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邓稼先》的两个问题

作者&投稿:霍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邓稼先》课文中的几个问题?~

1、意思:马革裹尸意思是指用马的皮革把尸体包起来。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
例句: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保家卫国,即使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又有妨呢。
2、气氛:悲壮、凄凉。
作用:表现邓稼先工作环境艰苦,突出他为国不辞辛劳的精神。
3、句子: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作用:突出环境的恶劣,突出烘托人物形象。
4、作用:赞扬的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人物,暗示邓稼先是这些人物中最闪耀的。

5、理解: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有着根本不同,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求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吸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培养成自己的气质品格。
6、原因:作者概括中国近100多年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民族的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7、可能的原因有:邓稼先的功绩,谁人不知再重复这些材料显得累赘。何况自己与邓稼先远隔大洋20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了解太多,这样可以扬长避短;再者,邓稼先先是自己50年的朋友,写朋友自然包含对老朋友不尽的思念,对朋友的认可钦佩,同时也在写自己。

邓稼先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邓稼先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是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七七”事变后,全家滞留北京,16岁的邓稼先随姐姐赴四川江津读完高中。1941年至1945年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后,邓稼先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

1948年10月,邓稼先赴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58年8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随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他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1979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去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绝对相信他,这是他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从对比中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邓小平同志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与小平同志表达的心声是一致的。第四部分,作者写自己得到消息,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泪满眶。这是作者为中华民族而自豪,为50年的朋友邓稼先而骄傲.

1.表现了我对稼先的大公无私的赞美
2.用了排比,突出了邓稼先具有物理直觉,数学见地,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突出了邓稼先的大将风度,以及作者对邓稼先充满了赞扬和佩服之情。


邓稼先一文中有哪些写作特点?
2、以回忆性的手法结构全文读起来亲切,具有真实感。作者并没有完全按照邓稼先的生平先后顺序来写,而是突出与邓稼先的品质有关的事件来写,这样人物的形象就比较鲜明。《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邓稼先》以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

邓稼先先生被称为“两弹元勋”,主要生平事迹有哪些?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 --- 1986年7月29日),中国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第一、二...

《邓稼先》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结构上的特点:先交代背景、人物简介,之后通过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对比来探求形成原因,再举例通过一件事、一句话来描述人物的品格、贡献,最后再进行总结来照应开头文章开头。作者把邓稼先这一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抓住他忠厚平实,诚真坦白的性格特点,回忆了他为中国的“两弹”事业所做出的...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后人生活的如何?
首先我们要知道邓稼先这一辈子总共有二个儿女,大女儿叫做邓志典,二女儿叫做邓志平,并且这二个名字还有一些寓意,典代表着开国大典,平代表着天下太平,并且邓稼先在世的时候,他的一双儿女从来都没有享受过什么特殊的待遇,甚至他们连自己的爸爸做什么都不知道,毕竟在那个年代研究原子弹是一件很机密...

关于名人邓稼先的作文200字。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

“两弹一星”邓稼先逝世33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个子女现状如何?_百度...
我国的很多科学家都是在默默的为我国科研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奉献了他们的一生,他们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奉献在自己的事业上,很少能够照顾自己的子女,而两弹一星邓稼先先生从逝世到现在已经有33年了,我们很多人都在关心他的两个子女现状如何,邓稼先他隐姓埋名三十一年,十年如一日的驻扎在沙漠戈壁...

关于邓稼先等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
由于都是外文书,并且只有一份,邓稼先只好组织大家阅读,一人念,大家译,连夜印刷。为了解开原子弹的科学之迷,在北京近郊,科学家们决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研制出我国的“争气弹”。那时,由于条件艰苦,同志们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个多月...

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教学反思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邓稼先在美国学成博士回归,而杨振宁却留在了美国,一个在“风悲日曛”的古战场默默耕耘几十载,一个先后获得多个奖项,名利双收载誉荣归故里,两个人不同的.选择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我在上《邓稼先》这一课时,也向学生指出了这一背景,正如杨振宁在文中所说&...

上海语文网课实录—《邓稼先》下
第一个不知道引出的是《吊古战场文》,在第6页的课下注释中告诉我们知道它描述的是古战场荒凉凄惨的景象,揭示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借助工具书去了解这部分的内容。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工作,这是邓稼先面临的第一重困难。 第二个不知道引出了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内容,暗示我们:实验的风险很高,牺牲可能是家...

课文《邓稼先》的写作特点
这种结合方式使文章具有了一种恢宏的气势,一种波澜壮阔的美感。2、以回忆性的手法结构全文读起来亲切,具有真实感。作者并没有完全按照邓稼先的生平先后顺序来写,而是突出与邓稼先的品质有关的事件来写,这样人物的形象就比较鲜明。《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

顺河回族区13288415951: 有关《邓稼先》的两个问题 -
苌饼艾诺: 1.表现了我对稼先的大公无私的赞美2.用了排比,突出了邓稼先具有物理直觉,数学见地,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突出了邓稼先的大将风度,以及作者对邓稼先充满了赞扬和佩服之情.

顺河回族区13288415951: 关于《邓稼先》的问题 -
苌饼艾诺: ①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②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

顺河回族区13288415951: 概括《邓稼先》“我不能走”的主要内容 -
苌饼艾诺: 一句话突现人物个性.作者先用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把读者带到神秘的戈壁荒滩.然后用两个疑问句启发读者联想,邓稼先他们要征服多少困难才完成了两弹的研制工作.这是从面上写.接下来,作者从点上选取这样一个事例:“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作为院长,邓稼先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和理论指导.但他却事必躬亲,来到实验现场指导工作.当井下出现问题,甚至会出现危险的时候,无论从职位,还是从在“两弹”事业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来说,邓稼先离开现场,都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他只说了一句:我不能走.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字字铿锵,声声有力,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顺河回族区13288415951: 《两弹元勋邓稼先》对这篇课文提问 -
苌饼艾诺: 1.d邓稼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课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插叙部分具体写了什么4.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简单概括5.当苏联撕毁合同后,你从邓稼先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顺河回族区13288415951: “也不知道....什么心情”“不知道邓稼先......手有没有颤抖”这两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
苌饼艾诺: 首先你要明白作者的态度 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表达对邓稼先崇高的敬意 对他那些优秀品质的赞美 对句子的理解可以从一些词下手还有就是修辞,情感 但你这句应该是没有修辞吧,就从词下手 比如 这两句话都有“不知道”看似需要人来回...

顺河回族区13288415951: 《邓稼先》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的含义是什么? -
苌饼艾诺: 理论总是随着人们的研究而发展,它需要不断的用实践去检验.也就是说:理论的正确与否是靠实践去检验;在核武器试验时检验理论,危险巨大.突出邓稼先对科学敢于负责的精神.说明邓稼先所负责工作的重大以及风险,衬托出他决断的勇气和胆识.希望可以帮到你!

顺河回族区13288415951: 邓稼先是大手笔还是至情文,为什么? -
苌饼艾诺: 1.大手笔表现在:作者有传统眼光,历史视野,全球胸襟,因此文章写得不同凡响,高出一筹,一般传记作者很难企及.例如,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赞扬“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最有...

顺河回族区13288415951: 读了邓稼先有什么启示50字
苌饼艾诺: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顺河回族区13288415951: 邓稼先课文问题 -
苌饼艾诺: 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当文章分段时,过渡句通常归下不归上,与下面的一段一起 什么是过渡句 文章中用一定词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 思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有机联系起来,自 然而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这就是过渡. 过渡句 过渡句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