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答文学类文本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作用

作者&投稿:采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解答文学类文本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作用~

一、句子“含意”:
(一)“含意”诠释:(诗文、说话等)含有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
然而,高考现代文阅读鉴赏要求回答的“含意”所指远非这么简单,细究一下,有如下四种类型。

(二)“含意”类型:
例1:2008年全国I卷15题: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分析:此题的“含意”是要考生说明作者这样讲的缘由。
例2:2008年全国Ⅰ卷15题: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分析:此题的“含意”是要考生体悟作者这样讲的原因以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例3:2005年福建卷13题:“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参考答案:人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选择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分析:此题的“含意”是要考生用通俗明了的话语阐发该句的哲理意义。
例4:2006年湖北卷17题:“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带回一种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跃的气氛似的。”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意 。
参考答案:①羊群带回了阿尔卑斯山的生机;②羊群归家给人们与动物带来了喜悦与欢欣。
分析:此题的“含意”是要考生将生动形象的描写转换成概括的、直白的叙述。
例5:09年台州市一模卷,指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
参考答案:庄稼从春种到秋收时间非常漫长,只有收进谷仓,希望才成为真实,才成为幸福的依托。
分析:此题的“含义”是要考生理解句子的修辞,用直白的语言表述出来。

(三)“含意”解法:
1、还原法——还原其“真面目”。
此方法适用于运用了艺术手法(象征意义、比喻意义、双关意义)的文采句。
分析:让语言出彩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恰当运用艺术手法(隐喻、拟人、象征等),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直露的意思变得含蓄。而形象、含蓄的语句却增添了理解、品味的难度,考生应当学会剥离艺术手法,还原本意,领会其所表之情,所达之意,把它作为理解句子含意的切入点。如例5的答案。
2、发掘法——挖掘内涵(要告诉人们的道理)。
此方法适用于用语简练而内涵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句(警句)。
分析:哲理句(警句)积淀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凝聚着作者体验人生的智慧,显示出很强的思辨性和启发性。我们对这类句子应当具有很强的敏感性,阅读中一旦碰到要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内涵,即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如例3的答案。
3、变换法——把原问题变成:为什么说“被解释的句子”?
此方法适用于解说“缘由”和“蕴含的思想感情”的文句。
分析:句与句,句与段,句与篇总是存在着某些关系,或逻辑上的,或情感上的。需要理解含意的句子,在文中某个局部,或为起句,或为结句,大都表明了作者的某一体验,某种见解,命题人要你理解的常常不是该句本身,而是产生这种体验或见解的缘由。如例1、例2两题。
如何变换问题实例:
例1:(2008年全国I卷15题)解释“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的含意。
——变换成:为什么作者说“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例2:(2008年全国I卷15题)解释“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的含意。
——变换成:为什么作者说“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参考答案:
例1: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因为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所以(作者说“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例2: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因为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所以(作者说“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含意”解答三个步骤:
1、判(判断句子是否考手法,判断句子是否是警句)
2、变(若无手法,也非警句,把原题变换成:回答为什么说“被解释的句子”)
3、定(定表述,定重要词;先分层,重修饰)

二、句子“作用”:
(一)“作用”题型:
例: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问题:“惟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眼前的景物描写转向了历史抒写。

(二)“作用”解法:
从分析句子的位置入手。
☆句子位于文章的开头
作用1:点明主旨,领起下文。
作用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作用3:蓄势(张本,铺垫),奠定感情基调。
作用4: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句子位于文章的中间
作用1:承上启下过渡
作用2:衬托
作用3:渲染,烘托气氛
作用4:点明主旨
☆句子位于文章末尾
作用1:总结上文
作用2:呼应上文
作用3:卒章显志
作用4:深化主旨


自测题:
总想为你唱支歌
吕锦华
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
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虐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便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去民勤县拜访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漠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曰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曰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踽踽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在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这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红潮。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地涌动一层情思。
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长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
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

1、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3、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如何解答文学类文本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作用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缺不了鉴赏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作用,下面就如何解答现代文鉴赏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作用谈一些高考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
一、句子“含意”:
(一)“含意”诠释:(诗文、说话等)含有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
然而,高考现代文阅读鉴赏要求回答的“含意”所指远非这么简单,细究一下,有如下四种类型。

(二)“含意”类型:
例1:2008年全国I卷15题: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分析:此题的“含意”是要考生说明作者这样讲的缘由。
例2:2008年全国Ⅰ卷15题: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分析:此题的“含意”是要考生体悟作者这样讲的原因以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例3:2005年福建卷13题:“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参考答案:人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选择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分析:此题的“含意”是要考生用通俗明了的话语阐发该句的哲理意义。
例4:2006年湖北卷17题:“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带回一种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跃的气氛似的。”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意 。
参考答案:①羊群带回了阿尔卑斯山的生机;②羊群归家给人们与动物带来了喜悦与欢欣。
分析:此题的“含意”是要考生将生动形象的描写转换成概括的、直白的叙述。
例5:09年台州市一模卷,指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
参考答案:庄稼从春种到秋收时间非常漫长,只有收进谷仓,希望才成为真实,才成为幸福的依托。
分析:此题的“含义”是要考生理解句子的修辞,用直白的语言表述出来。

如何解答文学类文本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作用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缺不了鉴赏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作用,下面就如何解答现代文鉴赏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作用谈一些高考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
一、句子“含意”:
(一)“含意”诠释:(诗文、说话等)含有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
然而,高考现代文阅读鉴赏要求回答的“含意”所指远非这么简单,细究一下,有如下四种类型。

(二)“含意”类型:
例1:2008年全国I卷15题: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分析:此题的“含意”是要考生说明作者这样讲的缘由。
例2:2008年全国Ⅰ卷15题: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分析:此题的“含意”是要考生体悟作者这样讲的原因以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例3:2005年福建卷13题:“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参考答案:人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选择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分析:此题的“含意”是要考生用通俗明了的话语阐发该句的哲理意义。
例4:2006年湖北卷17题:“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带回一种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跃的气氛似的。”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意 。
参考答案:①羊群带回了阿尔卑斯山的生机;②羊群归家给人们与动物带来了喜悦与欢欣。
分析:此题的“含意”是要考生将生动形象的描写转换成概括的、直白的叙述。
例5:09年台州市一模卷,指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
参考答案:庄稼从春种到秋收时间非常漫长,只有收进谷仓,希望才成为真实,才成为幸福的依托。
分析:此题的“含义”是要考生理解句子的修辞,用直白的语言表述出来。

(三)“含意”解法:
1、还原法——还原其“真面目”。
此方法适用于运用了艺术手法(象征意义、比喻意义、双关意义)的文采句。
分析:让语言出彩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恰当运用艺术手法(隐喻、拟人、象征等),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直露的意思变得含蓄。而形象、含蓄的语句却增添了理解、品味的难度,考生应当学会剥离艺术手法,还原本意,领会其所表之情,所达之意,把它作为理解句子含意的切入点。如例5的答案。
2、发掘法——挖掘内涵(要告诉人们的道理)。
此方法适用于用语简练而内涵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句(警句)。
分析:哲理句(警句)积淀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凝聚着作者体验人生的智慧,显示出很强的思辨性和启发性。我们对这类句子应当具有很强的敏感性,阅读中一旦碰到要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内涵,即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如例3的答案。
3、变换法——把原问题变成:为什么说“被解释的句子”?
此方法适用于解说“缘由”和“蕴含的思想感情”的文句。
分析:句与句,句与段,句与篇总是存在着某些关系,或逻辑上的,或情感上的。需要理解含意的句子,在文中某个局部,或为起句,或为结句,大都表明了作者的某一体验,某种见解,命题人要你理解的常常不是该句本身,而是产生这种体验或见解的缘由。如例1、例2两题。
如何变换问题实例:
例1:(2008年全国I卷15题)解释“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的含意。
——变换成:为什么作者说“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例2:(2008年全国I卷15题)解释“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的含意。
——变换成:为什么作者说“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参考答案:
例1: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因为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所以(作者说“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例2: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因为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所以(作者说“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含意”解答三个步骤:
1、判(判断句子是否考手法,判断句子是否是警句)
2、变(若无手法,也非警句,把原题变换成:回答为什么说“被解释的句子”)
3、定(定表述,定重要词;先分层,重修饰)

二、句子“作用”:
(一)“作用”题型:
例: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问题:“惟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眼前的景物描写转向了历史抒写。

(二)“作用”解法:
从分析句子的位置入手。
☆句子位于文章的开头
作用1:点明主旨,领起下文。
作用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作用3:蓄势(张本,铺垫),奠定感情基调。
作用4: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句子位于文章的中间
作用1:承上启下过渡
作用2:衬托
作用3:渲染,烘托气氛
作用4:点明主旨
☆句子位于文章末尾
作用1:总结上文
作用2:呼应上文
作用3:卒章显志
作用4:深化主旨

自测题:
总想为你唱支歌
吕锦华
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
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虐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便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去民勤县拜访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漠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曰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曰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踽踽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在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这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红潮。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地涌动一层情思。
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长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
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

1、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3、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相同的特点:顽强不屈,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用意:表现大西北的精神风貌;表达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2、(1)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
(2)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3、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和想象的表现手法。
好处: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胡杨林死而不屈的精神。
4、(1)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
(2)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
(3)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小说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小说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小说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都会遇到小说类的阅读,可能会被有些困扰。下面我整理出来了小说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一...解答思路、 分析某个情节在全篇小说中的作用,一般从四个方面、一是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二是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三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四是从给读者的感受...

如何解答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人称的作用题型
1、解答高考试题的步骤与平时复习考试的步骤相同,在高考复习时,老师是如何指导考生解答文学类阅读人称试题的,高考时就怎么去解答。2、明年高考全国有25个省份使用全国卷,由于中学教学大纲不变,全国都一样,高考命题的具体内容和依据都是统一的考试大纲,因此,对于高考考生来说,只要按照原有复习备考...

文学类文本阅读人物形象如何分析
我们在阅读文学类文本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①文学类文本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

高二语文小说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详解
高考语文——小说答题要点 1、答出描写人物。2、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3、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方法 1、快读浏览全文,领会基本思想 拿到浏览知道题以后,要快速将文章浏览一遍,在这...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何特点?”这类题该如何做答?_百度...
小说的情节安排:1.所选题材要有现实基础 2.情节安排合理化,有相应的辅助和暗示 3.情感变化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 具体内容请参见百科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2615889.htm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615889.htm ...

什么叫阅读表达?
阅读表达指读者用自己的语言将文章或作品的内容表现或传达出来的能力。阅读表达与阅读理解、阅读记忆、阅读鉴赏等能力密切相关,是它们的综合运用,并月肩巨培养运用语言交流思想的雏力。阅读表达可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口头表达指对读物的内容进行口头复述、解释或评述。

语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第二部分(选做题):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 高分口诀:读懂文章 审准题眼 规范作答 0.现代文(各类文本)阅读与答题基本知识 (一)答题基本知识: 1.阅读: 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

语文阅读技巧回答问题
写人、写事的文章可以采用同一种概括段意的方法——谁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干什么?结果怎样?而状物、写景的文章往往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写:如外形、性能、用途等。这类体裁的文章概括段意时不可用标题或问题式来概括。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概括段落大意题型,小编就介绍到这里。各位考生若想要了解更多与...

高考语文基础、重点、难点
第一类: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考纲陈述: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观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文学作品时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所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1.分析综合C①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语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重难点一: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思路的基本方法 技巧1:辩明文体,选准角度. 议论文体,可从...(三)基本题型题(非探究型和评价型)及解答思路 题型1: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 A.语句的...题型5: 探究类(含评价)另附专题 第一类:文学类文本的阅读: 考纲陈述: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

大理白族自治州13296094957: 如何解答文学类文本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作用 -
向顷伤风: 如何解答文学类文本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作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缺不了鉴赏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作用,下面就如何解答现代文鉴赏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作用谈一些高考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一、句子“含意”:(一)“含意”诠释:(诗文、说...

大理白族自治州13296094957: 怎样解答句子含义题 -
向顷伤风: 不同文体的文章,其重要句子的侧重点多有不同.例如,记叙文要求侧重理解文中交代要素的句子,叙述中穿插的精彩的议论、抒情的句子;议论文要求侧重理解表明观点的句子,论述精辟的句子;文学作品要求侧重理解文中对刻画人物、反映...

大理白族自治州13296094957: 如何解答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类题目 -
向顷伤风: 有比喻的说出本体和喻体,找出两者共通的特点,结合文本分析.双关句说出表层意思和隐含意思,结合文本分析.一般句子就是划线句子的上句或者下句,前后找找,三句之内~ 本人的一点自己的看法~~

大理白族自治州13296094957: 如何解答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类题目那种有点特殊的句子,即使看懂了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怎么规范语言.无从下笔... -
向顷伤风:[答案] 有比喻的说出本体和喻体,找出两者共通的特点,结合文本分析. 双关句说出表层意思和隐含意思,结合文本分析. 一般句子就是划线句子的上句或者下句,前后找找,三句之内~ 本人的一点自己的看法~~

大理白族自治州13296094957: 文学类文本阅读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关键词一般是哪些 -
向顷伤风: 1、具有临时指代意义的词语(代词) 2、表现文章主旨的词语(主旨词) 3、在语境中被赋予临时含义的词语 4、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 5、有特殊感情色彩的词语 6、对生动形象词语的理解

大理白族自治州13296094957: 求高中文学类阅读解答技巧
向顷伤风: 一、认真解读《课标》,强化目标意识 《语文课标》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我们认为老师自己应该先认真解读《语文课标》,明确考试方向,洞察考试热点,同时学生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

大理白族自治州13296094957: 语文阅读题怎么答? -
向顷伤风: 题型1: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 A.语句的含义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B.语句的作用题: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1文首句:⑴照应标...

大理白族自治州13296094957: 语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
向顷伤风: 第一部分(必做题):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的阅读(15分) 考纲陈述: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意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

大理白族自治州13296094957: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
向顷伤风: Ⅰ、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解题方法) 一.要点满足法 解答主观性阅读题,首先要看清该题的分值.一般说来,超过2分的题,其答案往往有两个以上的分值对应点,答案起码有两个词语或词组或句子.高考阅卷评分都是按概括的要点来评分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