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译文

作者&投稿:皮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译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辞海》1989年版)

【注释】

①丑奴儿:即《采桑子》。
②层楼:高楼。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
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
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
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
只好说道好个清凉的秋天呀!

【评解】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
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上片写
少年不识愁滋味。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
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
情韵。

【集评】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他这首词外表虽则婉约,而骨子里却是包含着忧郁、沉闷
不满的情绪。……用“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样一句闲淡的话,来结束全篇,用这样一句
闲淡话来写自己胸中的悲愤,也是一种高妙的抒情法。
深沉的感情用平淡的语言来表达,有时更耐人寻味。
张碧波《辛弃疾词选读》:这首词写得委婉蕴藉,含而不露,别具一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辞海》1989年版)

【注释】

①丑奴儿:即《采桑子》。
②层楼:高楼。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
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
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
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
只好说道好个清凉的秋天呀!

【评解】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
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上片写
少年不识愁滋味。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
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
情韵。

【集评】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他这首词外表虽则婉约,而骨子里却是包含着忧郁、沉闷
不满的情绪。……用“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样一句闲淡的话,来结束全篇,用这样一句
闲淡话来写自己胸中的悲愤,也是一种高妙的抒情法。
深沉的感情用平淡的语言来表达,有时更耐人寻味。
张碧波《辛弃疾词选读》:这首词写得委婉蕴藉,含而不露,别具一格。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422914.html

《采桑子》词牌又名《添字丑奴儿》。你引的是两首词。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丑奴儿令》、《醉梦迷》、《忍泪吟》、《伴登临》、《苗而秀》、《罗敷歌》,为唐教坊大曲。四十四字,八句,前后片各三平韵。
也有二三句为叠句叠韵者,前后阙第二、三两句韵定要叠句,双调, 四十四字, 平韵。
所以《采桑子》和《丑奴儿》是同一个词牌,只是叫法不同。
书博山道中壁①
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②。
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
提壶脱催归去③,
万恨千情。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

约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以前。博山在江西上饶附近,风景优美,作者闲居上饶时,常往来于博山道中,作词甚多,此即其一。
①此闲居带湖之作。博山:见前《清平乐》(“绕床饥鼠”)注①。 此词上片写博山道中所见,下片写所闻。所见者,雨后春风,花柳吐青,但各自深浅不一。所闻者,众鸟唱晴,然提壶劝酒,脱催归,鸣声有异。由此当悟人间万物,自来不齐,则景中不无禅理寄焉。②烘晴:天气晴若火烧,极言天气之晴朗温暖。③提壶:鸟名。见前《南歌子》(“玄入参同契”)注⑤。脱(裤):亦鸟名,以啼声似“脱”而得名。苏轼《五禽言》:“昨夜南山雨,两溪不可渡。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土人谓布谷鸟为脱却破。”

采桑子 此生自断天休问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
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此词通篇语浅意深,言近旨远,紧扣一“愁”字落笔。此愁,亦壮志未酬、人闲田园之愁。此愁不堪言人,惟“说与西风”,则其愁苦之意,又自透进一层。  
“此生”句杜甫曲江三章“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  
“君来”两句;我正醉酒入梦,君且暂归。宋书·陶潜传谓渊明旷达狂放“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庄子·逍遥游“归休乎君,余无所用天下为。”休语助词,用于句尾,若“吧”、“了”之类。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整首诗的意思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注释】①丑奴儿:即《采桑子》。②层楼:高楼。【译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

“却道天凉好个秋”这句诗的全文是什么?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宋 ]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出处 “却道天凉好个秋”这句诗出自宋代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注释 ①丑奴儿:即《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②博山:博山在今...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译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全文
丑奴儿⑴·书博山道中壁⑵ 少年不识愁滋味⑶,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⑷。而今识尽愁滋味⑸,欲说还休⑹。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请把《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的解析发给我。 谢谢! 急用!
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感情
辛弃疾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①丑奴儿:即《采桑子》。 ②层楼:高楼。 【评解】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译文
《采桑子》词牌又名《添字丑奴儿》。你引的是两首词。

辛弃疾的<采桑子>
原文:《采桑子辛弃疾》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白话释义: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事愁的滋味,喜欢登上高楼。喜欢登上高楼,为了作新词没有愁苦硬要说愁。现在尝够了的忧愁的滋味,想说而终于没有说。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尝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如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宋代〕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译文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鉴赏
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他这首词外表虽则婉约,而骨子里却是包含着忧郁、沉闷不满的情绪。……用“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样一句闲淡的话,来结束全篇,用这样一句闲淡话来写自己胸中的悲愤,也是一种高妙的抒情法。深沉的感情用平淡...

松江区13614128034: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词) - 搜狗百科
厨人厘脑心: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 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 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 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 只好说道好个清凉的秋天呀!

松江区13614128034: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翻译 -
厨人厘脑心:[答案]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注释】 ①丑奴儿:即《采桑子》.②层楼:高楼.【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

松江区13614128034: 辛弃疾《采桑子 书博三道中壁》赏析 100字左右 十万火急啊! -
厨人厘脑心:[答案]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

松江区13614128034: 语文知识,诗词
厨人厘脑心: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松江区13614128034: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说你对这首... -
厨人厘脑心:[答案] 我就按照考试的格式给你我的理解吧:这首词上下两阙都围绕一个愁字来写,上阙写了作者年少时不知道愁是什么味道,为了写出新词还强迫自己发愁,而如今真正知道愁是什么滋味了却又不愿意说起.整首词深深的表达出作者那种内心深处的哀愁,...

松江区13614128034: 辛弃疾采桑子全文 -
厨人厘脑心: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 提壶脱裤催归去,万恨千情.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 采桑子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松江区13614128034: 解答一段词的意思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厨人厘脑心:[答案] [赏析] 当我还是少年的时候,全然不识什么是愁滋味,只是一味爱爬上高楼,喜欢爬上更高层次的楼;而且还和一般文人墨客一样,心中本无愁,却每为了作些新诗新新词而强说愁.原词是说少年时候的为赋新词强说愁,事实上是全不...

松江区13614128034: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
厨人厘脑心:[答案]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

松江区13614128034: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全文拼音版 -
厨人厘脑心: chǒu nú ér ·shū bó shān dào zhōng bì《丑 奴 儿 · 书 博 山 道 中 壁》sòng dài :xīn qì jí宋 代 辛弃疾shǎo nián bú shí chóu zī wèi ,少 年 不 识 愁 滋 味,ài shàng céng lóu .爱 上 层 楼.ài shàng céng lóu .爱 上 层 楼.wéi fù xīn cí qiáng shuō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