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

作者&投稿:花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导致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及其引起的骨折越来越多,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根据我国“九五”攻关课题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OP及低骨量的总患病率分别为22.6和13.3。同时,5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性骨折总患病率为26.6,其中,男性24.6,女性28.5。

目前,对可耐受手术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多主张手术治疗,但术前如何正确的状态评估、如何提高内固定稳定性及术后康复防止再摔倒等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当前骨质疏松性骨折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内固定的加强及术后康复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自身修复能力降低,手术耐受性差,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风险,术前应权衡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利弊,作出合理的选择。对全身情况相对稳定、能耐受手术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骨折后24~72h内手术,其并发症及死亡率相对较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以简便、安全、有效为原则,应选择手术创伤小、关节功能影响少的治疗方法,以早期恢复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

1.1 髋部骨折

髋部骨折是老年OP引起的最常见、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需手术治疗。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包括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其中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又略高于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因血运较丰富,发生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概率较少。但由于其稳定性差,常因骨质压缩而使内固定失效,出现肢体短缩,髋内翻和外旋畸形。而股骨颈骨折由于其解剖原因,发生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的概率较高,约为20~40。

1.1.1 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前,对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如果条件许可,应尽早手术治疗,且早期部分或完全负重活动。手术方法的选择主要包括有切开复位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其中内固定方法主要有髓外和髓内固定两种方式。髓外固定最具代表性钉板系统为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股骨近端髓内钉主要包括Gamma钉和近端股骨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等,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骨折类型等综合考虑来选择手术方法。

大量临床观察证实,DHS内固定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便、有抗旋转和滑动加压作用,一般术后2周即可负重。同时,该手术的缺点是置人钢板时需要较广泛的暴露,创伤较大,术后住院时间较长,特别是不适合累及大转子及严重粉碎性转子下骨折等。Gamma钉近乎微创操作,结合了DHS和髓内固定的优点,负重力臂较短。

Adams等[Adams, 2001]对4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别采用Gamma钉及DHS两种方法进行治疗,其疗效无明显差别。其认为Gamma钉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可早期负重的优点,但术中及术后并发股骨干骨折的发生率较DHS高。

而且Gamma钉只有1枚拉力螺钉,控制股骨近端防旋转的能力较差,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并不比DHS有更大的优势。Moroni等[Moroni , 2005]利用羟基磷灰石涂层的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现,术后5d患者疼痛较DHS组明显减轻,且固定比较牢靠,复位维持较久。同时羟基磷灰石涂层螺钉较普通螺钉能明显降低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失败率[Moroni, 2004]。PFN与Gamma钉相比,其近端防旋螺钉对阻止骨折端持续旋转不稳定确实有效,且最大程度地减少钉尾处的应力集中,降低了股骨干骨折的发生率。

与DHS相比,PFN内固定能较早允许患者术后恢复行走能力,适用于转子间稳定型骨折、反转子间骨折及转子下骨折等[Pajarinen, 2005]。同时Schippper等[Schipper, 2004]认为DHS治疗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比较具有优势,而对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应尽量选用髓内固定的方法来治疗。

对于高龄OP患者,股骨转子间粉碎骨折依靠内固定很难达到牢靠的固定,可以考虑选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至于是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还是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 THR),主要根据髋臼有无变形及破坏。若髋臼基本完整,多主张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可节约手术时间,减少出血,且高龄患者术后活动较少,基本能满足其日常生活的需求。年龄65~75岁之间,健康状况良好,预期生存期10年以上者,宜行THR 治疗。

同时年龄相对轻,且骨质量好的病例宜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总体上,THR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卧床治疗时间短,降低了患者的痛苦程度,提高了生活质量[张韧, 2003]。但由于患者骨质疏松严重,术中术后应注意避免发生骨折和股骨干穿破等并发症的发生。

1.1.2 股骨颈骨折

近年来,假体置换术成为国内学者广为推崇的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Tidermark 等[Tidermark, 2003]将10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均80岁)随机分为加压螺钉内固定组和THR组,术后4、12、24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术后24个月内固定组和THR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6和4,需再次手术率分别为42和4,THR组髋关节疼痛明显低于内固定组,髋关节活动、行走功能明显优于内固定组,因此他推荐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最好应用THR治疗。

有研究报道,一组平均年龄80岁的Garden III、IV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选择空心钉内固定及THR治疗,术后4年随访结果表明THR组在髋部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空心钉内固定组[Blomfeldt, 2005]。Rogmark等同样主张对于移位性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宜首选THR治疗。同时应根据骨折部位及骨质选择水泥或非水泥型人工假体,对年龄相对较轻,骨质较好的患者宜采用非水泥型人工假体。Weise等[Weise, 2003]认为对于多数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采用骨水泥固定可以立即提供一个稳定的关节,患者能够在术后迅速活动关节并可以负重行走,可以减少假体松动和下沉的发生。

据一项调查统计,年龄小于60岁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9的医生愿意选择内固定治疗;年龄在60~80岁,25的医生倾向于内固定治疗,大多数医生选择双极头THR治疗;年龄大于80岁者,94的医生选择THR治疗股骨颈骨折,其中60的医生选择单极头THR。

1.2 椎体压缩骨折

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acture, OVCF)是OP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轻微外伤即可造成多节段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目前,对椎体高度丢失大于1/3,或多节段压缩骨折,且疼痛剧烈者多主张手术治疗。随着医疗器械和手术技术的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锥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逐渐成为OVCF的治疗趋势。

Barr等[Barr, 2000]对38例(70个椎体)OVCF患者采用PVP治疗,平均每个椎体注入低黏度骨水泥3~5ml,36例在术后24h内疼痛完全或部分缓解,随访18个月仅5例再次出现疼痛,无一例出现再骨折及其他并发症。McKiernan等[Mckiernan, 2005]经术后质量跟踪调查认为,PVP能快速有效地缓解疼痛并改善生活质量,适用于高龄体弱的OVCF患者。

PKP通过术中耐高压球囊扩张伤椎,达到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的目的,能有效避免PVP术后持续性胸腰部疼痛、易摔跤再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Lieberman等采用PKP治疗OVCF患者30例,术后椎体平均恢复了47的压缩高度。Majd等[Majd, 2005]对360例OVCF患者行PKP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发现89的患者疼痛解除或缓解,认为PKP手术是治疗OVCF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PKP对急性OVCF(10周)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慢性患者(4个月)[Crandall, 2004]。

与PVP相比,PKP的优点在于能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恢复椎体高度,在一定程度上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但众多学者对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恢复的意义尚存在争议[张智海, 2006]。Fribourg等[Fribourg, 2004]研究发现,PKP术后近期内继发骨折率明显高于术前,且大多数骨折发生在邻近椎体。术后2个月后则较少发生,偶发于离伤椎较远的椎体,这也说明骨水泥的注入使邻近椎体承受的应力增加。Grohs等[Grohs, 2005]认为PKP的镇痛效果优于PVP,但PKP改善伤残的效果需要约1年的时间,而且矫正椎体畸形的效果主要局限在接受治疗的椎体。

同时,有学者认为,膨胀器在撑开椎体的过程中往往造成原有骨折皮质骨移位,导致骨水泥渗漏加重,且膨胀器破坏了骨小梁结构,会导致其原有力学性能的改变。在随访过程中有学者发现,PKP术后椎体高度丢失、椎体后凸角度加大的程度均比PVP明显,且X线片上表现为治疗椎体的松质骨量减少,骨水泥紧贴终板,但尚无发现有相应的临床症状。

2、骨质疏松性骨折内固定的强化技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除选择合理的内固定方法外,骨科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维持内固定的稳定、牢固,以确保骨折在骨愈合过程中不移位并能早期进行一定的功能锻炼,防止继发性OP。为此,众多学者都寄希望于内固定设计的改进、术中的强化以及改善手术技巧、增加骨量来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内固定的牢固性。

Collinge等[Collinge, 2007]通过人造骨质疏松性骨块进行加强钢板螺钉内固定的体外研究发现,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TCP)水泥和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分别灌注钉道可将螺钉内固定时的抗拔出能力提高4倍。Kleeman等在人尸体的跟骨和胫骨远端用PMMA加强6.5mm螺钉钉道可提高其抗拔出力分别为2.3和1.4倍。Ignatius 等用同样的加强技术在脊柱和股骨远端可达到1.9和1.2倍。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 plate, LCP)可以提高内固定的稳定性,用于复杂的骨质疏松性骨折。

有研究证实,在骨质疏松性骨质的状态下,LCP可较普通钢板内固定的稳定性提高1.5倍。用TCP来加强钉道可分别将LCP 和普通钢板内固定的牢固性提高3.3和3.6倍,这样用TCP加强LCP可以较普通钢板内固定的稳定性总体提高5倍。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来加强内固定,骨质是维持其内固定稳定性的首要因素。当骨密度降低至0.4 g/cm3以下时,单纯的增加螺钉的把持力将对内固定的稳定性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增加内固定稳定性的同时,应注重提高患者本身骨的质量。

3、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康复

众所周知,肢体制动可诱发快速、持续的骨量丢失,对已有骨质疏松骨折的内固定强度和预后无疑都是雪上加霜。有研究报道,骨质疏松骨折术后再骨折风险明显增加,且20发生在术后1年,55在术后3年之内。因此,在骨质疏松性骨折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同时进行有效的综合康复锻炼显得尤为重要。

3.1 髋部骨折的康复

认知能力、营养状态、受伤前的功能水平以及精神状态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的健康恢复至关重要。有研研究报道,老年OP患者髋部骨折术后6~8周就可以开始进行性拮抗和功能训练,以改善下肢肌力、维持平衡和促进功能的恢复。多学科综合康复是目前骨折术后康复治疗的趋势,其结合了相关科室康复锻炼的优势,可以帮助早期患者恢复伤前独立生活的能力。

Stenvall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均年龄大于70岁)术后进行多学科综合康复治疗,通过4~12个月的随访发现,较普通常规康复方法相比,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日常独立生活和室内独立行走的能力,同时减少患者术后摔倒再骨折的概率。

3.2 脊柱压缩骨折的康复

反复的脊柱压缩骨折常可导致脊柱后凸畸形,造成持续性腰背部疼痛、身体平衡失调、易摔倒引发再次骨折。急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佩戴脊柱矫形器可明显减轻椎旁肌肉痉挛和疼痛,后期可加强肌肉韧带的力量,防止椎体进一步压缩。长期佩戴脊柱矫形器可以减轻脊柱后凸畸形,防止走路时身体摇摆,预防摔倒引发再次骨折。

同时,腰背肌锻炼对脊柱压缩骨折,特别是有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在佩戴脊柱矫形器的基础上每天进行2次腰背肌锻炼,坚持4周可以明显减轻腰背部疼痛,改善腰背部活动功能,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对绝经后妇女来说,持续2年的腰背肌锻炼可以明显减少其后10年内OVCF的发生。

综上所述,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前应有正确的状态评估,对外科手术与保守治疗作出合理的选择。对确定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应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注重提高内固定的稳定性。同时,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多学科综合康复锻炼对骨折的预后及康复至关重要。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将会更加全面、有效。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
本文就当前骨质疏松性骨折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内固定的加强及术后康复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自身修复能力降低,手术耐受性差,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风险,术前应权衡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利弊,作出合理的选择。对全身情况相对稳定、能耐受手术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尽早手术治...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外科治疗及预防
富含钙和低盐的膳食、维生素D) 和运动预防; Ograve; 级为高危人群综合防治, 主要是对高危人群加强社区卫生管理, 定期体检, 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 Oacute; 级为骨质疏松的治疗, 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及时治疗, 改善症状, 防止骨折, 降低骨折发生率。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微创外科治疗
因此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治疗采用卧床休息、止痛药物、支具、抗骨质疏松药物等方法,老年人常难以忍受,且疗程长并发症多,都不能防止椎体的进一步塌陷和变形,且不能早期下地而加导致恶性循环。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颈椎外科李树文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术,是...

骨质疏松骨折的诊断和如何治疗
在外科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同时不应忽视对骨质疏松症的积极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身高变矮、驼背和疼痛。对拟诊骨质疏松症或骨质疏松性骨折者均应常规检测骨密度,对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程度作出客观评价,并有助于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应注意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怎么治疗
经皮球曩扩张椎体后凸成型术(PKP)是一项微创脊柱外科新技术。具有止痛效果良好、手术创伤小、可以矫正后凸畸形且明显降低骨水泥渗漏率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主要手术方式。1、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局部麻醉,常规消毒铺巾,正侧位透视引导下带芯穿刺至椎弓根影...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2001年)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
PVP是在影像引导下通过将穿刺针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缓解腰背疼痛,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的一种微创脊柱外科技术。PKP是在PVP的基础上使用球囊扩张椎体的技术。PVP:PKP:骨折的椎体、穿刺建立通道、可膨胀性球囊、填入骨水泥。患者在俯卧位的基础...

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图)
PKP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项微创脊柱外科新技术,具有止痛效果优良、手术创伤小、可以矫正后凸畸形且明显降低骨水泥渗漏率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主要手术方式[3,4]。虽然PKP是微创手术,但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且骨折椎体毗邻神经等重要结构,因此完善的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指南
在治疗骨折的同时,还要积极治疗骨质疏松。一、临床表现 1.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骨折后骨折部位出现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等骨折特有的表现。2.身高变矮、驼背:椎体主要由松质骨组成,较早出现骨量减少,发生压缩性骨折,致身高变矮或驼背畸...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传统治疗采用卧床休息、止痛药物、支具、抗骨质疏松药物等方法,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指经皮经由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1987年法国医生Galibert和Deramond...

矿区17317538285: 骨质疏松骨折的非手术治疗措施有哪些?
壬勉艾唯: 骨质疏松症可以进行非手术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牵引、支 具等方法.不同部位的骨折,治疗方法不相同.

矿区17317538285: 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怎么治疗 --
壬勉艾唯: 推荐中医治疗骨折,如果不是严重的错位,都不需要动手术,不管是老人还是年青人加强补钙的同时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属于碱性食物,而大多数的肉类,谷物,糖,酒,鱼虾等类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

矿区17317538285: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综合治疗包括哪些内容?
壬勉艾唯: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综合治疗包括以下内容:(1)摄取足够量的钙质:钙和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饮食,对女性骨质疏松症 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维生素D能帮助小肠吸收钙...

矿区17317538285: 骨质疏松骨折怎么治疗好? --
壬勉艾唯: 问题分析: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意见建议:饮食上可以多吃含钙食物,每天喝牛奶,多适量的运动,运动可以促进骨对钙的吸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