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諵哗-人世间(3)

作者&投稿:仝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大使的痛苦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匹夫犹未可动也,而况诸侯乎!吾甚栗之。

叶公子高要被派到齐国去当大使,叶公子高很害怕,就来问孔子,大王派我去齐国当大使,这个任务太重了。“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齐国对待使者虽然很有礼貌,但并不被重视。连一个普通人的意志都难改变,何况一个国家的领袖呢!所以我心里头很害怕。

子尝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

老师啊!你平常告诉我的话,凡是做人做事,不管大事小事,“ 寡不道以欢成 ”。很少有事情是完全成功,或是高兴圆满的。事情很少能合于一个法则,合于什么法则呢?“欢成”,永远是欢喜快乐的结果,才称为“欢成”。

所以人世间,做人做事之难,“ 事若不成 ”,事情如果不成功,大家都不好, “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 ,有时候国家的大事成功了,你觉得当时非常辉煌,但在历史上可能是一个很糟的事,有阴阳之患,在冥冥天道中,会受很坏的果报,或遭到四周其他人的妒忌。 “若成若不成” ,不管成功也好,失败也好 ,“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 ,如果能做到没有后患的话,只有最高道德得道的人,才能做得到。

一段是拿历史故事,说明人生入世的道理。凡事不管大小,朋友之间,做人做事之间,很少有圆满成功的,或是很痛苦的成功,“寡不道以欢成”,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第三句“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这是入世的名言,这也就是人间世。


天下两件大事

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我只想生活简朴清淡,并不想火烧得那么热,烧冷灶都不要紧,只想清净,不求名,不求利。上午发表了这个命令,急得我肝火发了,心里忧愁得发热又发冷,好像吃了冰块一样。

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两也。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

还没有完成这个任务,我自己先就生病了,已有阴阳之患;万一我这次任务完成不了,“必有人道之患”,国内有人会对付我。我觉得挑不起这个担子,任务太重了。老师啊!求求你,告诉我怎么办啊!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

天地间有两条大戒律,都要遵守。“其一命也;其一义也。”第一条大戒,认命了,知道天命。包括算八字那个命,也包括人生的价值。第二条戒是义,所谓义所当为,包括两个义:一是合于真理的,哪怕这个头掉下来,都不回头看一眼的,只要合理的就要去做。第二个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义。

“子之爱亲也,命也”,儿女爱父母是天性;是命;“不可解于心”,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意思。“臣之事君,义也”,对于帝王要尽忠,“无适而非君也”,我们生在这个世界,生在国家土地上,整个国家就是我,任何地方都是我的国家。“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你逃避不了的!“是之谓大戒”,这两条是大戒。


忠与孝

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一个孝子爱自己父母,不等时间、空间,环境,只是尽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孝顺。为国家尽忠呢,不管是什么任务,就要听命,都要做到,这就是尽忠于职务。

“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所以你要明心见性,你了解了人生的价值,对于自己心性之道懂了,那么“哀乐不易施乎前”,也没有什么叫悲哀,什么叫痛苦,也没有什么叫快乐,人生该做的事情就去做了,不因环境因素而影响你的心情,这就是真理。

“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明知道无可奈何,但安之若命,必须要这样子做,这就是道德。

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夫子其行可矣!

一个为天下、国家担任公职的,有时候的任务,因为不得已,不得不做,把自己生命身体,都奉献出去了。这就是担任国家公职的人,应当有的态度。在这个真理原则之下,哪有时间让你贪生怕死!你就赶快去吧!


外交政治哲学

丘请复以所闻: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言必或传之。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

我要告诉你一个道理:与邻近的国家相交,处处要讲忠实信用。“相靡”是指私人相处非常好,在公事上,彼此也比较能够坦诚,远交呢?“则必忠之以言”,诚意地劝告,但必须对自己所言有信用。“言必或传之”,这句话有两层意义,一个是把元首的意旨传达到,但是有些时候就不能讲了。“或传之”,讲话特别小心,要权衡得失。

“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给两家调和事情,在中间传话,太难了。两怒,两怒之言不能传。两喜之言也不能传,两方过分的希望和要求,明知办不到,也不能传,因为中间的裁定非常难。

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凡溢之类妄,妄则其信之也莫,莫则传言者殃。

两边光说好话就过分了。“两喜必多溢美之言”,过分吹捧人的话,将来不兑现,那是要命的。“两怒必多溢恶之言”,两边相互讨厌的心理也不能表达,即使稍有表达,对于外交上都有绝对的妨碍。总之,当外交官在中间传话,不能“溢”出事实。

总之,过分的话,你打了一点妄语,别人就不会相信了。如果别人不相信你的话,首先倒霉的是中间当外交官传话的人。

故法言曰: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

所以我们上古文化格言说的:“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所以,外交官传达两方面意见的时候,脑子要很快地整理内容,做翻译官也是一样,“传其常情”,很正规,很平常;“无传其溢言”,过分的话不能说,好坏都不能加一点。“则几乎全”,能够做到这样,可以保全自己,也可以完成了这个使命。


阳谋 阴谋

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大至则多奇巧;

以智慧来斗力,开始的时候是阳面的,是正面的意图;但是必然会走到阴谋,大至则多奇巧”,用谋略斗智,挖空心思整人,最后害了人家,自己还在那里偷笑呢,越聪明的人,鬼心思越多,最后总是害了自己。所以人不可以走阴柔的路,还是要走阳的道路才是。

以礼饮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乱,大至则多奇乐,凡事亦然。

开始以礼貌饮酒,“始乎治”,很有节制,“常卒乎乱”,最后是乱得一塌糊涂;所以酒肉朋友不能交,就是这个道理。喝酒的人“大至则多奇乐”,喝得好高兴,越喝越高兴,进入了疯狂的状态。疯狂叫做奇乐。

换句话说, 人生的境界,第一不能玩巧,第二不能玩奇乐,你自己认为很得意很高兴,哼!乐极生悲!“凡事亦然”,这个不但是外交官应该注意的,平常做人做事都是这个原则。


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人与人之间做朋友,开始好得很啊!彼此能互相原谅。后来啊!认为你最美丽最漂亮的都不对了,想起来就讨厌。开始是多种原谅,最后是多种鄙视。做事情也这样,刚开始都没有关系,随便你怎么做都可以,最后啊,任务越来越艰难,“其将毕也必巨”,快做完的时候,更加艰难,这就是人生。


祸从口出

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

“言者,风波也”,一个人讲话要特别注意,有时一句话是两面刀,害自己也害别人。“行者”,这个行为,“实丧也”,这个行动错了,结果不对,立刻就出问题,马上有果报的。

“夫风波易以动”,是讲动态,风一吹,波浪就起来。“实丧易以危”,行动错了是很危险的,所以要懂得《易经》所讲人生的境界,只有四种,就是“吉凶晦吝,生乎动者也”。只要一动,讲一句话就是动,做一件事、一个行为就是动;动的里头,四分之三的情况都不好,其余四分之一的吉,也是没有把握的,所以“动辄得咎”。

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一个人为什么会愤怒、发脾气?人的心地本来都是很平静的,只因某一句话没有说对,“忿设无由”,没有来由地挑动了心理的愤怒。为什么挑动呢?“巧言偏辞”。智慧高的人,不愿听巧言,所以不要巧言,不要施巧!“巧言偏辞”的偏,就是过分,过分恭维也不对,过分批评也不对,所以巧言偏辞会引起别人的忿怒。


有善心 不刻薄

兽死不择音,气息茀然,于是并生心厉。克核太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苟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

一个动物死的时候,不管什么声音乱叫,“气息”,那个“呃呃”就“茀然”, “并生心厉”,临死时候的那个心念,那个愤怒的一念,变成了厉鬼,凶极了!

为什么讲这一段呢?就是说 一个人,你无理地逼迫别人,欺负弱小的人,那个受欺负者,没有办法抗拒,这条命已经被你控制了,临死的时候生起了嗔恨心,变成厉鬼,要你的命。

“克核太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所以一个人不要刻薄,如果对自己道德的要求太严格,或者要求别人太严格,就是“克核太至”。做人刻薄多疑就完了,那就是克核太至。多疑刻薄太过的人,“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就变成了心理变态了,心思就怪。“苟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由于自己克核太至,莫名其妙地变成不正常心理,这种变态心理的结果就难说了。


不迁怒 不二过

故法言曰: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迁令劝成殆事,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何作为报也!莫若为致命。此其难者。

“无迁令”,就是上面给你的命令要照办。“无劝成”,不要勉强人家成功,要求人家去办成功,而不要求自己,这是“过度益也”,都是太过度了。所以 “迁令劝成殆事”,这两点是千万不能犯的错,“殆”是危险,如果又迁令又劝成,做事情就危险了。“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成就好的事情,不是短时能够做到的;坏的事情容易成就,但是一旦成就了,就来不及改正了。这也就是说,为人处世要慎重地考虑。

“ 且夫乘物以游心”,有修养的有道之士,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保持一个超然的观念,这就是现在流行的一句名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抱着一种游戏人间的心情去做事。所谓游戏不是吊儿郎当,是自己非常清醒,心情非常解脱,不要被物质所累,该做就做了,也就是佛学所谓的解脱,那样才是“乘物以游心”。

“ 命之所在,义之所在,不得已而为之。但是下面“以养中”,这个中是指内心的道,自己的修道。他说天地之间的两大戒,一是命,二是义,这个人生的价值和任务都做到了,就是自己内心的道,也就是“养中”。

“何作为报也!莫若为致命。此其难者。”这三句连起来,简单地说,是说人生的行为,能做到认识天命的必然和自然如此的原理,尽其在我地做所当为地去做到,并非是为了现在或后世将来的好果报;只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而已。但是说容易,真懂得,真明白,真做到,就太难了!




庄子諵哗-人世间(3)
还没有完成这个任务,我自己先就生病了,已有阴阳之患;万一我这次任务完成不了,“必有人道之患”,国内有人会对付我。我觉得挑不起这个担子,任务太重了。老师啊!求求你,告诉我怎么办啊!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

庄子諵哗-人世间(4)
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太)子,而问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奈之何?颜阖奉到命令,去做太子的老师。心中很害怕,就去问卫国的贤人蘧伯玉,也是孔子最佩服的一个人。卫国的太子,“其德...

庄子諵哗-德充符(1)
但是 比人世间成功的人更伟大的,就是修道的人;因为修道的成果是“官天地”,官就是管,天地宇宙在他的手里,受他的掌握,而他并不受宇宙物理的法则所左右。“府万物”, “府”就是包罗的意思,是一个宫府,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得进去。就像大房子,什么东西都可以容纳。“府万物”就是容纳了万物。 “ 直寓六骸...

庄子諵哗-德充符(2)
子产曰:子既若是矣,犹与尧争善,计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 子产说:哼!你还那么傲慢,你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了!好像尧、舜这些皇帝都不及你一样。你估量一下你自己,我看你呀,一点反省的心思都没有。 申徒嘉曰: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 世界上的人,自己反省的时候,都认为自己是不...

庄子諵哗-齐物论(5)
“ 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 。”可惜啊,认为自己学问很好,讲逻辑的人,他们将“以文之纶终”。在逻辑的理论上写书,发表文章,发表逻辑的逻辑,愈来愈不晓得逻辑到哪里去了。结论是“终身无成”。搞了半天,自己修道也好,人世间做事也好,都没有成功的。“ 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何处惹尘埃’: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这首偈颂主要是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著,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著,你执著它做什么?你执著它将来是不是就能不死呢...

真正的圣人非常平凡,自己也不会承认是圣人
从这里可以了解人性,人看自己都很可爱,而且愈想愈伟大,偶然做错了事脸红一下,过三个钟头一想,自己还是对的;是别人错了。庄子从生物世界的道理,讲到了人的方面,“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也像那小鸟一样,都是自视甚高。 ——南怀瑾《庄子諵哗》 一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

岳麓区15363913471: 諵哗 偶然看到一本名曰《庄子諵哗》的书,不知諵哗的含义. -
茅仇阿端:[答案] 就是南华的繁体字.它来源于《南华经》,本名《庄子》,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门徒所著,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 《庄子》一书乃是庄周及其门徒后学所共著,《汉书·艺文志》载其五十二篇,今存三十...

岳麓区15363913471: 转载庄子諵哗(上)》读后感 -
茅仇阿端:[答案] [转载庄子諵哗(上)》读后感]庄子諵哗(上)》读后感1、人生,少被外物所役,少被世情所困,就多一份自主自在的幸福快乐,转载庄子諵哗(上)》读后感.2、人生往往在无谓的劳碌,身体如此,心灵如此,以至身心疲劳不堪.3、...

岳麓区15363913471: 《庄子諵哗(下)》读后感 -
茅仇阿端: [《庄子諵哗(下)》读后感] 《庄子諵哗(下)》读后感 小华2010.111、身心是一个整体,心主导身,身也影响心,《庄子諵哗(下)》读后感.2、既要认知复杂,又要复归简单;既要经得繁荣,又要处得平淡.3、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

岳麓区15363913471: 庄子内篇《人间世》的篇名是什么意思 -
茅仇阿端: 1、篇名《内篇·人间世》,讨论处世之道,既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也揭示出庄子处世的哲学观点.2、简介 全文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至“可不惧邪”,以下为后一部分. 前一部分假托三个故事:孔子在颜回...

岳麓区15363913471: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是什么意思??? -
茅仇阿端: 日暮途远:谓年岁已老而离乡路远.《吴越春秋》:“子胥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远一作“穷”.人间何世:《庄子》有《人间世》篇,王先谦《集解》:“人间世,谓当世也.”二句感慨年老世变.

岳麓区15363913471: 简介《人间世》庄子 -
茅仇阿端:[答案] 通过对庄子《人间世》一篇的层层浅析,反映庄子主张“无己”、“无用”之用的处世之道并提出对这一处世之道的辨证看法,同时认为人们辨证地运用它以受益

岳麓区15363913471: 楚狂的《庄子·人间世》 -
茅仇阿端: 上面讲到《论语》中记载的关于楚狂的故事,在《庄子·人间世2113》中也有记载,但是略有不同. 《庄子·人间世》:“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5261焉;...

岳麓区15363913471: 《庄子諵哗》的“諵哗”怎么读 求拼音. -
茅仇阿端: 諵 【拼音】:[nán] [nàn] 【字义】:[nán] 1.古同“喃”.[nàn] 1.〔~謏〕私下责骂.哗 【拼音】:[huá] [huā] 【字义】:[huá] 1.〔~变〕军队突然叛变.2.人多声杂,乱吵:~笑.~然.喧~.~众取宠(用言语行动迎合众人,...

岳麓区15363913471: 庄子《人间世》:什么是“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
茅仇阿端: 庄子说:“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是什么意思呢? 形,是外形,外表上.就,是靠近,接近.心,是内心.和,是祥和,平静. 那么连起来就是外表上看起来和其他人一样了,但内心却是不起波澜的,这是不是告诉我们说做人要外圆内方呢. ...

岳麓区15363913471: 阕用拼音如何拼? -
茅仇阿端: 阕(阕)què(1) ㄑㄩㄝˋ(2) 停止,终了:乐~.服~(古代三年之丧满).(3) 量词,歌曲或词,一首为一阕;一首词的一段亦称一阕,前一段称“上阕”,后一段称“下阕”.(4) 郑码:TLAG,U:9615,GBK:E3D7(5) 笔画数:12,部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