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观书有感》这首诗是谁写的?顺便把他的个人资料告诉我好吗?谢谢。

作者&投稿:古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观书有感》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水?

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观书有感》的写作背景:
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写下《福山》一诗。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的著名诗句。

《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抄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欣赏。希望对无心向学,不读书看报,只知玩玩乐乐的青年朋友,有所启迪勉励。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
大才子朱熹的一首小诗,给我们诸多启示,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啊!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
既是理学家,又是儒学家

朱熹(1130~1200)

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生平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 ,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哲学思想

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知轻行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美学思想 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包含有对美与艺术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影响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朱熹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又字仲晦,晚号晦翁,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遁翁,别称紫阳。祖籍微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宋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十五日诞生于南剑州(南平)尤溪郑氏草堂。幼年从父朱松学,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松病逝,朱熹遵父遗命,到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里,依附朱松生前挚友刘子羽,子羽视朱熹如已子,建紫阳楼,以供朱熹母子居住,朱熹遂定居武夷。
在五夫里,南宋宿儒胡宪,刘勉之,刘子翬均授朱熹以学,五年后,朱熹年仅十九即登进士。
绍兴二十一年(115年),朝廷授朱熹为迪功郎,任泉州同安主簿,后历事南宋高宗、孝宗、宁宗、光宗四朝,累官知南康军、知漳州。潭州。焕章阁待制兼侍读,卒缢太师,封信固公。
朱熹一生宦途坎坷,仕宦七载,立朝仅46天,任祠官达23年,待职、无职或罢职16年。仕宦虽短,政绩却十分斐然。他在一生中与武夷山结下不解之缘。自14岁定居武夷山市,至64岁迁居建阳考亭的五十年里,武夷山几为他的后花园。他不但童年、少年时期常随其师刘子翬来武夷山讲读,入仕后的四十余年中,除去外地为官七载和各地论道外,其余时间多在武夷山。
淳熙十年(1183年),他在武夷九曲溪的五曲隐屏峰下,亲自营建武夷精舍,聚集四方士子、讲学授徒。四方前来就学的学子多达数百人,同时引来许多知名学者,纷纷聚集武夷山创办书院、学堂,使武夷山成为南宋时期的一座文化名山道南理窟。
朱熹在武夷山著书立说,相继撰写和编次了《程氏遗书》、《论语精义》、《资治通鉴纲目》、《八朝名臣言行录》、《西铭解义》、《太极图说解》、《通书解》、《伊洛渊源录》、《程氏外书》、《近思录》、《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诗集传》等二十余部著述。

朱熹(1130~1200)

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生平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 ,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哲学思想

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知轻行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美学思想 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包含有对美与艺术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影响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朱熹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谥文公。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生于福建尤溪县。卒于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享年71岁,葬于建阳县黄坑镇大林谷。朱文公生于闽,长于闽,终老于闽。19岁中进士,授徒讲学近50年。专研考证注释经、史、文及讲学,建立唯心论,为一代理学大师。他强调道德,认为人们应放弃“私欲”,顺应“天理”,即外在世界的伦理程序。为了认清理之所在,他指出“格物致知”的理论,从考察客观事物,寻求知识和修养品格,创立了闽学(即朱子学),博大精微,阐孔孟之道,集理学大成。其思想不仅影响中国元、明、清各代近700年之久,成为官方哲学,被视为儒学正宗,而且也成为14 世纪后东方文化主流,在朝鲜和日本都被视为国学,奉为主要道德信条。近代,朱子学传入欧美,对西方国家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朱熹(文公)荣登千禧名人录,被选进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50名杰出人物之一。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是先秦以来儒家系统中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我国后期封建社会在文 化思想领域中影响较大的一位思想家。从学术成就上看,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也是宋明理学最突出的代表。从他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上看,朱熹在中国古代学 者之中,可算是屈指可数的几位伟人之一。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别号晦庵,60岁以后自称晦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 江西婺源县),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出生于福建南剑(今福建南坪)龙溪县,
卒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卒后葬于建阳塘石里之大林谷。

《观书有感》这首诗是朱熹写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


读了《观书有感》这首诗我们知道了什么
这是朱熹的诗,共有两首。其一是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读书时豁然开朗的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其二是用水上行舟作比...

《观书有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二首诗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观书有感》是宋代学者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全文: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

《观书有感》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

朱熹的观书有感这首诗是什么?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观书有感》的原文如下所示: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

朱熹的《观书有感》全诗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 〔宋代〕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pái)徊(huái)。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

《读书有感》宋朱熹其一和其二的诗意是什么?
《观书有感》其一和其二的诗意如下:观书有感·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观书有感·其二: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舰大船轻盈得如同...

观书有感的道理是什么 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观书有感二首》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作者“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观书有感》的第一首诗借景喻理,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观书有感》的第二首诗借事说理,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

《观书有感》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想告诉我们:人心的睿智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而得来的.1、《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两首七言绝句。两首诗写的是描绘其“观书”的生动感受。其中第一首尤为脍炙人口。2、观书有感二首原文如下: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 昨...

《观书有感》是谁写的诗词呢?
朱熹 《观书有感二首》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作者“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诗借景喻理,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第二首诗借事说理,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

《观书有感》是什么意思?
《观书有感二首》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组诗作品。作品赏析:诗人以景喻理,形象而又深刻,巧妙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而又令人愉悦的读书感受。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所领悟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愉悦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人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感受...

西工区18488274261: 观书有感是什么朝谁写的名篇,其中什么是千古名句 -
紫淑盐酸: 《观书有感》是(宋)朝(朱熹)写的名篇,其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千古名句.《观书有感》是宋代学问家朱熹的作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人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西工区18488274261: 《观书有感》作者是谁 -
紫淑盐酸:[答案] 观书有感作者是:朱熹(xī)

西工区18488274261: 《观书有感》是宋朝理学家朱熹写的一首()诗T^T -
紫淑盐酸:[答案] 律诗

西工区18488274261: 观书有感是谁写的 -
紫淑盐酸:[答案]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昨夜江头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作者】 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婺源(今属江西)...

西工区18488274261: 古诗《观书有感》的内容是?作者是?表达作者? -
紫淑盐酸:[答案] 《观书有感二首》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

西工区18488274261: 谁知道《观书有感》这首诗是谁写的?顺便把他的个人资料告诉我好吗?谢谢. -
紫淑盐酸: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又字仲晦,晚号晦翁,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遁翁,别称紫阳.祖籍微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宋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十五日诞生于南剑州(南平...

西工区18488274261: 《观书有感》的作者是谁 -
紫淑盐酸: 朱熹

西工区18488274261: <观书有感>这首诗是谁写的
紫淑盐酸: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

西工区18488274261: 《观书有感》一诗是谁写的?
紫淑盐酸: 观书有感(其一) 南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1.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 父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

西工区18488274261: 《观书有感》选自 -
紫淑盐酸: 《观书有感》选自《朱子大全》,是朱熹写的.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现在江西婺源)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这首诗是诗人在方塘边观景时写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