经济健康增长的角度。首先,房地产信贷政策有必要适度放松。在现有信贷政策下,头次置业需求和改善需求仍受诸多限制。引导合理需求释放,是房地产调控的目标之一。因此,适度放松信贷政策、降低购房杠杆,在现阶段颇有必要。

其次,避免地方救市行为“越线”。所谓“越线”,是指逾越土地、信贷等红线。在政策调整过程中,容易出现土地粗放利用、城市规模无序扩张、地方融资平台过度*等乱象,对此需警惕并严格监管,避免市场非理性膨胀,并带来新的供应过剩和金融风险。再次,加快建设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加快完善住房供应体系、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不动产统一登记系统等建设,有助于维持市场平稳运行。在供需关系发生逆转、市场进入低速增长期的当下,这些长效机制的推出迫在眉睫。

较后,加快推进城镇化相关改革。城镇化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的较大红利,同时是房地产业进入“白银时代”的重要背景。加快推进与城镇化相关的土地、户籍等制度改革,既能开启经济增长新动力,也有助消化房地产市场过剩库存,避免市场“硬着陆”

个人认为现在不应该拯救楼市。因为现在的楼市处于转型期,国家对房地产一直是稳定状态。如果拯救楼市必然会导致房价升高,会引起社会的很大连锁反应,国家肯定不会贸然行事。

我觉得这只是一个短暂的现象,相信用不了多久,楼价又会涨回来。


当下房地产销售低迷,到底该不该救楼市
疫情信息公开后,房地产销售、建设、投资及土地拍卖全面停止,房地产的韧性备受考验。疫情中断了房企高周转,现金流压力大增及负债率上升。 疫情对楼市的打击,“颗粒无收”事小,终结高周转事大。 近些年,中国房地产已演化为一种高周转、高杠杆的金融项目。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高周转对房地产的重要性,高周转可以说是大...

地产上半年惨淡收场,什么原因导致房地产行业低迷?
并且在疫情期间很多地方的一些生意都没有办法正常的开张,房地产也是一样的。在疫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是需要居家进行隔离的。那这个时候作为房地产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办法进行推销,同时大家也没有办法去和中介相约看房子,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房地产生意出现了低迷的情况也是比较正常的。现在大家对于购房的需求...

现在房地产低迷的原因是什么呢?
某种程度也抑制了房价的过快上涨; 第五,国际性的金融危机给国家经济带来了较大下滑,老百姓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谨慎投资; 第六,近期国家密集出台一些针对房地产的利好政策刺激房市,由于还有很多利好预期(比如利息进入下降通道等),广大的购房人还将继续持币观望。记得采纳啊 ...

如何应对楼市低迷?
在房地产行业,开发商为了促进销售,可能会采取降价抛售的方式,以达到销售的目的。但是,这种行为可能会被视为是“扰乱市场”,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和调查。那么,楼盘卖不出去降价抛售是否就是“扰乱市场”了呢?有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呢?下面,我会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从监管层面来看,监管部门会...

房地产低位运行!多指标累计增速下降,新房市场短期销售下降的原因是啥...
有的以物换房,在深圳地区还开展了零首付购房,但是在启动了三个小时以后就立即叫停了这样的一项政策。因为想到零首付购房会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不管是对于人员还是对于开发商都会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在买房子时,零首付购房的想法显然是不现实的。房地产行业出现低迷的情况,可能还需要持续1~2年的时间,因为...

楼市低迷开发商降价销售可行吗?
降价抛售楼盘并不一定被视为“扰乱市场”,而是一种常见的市场调整策略。在房地产市场中,楼盘卖不出去时,开发商可能会采取降价抛售的措施来促使销售。以下是一些更好的处理办法,可供开发商考虑:1. 市场调研和定价策略:在开发楼盘之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偏好,合理定价。定价时...

房地产行业会进入低迷么
现在就是房地产行业的低迷期。从众多的地区统计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的地产价格,都环比下降。这就是一个信号,预示着现在中国市场的现状。但是,价格下降了,成交量呢,相对二线、三线城市的成交量的下降,一线城市的成交量是上涨的,只不过是上涨的速度慢了。国家对房地产是又爱又恨。

为什么大家都不敢买房了?
过去二十年里,只要有钱,买房一直是老百姓的第一选择。不过就当前来看,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房子不再是老百姓的心头好,房产销售低迷也已成为国内稳增长的主要拖累项。在此背景下,今年以来房地产销售刺激政策频出,但受“买涨不买跌”的惯性影响,很多刚需、改善性人群反倒犯起了嘀咕,不知道当下应该...

楼市持续低迷,多地推出二手房“带押过户”,此举能解决根本问题吗...
此举对于促进二手房市场繁荣有一定积极意义,对于房地产市场稳定也能起到推动作用。此类政策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人对此类政策表示赞同,认为能起到一定效果,但也有人认为这类政策没有什么用。我认为此举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难以实质性减轻购房者压力。现阶段楼市持续低迷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消费者对楼市...

感觉房地产在走下坡路,接下来该投资什么?
接下来投资股票、基金、物联网、大数据等项目前景比较好。国内房产市场持续低迷,很多投资者都感觉房地产在走下坡路已经不适合再投资,所以也会把投资的目光转向其他方面,接下来投资股票是比较好的选择。虽然国内股市已经持续低迷很长时间,但现在的A股根本不能真实反映我国的市场价值,它与我国现在经济发展...

泰和县17296825349: 现在的房地产销售有搞头吗?
廖荣归脾:说实话,现在房地产市场处于低迷状态,消费者对现在的市场还处于悲观状态,大家都在持币观望,可得知放低产的销售处于停滞状态.但我觉得此时房地产销售是最有搞头的时候!为什么呢?在过去的06、07年只要会说话都可以搞房地产销...

泰和县17296825349: 房地产销售现在好做吗?? -
廖荣归脾: 不好做 现在市场风向变了 房价涨不动 也跌不下去 所以成交低迷

泰和县17296825349: 对于现在的市场 做房产销售压力是不是很大 -
廖荣归脾: 嗯,是有点压力的,现在房产不是很景气,不过任何行业都有低迷期,你可以趁机积累人脉资源,锻炼自己的话术,压力越大对自己的磨练越大,有时候逆境也不见得是坏处.

泰和县17296825349: 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下,房地产如何做好当前的销售工作,经济危机消退后的房地产前景如何 -
廖荣归脾: 1.降低建设成本,预算方面要改变承包合同类型,按照当前的形势选择合适的类型. 2.尽快转行,经济危机肯定对消费者失去购房信心,炒房现象减退.房地产几年内不会有好现象.供大于求,更多人选择观望. 3.越降价消费者月没信心,经济更萧条.公司应该配合国家,不能随便降价,要适合而止,还是等国家的宏观调控.因为经济危机是全世界的,国家不能自私,企业个人就更不能了.个人见解!!!

泰和县17296825349: 房地产行业发展怎么样,前景好吗? -
廖荣归脾: 当下我国房地产尽管面临着宏观调控,但是去库存较好的依然是一二线城市.参考《中国房地产业行业投资分析报告》的分析,当下我国房地产行业规模已经进入了小幅度扩大的阶段,而新房市场前景目前依旧较为稳定,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会保持在8万亿左右的市场空间. 未来10年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拐点,中国房地产正呈现出竞争加剧、洗牌加快、利润减薄的发展趋势.预计,未来出台的调控政策将更加注重政策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相结合,一线、二线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销售会高度分化,三、四线城市会延续上半年投资和销售势头,房价总体能够保持稳定.

泰和县17296825349: 面对现今房地产市场你会选择观望还是现买? -
廖荣归脾: 对于目前来说 如果投资的话 把目光放在二线城市是最理想的 房价会降,有这个可能但仅是一线城市 而那些二 三线城市 是不会降的相反还会有涨 因为现在中国国内所有一线城市 的房价已经可以说是天价了而很多人的想法就是 只有在深圳这个城...

泰和县17296825349: 该不该继续选择房产销售 -
廖荣归脾: 房产行业受国家政策影响很大 现在的市场低迷是政策调整时期 属于正常情况 建议继续房产行业 你熟悉并喜欢这个工作 这点很重要 我坚信#剩者为王# 困难的时候坚持过来 好的时候机会一定找你

泰和县17296825349: 房子会降价??
廖荣归脾: 呵呵,根据近来的购房需求,很多地方房子已经出现了停滞销售,房子只有降低价格,才可以重新掀起一次购房浪潮.国家为了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会在这方面进行合理的调整的.也许3年内就会有大幅度的降价.但是中小城市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是董老师,希望帮到你.

泰和县17296825349: 我现在从事的工作是房地产销售 感觉压力特别大 来不了单 每个月都倒贴 不知道该不该从事这一行不稳定 -
廖荣归脾: 这个工作是很锻炼人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来的,看你追求的什么,如果想提升自己就继续做,如果想有份稳定的收入现在干的这行恐怕难

泰和县17296825349: 现在地产中介好不好做? -
廖荣归脾: 现在地产中介好不好做今年上半年,中国各地楼市成交接连走低,房地产销售不景气,市场表现低迷.总体而言,全国楼市上半年成交呈现出量价双降态势.如果说2013年以前的房地产市场是“高烧不退”,那么,从2014年开始,这个市场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