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中的"德"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大季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德经》中“道”和“德”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吗?~

《道德经》中,“道”和“德”分别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中,“道”和“德”分别是什么意思?

  1. 德:心行、行为。德的甲骨金文象形有目有心有行。

  2. 《道德经》现在可见的最早版本,是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郭店楚墓竹简》中的《老子》篇章,该版本最为原始、古朴,也是最接近原文的,在内容、章节顺序上与其他版本有很多不同,与现在的通行本差别更大,可以断定现在的通俗通行本是经过了不同朝代不少人的增删修改之后形成的版本。

  3. 以通行本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引自百科)为例:“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4. 对其中“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的各家解读可谓是多如牛毛,然而在最早的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对应的第一简中根本就不是“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几个字,而是“绝智弃[下+又],民利百[人+不]”

  5. 《道德经》的版本有多种,傅本、河本、想本、王本、今本都、郭店楚简本等不同年代王公贵族随葬的《道德经》版本。现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比马王堆帛书本的《道德经》年代早100多年,其它版本,傅本、河本、想本、王本、今本都是汉代以後的版本。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也受到学者的重视。




《道德经》中的名句,你感悟最深的有哪些?
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这个“道”,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还是诸子百家,讲的都是“道”。这个“道”就是宇宙万物最原始的那个东西,所有的一切事物,都包含在“道”中,都离不开“道”,所以说“百姓日用而不知”。

《道德经》中的“道”与“德”是今天的“道德”吗?
《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当然不是今天的“道德”。因为今天人们认为的道德,只是指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素质、做人有没有公德心、有没有良知,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道”,却是一种提高自我修养、达到更高境界的方法,也就是古代修炼人...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是什么意思?
人道人道即为人之道或者圣人之道。老子在道德经中对古人的为人处事作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提醒人们要注意修身重德,最好能够“上善若水”,即像滋润万物的水一样温和对待世人,在与人相处中要注意提高品德修养,做人像水一样清白通达;同时在思想上也应该达到清静无为,也就是在凡尘俗世中保持...

《道德经》中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什么意思?
我们可以解释说,道的动 变是自然循环,是返本归源,一下子回到本源,一下子又回到根 源,然后又继续向外面发展,反复循环,周而复始,才能够做到生生不息。反者道之动,我们可以从现实面来看,人越来越老, 东西越来越旧,事情越来越糟,这是事实。但是这个还是我们很难 去了解的东西,所以老子再...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这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上篇《道经》第二章,原文如下:《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谁说的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句话是老子所说,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译文】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

《道德经》中“知其白,守其黑”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出处:《老子·第二十八章》——春秋·老子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复归於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

《道德经》中的“明道如昧 进道如退 夷道如类 ...上德如谷夫唯道 善 ...
《道德经》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译文:最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什么意思]
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翻译:在天地...

中国兵家继承了哪些老子军事思想?
道德经 四,老子的“以奇用兵”思想被兵家广泛采用。以奇用兵就是采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孙子兵法》讲:应该“奇正相生,以奇制胜”。《尉缭子》兵法在奇兵篇中论述了二十六种以奇用兵之法,《三十六计》《七十二策》《百战奇谋》等兵书都充满着以奇用兵的战法。五,老子的“柔弱胜刚强”...

大荔县13823606016: 老子道德经中的"德"是什么意思 -
危诚海那: 关于道与德的关系问题,老子的意见是:“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这里,“道”之所显现于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称为“德”,“道”产生了万事万物,而且内在于万事万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也就是表现了它的“德”,在人生现实问题上,“道”体现为“德”

大荔县13823606016: 老子的《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分别指什么, -
危诚海那:[答案] 通俗地讲,道是万物的规律,而德是道的外象,一种准则.第38章的“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就含有这重意义

大荔县13823606016: 老子道德经一书中道德是什么意思,《上善若水》一章中讲水有七德怎么理解 -
危诚海那:[答案] 上善若水之水之七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8章)水给万物带来利益,但是它不与万物去争利,这一点我们大家都知道.

大荔县13823606016: 什么是德? -
危诚海那: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

大荔县13823606016: 老子讲德是什么? -
危诚海那: 老子李耳是道家创始人,讲的是清静无为之道.

大荔县13823606016: 《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 -
危诚海那:[答案] 三十八 上德不德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

大荔县13823606016: 老子的道德经中道德两字何解?
危诚海那: 道:天道,就是自然界,就是你我他,所有植物生物、灰尘、细菌……一切一切所处的这个环境. 德:规律,规则.天道里这么多生物,大家要和谐共处,肯定就要遵守一定规则,这个自然界的相处规则或运行规律,就是德.

大荔县13823606016: <道德经>的德大家怎么理解? -
危诚海那: 水得土克而生木,土得木疏水润而生万物. 先天卦象乾上坤下,后天卦象离上坎下.坤坎同居一位,坤主其体,坎主其用. 坤主阴,主纳藏之性.纳主吸纳,吸引.藏主收藏,归藏.坎主水,坤主土.水之性沉下,坤土来收藏,水无土则无承载,不显其用,须依附而成事用耽触槽吠噩杜茶森偿缉. 而坤土若不藏水,则不能生养万物.易经赞扬坤土的特性说:厚德载物!化形于干支,落于四隅,藏金木水火,最显其用者,水也.

大荔县13823606016: 《道德经》中“德”主要应该怎么理解? -
危诚海那: .....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两卷, 德 在其中的意思是指 道 的具体表现..德 在道德经中的意思不仅仅是指人德,还包括宇宙万物的法则, 人德 只是其中的一个观点,道德经认为人应该修道,避免让自己犯错,也就是避免让自己的行为不符合宇宙法则的意思....

大荔县13823606016: 道德经的真正含义何以为道,何以为德,道与德如何来分开来理解,把握清净,循道归心,无为而无不为,即证心本无心,道也非道!又该如何理解 -
危诚海那:[答案] 无为而无不为:出自《道德经》 四十三章 科学与哲学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为学:向外追求学问,通过学习获得科学技术知识.日益:一天比一天增加.为道:向内追求智慧,通过默修开启潜意识.日损:一天比一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