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退避三舍斗楚兵的历史战争故事

作者&投稿:邹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春秋之际,诸侯纷争。晋献公年老体弱,无力过问国事,他的宠妃骊姬 便擅自废除长子重耳,把自己亲主的儿子立为太子,并千方百计谋害重耳。 重耳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逃到异国他乡去躲灾避难。

重耳在外一直流浪了十多年,最后来到楚国。楚成王把他当作贵宾,用 很高的礼节来招待他,使他很受感动。重耳对楚成王也很敬重,两人常常谈 到深夜,成了要好的朋友。

在一次宴会上,楚成王醉醺醺地问重耳:

“将来,公子要是回到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呀?” 重耳谦恭而又微笑着说:“楚国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叫我拿什么东西来

报答呢?” 楚成王摇头晃脑地又问:“这么说,你就不想报答我罗?”

重耳想了一会儿,说:“倘若我能回到自己的'国家,愿与楚国交好,世 世代代永不打仗,想方设法让两国的百姓都能过上太平日子。”楚成王连连 点头:“好,说的好!”一怀酒下肚之后,又问:“万一两国发生战争怎么 办?”

重耳郑重其事地摇了摇头说:“不会的。”

“万一呢!”

“万一发生了战争,在两军相遇时,我就退避三舍。”古时行军,每 30 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就是自动撤退 90 里的意思。

楚成王听了,高兴得又喝了几大怀。

坐在楚成王旁边的楚国大将成得臣一直阴沉着脸,冷眼盯着重耳。他心 里骂道:这个无家可归的野狗,尽在这儿讲好听的。等宴会一结束,他便去 拜见楚成王,说:“国君,我看得出,重耳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我看把他 宰了,免得后患无穷!”

楚成王虽然醉了,但心里却很明白。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将来,有重耳在普国,他就多了一份力量;那么,将来攻打宋国,称霸天下就不成问题 了。宋国也是个大国,离楚国不远,一直是楚成王的眼中钉,肉中刺。楚成 王早下了决心,非拔掉这个钉子不可。

就在那年冬天,重耳在其它国家的援助下终于回到了晋国,当上了国君。

他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使晋国逐渐恢复了元 气。

不久,宋国国君宋襄公派他的儿子来求见晋文公。晋文公使召见了他, 宋公子泪流满面地向他诉说,楚国又派成得臣带领人马欺负他们了,恳求晋 文公发兵,帮助他们打退楚国的进攻。

晋文公想起当年在楚国受到的厚遇,如今,怎么好意思出兵呢! 宋公子又气愤地说:“他们太不像话了,老是欺负中原的诸侯国。主公你不是常说要扶助弱小的国家吗?现在正是时候啦!” 他见晋文公还在犹豫,又道:“楚国那个成得臣,骄横自大,连你也不

放在眼里,他说??”

“说什么?”

“说你是个口蜜腹剑的小人,你要是敢出兵,他非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一番话,把晋文公激得心里火冒冒的,他问道:“是真的吗?”

“有半句假话,五雷劈顶!” 晋文公猛地抽出宝剑,当空一挥,叫道:“发兵,马上发兵!” 晋文公抓紧时间扩充人马,整顿军队;不出三个月,便亲自率领大军浩

浩荡荡地去解救宋国。楚国旁边还有两个小国——曹国和卫国,晋文公路过 那里,顺手牵羊,把两国的国君俘虏了。这就等于扳掉了楚国的两颗门牙。 楚成王根本不相信晋文公会出兵,会与他为敌,直到成得臣第三次来报 信时,他还说:“不可能,当年我对重耳那么好,他怎么会忘恩负义呢!” 成得臣马上说道:“国君,当初我劝你把他杀了,根除后患,可你不听,现在怎么样??” 楚成王背着手,在屋里直转,口中喃喃自语:“这个重耳,怎么能这样呢!怎么能这样呢!” 成得臣劝楚王不要着急,只要拨给他三万人马,他一定把重耳的首级拎回来。楚成王把手直摆:“别这样,别这样,等几天看看。我相信重耳下会 和我过不去的。”


晋文公面对楚军为什么要命令晋军退避三舍?
晋文公命令晋军撤退,就是为了表示实行自己对楚成王许下的诺言。当然,晋文公命令晋军撤退,并不单纯是为了实行诺言。因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取信于民,可以激励晋军士气,可以使自己在政治上处于主动地位;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开楚军的锋锐,挫伤楚军的士气,选择有利时机同楚军决战。但是,晋国的一...

城濮之战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城濮之战主要内容: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魏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主将子玉,狂妄自大,坚持要与晋国决战。晋军利用楚军左右两翼兵力薄弱的特点,采取了先...

晋文公守诺退避三舍的故事
在后面晋文公与楚军相对的时候,晋文公果断下令退避三舍,晋军将士就不满了,这时狐偃解释说出来解释,这是晋文公当初在楚王面前答应过的,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之后的故事就是两国开战,晋文公大败楚国成为一代霸主。晋文公安定国内后,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

晋文公退避三舍斗楚兵的历史战争故事
他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使晋国逐渐恢复了元 气。不久,宋国国君宋襄公派他的儿子来求见晋文公。晋文公使召见了他, 宋公子泪流满面地向他诉说,楚国又派成得臣带领人马欺负他们了,恳求晋 文公发兵,帮助他们打退楚国的进攻。晋文公想起当年在楚国受到的厚遇,如今,...

晋文公打败楚的战役是什么
战役是:城濮之战。城濮之战,发生于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是晋、楚两国在魏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战争之后,晋国...

重耳为什么要在与楚国的战争中退避三舍
重耳在当初逃亡过程中 受过楚国厚恩 当时做过承诺 如果自己将来能继任晋国国君 万一晋楚开战 晋国一定退避三舍 作为报答 后来果然发生了他预言中的事 为了遵守诺言 他命令军队后撤三舍 也就是90里

晋文公退避三舍之后,为何最后反而大获全胜?
便得意洋洋,松懈了防务,整个战斗士气下降。轻敌大意的楚军之后便被蓄势而发的晋军一举攻破,晋文公笑到了最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从此晋文公退避三舍打破楚军的故事广为流传。这在兵法上就叫做以退为进,兵不厌诈,利用心理战麻痹对手再趁他懵,送他终。

退避三舍的故事?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在晋楚城濮之战中他果然率兵退避了九十里。 扩展资料: 退避三舍(tuì bì sān shè),汉语成语,指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

退避三舍是什么时期的故事
退避三舍是春秋时期的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原文: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 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国执政, 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退三舍以辟...

晋文公用了什么方法,退避三舍,还能赢得战争
宋免矣”的方法,以曹和卫为突破口,争取到了齐秦和自己的国家站在一个战线。之后在战争中夺取主动权,先是主动退避三舍,之后伺机而战,和秦国、齐国、宋国的军队会合,划分优势的兵力,针对地方,最后各个击破,达到了胜利。这也就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对比,韬光养晦,伺机而战,有所作为 ...

湖北省13364457061: 退避三舍故事梗概,40字之内,非常感谢 -
何该清开: 主人公是晋文公(重耳),楚王. 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

湖北省13364457061: 1 从“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
何该清开: 历史信息: 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 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国执政, 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

湖北省13364457061: 退避三舍出自哪个历史故事? -
何该清开:[答案]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典 故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

湖北省13364457061: 退避三舍是出自什么故事
何该清开: 出自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湖北省13364457061: 晋楚之战过程 -
何该清开: 一般认为,战国的起点是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是战国的起点.所以,晋是一个存在于西周和春秋的国家,自然不可能在战国时期和楚国有过战争.回到正题,从晋文公重耳之后,晋楚争雄其实是春秋的主旋律.虽然春秋号称五霸,其实大多数...

湖北省13364457061: 齐恒公和晋文公称霸给你的启示 -
何该清开:[答案]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第十五位君主,姓姜,名小白,齐厘公子,齐襄公弟,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在位,是首先称霸中... 的人,团结了新旧贵族,为他建立霸业做好了准备.“城濮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 大破楚军.之后晋文公请周襄王到践土大...

湖北省13364457061: 请问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是什么 -
何该清开: 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国借兵,夺了王位.周襄...

湖北省13364457061: 成语"退避三舍"出自于以下哪一场战争 -
何该清开: 成语“退避三舍”出自于以下哪一场战争( C.)?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正确答案选:C.城濮之战 .

湖北省13364457061: 退避三舍出自那个历史典故 -
何该清开: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 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 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 免冲突.

湖北省13364457061: 1 从“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又有哪些深刻体会? -
何该清开: 两军交战时,一方退让,情况大致有二:一是另一方实力较强,暂时避其锋芒,二是麻痹另一方,使其放松警惕,起到骄敌的作用.随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战胜之.晋文公的退避三舍,便属于后者.此外,此举还有回报当年楚王知遇之恩的意思.退避三舍,即你来,我先退,给你警告.再来,再退,再给警告.但事不过三.退,将发生两种情况:一种是有远见的人会考虑,这不是软弱可欺,应该谨慎,以防有诈;另一种是对方视自己可欺,逼自己到墙角,我只好还击.如果楚军在晋文公退避三舍后,不麻痹轻敌,而是谨慎追击,可能城濮之战会有另一番结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