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的文本分析及学情分析是什么?

作者&投稿:铎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文本分析

《儒林外史》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名著阅读,在名著导读定位上为讽刺作品的阅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所刻画的是不同于正史官书中的面相。小说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书中人物众多,着墨也不同,因此在人物赏析上,需要找到一个可以统领整部小说的线索,科举制度的腐败这一中心思想却将各个人物与自成段落的故事串接起来,构成了一幅有内在关联的民间士林百态图。

在《儒林外史》中科举制度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在作者笔下,这个制度已经极度腐朽了,不再能够选拔真正的人才,反而成为蒙蔽、扭曲士人灵魂的工具。本节课基于学生导读课中读书方法指导阅读后,以人物故事会的形式,用对比的方式,分析周进、范进、马儿先生、匡超人、严监生等受科举制度摧残的陋儒、假儒、迂儒形象,分析庄尚志、迟衡山、虞博士这样的洁身自爱、崇尚礼乐的真儒贤人。通过对比人物,理解小说主题,为第三课时的讽刺艺术的探究打下阅读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近一个月的小说阅读,对小说的情节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导读课中按照典型人物梳理小说内容,完成读书笔记活动。本节课的主要人物就是通过典型人物的读书品读,对小说人物的有一定的认识。


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案第一课时
1.积累词语,理解“倒运、腆着、舍与、央及”等词的词义。 2.了解吴敬梓和《儒林外史》。 3.了解科举制度下社会各色人等心灵扭曲、趋炎附势的众生相。 能力目标 1.分析范进、胡屠户的性格特征,理解这两个形象的典型意义。 2.掌握文章所运用的讽刺手法,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德育目标 认识科举制度的...

寻一篇写林黛玉的论文
然而在这个具有时代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身上,似乎还潜藏着一股暗流,那就是封建礼教逼迫而成的淑女风度,这种风度便是林黛玉的矜持。本文将从各种角度分析林黛玉在爱情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矜持,揭示其丰富而又深刻的具有时代性的文化艺术内涵。 一林黛玉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一棵绛珠草的化身,她具有天然的灵性,而赤...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包含两个问题,两个问题之间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可分开作答。第一问在文章中比较明显,第6自然段中说“除了始倡者雅,从风者俗外,还有有意者俗,无心者雅。”稍加整合,即可得到答案。第二问是关乎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看文章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古代文学史论文参考范文
三、观念的相互碰撞:古代文学史教学对于人文精神的发掘的意义在于传统生命精神对现代生存的启迪。古代文学史教学既要引领学生走入过去,重新体验文学作品本身所达到的人文境界,又要走出来立足当下,让学生自身的人文精神感受融入文本所传达的人文意义境界。而在教学过程中以当下意识阐释经典文本新的价值内涵与精神意义时.既...

如何从文学叙事学的角度分析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可以说,村上笔下的恶第一次聚敛为“身高、体形和发型都极为普通、在大街上走碰头也几留不下印象”...2013-12-29 谁能分析下村上村树的《挪威的森林》《且听风吟》以及村上村树这... 2008-01-08 学

分析<管宁割席>中两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急~~!
请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管宁:华歆:一定要简要!!! 展开 2个回答 #热议# 作为女性,你...就在这次困难的旅途中,华歆却展示除了才华外的另一闪光面。根据《三国志》注引华桥《谱叙》记载,...「见微而知著」为著眼点,作为封建士大夫道德教化与行为规范的文本,仍是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参考意义...

《围城》小说中人物的分析
《围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以无与伦比的讽刺艺术魅力和解析旧中国都市知识分子怯懦人格根源及透辟的现实主义魅力而获得了“现代《儒林外史》”的美称,至今仍葆有一种常读常新的人生感受,它以深厚丰富的思想内涵给读者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是旧中国一个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高级知识...

走进鲁迅 ——《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教学课例
总之,余党绪老师团队倡导的整本书思辨阅读,三题定位,有罗辑、有结构、成体系。文本内涵的挖掘是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目前,我没有能力设计这样高端的课堂,那自己先沉浸式地阅读吧。曾经消遣式地认了一遍字,现在让学生读,我没有读的欲望了,不可取!《西游记》没有翻完,《艾青诗选》、《儒林外...

简述历史上的文学批评论
文章风格和作者涵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而至显,因内而符外者...同时,三十八岁的刘勰,也告别了居留十多年的定林寺,“起家奉朝请”,踏上了仕途。刘勰所撰《文心雕...2014-04-12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历来的观点 2 2012-07-02 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历史性角度分析毛诗...

如何解答文学类文本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作用
如何解答文学类文本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作用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缺不了鉴赏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作用,下面就如何解答现代文鉴赏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作用谈一些高考命题...3、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翠峦区15244334360: 求《儒林外史》评析(500),简练一些 -
邬景伊达: 一、《儒林外史》的创作方法.从创作方法上看,以当时的人为模特儿,以真事为题材而加以概括、提高,从而采用了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比如杜少卿就像作者自己.庄绍光像他的朋友程廷祚.马二先生即冯粹中.《儒林外史》写杜少...

翠峦区15244334360: 从鲁迅的话分析《儒林外史》的结构特征鲁迅先生评价《儒林外史》的结构特征是“虽云长篇,颇同短制”,请根据鲁迅的话分析《儒林外史》的结构特征 -
邬景伊达:[答案] 《儒林外史》的结构,正如鲁迅言“虽云长篇,颇同短制”.①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其他一些人物作陪衬,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这是追求表面松散而内中见骨的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

翠峦区15244334360: 儒林外史摘抄加赏析
邬景伊达: 1那时候,在南京,刚刚开始记得一些零碎的事,画面里常常出现一片美丽的郊野,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我忽然迷乱起来,小小的心灵...

翠峦区15244334360: 儒林外史简介 -
邬景伊达: 《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典长篇讽刺小说,它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反动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小说的作者吴敬梓运用周进,范进等生动的艺术形象,用辛辣的笔触,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和虚伪. 作为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品通过集中概括,典型的再现了生活的现实,揭示了它们的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至于可恶.

翠峦区15244334360: {{急急急}} 举例分析<<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和意义 -
邬景伊达: 《儒林外史》对清朝时期的小说,有很大影响,尽管此书一开始并无预先设计的结构.又如胡适所言,“这部书是一种讽刺小说,颇带一点写实主义的技术,既没有神怪的话,又很少英雄儿女的话.况且书里的人物又都是儒林中人,谈什么举业...

翠峦区15244334360: 学情分析是什么? -
邬景伊达: 学情分析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设计理念包括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设想.

翠峦区15244334360: 儒林外史讲的是什么
邬景伊达: 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翠峦区15244334360: 《儒林外史》是一本怎样的书籍?
邬景伊达: 《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在书中塑造了一批 伪君子、假道学、假名土的丑言丑行,令人忍俊不禁之余又深获 启发.本书又是近千年封建科举制度残害人、扭曲人性的缩影. 小说往往不用一句贬词而能使虚伪之情毕现,代表了讽刺文学的 最高成就.鲁迅先生对它亦有高度评价.

翠峦区15244334360: 怎样理解《儒林外史》不仅是一部儒林丑史,也是一部儒林痛史 -
邬景伊达: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清朝小说家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正是因为其长期位于人民的上层,本该是人民仰视的存在,但却如此丑陋,才会让人怒其不争,是儒学的痛,是人民的痛,是国家的痛,也是时代历史的痛.

翠峦区15244334360: 请帮忙分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邬景伊达: 《汉书》以来许多官修的史书中大都有《儒林外史》,那是写“儒林”(知识分子群)的“正史”.吴敬梓用小说形式描写“儒林”,所以取名“外史”. 一、《儒林外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