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与神秀的典故

作者&投稿:典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唐代高僧慧能,通常被称为禅宗六祖。
2. 一天,五祖弘忍召集所有门人,要求他们作一首偈,以观察他们的见解,决定传授佛法给谁。
3. 众人期待着神秀,作为教授师,他虽不自信,但还是在走廊的墙上写下了自己的偈。
4. 慧能得知后,认为神秀的偈并未真正见性,于是自己也作了一偈,并请人写在墙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5. 弘忍看到慧能的偈后,认为他已见性,于是在夜晚私下召唤慧能,为他讲解佛法,并传授法衣,确立了他的祖位。
6. 关于弘忍为慧能说法的内容,各种记载有所不同,但都指向了他们之间深入的佛法交流。
7. 在那个夜晚,弘忍秘密地将慧能送往九江驿,让他返回岭南。
8. 惠能的禅法对中国的佛教和禅宗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在岭南弘扬顿教法门,受到皇室和边区文化的尊重和影响。
9. 在惠能圆寂后不久,禅宗的修行者都认为非曹溪不足以谈论禅法。柳宗元在《赐谥大鉴禅师碑》中称:“凡言禅,皆本曹溪。”
10. 经过武宗灭法之后,曹溪禅宗确立了中国佛教的主流地位。


六祖慧能与神秀的典故
4. 慧能得知后,认为神秀的偈并未真正见性,于是自己也作了一偈,并请人写在墙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5. 弘忍看到慧能的偈后,认为他已见性,于是在夜晚私下召唤慧能,为他讲解佛法,并传授法衣,确立了他的祖位。6. 关于弘忍为慧能说法的内容,各种记载有所不同...

求一个典故
是禅宗六祖慧能说的一句话,要想理解的话还需要了解一段典故:为了考验弟子们的修行成果,师傅(五祖弘忍)要弟子们写修行感悟,因当时的禅宗表达以偈为主,师兄神秀当时很犹豫,后来在师傅门口的墙边上写下了: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当时慧能在厨房打杂,看到后,找了一个...

六祖慧能为什么害怕同门兄弟神秀的陷害,在弘忍的建议下隐姓埋名那么久...
首先,慧能不识字,去了几年都是干粗活的,没听过佛法,在师兄弟中并无威信,其二,弘忍清楚别人要害他,所以是在晚上秘传衣钵给他,并连夜带他离开,其三,他自己并不重视,在后来有人追杀他的时候 ,他把衣钵扔下,但别人拿不起来,才明白他是有两把刷子的,最后,码字很辛苦,给分别犹豫,...

神秀和六祖慧能怎样理解?
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

六祖慧能的故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发现了惠能的见地,便在夜间唤他进房,为他说法,付法传衣,继承了祖位。弘忍为惠能说法,《坛经》炖煌本说:“说金刚经”;惠昕本等说: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言下大悟;《神会语录》等说:“忍大师就碓上密说直了见性。

历史上的禅宗六祖慧能,是怎么击败神秀的?
何处惹尘埃!”大家包括弘忍大师见了这首偈之后都非常惊讶,很明显慧能这首偈子更高于神秀一个层次。慧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达到这种悟性让弘忍非常欣赏,当天夜里弘忍就把慧能秘密叫到自己的房间,把自己的衣钵和禅法传给了慧能,为了避免产生矛盾争执,他让慧能连夜离开寺庙到南方去了。

谎言下的真实——神秀与慧能故事反读
前以言及,五祖弘忍以诗定位是假的;但是,这两首诗分别出自神秀和慧能之手,则可能是真的。这两首诗,正好从侧面反映了两人禅修同窗生活的真实情况,包括两人在性情、修为、才智、禅悟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慧能以神秀为对手进行竞争和打压的情况等等。 七、谁在传承 。故事虽是慧能讲出来的,但后世是否传承,则是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典故
这来自一个佛教典故 神秀和慧能原本在同一个寺中修行,后来方丈要选择接替他的人,就把这两个人叫来,让他们各作一首偈子(就是佛教里的诗)。 神秀做的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你所说的正是后来慧能的偈子。显然慧能的领悟比神秀高了一层,因为菩提树和明镜台...

神秀与慧能之争
六祖慧能之后,法衣的传承变得扑朔迷离,其中的故事交织着权力与信仰的纠葛。武则天虽对神秀有所青睐,但慧能的智慧与坚韧让他拒绝了世俗的诱惑,最终法衣的去向,也成为了历史的迷踪。这场争斗,不仅仅是两位大师的个人对决,更深层次的是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的较量。神秀象征着遵循传统,而慧能则代表了...

慧能的诗为何比神秀的更能体现禅宗的境界?
金刚经》,并决定衣钵传人。为避神秀党羽,慧能悄然离去,创立了南宗禅,而神秀则在北宗留下了自己的痕迹。慧能的诗,以其深远的禅意和超凡的顿悟,超越了神秀的渐修,成为禅宗历史上的经典篇章。他的诗,如同一道光,照亮了禅宗的真谛,引人深入领悟那个超脱世俗的禅宗世界。

杨凌区18771205633: 神秀与慧能 -
蓍章硫酸: 首先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

杨凌区18771205633: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
蓍章硫酸: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华业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梵网经》卷上谓: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提树下.后俗...

杨凌区18771205633: 六祖慧能的一句佛偈 -
蓍章硫酸:[答案] 出自《六祖坛经》乃六祖慧能禅悟之言. 最初,神秀吟出了一句偈语:“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神秀的这首偈语已经到达了很高的境界,但是,六祖觉得还是悟得不彻底,于是针对这首偈语吟出了另一偈:“菩提本无...

杨凌区18771205633: 五祖传六祖的故事 -
蓍章硫酸: 传说五祖弘忍大师想将衣钵传给后人,就让一众弟子写一句佛偈.大弟子神秀禅师颇有慧根,他在墙上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管住自己的内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邪魔,...

杨凌区18771205633: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是什么意思?谢谢! -
蓍章硫酸: 慧能在写“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时候尚未获得五祖真传,因此,这个时候的慧能是因为生活的经历感悟受到神秀的偈启发所得,神秀在五祖的门下弟子中,学习非常用功,深得众僧推崇,六祖当时不过是一个杂工,与神秀不可相比,因...

杨凌区18771205633: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是什么意思 -
蓍章硫酸: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意为: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本性)掸拂擦试, 不让它(本性)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出自《六祖坛经》.这是神秀和六祖慧能那两个偈子中的一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因慧能所作偈语比慧能境界高,五祖将衣钵传于慧能

杨凌区18771205633: 神秀和慧能谁的境界更高 -
蓍章硫酸: 神秀和慧能都是佛境界,但他们的境界各有不同.总体来说,慧能的悟性高于神秀.一方面,慧能大师能够看透六祖的性相、理事、因果,而神秀大师无法做到.这意味着慧能对佛法的理解更为深入和透彻,达到了理事无碍的境界.另一方面,虽然神秀的境界谈不上高,但他所倡导的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符合儒家的观点,也与中国人的思想相契合.他的方法论在实用性上更强,对于初学者来说更为适用.综上所述,慧能的境界在理论理解上高于神秀,而神秀则在实践应用上更胜一筹.

杨凌区18771205633: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
蓍章硫酸: 1、解答:人的自身如同菩提树,心像明镜台一样.不时地拂拭他们,不要让它们沾染尘埃.2、拓展:作者简介:神秀 (公元606~706)唐代高僧,为禅宗五祖弘忍弟子,北宗禅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少习经史,博...

杨凌区18771205633: 出自谁言!
蓍章硫酸: 辟∫精

杨凌区18771205633: 达摩祖师至禅宗六祖慧能的故事 -
蓍章硫酸: 一、初祖达摩祖师 菩提达摩(?~536) 菩提达摩,天竺(印度)人.梁大通元年(527年)从广州登陆,到中国传播佛教.达摩渡长江入北魏境,先游历了洛阳,后到少林寺,在五乳峰上一个石洞里面壁静修,时间长达九年.他依据大乘派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