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隆美尔,帮忙介绍一下“沙漠之狐”隆美尔

作者&投稿:凭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沙漠之狐隆美尔主要事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做到生前显赫,死后殊荣不断,特别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惟有隆美尔一人而已。对其的评价也渐渐趋于两极化,支持的人将其称为纳粹的战神,其高超的军事素质和出色战术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甚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反对的人根据其战略错误称之为“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又鉴于隆美尔曾经是希特勒的爱将,是纳粹最得力的侵略工具,因此被称为“二战纵火犯”。在铁血有很多战友对其顶礼膜拜,也有很多人对其不屑一顾。这其实不奇怪,因为隆美尔本身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中文名:埃尔温·隆美尔外文名: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籍:德国国民族:日耳曼出生地:德国海登姆市出生日期:1891.11.15逝世日期:1944.10.14职业:军人毕业院校:但泽皇家军官候补学校 隆美尔隆美尔,1891年出生于德国符腾堡邦首府海登海姆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教师,母亲出身官宦门第。童年时代的隆美尔是一位自觉、友善、守纪律的学生,青年时期,他体质纤弱,性格内向,有些书生气,爱好数学和机械,对军事并无特殊兴趣。他的理想曾经是做一位工程师或飞艇技师。还是父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隆美尔的父亲鼓励不大愿意从军的隆美尔入伍,并亲自向军方作了推荐。隆美尔18岁加入了陆军,先是做军官候补生,不久就进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受了9个月的军事训练。   隆美尔一生奉行禁欲主义原则,不喝酒、不吸烟。上军校时,他结识了一位名叫露西的少女。1916年两人结婚。婚后12年有了独生子曼弗里德。隆美尔同许多军事家一样,对军事的酷爱和对战争的钟情,远远超过对小家庭生活的迷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隆美尔是一名步兵排长,随部队转战于西线、罗马巴亚和阿尔卑斯山地。他意志坚强,勇猛过人,刻苦耐劳,善用计谋。第一次参加战斗时,他率领3名士兵击败了20名左右法军的进攻。1917年他任上尉连长,在喀尔巴阡山地的一次战斗中,隆美尔率领部队沿着一条罕为人知的山路,连续运动50小时,俘获敌人5000多人,火炮30门。这次大战虽然没有给他更多的参加战斗的机会,但隆美尔两次负伤,四次获得军功勋章,他对战争的高度热情和出色的战斗素质已经显露出来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隆美尔过着一种平淡的生活,官运并不亨通,当了12年上尉。从1919年起,他历任步兵连长、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员、戈斯拉尔市猎骑兵营营长、波茨坦军事学校教员、维也纳新城军事学校校长等职。直到希特勒掌权以后,他才获得了飞黄腾达的机会。他当战术教官时写的《攻击中的步兵》被希特勒看中,1939年,希特勒决定由该书的作者担任其大本营卫队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隆美尔在最高统帅部任职。占领波兰之后,希特勒论功行赏,满足了隆美尔想指挥一个装甲师的意愿。1940年2月15日,他升任第7装甲师师长。从此,隆美尔进入了他军事上的黄金时代。   1940年5月,德军在西线发起进攻。只用十几天就占领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继而侵入法国。隆美尔指挥的第7装甲师独当一面,负责突破马斯河向瑟堡发展攻势的任务。当时,马斯河上的桥梁已被法军炸毁,隆美尔不顾法军炮火的轰击,来到河边指挥强渡。渡河时,他乘第一批船进行直接指挥。当抢占了滩头阵地后,隆美尔又立即返回对岸指挥架桥。第二天上午,第一批15辆战车在西岸登陆,隆美尔立即指挥河西岸的德军向法军进攻,掩护后续部队渡河。   德军突破马斯河防线,隆美尔率领先头部队向法军迅猛追击。他不顾法军重新组织反攻的危险和个人的安危,总是冲在最前面,而其指挥的大部队常常落在后面,以至不得不返回头来寻找这些部队。1940年6月20日,隆美尔装甲师占领瑟堡,结束了进攻法国的战斗。在这不到六个星期的战斗中,他的装甲师前进了350多公里,其中最后四天达220公里,以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俘获敌军9.7万余人,战车485辆,卡车4000辆,火炮数百门,成为参战的德国装甲师中战绩最辉煌的一个师。隆美尔的突出表现,赢得了希特勒的赞赏。他荣获一枚武士级十字勋章。法西斯德国的宣传机器也大肆宣扬隆美尔,隆美尔逐渐变成了德军中“战神”一般的英雄。虽然他专横而又抗上,但却是极优秀极有独到见解的指挥官。   1941年2月11日,隆美尔奉希特勒之命到北非后,立即对前线地区作了空中侦察,他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2月16日,他正式接管了前线的指挥权。2月末,德军攻占了恩努菲利亚。3月,又利用英军调防,轻敌的有利时机,采取大胆行动,把数量不多的德军和意军组成混合纵队,从塞尔提向穆尔祖赫发起进攻,向前挺进了450英里,给英军以意外的打击。九天之后,他又指挥部队攻占了艾阿格海拉地区的要塞、水源和机场,占领了马萨布莱加,把英军逼到阿吉达比亚地区。隆美尔不给英军以喘息机会,乘英军立足未稳,又于4月2日攻占了阿吉达比亚。他不顾意大利最高统帅部的阻止,继续前进,经过艰苦战斗攻陷了梅希里,使整个巴尔赛高原落入轴心国军队之手。英军只剩下了一支被围困在托布鲁克的部队。隆美尔的进攻使英军损失惨重,曾指挥英军大败意军的奥康诺将军也成了德军的俘虏。   不久,英国向北非大举增兵。1941年11月,拥有10万兵员和750多辆坦克的英国第八集团军,在名将奥金莱克的指挥下,发动了代号为“十字军”的攻势,隆美尔以3个德国师、两个意大利军和320辆坦克对阵。由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德军退出昔兰尼加。1942年1月,隆美尔得到150辆坦克的补充。20日,隆美尔获栎树叶双剑勋章,升任非洲军团司令。不久,他守回了昔兰尼加,由此被提升为上将。5月下旬,隆美尔又一次向英军发起攻击,经过一场血战,击溃了英团第8集团军,并向埃及方向挺进。6月19日,他调转头来以3个装甲师和一个摩托化师向托布鲁克要塞进攻,14小时后将其攻克,俘获英军3万多人。两天以后,隆美尔被授予元帅军衔。   到1942年下半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北非战局开始向不利于法西斯德国的方面转化。10月23日,英国名将蒙哥马利率第8集团军向德军发起攻势。希特勒立即将正在休养的隆美尔重新派往非洲,但已无力扭转战局。1943年3月31日,希特勒把隆美尔召回最高统帅部,授予他栋树叶钻石勋章,命他免职疗养。   1943年8月,希特勒又起用隆美尔,任命他为驻意大利北部集团军司令。1943年12月。又任命他为驻法国的B集团军群司令,并负责沿海要塞工事的构筑。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7月17日,隆美尔乘车视察前线返回途中遭美国飞机袭击,他被摔出车外而负重伤。7月20日,暗杀希特勒的行动失败后,他被指控为谋杀希特勒的同案犯。10月14日,希特勒派人送毒药给隆美尔,并传达了希特勒的允诺:如果服毒自尽,将对他的叛逆罪严加保密,并为他举行国葬,其亲属可领取陆军元帅的全部抚恤金。否则,将受法庭审判。隆美尔选择了前者。希特勒果然下令为隆美尔举行国葬,陆军元老伦德施泰特元帅致悼词,希特勒为其送葬。此时此刻,希特勒还在利用隆美尔的声誉为其摇摇欲坠的第三帝国效劳。   虽然隆美尔至死都在为第三帝国效劳,但他仍不失为一位战绩显赫的传奇式人物。在西方军界,有人称他为“战争动物”,称他指挥的装甲师为“魔鬼师”,英国人送给他“沙漠之狐”的美誉,有人甚至称他为“二十世纪的汉尼拔”。这些显然都是对于他出类拔萃的军事造诣和战术天才的肯定。

德军因为隆美尔指挥作战灵活,能够根据沙漠地形、气候等特点用兵,常常以少胜多、从被动变为主动,而称他为“沙漠之狐”。
1941年3月24日清晨,隆美尔指挥德军又攻占了艾阿格海拉地区的要塞、水源地、飞机场,英军撤到阿吉打比亚地区。英军撤到阿吉打比亚地区后,即占领了可以控制这一带高地的梅尔沙隘道以及比尔盐水沼地以南的高地,并在那里构筑工事,准备固守。
隆美尔面临的问题是,等待兵力在5月底到齐之后再进攻,还是马上就行动。如果等待后续部队到齐再行动,那么,就急需解决水源问题,因占领地区的水源已经枯竭。同时,还会使英军利用这段时间构筑起坚固的工事,其结果将使德军付出更大的代价。
不然,就只能使用现有兵力向梅尔沙隘道进攻,以求在一鼓之下击败敌人。隆美尔决定不给英军喘息机会,以最快的速度去打击敌军,变被动为主动。
3月31日晨,在英军立足未稳的时候,德军开始向梅尔沙隘道进攻。双方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德军于傍晚占领了该隘道,第二天,德军又向阿吉打比亚发起攻击,也是用了一天的时间便占领了阿吉打比亚周围的地方。
在这次战斗中,隆美尔为了不让敌军知道自己的实力,他用汽车改装成许多假战车,迷惑敌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隆美尔灵活使用机械化部队,不给敌军喘息机会,所以,不到一个星期,英军就从昔兰尼加的西界阵地后退了二百多英里;不到两个星期,英军从昔兰尼加的东界后退四百英里,只剩下了一支被围困在托卜鲁克的部队。

扩展资料:
埃尔温·隆美尔,出生于符腾堡邦海登海姆市,纳粹德国陆军元帅,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与曼施坦因与古德里安一起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隆美尔中将任驻非洲军团军长。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就迅速扭转了北非战局的初期局势,被提拔为上将,1942年6月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
二战期间,隆美尔被卷进了密谋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中,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尔被迫于1944年10月14日在卡车上服毒自尽,时年53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够做到生前声名显赫,身后殊荣不断,特别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只有隆美尔一人。
对埃尔温·隆美尔的评价也逐渐趋于两极化,支持的人将其称为纳粹战神,其高明的军事素质和出色的战术指挥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的尊崇,甚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
反对的人根据埃尔温·隆美尔战略的失误,将其称为“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但鉴于隆美尔既曾经是希特勒麾下最得力的将领之一,又是纳粹政权的侵略工具,因此也被称为“二战纵火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埃尔温·隆美尔

尽管你悬赏分为0,但我还是愿意回答你的问题。希望版主以后出手大方点。
全名约翰尼斯·埃尔文·尤金·隆美尔1891.11.15出生在德国南部城市海登姆。父亲是个中学校长。隆美尔从小对机械十分感兴趣,在数学方面也很有天赋少年时期曾经自己做出一架盒式滑翔机。隆美尔少年时期体质很弱,对运动不感兴趣,但父亲认定他适合成为一名军人,中学之后送他进入军营,另一方面当时德国是军国主义国家,军人的地位很高。
一战时期隆美尔在南线(德奥与意大利战线)山地部队指挥一个连的兵力,作为突击队,虽然兵力有限但他善于指挥部队长途穿插,集中火力打击敌军要害,打了数次以少胜多的战斗,获得过铁十字勋章。
一战德国战败后,只允许保留十万部队,像隆美尔这样的青年军官纷纷被作为未来扩军备战的种子保留下来。战后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军官晋升缓慢,隆美尔足足扛了当了12年上尉军衔,在此次期间诞生了他的唯一一个男孩子:曼佛雷德后来这个人成立西德某市的市长。从1919年起,他历任步兵连长、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员、戈斯拉尔市猎骑兵营营长、波茨坦军事学校教员、维也纳新城军事学校校长等职。在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员隆美尔将自己在一战时期的丰富作战经历作为教材,向学生灌输进攻,进攻,再进攻的战术理念,成为学校最受好评的教官之一。隆美尔虽然学历不高,但思维敏捷,善于把思想理念转化成文字式的理论,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写出一本名为《步兵攻击》书,这本书与同期古德里安的《注意,坦克》一起成为德国最富盛名的战术教材。
希特勒上台之后,德国军备空前扩张,平民出身的希特勒对德军内部的贵族气氛十分不满,一直希望提拔一些年富力强平民子弟的军人组成军官团。一次希特勒例行视察隆美尔所在的兵营,隆美尔良好的军事素质和脖子上挂的铁十字勋章给了陪同视察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十分深刻的印象,变向希特勒推荐此人。隆美尔与戈培尔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个人关系。
在此之后,隆美尔两件事让希特勒引起重视:一是隆美尔的力作《步兵攻击》,另一件是他担任元首大本营警卫司令时期,在一次视察时,希特勒告诉他车后只许再跟两辆车,隆美尔放过两辆之后亲自站在路中间将一票达官显贵的汽车拦了下来,希特勒大加赞赏隆美尔的忠心耿耿,而隆美尔同样视希特勒为俾斯麦一样能带领德国走向复兴的救世主。在其他很多军官对纳粹心存疑虑时他则心甘情愿为之驱使。
二战爆发后,隆美尔目睹了坦克装甲集群在波兰战役中强大的能力,向希特勒提出希望指挥一个装甲师的想法。十分惊讶的统帅部原本是让他去指挥山地部队。在希特勒的直接压力下只好勉强同意隆美尔指挥实力并不强的第7装甲师。这个师并非由古德里安带出来的正牌坦克部队,装备很多都是从捷克掠夺来的旧货。但是隆美尔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一接手这只新的部队就立刻将坦克作战的原理吃透,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很多独具特色的训练方式,并将自己的进攻思想和迂回穿插的作战特点深入装甲部队训练中,这与坦克的技术思想不谋而合。
1940年5月,德军在西线发起进攻。只用十几天就占领了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继而侵入法国。隆美尔指挥的第7装甲师独当一面,负责突破马斯河向瑟堡发展攻势的任务。当时,马斯河上的桥梁已被法军炸毁,隆美尔不顾法军炮火的轰击,来到河边指挥强渡。身边不时有人中弹可是隆美尔丝毫不为之所动,终于指挥部队强渡成功。在对法作战时,隆美尔第一次遇到英国参战部队和他们的马蒂达尔坦克,英国坦克堡垒式的设计让德国反坦克炮纷纷失去作用,隆美尔第7装甲师的英明也差点毁于英国人的这次反攻,所幸的是关键时刻,德国著名的88mm高射炮发挥了作用,用于平射的88炮成了英国坦克的克星。这次规模不大的战斗对隆美尔产生深远影响,以至后来的北非战争时期,隆美尔经常制定出诱使英国坦克集群进入88mm炮构成的坦克陷阱的作战方案。
隆美尔为人态度专横却才华横溢,每有战斗总是带头冲锋陷阵的性格是他在士兵中保持崇高的威信再加之与最高统帅和纳粹宣传机关的亲密的关系,使之成为希特勒最为宠爱的将领。1941年2月11日,隆美尔奉希特勒之命到北非,协助战无不败的意大利部队挽救北非即将崩溃的局势。北非对德国是个次要战场,但对英国来说却是命脉所系,以此北非之战隆美尔不得不将自己有限的兵力同源源不断开来的英军作战。在这片相对独立又地形简单的巨大战场上,机械化部队迂回突击的特点得以最完美的诠释,隆美尔的战争生涯也在这片完全为他准备的舞台上达到了最为光辉的顶峰。
隆美尔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2月16日,他正式接管了前线的指挥权。2月末,德军攻占了恩努菲利亚。3月,又利用英军调防,轻敌的有利时机,采取大胆行动,把数量不多的德军和意军组成混合纵队,从塞尔提向穆尔祖赫发起进攻,向前挺进了450英里,给英军以意外的打击。九天之后,他又指挥部队攻占了艾阿格海拉地区的要塞、水源和机场,占领了马萨布莱加,把英军逼到阿吉达比亚地区。隆美尔不给英军以喘息机会,乘英军立足未稳,又于4月2日攻占了阿吉达比亚。他不顾意大利最高统帅部的阻止,继续前进,经过艰苦战斗攻陷了梅希里,使整个巴尔赛高原落入轴心国军队之手。英军只剩下了一支被围困在托布鲁克的部队。隆美尔的进攻使英军损失惨重,曾指挥英军大败意军的奥康诺将军也成了德军的俘虏。在经历数次以少胜多的战斗之后,隆美尔分析了英军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在英国人多思想中仍没有理解装机部队在北非战场上的精髓所在,这里一切都是变化流动的,没有一场战役可以完全按照预先设想的计划进行,在一望无际的非洲沙漠里,上百公里的机动穿插对于机械化部队而言并非难事,英国人总是分散使用坦克去追逐告诉流动的敌方部队,反而容易被德军频繁调动予以围歼。在沙漠中,作战成败的关键是补给线。
不久,英国向北非大举增兵。1941年11月,拥有10万兵员和750多辆坦克的英国第八集团军,在名将奥金莱克的指挥下,发动了代号为“十字军”的攻势,隆美尔以3个德国师、两个意大利军和320辆坦克对阵。由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德军退出昔兰尼加。
1942年1月,隆美尔得到150辆坦克的补充。20日,隆美尔获栎树叶双剑勋章,升任非洲军团司令。不久,他守回了昔兰尼加,由此被提升为上将。5月下旬,隆美尔又一次向英军发起攻击,经过一场血战,击溃了英团第8集团军,并向埃及方向挺进。6月19日,他调转头来以3个装甲师和一个摩托化师向托布鲁克要塞进攻,14小时后将其攻克,俘获英军3万多人。两天以后,躲在一辆装甲车中睡觉的隆美尔被士兵们的欢呼声惊醒,才从电台中听到了自己被授予元帅军衔的广播。隆美尔在给妻子露西的信中写到“这一切就像做梦一样”。北非战争成就了隆美尔“沙漠之狐”的美名,同时也为他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
托布鲁克要塞攻坚战极大地消耗了德军久经沙场的精锐部队,也把本已经千里迢迢的补给线又延长数百公里。由于意大利始终无法获得地中海的制海权,轴心国的运输船只能在上帝的掩护下从欧洲大陆前往北非。到1942年下半年,北非战局开始向不利于法西斯德国的方面转化。10月23日,英国名将蒙哥马利率第8集团军向德军发起攻势。尽管在阿拉曼,非洲装甲兵团最大限度地迟滞了英军的进攻,但是装备充足的蒙哥马利有资本实施他的“增压”作战方案,与隆美尔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结果自然是隆美尔败下阵来,躲在罗马巨大办公室里的墨索里尼永远也看不到自己梦幻中的的开罗入城式了。此时希特勒立即将正在德国休养的隆美尔重新派往非洲,但已无力扭转战局。
北非的失利和之后不久轴心国在斯大林格勒和北太平洋上的失败让隆美尔对这场战争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他认为这是德国与全世界大多数工业国家打的一场寡不敌众的战争,全面胜利的希望破灭了。1943年3月底,隆美尔被召回统帅部大本营修养,数个月后,希特勒又起用隆美尔,任命他为驻意大利北部集团军司令。可是事实证明这个新岗位并不适合他,在北非惨痛的经历让隆美尔从心底看不起这群只会临阵脱逃的意大利同行,他认为北非的失败在于意大利孱弱的海空军无法保障德国的补给线,而英军可以源源不断地把武器人员运抵埃及。这种不愉快的合作一直持续到1943年12月。
鉴于日益可能爆发的西线威胁。隆美尔又任命他为驻法国的B集团军群司令,并负责沿海要塞工事的构筑。此时在隆美尔的心中,德国的出路在缩短东线漫长的战线于坚守住可以阻挡苏联红军进攻的战略要地。而在西线,能与盟军争取停火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抗击盟军第一波强大的登陆进攻。隆美尔清楚地知道,如果第一波攻击被阻挡在海岸线上,他们想再发起第二次登陆至少需要一年的准备。
接管西线防务的隆美尔惊讶地发现号称不可逾越的“大西洋壁垒”与其说是坚固的战略防线,倒不如说是纳粹宣传机构吹嘘的产物。最为精锐的部队始终是被希特勒调入东线与红军作战,大量的二三线部队被编入西线战场。军官们沉浸在法国各种各样的声色场所,巴黎依然是个腐蚀人战斗意志的大杂烩。
尽管人员物资非常匮乏,隆美尔依然恪尽职守,保持职业军人的良好形象,在他的司令部里不时还会收到崇拜者的明信片。他命令部队在法国北部修建大型的工厂生产水泥工厂,铁丝网,等反登陆器材。为了弥补水雷的不足,他独出心裁底发明出把旧炮弹连在一起挂在钉在海岸的木装上。生产出大量被盟军成为“隆美尔芦笋”的三角锥状的混凝土装阻止舰船登陆,甚至发明用高压水枪打桩的新技术。在这一期间,隆美尔不顾诸多将领的反对,坚持把大量坦克部队部署在海岸最前线,作为反登陆的移动炮台,这对坦克缺乏,并且把坦克机动作战是为金科玉律并且在不久之前还获得极大成功的德军军官来说是个不小的精神刺激。隆美尔认识到在没有制空权保障下,装甲部队将会直接暴露在盟军空军的火力打击中,机动作战已是空谈。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预见。
但是隆美尔在军事上的弱点在于他战略上的短视,西线最紧张的日子里,希特勒不止一次地要求其高级将领注意来自诺曼底的威胁,但综合德军各处的来情报显示,加莱地段才是盟军的主要登陆场,这真是盟军精心设计的战略欺骗。甚至在盟军开始诺曼底登陆时,隆美尔仍希望强大的德军部队能击垮从加莱上岸的“巴顿集团军”,而事实上,这只部队并不存在。
尽管隆美尔精心布置的防御工事给盟军造成巨大的伤亡,甚至一顿停滞盟军的进攻,但德国在两线夹击下走向彻底失败的征兆越来越明显。当希特勒不顾德意志民族生死存亡执意要打到最后一个人时,元首的概念在隆美尔的心中的已经与德国背道而驰了。7月17日,隆美尔乘车视察前线返回途中遭美国飞机袭击,他被摔出车外而负重伤。暗杀希特勒的行动失败后,他被指控为谋杀希特勒的同案犯。10月14日,希特勒派人送毒药给隆美尔,并传达了希特勒的允诺:如果服毒自尽,将对他的叛逆罪严加保密,并为他举行国葬,其亲属可领取陆军元帅的全部抚恤金。否则,将受法庭审判。隆美尔选择了前者。希特勒果然下令为隆美尔举行国葬,陆军元老伦德施泰特元帅致悼词,希特勒为其送葬。此时此刻,希特勒还在利用隆美尔的声誉为其摇摇欲坠的第三帝国效劳。
隆美尔生前是纳粹德国的宠儿,最后却因为反对纳粹而死,直到最后一刻前,隆美尔对希特勒忠心耿耿却一直没有加入纳粹党。在北非一贯残暴的德军却在英国对手面前颇具骑士精神,隆美尔在德国与西方中普遍享有盛誉,战后又因为他反纳粹和反共产主义的色彩再次获得西方宣传机构的青睐,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英雄。隆美尔的战争荣誉更多来源于其战术天赋而非战略创见。在对战争发展的贡献上他依然比不上当时的曼施坦因,朱可夫,华西烈夫斯基,麦克阿瑟,古德里安,罗科索夫斯基等人。
本人十分喜欢隆美尔,读过很多他的传记,希望能与大家交流。

全名埃尔温·隆美尔,德国陆军元帅,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1940年指挥第七装甲师,突入法国,被称为魔鬼之师。
1942任北非军团司令。
1944任德国驻法国B集团军群司令。
1944年10月因卷入7·20以希特勒为目标的暗杀事件而被迫自杀。


谁知道隆美尔,帮忙介绍一下“沙漠之狐”隆美尔
在一次视察时,希特勒告诉他车后只许再跟两辆车,隆美尔放过两辆之后亲自站在路中间将一票达官显贵的汽车拦了下来,希特勒大加赞赏隆美尔的忠心耿耿,而隆美尔同样视希特勒为俾斯麦一样能带领德国走向复兴的救世主。

谁帮忙解答一下隆美尔的成名之战?
隆美尔指挥的第7装甲师独当一面,负责突破马斯河向瑟堡发展攻势的任务。当时,马斯河上的桥梁已被法军炸毁,隆美尔不顾法军炮火的轰击,来到河边指挥强渡。渡河时,他乘第一批船进行直接指挥。当抢占了滩头阵地后,隆美尔又立即返回对岸指挥架桥。第二天上午,第一批15辆战车在西岸登陆,隆美尔立即指挥河西...

帮忙列举十位纳粹德国比较厉害的将领
海因茨·古德里安(装甲兵大将),曼施坦因(南方集团军群司令),菲利克斯·斯坦纳(维京师师长),保罗·豪塞尔(武装党卫队第一装甲军军长),勃劳希契(陆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西线总司令),博克(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隆美尔(非洲军团司令,B集团军群司令),塞普·迪特里希(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

从历史学的角度评价隆美尔 1000字
陆军元帅隆美尔手持权杖的标准照隆美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的名将,深得希特勒的器重,他出身一个普通的中学校长之家,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担任军校教官,希特勒警卫部队的指挥官,装甲师师长,集团军和集团军司令.在德国入侵法国时,他指挥的第7装甲师进展神速,挺进最远,被称为“魔鬼之师”;在北非战场上,他指挥...

帮忙弄几个,二战时期的。有名将领的事迹,最好多几个国家的???_百度知...
隆美尔的名字在英国几乎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蒙哥马利知道,当这个集团军的司令就是要和隆美尔打交道了,就要和隆美尔打仗,这是蒙哥马利梦寐以求的事情。所以说,他对丘吉尔的高级军事顾问伊斯梅有下列的对话。 他说:我来了,我来了,这个人毕生从事军务,长年累月,孜孜不倦,克己奉公,不久,命运之神向他微笑了,...

二战德国将领中,隆美尔元帅为什么只能排第三?
大家耳熟能详的德国名将有隆美尔、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这三位都是二战期间“闪击战”的倡导者或实践者,他们都以辉煌的战绩而声名显赫,成为那个时代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去非洲“帮忙”却只能是隆美尔,这是为什么呢?战略战术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单从战术角度来评价,这三位不分伯仲,很难说出谁的战术...

隆美尔名言阅读欣赏
33、在理想的最美好世界中,一切都是为美好的目的而设。 34、无论天资有多麽高,他仍需学会了技巧来发挥那些天资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隆美尔名言阅读欣赏》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名言名句 专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为...

二战将领英文简介
隆美尔 === Erwin Rommel 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 (15 November 1891 – 14 October 1944) (also known as the "Desert Fox"), was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German Field Marshal of World War II. He was the commander of the Deutsches Afrikakorps and became known for the skillful m...

阿拉曼战役,蒙哥马利一路追赶,隆美尔教他如何撤退?
可是,架不住隆美尔后面有大人物帮忙,让他很快就脱颖而出。打破常规,由步兵将领指挥装甲师,横扫法国,享有“魔鬼之师”的称号;非洲告急,又破格升为非洲军团司令,2个月扭转颓势,成为英国人心惊胆战的“沙漠之狐”。而蒙哥马利自接任第8集团军司令,将不听指挥、不称职的将领换了一批,建立了一个...

有哪些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帮忙介绍点呀!
1。《西线平魔》1949年出品,描写二战末期德军与美军在比利时的巴斯托涅镇发生遭遇战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员,全片外景在欧洲西部高原拍摄,白雪覆盖的天然美景和严寒气候,通过杰出的摄影加强了电影的张力。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讲述德军将领“沙漠之狐”隆美尔,本片敢于将德军...

五常市13481865963: 谁知道隆美尔,帮忙介绍一下“沙漠之狐”隆美尔
塞空浦虹: 尽管你悬赏分为0,但我还是愿意回答你的问题.希望版主以后出手大方点.全名约... 隆美尔清楚地知道,如果第一波攻击被阻挡在海岸线上,他们想再发起第二次登陆至...

五常市13481865963: 问一下二战德国名将“沙漠之狐”隆美尔的战绩与故事.拜托了各位 谢谢 -
塞空浦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做到生前显赫,死后殊荣不断,特别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惟有隆美尔一人而已.对其的评价也渐渐趋于两极化,...

五常市13481865963: 介绍一下隆美尔
塞空浦虹: “沙漠之狐”--隆美尔隆美尔 ,这个德国装甲兵的战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一位... 而主要是他在北非沙漠中指挥装甲部队时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声东击西、神出鬼没...

五常市13481865963: 被称为“沙漠之狐”的二战名将是哪位?
塞空浦虹: 被称为“沙漠之狐”的二战名将是隆美尔.隆美尔著名的绰号——“沙漠之狐”.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人和德国人崇拜的偶像.

五常市13481865963: 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全名是什么? -
塞空浦虹: 埃尔温·约翰尼斯·尤根·隆美尔(德语: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著名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与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五常市13481865963: “沙漠之狐”是哪位德国元帅 -
塞空浦虹: 德国陆军元帅埃尔文·隆美尔拥有"沙漠之狐"之称!他既非职业军人家族出身,也非高等军事院校毕业,但却凭借作战悍勇、果敢机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史上留名.

五常市13481865963: 被称为沙漠之狐的将军是谁
塞空浦虹: 沙漠之狐”——一埃尔温·隆美尔无论是在生前还是死后,都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 隆美尔的儿子曼弗雷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本来我父亲是个幻想者,是个软...

五常市13481865963: 隆美尔为什么叫沙漠之狐
塞空浦虹: 隆美尔是二战名将,尤其擅长装甲部队作战.1942年隆美尔在担任德军“非洲军团”司令期间,打的英军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所以后人给他起了个绰号“沙漠之狐”,形容他用兵狡猾、诡诈.

五常市13481865963: 二战中最厉害,最会打仗的指挥官,号称"沙漠之狐"的是谁?
塞空浦虹: 隆美尔. 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著名的将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著名的绰号——“沙漠之狐”.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和德国媒体和盟国媒体的疯狂宣传,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人和德国人崇拜的偶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