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卷16先识览8正名诗解辩名实审形名相符

作者&投稿:潭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吕氏春秋》卷16先识览8正名诗解辩名实审形名相符

题文诗:

名正则治,名丧则乱.使名丧者,淫说说淫,

则可不可,而然不然,则是不是,而非不非.

君子之说,足言贤实,不肖之充,喻治所悖,

乱所由起,知物之情,人所以生.凡乱也者,

形名不当.主虽不肖,犹若贤用,犹若听善,

犹若为可.患在所谓,贤从不肖,其所为善,

而从邪辟,其所谓可,而从悖逆.形名异充,

声实异谓.夫贤不肖,善从邪辟,可从悖逆,

国乱身危.齐湣王者,是知悦士,不知其士.

尹文问故,王无以应.尹文问曰:有人四行,

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

可谓士乎?王曰真士.尹文问曰:王得若人,

肯以为臣?王曰所愿,而不能得.尹文问曰:

若人於朝,深侮不斗,将以为臣:王对曰否:

见侮不斗,大夫是辱,弗以为臣.尹文答曰:

见侮不斗,未失四行,为士未失,不以为臣;

失其为士,王以为臣,向所谓士,其乃士乎?

有人於此,将治国民,有非非之,无非非之,

有罪则罚,无罪亦罚,怨民难治.王之令曰:

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民畏王令,深侮不斗,

全王之令.王曰是辱.侮不敢斗,谓之辱者,

非此之谓.应以为臣,不以为臣,此罪之也,

无罪而罚.桓公以霸,由管仲之,辩名实审.

【正名】

 八曰:名正则治,名丧则乱。使名丧者,淫说也。说淫则可不可而然不然,是不是而非不非。故君子之说也,足以言贤者之实、不肖者之充而已矣,足以喻治之所悖、乱之所由起而已矣,足以知物之情、人之所获以生而已矣。

凡乱者,刑名不当也。人主虽不肖,犹若贤用,犹若听善,犹若为可者。其患在乎所谓贤从不肖也,所为善而从邪辟,所谓可从悖逆也。是刑名异充,而声实异谓也。夫贤不肖,善邪辟,可悖逆,国不乱,身不危,奚待也?

齐湣王是以。知说士,而不知所谓士也。故尹文问其故,而王无以应。此公玉丹之所以见信、而卓齿之所以见任也。任卓齿而信公玉丹,岂非以自雠邪?尹文见齐王,齐王谓尹文曰: “寡人甚好士。”尹文曰:“愿闻何谓士?”王未有以应。尹文曰:“今有人於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齐王曰:“此真所谓士已。”尹文曰:“王得若人,肯以为臣乎?”

 王曰:“所愿而不能得也。”尹文曰:“使若人於庙朝中深见侮而不斗,王将以为臣乎?”王曰:“否。大夫见侮而不斗,则是辱也,辱则寡人弗以为臣矣。”尹文曰:“虽见侮而不斗,未失其四行也。未失其四行者,是未失其所以为士一矣。未失其所以为士一,而王以为臣,失其所以为士一,而王不以为臣,则向之所谓士者,乃士乎”?王无以应。尹文曰:“今有人於此,将治其国,民有非则非之,民无非则非之民有罪则罚之,民无罪则罚之,而恶民之难治,可乎?”王曰:“不可。” 尹文曰:“窃观下吏之治齐也,方若此也。”王曰:“使寡人治信若是,则民虽不治,寡人弗怨也。意者未至然乎!”尹文曰:“言之不敢无说,请言其说。王之令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民有畏王之令、深见侮而不敢斗者,是全王之令也,而王曰:‘见侮而不敢斗,是辱也。’夫谓之辱者,非此之谓也。以为臣不以为臣者,罪之也。此无罪而王罚之也。”齐王无以应。论皆若此,故国残身危,走而之谷,如卫。齐湣王,周室之孟侯也,太公之所以老也。桓公尝以此霸矣,管仲之辩名实审也。

【译文】正名

名分合宜国家就治理得好,名分不正国家就混乱。使名分不正的是浮夸失实的言辞。言辞浮夸失实就会把不可以说成可以,而把不是这样说成这样,就会把不对说成对,而把不错说成错。所以君子的言辞,足以说出贤人的贤明,不肖之人的不肖就行了,足以讲明治世之所以兴盛、乱世由何引起的就行了,足以令人知晓事物的真情、人之所以能生存的原因就行了。

凡是混乱,都是由于名实不符造成的。君主即便不贤,也还是知道任用贤人,还是知道听从善言,还是知道做可行之事。他们的弊病就在于他们所认为的贤人只不过是不肖之人,他们所认为的善言只不过是邪僻之吉,他们所认为的可行之事只不过是悖逆之事。这就是形名异实、名实不符。把不肖当成贤明,把邪僻当成善良,把悖逆当成可行,象这样,国家不混乱,自身不危险,还等什么呢?

齐湣王就是这样。知道喜欢士,却不知道什么人才叫士。所以尹文问他什么叫士。湣王无话回答。这就是公玉丹之所以被信任,卓齿之所以被任用的原因。任用卓齿,信任公玉丹,难道不是给自己安排仇人吗?

 尹文谒见齐王,齐王对尹文说;“我非常喜欢士。”尹文说:“我希望听您说说什么样的人叫做士。”齐王没有话来回答。尹文说:“假如有这样一个人,侍奉父母根孝顺,侍奉君主很忠诚,结交朋友棍守信用,住在乡里敬爱兄长。有这四种品行的人,可以叫做士吗?”齐说:“这真是所说的士了。”尹文说:“您得到这个人,肯用他作臣子吗?”齐王说;“这是我所希望的,但却不能得到。”尹文说:“假如这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中受到莫大侮辱却不争斗,您还将让他作臣子吗?”齐王说:“不。士受到侮辱却不争斗,这就是耻辱。甘心受辱,我就不让他作臣子了。”

 尹文说:“这个人虽然受到侮辱而不争斗,但他并没有丧失上述四种品行。没有丧失上述四种品行,这就是说没有丧失一点成为士的条件。没有丧失一点成为士的条件,可是大王您却不让他作臣子,那么您先前所认为的士还是士吗?”齐王无话回答。尹文说:“假如有这样一个人,将治理他的国家,人民有错误责备他们,人民没有错误也责备他们,人民有罪惩罚他们,人民没有罪也惩罚他们。这样做,反倒埋怨人民难以治理,可以吗?”齐王说:“不可以。”尹文说,“我私下观察您的臣属治理齐国正象这样。”齐王说:“假如我治理国家真地象这样,那么人民即使治理不好,我也不怨恨。或许我还没有到达这个地步吧!”

 尹文说:“我既然这样说就不能没有理由,请允许我说一说理由。您的法令说:‘杀人的处死,伤人的受刑。’人民中有的敬畏您的法令,受到奠大侮辱而不敢争斗,这是顾全您的法令啊,可是您却说,‘受侮辱而不敢争斗,这是耻辱。’真正叫做耻辱的,不是说的这个。本该作臣子的,您却不让他作臣子,等于是惩罚他。这就是没有罪过而您却惩罚他啊。”齐王无话回答。君王的议论都象这样,所以国家残破,自身危急,逃到谷邑,又到了卫国。齐圄是周朝分封的诸侯之长,太公在这里得以寿终。桓公曾凭借齐国称霸诸侯,这是由于管仲辨察名实非常详明啊。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第十六卷·先职览第四·察微 楚之边邑曰卑梁,其处女与吴之边邑处女桑於境上,戏而伤卑梁之处女。卑梁人操其伤子以让吴人,吴人应之不恭,怒,杀而去之。吴人往报之,尽屠其家。 卑梁公怒,曰:“吴人焉敢攻吾邑?”举兵反攻之,老弱尽杀之矣。吴王夷昧闻之,怒,使人举兵侵...

《吕氏春秋》卷16先识览2观世诗解2晏子全功列子先见
《吕氏春秋》卷16先识览2观世诗解2晏子全功列子先见 题文诗:晏子之晋,见息涂者,反裘负刍.以为君子,使问曷此?涂者对曰:齐人累之,名越石父.晏子遽解,左骖赎之,载而与归.弗辞入舍,越石父怒,请绝晏子,使人应曰:婴未尝交,免子於患,於子犹未?越石父曰:君子屈乎,不己知者,伸乎己知...

《吕氏春秋》卷16先识览8正名诗解辩名实审形名相符
《吕氏春秋》卷16先识览8正名诗解辩名实审形名相符 题文诗:名正则治,名丧则乱.使名丧者,淫说说淫,则可不可,而然不然,则是不是,而非不非.君子之说,足言贤实,不肖之充,喻治所悖,乱所由起,知物之情,人所以生.凡乱也者,形名不当.主虽不肖,犹若贤用,犹若听善,犹若为可.患在所谓,贤...

饕餮是谁的儿子
《吕氏春秋-先识》:周鼎著饕餮 ,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商象形饕餮鼎,商夔龙饕餮鼎,均由此创作。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六:绍圣初,先人官长安府,於西城汉高祖庙前卖汤饼民家,得一白玉奁,高尺馀,遍刻云气龙凤,盖为海中神山,足为饕餮,实三代宝器。随着时代的变迁,...

吕氏春秋共有多少篇
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一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儒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 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

吕氏春秋原文及翻译
《吕氏春秋》原文: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路,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玉佩,食麦与羊,其器疏...

慎言文言文吕氏春秋
1. 文言文翻译《吕氏春秋》 非不贤也。 曰。先王之法,有人增补,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本来可以长寿的人,下药也要千变万化,而法令制度不变,提出了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主张,反对泥古不化和墨守成法,岂不太难了吗,为其不可得而法,没有损益的先王之法是不是可以效法呢?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以故法为...

鲁国之法的《吕氏春秋·察微篇》
(《吕氏春秋卷十六·先识览第四·察微》)2.鲁国之法,鲁人为人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赣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辞不受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受教顺可施后世,非独以适身之行也。今国之富者寡而贫者众。赎而受金,则为不廉;不受金,则不...

齐有北郭骚者出处
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有一篇名为《齐有北郭骚者》的文章,它出自《吕氏春秋》的卷十二·季冬纪·士节》部分。这部著作有着深远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吕氏春秋》是一部由秦国丞相吕不韦主导编纂的巨著,它被誉为一部古代的百科全书,集儒、法、道等多种学派思想于一体,展示了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

吕氏春秋的作者吕氏春秋是谁写的
吕不韦写作《吕氏春秋》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秦国统治阶级兼并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但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儒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

神农架林区17250931545: 请问《吕氏春秋先识览》的“先识”是什么意思? -
龙利鲁南: “先识”即预言,亦即比别人早知道某事的发展趋势.从文章列举夏太史令终古“出奔如商”、殷内史向挚“出亡之周”、晋太史屠黍“归周”等一系列事例中,可以看出:有道者由于忠言不被采纳,当预见到国家必然灭亡后,而最先离去.文章的目的在于:从反面论证君主求贤、知贤、任贤的重要性.

神农架林区17250931545: 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 全文求翻译. -
龙利鲁南: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说:”赐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如果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孔子从小事情能看到教化的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神农架林区17250931545: 吕氏春秋内容 -
龙利鲁南: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

神农架林区17250931545: 四大远古恶兽 -
龙利鲁南: 四凶之族 编辑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嚚不友,是与比周,天下之民谓之浑敦. 少嗥氏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谮庸回,服谗蒐慝,以诬盛德,天下之民谓之穷奇. 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

神农架林区17250931545: 文言文鲁国之法的意思 -
龙利鲁南: 一、译文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诸侯国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补偿金. 孔子说:“赐(子贡的名)呀,你采取的不是...

神农架林区17250931545: 《吕氏春秋》共有几篇? -
龙利鲁南: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中国战国末期的一部政治理论散文的汇编,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完成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为秦代丞相吕不韦及其门人集体编纂而成.其内容涉及甚广,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名、法、墨、农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是杂家的代表作. 全书共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大部分.每篇又有一些子篇.十二纪按四季、十二月份排列,每一纪有纪首一篇和论文四篇共五篇,十二纪共计六十子篇.八览各览有论文八篇,《有始览》缺一篇,共计六十三子篇.六论每论有六篇,共计三十六子篇.加上十二纪末的《序意》一篇,全书计有子篇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言

神农架林区17250931545: 吕氏春秋有哪些名篇 -
龙利鲁南: 《吕氏春秋》,亦称《吕览》,为秦相吕不韦集门客各著所闻而成.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共26卷,160篇,为杂家代表作之一.

神农架林区17250931545: 一字千金这篇文章有哪些好句 -
龙利鲁南: 这个文言文原文是: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

神农架林区17250931545: 《吕氏春秋》两则的翻译 -
龙利鲁南: 1、[原文] 引婴投江: 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 【译文】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

神农架林区17250931545: 《吕氏春秋》包括 、 、 ,共有文 篇, -
龙利鲁南: 《吕氏春秋》是秦丞相吕不韦门客的集体创作.它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兼有儒、道、墨、法、农诸家学说.书中保留了大量先秦时代的文献和佚事.它是一种系统化的、集合许多单篇的说理文,层层深入,最见条理.和诸子散文一样,它往往以寓言故事为譬喻,因而文章富于形象性.http://cache.baidu.com/c?word=%C2%C0%CA%CF%3B%B4%BA%C7%EF%2C%B0%FC%C0%A8&url=http%3A//www%2Eqdkfq%2Ecom/datalib/2004/Literature/SHL%2DDL/SHL%2DDL%2D8753/&b=0&a=3&user=baidu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