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诗外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作者&投稿:主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韩诗外传 《孟母戒子》文言文 阅读答案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 孟子辍然中止 ( ) ②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③其母引刀裂其织( ) ④以此戒之( )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3.你认为孟母对孟子的成才有什么影响?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还想到一个有关孟母的典故吗?参考答案:1.①突然停止的样子②停止③拿④警告2。D3。

使孟子从小养成了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孟母三迁原文以及注释原文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①,诵②,其母方③织。

孟子辍然④中止,乃复进⑤。其母知其喧⑥也,呼而问之:“何为⑦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⑧。”

其母引⑨刀裂⑩其织,以此戒⑾之。自是之后⑿,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 1少时:小时候 2诵:背诵,背书。 3方织:正在织布。

方,正。 4辍(chuò)然中止:突然中止的样子。

辍,停止,废止。 5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

乃:于是,就。复:再,又。

6宣:遗忘,忘记。 7何为:即“为何”,为什么。

8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 9引:拿来,拿起。

10以: 作为 11戒 :告诫 12自是之后:从此之后 13之:指代孟子 译文孟子年少的时候,有一次他正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织布。孟子(受她的影响)突然停止,过了一会儿便继续背诵下去。

(发现这种情况)孟母知道他是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要在中间停顿?”孟子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孟母拿起刀割断了织布,用这来告诫孟子学习不能半途而废。

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启发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不能半途而废。

父母教育孩子要用适当的方式,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 孟子名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说创始人之一,被世人尊称为“亚圣”。

有关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下来的还有“孟母三迁”在孟母身上集中展现了中国妇女的克勤克俭,坚守志节的高尚情操,以及在教育孩子中注重“言教”和“身教”的智慧。 孟子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半途而废,要专心致志.这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孔子困于陈蔡孔子困于陈蔡之间,即

(1)B举:被推举.译文为:被推举为大夫.(2)B“汝小人”为判断句,句末用“也”,排除程度CD;“何位______有”为宾语前置句,“之”为提宾标志,排除A;故选:B.(3)“于天下”为“闻”的状语,后面停顿,排除AC;“令尹”为官职,作为“以为”的宾语后面停顿,排除B;故选:D.译文为:虞丘子,名闻天下,做了楚国的宰相,又让位给给孙叔敖,是因为他遇到了楚庄王,伍子胥先前立下了很多功劳,后来却被逼自杀,这并不是他的智力有胜有衰,而是因为他先遇到了阖闾后遇到了夫差. (4)B根据“伍子胥前功多后戮死”“傅说负土而版筑,以为大夫,其遇武丁也”“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⑦,九十乃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可以得出答案.(5)A“肯定是因为孔子的行善积德不够”错误,原文为“今夫子积德累仁,为善久矣,意者.当遣行乎”,子路认为孔子行善积德已经够多了,可能是某些行为有失检点.(6)①贤不肖,贤能不贤能;遇,碰上圣明之君;时,机遇.译文为:贤能不贤能是人才本身的问题,碰上碰不上圣明之君是机遇问题.②僮,佣人;负鼎操俎,背着鼎拿着切肉的板子;调五味,为人烹调饮食.译文为:伊尹本是莘氏的佣人,背着鼎拿着切肉的板子为人烹调饮食,却当了宰相,是因为他遇到了商汤.③通,通达;困,困厄;始,始末.译文为:学者治学,并非为了通达,而是为了在困厄之中不感到贫乏,心中忧愁,但意志并不消沉,预先知道祸福的始末而心里不为此迷惑. 答案:(1)B(2)B(3)D(4)B(5)A(6)①贤能不贤能是人才本身的问题,碰上碰不上圣明之君是机遇问题.②伊尹本是莘氏的佣人,背着鼎拿着切肉的板子为人烹调饮食,却当了宰相,是因为他遇到了商汤.③学者治学,并非为了通达,而是为了在困厄之中不感到贫乏,心中忧愁,但意志并不消沉,预先知道祸福的始末而心里不为此迷惑.。

3. 韩诗外传卷九孟子“方”什么意思要最完整的.还有一个是《一样的渺小

韩诗外传卷九: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译文:孟子小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背书,一段时间后,接着再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是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途停止背书?”孟子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她织的布,用这种方法来告诫他读书不能半途而废.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了.所以方的意思是正在.《一样的渺小》1.画家“回家”的潜台词是什么?答:画家明白了禅师话里的含义,对自我有了新的认识,也就达到了此行的目的.2.结合上下文解读下列两句话 〔1〕这个世界实在太渺小了 答:当自己达到了一个顶峰,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人生忽然变得狭窄而又孤单,世界上仿佛只剩下了自己.因此显得渺小无依.〔2〕这个世界也越发高大了 答:当突破了自己的瓶颈,看到了一篇新的天地,超越了自我的界限,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3.简要概括“画家”这一人物形象 答:画家就好像生活中的很多真是存在的人,当他们全力拼搏达到一个预期的目标后,反而没有喜悦,茫然失措,因为继续前进的动力消失了.只有当一个人超越了自己的时候,才能真正摆脱束缚,遨游天地之间.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结尾是“蛇足”,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请说理由答:不同意.结尾精炼深刻的解释了文章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并且与文章的开头首尾呼应,很好的点题,并且很好的说理.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得到整合和升华.所以不是“蛇尾”5.请你就下列句子的写景作用,写一句批注 村庄炊烟袅袅,头顶阳光响亮,像一首以重低音为背景的轻快的曲子答:用比拟的手法,生动形象,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描述精炼准确,优美动人.。

4. 人间第一爱阅读答案

人间第一爱季羡林大千世界,爱有多端,但是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古今中外谈到母亲的文章,不胜枚举.我为什么只信“古今”而不讲“中外”呢?因为在这一方面,中外是不相同的.谈到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虽然很多,可是我在汗牛充栋的中国的古今典籍中,从来还没有见到哪一个文人学士把这方面的文章搜集在一起供人们阅读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在年高德劭①为众人尊敬的钟敬文先生的启迪下,邓九平和他的友人们,付出很大的劳动和很多的时间,广闻博采,搜集现当代数百位作家、学者、艺术家回忆母亲的文章,这种异想天开有如张骞凿空之盛举,完全弥补了上面提到的憾事.他们给学术界立了一大功,将会受到中国学术界以及一般人民的欢迎,这是毫无问题的.谈母亲的文章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呢?每个人一生下来,受到人间的第一爱就是母爱,告诉他(她)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了温暖的是母亲.但是人间毕竟不总是充满了温暖的,你前进的道路上也并不总是铺满了玫瑰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遇到欢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分给母亲一份;遇到悲的时候,你只要一想到母亲,你就会立即喜上心头,化悲为喜,又抖擞精神,抬起头来,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我曾经有一个说法:“回忆能净化人的灵魂.”我至今还坚持此说.你可以回忆你的老师,回忆你的朋友,回忆你的所有亲爱者,所有这一切回忆都能带给你甜蜜和温馨,甜蜜和温馨不正是净化和抚慰你的灵魂的醍醐②吗?但是,对母亲的回忆又岂是对老师和朋友等的回忆所能媲美的呢?我是一个从小就失去母爱的人.这是我心中最大的创伤,虽起华佗或岐伯于地下,也是无法治愈我这个创伤的.我一生走遍大半个地球,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管是花前月下,只要想到我那可怜的母亲,眼泪使立即潸潸涌出.一直到了今天,我已是望九之年,还常有夜里梦见母亲哭着醒来的情况.嗟乎!此生已矣,我又不相信来生,奈之何哉!奈之何哉!《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③这是古今同恨的事.惟愿读这一套书的读者们,仔细玩味每一篇文章中所蕴涵的意义,考虑一下自己对待父母的情况,再背诵一下孟郊那一首有名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读者如能做出应有的结论,庶④不致辜负这一套珍贵的《新绿文丛》的期望.注释:①年高德劭:年岁长,品德高.劭(shào),(品德)美好.②醍醐:tíhú,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③子欲养而亲不待:子女想要奉养父母而父母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④庶:shù,几乎,差不多.,。

5. 阅读文言文《王著教帝学书》

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帝听政⑤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⑥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⑦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⑧益⑨也.(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匡义976~997年在位.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⑤听政:处理政务.⑥内侍:此指太监.⑦遽:匆忙.⑧规:勉励.⑨益:得益.[编辑本段]译文: 太宗在位的时候,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很是得其要领,被太宗任命为翰林.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时间也爱好练习书法,每有心得都派内侍去送给王著看,但每次王著都说不行,太宗又去尽量的模仿的更像.然后又去问王著,王著的回答还是像原来一样.有人询问为什么呢,王著说“皇上的书法外形固然是好,但匆忙的说好,恐怕皇上并不明白书法的深意.”后来太宗的书法已是精妙绝伦,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世人都说这得益于王著的劝戒.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匡义.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⑤遽:匆忙.9、下面句中的“其”,与“其后,帝笔法精绝”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百姓多闻其贤 B、其如土石何 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D、其一犬坐于前 10、依据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2分) 太宗益刻意临学 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又以问著,对如初.12、你认为王著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9、C 10、更加;精益求精.11、(太宗)又让人拿着(新写的字)去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像开初一样.12、要求严格,循循善教.。




螳螂捕蝉麻雀在后文言文
不是”麻雀在后“,是”黄雀在后“。据韩婴《韩诗外传》卷十记载:楚庄王将兴师伐晋,告士大夫曰:;有敢谏者死无赦。孙叔敖曰:臣闻畏鞭笞之严而不敢谏其父,非孝子也;惧斧钺之诛而不敢谏其君,非忠臣也。;于是进谏曰:臣闻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

晏子进谏文言文翻译
”景公时,刑律条文繁多。有一天景公出游见有卖踊(被砍去一脚的罪犯所穿的鞋)的。景公就问晏子:“贤卿住的地方靠近市集,可知道踊贵还是普通鞋子贵?”晏子答:“踊贵。”景公突然有所领悟,于是下令废除刖刑(砍去罪犯一脚的刑法)。2. 《韩诗外传》卷八:晏子进谏的翻译急用啊 楼上的两位...

请教文言文翻译
孔子周游列国,一日,在路上,听到有很悲伤的哭声.孔子下车问他:你家里没有死人,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啊?皋鱼说:我已经失去了三个亲人了:年轻的时候我就读书识字,然后游历各个诸侯国,这期间我失去了一个亲人;然后我提升自己,为了让自己过得悠闲,替君王办事,这期间失去了第二个亲人;而后,一切都好...

树欲静而风不止文言文
2. 树欲静而风不止的课外文言文翻译 《韩诗外传》卷九,原文“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以上的叹息是皋鱼在父母死后有感而发的。皋鱼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故此很少留在家里侍奉父母。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深悔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床,现在已追悔莫及了! 皋鱼以“...

楚庄王绝缨文言文阅读
3. 楚庄王的绝缨之宴的故事的出处具体在《韩诗外传》第几卷中 客报绝缨(绝缨会、绝缨之宴、灭烛绝缨) 【原文·出处】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4. 课外文言文阅读《断缨示民》的翻译和内容 原文: 楚庄王赐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烛火,有牵王后衣者.后扢冠缨而绝之,言于王曰:"今烛...

专题检测(九)文言文阅读(三)其他类
1. 文言文阅读(19分,9—11题各3分,第12题10分) 9、C(介词,在) 10、D(②写竟陵王诞反后杀的人堆积如山;⑤他这样做后“太祖闻而嘉之”) 11、...(选自《韩诗外传》卷九)注释:①诵:背诵。 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 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 ⑤引:拿来。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

孟母戒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孟母戒子》是汉代韩婴所写的一篇古文,选自《韩诗外传》。该古文主要讲述了孟母教育孟子的所作所为。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孟母戒子》文言文翻译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愃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

文言文孟戒子
6. 文言文的孟母戒子 出处编辑本段 选自《韩诗外传》 原文编辑本段 孟母戒子 注释 ①诵:背诵。 ②方:正在。 ③辍(chuò)然:突然终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如“辍学”、“辍笔”。然,……的样子。 ④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 ⑤喧(xuān):遗忘。 ⑥何:为什么 ⑦失:忘记。 ⑧引:拿来。 ⑨裂:割断。

2016大连二模课外文言文译文岂敢惮行怎么翻译
岂敢惮行:(我)对于很艰难的行路过程并不畏惧,不担心。“岂敢惮行”,出自《小雅·緜蛮》,“岂敢惮行,畏不能趋。”意思是,哪里是因路途遥远而心存畏惧,怕的是走得太慢接近不了目的地。2016大连二模课外文言文划节奏的原句,是韩婴的《韩诗外传》中的句子:故君子之告人也微,其救人之急...

阅读下面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并将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邦人奉...
国人捧着酒杯拜了两拜说:“让我们的国君长寿,把金玉当作贱的东西,把人民当作宝。”桓公说:“您的祝愿太好了!我知道了。”(“贱”“宝”的意动,倒装句式的调整) 见译文

长宁县17319423404: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阅读题《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古今同恨的事.1.古今同恨的“恨”的意思是:2.说“子... -
右胜泻痢:[答案] 1.遗憾后悔. 2.孩子想要去服侍赡养父母的时候,父母却已经不在了,一片孝心恩情无处可报,当然遗憾了.

长宁县17319423404: 文言文翻译<韩诗外传> -
右胜泻痢: 孔子参观周庙,看到欹器.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呢?”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右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右坐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守庙人回答说:“是这样的.”孔子让子路取水来试,果然水满便倾覆,空了就斜着,装到一半时就垂直而立.孔子长叹道:“呜呼!怎么会有满而不颠覆的呢?”

长宁县17319423404: 韩诗外传文言文解答 -
右胜泻痢: 《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是阐发...

长宁县17319423404: 文言文的练习题及答案 -
右胜泻痢: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一:孟母戒子(《韩诗外传》) 【选文】 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讠宣 (3)也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

长宁县17319423404: 阅读文言文《韩诗外传•七》(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昔者孔子鼓瑟,曾子、子贡侧耳而听,曲终,曾子曰:“嗟乎!夫子瑟声殆有贪狼之心、邪... -
右胜泻痢:[答案] (1)本题考查的是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是文言文词语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识记的知识要点.需要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并灵活运用.①句意是:从前,...

长宁县17319423404: 阅读下面的文字,翻译划线句子.孟子少时(汉 韩婴《韩诗外传》)孟子少时,东家杀猪,孟子问其母曰: “东家杀猪何为?”① 母曰“欲唆汝. ”其母自... -
右胜泻痢:[答案] 1. 母亲说:“要给你吃.”2. 现在孩子刚刚开始懂事,我却欺骗他,这是教他不讲信用. 孟于年小的时候,东边邻居杀猪,孟子问他母亲说:“东邻家杀猪干什么?”母亲说:“要给你吃.”他的母亲懊悔而自...

长宁县17319423404: 孟母断织(韩诗外传) 的题目与答案 -
右胜泻痢: 【阅读训练】1.解释:(1)有所失____忘记,记不得______(2)引___拿起_____2.翻译:(1)何为中止?___为什么中间停顿了?____________(2)此织断,能复续乎?_____这个织物割断了,还能再接上去吗?_____参考答案:1.忘记,记不得 拿起2.为什么中间停顿了?这个织物割断了,还能再接上去吗?

长宁县17319423404: 文言文阅读专题答案? -
右胜泻痢: (二)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长宁县17319423404: 《孟母戒子》阅读答案 -
右胜泻痢:[答案] 孟母戒子(《韩诗外传》)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讠宣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讠宣矣.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

长宁县17319423404: 孟母戒子(《韩诗外传》)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 -
右胜泻痢: 小题1:复:又 对:回答 裂:割断 是:这(4分)小题1:D 小题1: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她织的布,用这种方法来警告他.小题1: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2分)小题1:试题分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