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挑衅大国文言文

作者&投稿:邰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为啥周边小国敢挑衅中国

一、中国重视稳定大局太过分。对于中国这样的泱泱大国,诚然稳定是大局,稳定压倒一切。可是,为了这个所谓的大局,近年来中国实在是迂腐,邻国一而再再而三地抢占我国南海岛礁,我国几乎都以大局为重,害怕引起冲突坏了大局,忍气吞声应对,致使我国海疆四处告急。

二、中国过于强调韬光养晦。韬光养晦原本是一种姿态和策略,并非中国外交的唯一选择。然而近年来有人片面强调韬光养晦,面对日本越南菲律宾的挑衅与抢占,仍然刻意强调韬光养晦,并高调宣称“中国克制是自信”,这是某某伟人留下的政治嘱托。

因此对面日本越南菲律宾的挑衅,我国除了放录音机式地抗议外,抗议之后就没了下文,丝毫不提伟人曾留下“必要时动武收复主权”的遗嘱。这样过于强调韬光养晦,无疑是鼓励邻国加油对抗中国,“我们”就成全中国韬光养晦“自信”好了。

三、和平共处几乎没了底线。和平共处是不错的与邻国相处原则,也是中国外交的基石。然而,面对诸多邻国的挑衅与抢占,我们仍然只懂得和平共处的话,那无疑是让中国挨耳光还告诉邻国“中国讲和平第一,尽管欺负中国不会有问题”。这样的和平共处指导思想下,和平没了底线,当然中国只能吃亏。

四、邻国软硬兼施屡获成功。面对诸多邻国的挑衅与抢占,国内民众气愤异常,媒体更是对此议论纷纷,民间动武意愿与呼声可谓一浪高过一浪。

然而,每当局势稍微出现危急的状况,越南菲律宾等奉行冒险主义政策的国家,赶紧施出派遣高官访华,或特使来华示亲的举止,不仅立即局势改观和缓,反而还会从中国得到巨大的援助与经济利益。难怪日本要声称从越南的对华软硬兼施中吸取经验呢。这就是弱小邻国也敢于欺凌中国、屡屡挑衅与抢占中国利益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战国策》智伯欲伐卫文言文翻译

【原文】

智伯欲伐卫,遗卫君野马四百,白璧一。卫君大悦。群臣皆贺,南文子有忧色。卫君曰:“大国大欢,而子有忧色何?”文子曰:“无功之赏,无力之礼,不可不察也。野马四,白璧一,此小国之礼也,而大国致之。君其图之。”卫君以其言告边境。智伯果起兵而袭卫,至境而反曰:“卫有贤人,先知吾谋也。”

智伯欲袭卫,乃佯亡其太子,使奔卫。南文子曰:“太子颜为君子也,甚爱而有宠,非有大罪而亡,必有故。”使人迎之于境,曰:“车过五乘,慎勿纳也。”智伯闻之,乃止。

【译文】

智伯想攻打卫国,就送给卫君四匹名为野马的良马和一支白璧。卫君十分高兴,群臣都来庆贺,南文子却面带愁容。卫君说:“全国上下一片喜庆,而你却愁眉苦脸,这是为什么呢?”文子说:“没有功劳就受到赏赐,没费力气就得到礼物,不可以不慎重对待。四匹野马和一支白璧,这是小国应该送给大国的礼物,而如今大国却将这种礼物送给我们,您还是慎重考虑为好。”卫君把南文子的这番话告诉边防人员,让他们加以戒备。果然不出南文子所料,智伯出兵偷袭卫国,到了边境又返回去了。智伯失望地说:“卫国有能人,预先知道了我的计谋。”

智伯还是想袭击卫国,处心积虑地假装逐出他的太子,让他逃奔卫国。南文子说:“太子颜是个好人,智伯又很宠爱他,他没有犯什么大罪却逃亡出来,这其中必有蹊跷。”南文子让人到边境迎接人,并告诫道:“如果太子的兵车超过五辆,就要慎重,千万不要让他入境。”智伯听说后,无可奈何,只好打消了偷袭卫国的念头。

3. 中国古文中有对“大国”的阐述吗

1. 古指大诸侯国。《诗·商颂·长发》:“ 玄王 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公羊传·隐公五年》:“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其馀大国称侯。” 何休 注:“大国谓百里也。”《后汉书·樊宏传》:“ 宏 顿首自陈:‘无功享食大国,诚恐子孙不能保全厚恩,令臣魂神慙负黄泉,愿还 寿张 ,食小乡亭。’”

2. 泛指大的国家。 郭沫若 《牧羊哀话》三:“大国的客人,那是我们 闵家 佩荑小姐 呢!”

3. 比喻具有独立性的事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于是 荀况 《礼》、《智》, 宋玉 《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

4. 求古文《包藏祸心〉译文

原文是这个吗?

【原文】

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伍举为介。将入馆,郑人恶之,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

既聘,将以众逆。子产患之,使子羽辞,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从者,请墠听命。”令尹使大宰伯州犁对曰:“君辱贶寡大夫围,谓围将使丰氏抚有而室。围布几筵,告于庄、共之庙而来。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唯大夫图之。”子羽曰:“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而有所雍塞不行是惧。不然,敝邑,馆人之属也,其敢爱丰氏之祧?”

伍举知其有备也,请垂櫜而入。许之。

【译文】

楚国公子围到郑国聘问,同时迎娶公孙段家的女儿。伍举担任副使。他们正准备住进城内宾馆,郑国人怀疑他们有诈,派行人子羽同他们说了,于是住在城外的馆舍。

聘问结束以后,公子围准备带领军队前去迎亲。子产担心这件事,派子羽推辞,说:“由于敝国地方狭小,容纳不下随从的人,请允许我们在城外修整祭祀的地面听候命令。”公子围派太宰伯州犁回答说:“辱蒙君王赏赐敝国大夫围,告诉围说‘将让丰氏作你的妻室’。围摆设了祭筵,在庄王、共王的宗庙视告后才来。如果在野外赐给围,这是将君王的赏赐抛在了草丛里,这就使敝国大夫围不能置身于卿大夫们的行列了。不仅是这样,更使围欺骗自己的先君,将不能再作敝国国君的大臣,恐怕也无法向敝国国君复命了。希望大夫考虑这件事。”子羽说:“小国没有罪,依赖大国才真正是它的罪过。本来打算依赖大国安定自己,又恐怕他们包藏祸心来图谋自己。敝国唯恐小国失去依赖,致使诸侯心怀戒备,使他们莫不怨恨大国,抗拒违背君王的命令,从而使大国的命令不能贯彻,无法施行。要不是这个原因,敝国是替贵国看守馆舍的,岂敢爱惜丰氏的宗庙而不让入内?”

伍举知道郑国有了防备,就请求让军队垂下箭囊入城。郑国同意了。

5. 翻译古文:善谋上:虞、虢,皆小国也

译文供参考:

善谋篇上:虞、虢二国,都是弱小的国家。虞国有夏阳可以作防守的要隘,(若)虞、虢齐力防守,晋国也没法拿下他们。所以晋献公要攻打虞、虢时,荀息献计说:“您何不以屈产宝马和垂棘宝玉为礼,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晋献公说:“这是晋国重宝啊,他要是拿了我的宝物,不借道给我,那怎么办?”荀息说:“这是小国对待大国的规则啊。他要是不借道给我们,必定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接受了礼物就借道给我国,那(宝玉)就相当于从我国内库里拿出来,放到了外仓中;(宝马)就相当于从宫内马厩中牵出来,放到了宫外马厩中。”献公说:“宫之奇还在啊,肯定不会让虞公接受这礼物的。”荀息答:“宫之奇明白当然是明白的,就算这样,但他的为人心思通达却性格软弱,又只比虞公稍年长一点。心思通达他的劝谏就会说得简略,性格软弱就不能强硬的坚持谏言;只比虞公稍长一点,虞公就易轻视他,况且玩好珍宝就在眼前,而忧患却有另一国在前面顶着。中等智慧以上的人,才能思考清楚此事,我料定虞君只有中等智慧以下的水准。”晋献公于是就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宫之奇劝谏虞公道:“晋国使者,带着极贵重的礼物,说着很谦和的话,肯定对虞国有不轨之心。俗话说:‘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所以虞、虢两国彼此相救相依,不是一般的互相施惠啊。今天(晋)灭了虢国,明天就能灭了虞国。”虞公不听,就这样接受了晋国礼物并借道给晋国,不久晋军(灭了虢国)返回。秦穆公四年,返回时灭了虞国。荀息牵着马儿抱着宝玉进前说:“我的计策怎么样?”晋献公说:“宝玉还是原样,但我的宝马牙齿长长啦。”晋献公用了荀息的计谋从而灭了虞国,虞公不听宫之奇的谏言从而亡了国,所以荀息不能算霸王良佐、乱世中吞并他国的谋臣,像宫之奇就可以说是忠臣谋士了。

附原文:

善谋上:虞、虢,皆小国也。虞有夏阳之阻塞,虞、虢共守之,晋不能禽也。故晋献公欲伐虞、虢,荀息曰:“君胡不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彼受吾璧,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置之外府;取之中厩,置之外厩。”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也。”荀息曰:“宫之奇知固知矣,虽然,其为人也,通心而懦,又少长于君。通心则其言之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之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之使者,其币重,其辞微,必不便于虞。语曰:‘宴亡则齿寒矣。’故虞、虢相救,非相为赐(一说“德”)也。今日亡虢;而明日亡虞矣。”公不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旋归。四年,反取虞。荀息牵马抱璧而前曰:“臣之谋如何?”献公曰:“璧则犹是,而吾马之齿加长矣。”晋献公用荀息之谋而禽虞,虞不用宫之奇而亡,故荀息非霸王之佐,战国并兼之臣也,若宫之奇则可谓忠臣之谋也。

6. 两败俱伤 古文翻译

译文

韩国与魏国相互攻打,打了整整一年。秦惠王想劝救,向文武大臣询问。有的说劝救有利,有的说劝救不利。秦惠王一时之间下不了决定。陈轸刚好到了秦国,秦惠王问他:“你离开我,去了楚国,有思念寡人没有?”陈轸回答说:“大王听过越人庄舄吗?”秦惠王说:“没有。”陈轸说:“他在楚国当了大官,不久生病了。

楚王说:‘庄舄是越国的微贱之人,现在在楚国做了大官,尊贵富有了,也思念越国不?’身边的侍从人员回答说:‘一般人生病时最容易泄露自己对故土的思念之情。他思念越国就会说越语,不想念越国就会说楚语。’让人去听他说话,果然还是说越语。现在我虽然被弃用被赶到了楚国,怎么会不说秦话了!

秦惠王说:“好!韩国与魏国相互攻打,打了整整一年。有的对我说劝救有利,有的对我说劝救不利。我下不了决定。希望你为你的主子谋划之余,能帮我谋划这件事。”陈轸回答说:“应该也有人讲过卞庄子刺虎的故事给您听吧?

卞庄子想杀老虎,客馆里的佣人劝他:说‘两只老虎在吃一头牛,牛好吃他们就必然会争起来,争起来他们就会打起来,打起来强大的一方就会受伤,弱小的一方就会死。您趁机上去刺那只受了伤的,一举而有杀两头老虎的名声。’卞庄子认为他说得对,就站在一旁看着两虎相斗。不一会,两只老虎果然打起来,强大的那只老虎受伤了,弱小的那只老虎死了。

卞庄子趁机上去刺那只受伤的,果然一举而有拿下两只老虎之功。现在韩魏相争,打了整一年还停不下来,这一定会导致两国中强大的一方受损伤,弱小的一方灭亡,到时候趁机去讨伐受伤的那个国家,必然一举而拿下两国。这不就像是卞庄子刺虎吗?(为自己的利害得失而选择立场),我为自己的国君出主意与为大王您出主意有什么不同呢?

秦惠王说:“好。”最终不去劝救。最后韩魏两国果然强大的一方受损伤,弱小的一方灭亡了。秦国这才出兵讨伐,大获全胜。这是陈轸的计谋。

原文

韩魏相攻,期年不解。秦惠王欲救之,问于左右。左右或曰救之便,或曰勿救便,惠王未能为之决。陈轸适至秦,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陈轸对曰:“王闻夫越人庄舄乎?”王曰:“不闻。”曰:“越人庄舄仕楚执珪,有顷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人也,今仕楚执珪,贵富矣,亦思越不?’中谢对曰:‘凡人 思故,在其病也。

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楚声。’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今臣虽弃逐之楚,岂能无秦声哉!”惠王曰:“善。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或谓寡人救之便,或曰勿救便,寡人不能决,愿子为子主计之馀,为寡人计之。”陈轸对曰:“亦尝有以夫卞庄子刺虎闻于王者乎?

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是必大国伤,小国亡,从伤而伐之,一举必有两实,此犹庄子刺虎之类也。臣主 王何异也?”惠王曰:“善”。卒弗救,大国果伤,小国亡,秦兴兵而伐大克之,此陈轸之计也。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史记·张仪列传》,《张仪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篇。讲述了陈轸用卞庄子刺虎的故事让秦惠王明白:韩魏相争,就像是两头老虎打架,他们两败俱伤时才是秦国出兵的最佳时机。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人物背景

陈轸,战国时期齐国人,纵横家。陈轸凭借口舌之利,为齐国击退楚国大军。甚至张仪要陷害他,都被他巧妙地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化解。即便是强大的秦王,也经常听他的主意,甚至还因此大败敌国。陈轸的一生,经历了齐、秦、楚三国的官场。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
1、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

“李斯因说秦王,请先取韩以恐他国”翻译这篇文言文
李斯执掌国政。“李斯因说秦王,请先取韩以恐他国”文言文相关信息:【出处】《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作品名称】《秦始皇本纪》【文学体裁】纪传体通史 【作者简介】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文言文鲁襄公
由于大国的政令没有定准,国家和家族都很困乏,意外的。 2. 【翻译下面文言文或问子产 有人向孔子问子产是怎样的人物。 孔子道:“是宽厚慈惠的人。” 又问到子西。 孔子道:“他呀,他呀!” 又问到管仲。孔子道:“他是人才。 剥夺了伯氏骈邑三百户的采地,使伯氏只能吃粗粮,到死没有怨恨的话。” ⑴子...

国家_文言文
2. 古文中“国”的意思有哪些,如何区分 〈名〉 1. (会意。从“囗”( 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state] 国,邦也。——《说文》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 方...

韩非子文言文答案
C.国家的安危在于君主能否分清是非,而不在于强弱,因此,有时弱国也可以战胜强国,小国也可以战胜大国。 D.尧和当时的国民并没有订立牢靠的盟约,但治国原则能够行得通,所以,成为明君不需要制订什么法令。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故安国之法,若饥而食,寒而衣,不令而自然也...

《天下良宝》的文言文译文是什么?
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大国之攻小国,譬犹童子之为马也。童子之为马,足用而劳。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2009-09-18 文言文翻译 94 2009-08-11 求人教版文言文译文 1 2017-01-28 天下还没有统一。家庭还不能团聚。是哪句文言文的译文。 2011-08-16...

文言文国者开头的
4. 文言文国的一词多义 (1) (会意.从“囗”( 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state] 国,邦也.——《说文》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 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

文言文民穷国危
4. 《元史·杨景行传》文言文翻译 杨景行,字贤可,吉安太和州人。延祐二年进士及第,授官为赣州路会昌州判官。会昌百姓历来不知凿井饮水,都汲河水食用,所以多患疾病;也不知道使用陶瓦,而是以茅草盖屋顶,因而多发生火灾。杨景行教当地百姓凿井饮水,以陶瓦代替茅草建屋,民众才免受疾病、大灾之...

文言文阅读章邯军棘原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小题1:C小题1:B小题1:C小题1:见翻译 译文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项羽的军队则屯驻漳水的南面,两军对垒相持,尚未交战。 秦军几次后撤,二世为此派人去责问章邯。章邯颇为恐惧,遣长史司马欣前去请示事务。 司马欣抵达咸阳后,在皇宫的外门司马门逗留了三天,赵高也不予接见,...

越王勾践反国文言文翻译
越王勾践回反国说的是勾践被吴国释放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事迹。越王勾践也因此名垂千古。原文 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

晴隆县18244407361: 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什么意思?请问有人知道吗? -
董夜心达: 小国与大国相处,若大国仁德则小国成其附庸,若大国没有仁德则将被其吞并,危机时候只能冒险行事,没有其他路可走了.

晴隆县18244407361: “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什么意思? -
董夜心达: 国家弱小而不懂得放低姿态,力量单薄而不畏惧强敌,不知礼仪而冒犯强大的邻国,贪婪专断而拙于外交的过些情况,足以亡国啊.出自《韩非子·亡徵第十五》 节选出自《韩非子·亡徵第十五》 羁旅侨士,重帑在外,上间谋计,下与民事者...

晴隆县18244407361: 大国以下小国,乃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乃取大国. 这句话什么意思? -
董夜心达:[答案] 大国对小国谦下,就可取得小国的归附;小国对大国谦下,就可取得大国支持.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皆得其欲》

晴隆县18244407361: 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是什么意思? -
董夜心达: 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小国没有罪,依赖大国才真正是它的罪过.本来打算依赖大国安定自己,又恐怕他们包藏祸心来图谋自己.敝国唯恐小国失去依赖,致使诸侯心怀戒备,使他们莫不怨恨大国,抗拒违背君王的命令,从而使大国的命令不能贯彻,无法施行.

晴隆县18244407361: 文言释义: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
董夜心达: 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本来打算依赖大国安定自己,又恐怕他们包藏祸心来图谋自己.敝国唯恐小国失去依赖,致使诸侯心怀戒备,使他们莫不怨恨大国,抗拒违背君王的命令,从而使大国的命令不能贯彻,无法施行.

晴隆县18244407361: 为什么文言文都是讽刺小国家没有大国家 -
董夜心达: 应该说有些文言文的内容讽刺了小国家,尤其是一些寓言是这样.但也有很多文言文讽刺的是大国,比如《过秦论》讽刺了秦国,《六国论》讽刺了战国七雄中的六国.

晴隆县18244407361: 攻小服大文言文翻译 -
董夜心达: 周公旦已经战胜了商纣王,将要去攻打商盖这个地方.辛公甲说:“大国难以攻打,小国容易收服,不如先征服众多小国来威慑大国.”于是就攻打东方各个小部落,而商盖也就归附了.

晴隆县18244407361: 老子<小国寡民>的古文翻译 -
董夜心达: 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效率高达十倍百倍的机械也不使用;使人民爱惜生命,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和车,却没有地方要乘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陈列它.使人民再用结绳的方法来记事.使人民对他们的吃食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的住宅感到安适,对他们的习俗感到满意.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晴隆县18244407361: 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思 -
董夜心达: 鹿在我国古代被认为是鲜美而难得的食物,后又代表政权,所以有“逐鹿中原”之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大国如果有仁德,小国是它的附庸.如果没仁德,小国就会被兼并.

晴隆县18244407361: 文言文: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有罪也?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 -
董夜心达: 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有罪也?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 文言释义:处在大国之间,都要求我们服从强者的命令,难道成了我们的罪过?你们大国如果不考虑这些,那我们就无处逃避性命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