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余文森教授谈如何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投稿:计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强调教育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该使学生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而智慧和人格是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生成的。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总量×学生接受内容的百分数。由此可知,有效性的教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对象。然而,实践证明,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并非教学内容,而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认知智慧增值。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教师要观念转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的优劣,对课堂教学最优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教师业务、理论、实践培训活动,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素质好、基本功扎实、教改意识强、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不要用自己任教时间长短,对原来教材的理解去按经验教学,认为传授完知识,就完成了任务。而应该通过课堂教学,认真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会不会学”,用这样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二、组织教学要有严谨性

所谓组织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的目光、注意力、情绪、思维集中到课堂上来。组织教学而应贯彻教学的始终。其严谨性着重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师对所授课程要有严谨的态度。即每次课前真备课,保证授课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正确性。第二,对教学过程要严密组织,做到周密思考、张弛有致、紧凑有序。第三,教师对教育对象要严格管理。从上课起立的站姿,课堂上的坐姿和眼神、回答问题、操作练习等,都要严格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把问题推给班主任,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三、提倡新的学习方式

我国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因此,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臵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调查、信息搜集及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数学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首先,要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的新型伦理关系。其次,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要学会赞赏他们的付出所表现出来的微小的变化及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此外,除了以上几点,笔者还认为,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应该做到这样几点:教学言要有艺术性、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教学过程要有情感性、教育手段要有策略性。
以上几点,既是“传道、授业、解惑”有效性教学必不可少的内涵,又是一名教师综合实力的反映。具备这样几点,非一日之功,需要千锤百炼。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

一、重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创设数学学习的良好情境,教育界已进行广泛的讨论,并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 是提高数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然而,新课程下的一些数学课,情境只是为创设而创设,只图表面热闹,有的甚至成了说话课,夹杂了太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而缺乏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

实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
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
(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9票)
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
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重视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1
激发兴趣,产生参与动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尤其是低年
级儿童,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
对学习材料感兴趣。

如在教学第一册的《求未知数》时,我创设了“猜扑克牌”的游戏情境,第一次,我手拿两张扑克牌,
让学生猜猜两张牌分别是几
?
学生兴趣很高,
纷纷举手告诉老师他心中的答案。
第二次,
我告诉他们这两张牌
的和是
9

这下,
举手的学生更多了,
而且答案也更加的统一,
出现了以下
4
种情况,
A(
代表
1)

8

2

7

3

6

4

5
。第三次,我告诉他们其中的一张牌为
2
,这时,几乎是全班的小朋友都举手了,而且喊出了
答案
7
。这个情境的设计,不但了解了学生,把握了教学起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
趣参与学习。

2
适时点拨,指导参与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
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充分发
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今天,我们也应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作
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我们要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充分发
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加以点拨指导。

如教学《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
,当学生探究出竖式计算的“原始”算法之后我没有直接引出简便算法,
而是让学生利用探究出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接着再加以适时引导:
“通过计算你发现什么”

“你觉得这样写怎
么样”


要是能简单一些就好了”

通过一个一个的设问、
谈话,
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目标:
原始算法
“烦”

需要“简化”
。这时再通过动画演示“出繁到简”
,使学生对简便写法的印象深刻。教师有效的引导,能确保
学生探究活动的质量,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意义,更为有效。

3
创造空间,保证参与机会

周玉仁教授曾说过:
“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
多一点思考的时间,
多一点活动的余地,
多一点
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
”这些“多一点”告诫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时间、空间,保证学
生的参与机会。
为此,
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开展
“说一说”

“摆一摆”

“做一做”

“比一比”

“量一量”

“画
一画”

“折一折”

“叠一叠”……对于一个问题爱多问几个“谁还有不同意见或想法
?

“谁还能补充
?

“再
仔细想想还可以怎样做
?
”等等,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如教学《第几》
,在拓展部分,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操作材料:
4
根火柴和
1
支铅笔,请他们把这些材料
摆一摆,使铅笔排在第二的位臵上。结果,等到交流反馈时,学生不仅仅摆出了我预想中的
2
种情况,即把
它们排成一排,从左、右分别数过去,

铅笔处在第二的位臵上,还有一位学生把这些材料摆成了两排,火柴
为一排,铅笔在第二排。这是多么灵活的一种思维方式啊
!


三、重视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一直以来,学生学习数学主要以接受学习为主,这样学习的结果是学生的计算能力、解题能力特别强,
而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为此,
《数学课程标准》提
出了
“动手实践、
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
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
1
不排斥接受学习

我们应该承认,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科学,有其特有的结构性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的学习还应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教师的讲解或
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获得,而无探究的必要。如:面积单位
1
平方厘米、
1
平方分米、
1
平方米的规定,四则运
算顺序的规定,等等。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达到更好的效果。

2
重视探究学习

“探究”作为新课程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具有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等优点,已逐
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中运用,如“教学“量长量”时,主要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为了巧妙地引出
测量工具“直尺”
,我先让学生选择身边的工具量一量书桌有多长。有的用课本量,有的用铅笔量,还的竟拔
掉一根头发量,就在这“热热闹闹”的测量操作中,学生得出结果也不一样,有的说桌子有四本数学书那么
长,
有的说大约在
6
枝铅笔那么长,
还有的说有
22
根头发那么长,
此时学生的思绪纷繁复杂,
对问题疑惑不
解;
同样的桌子,
为什么测量后长度不一样呢
?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
意识到操作时要统一测量工具。
在重视
探究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数学学习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学生处处去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让学
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我们更多要考虑的是学习内容是否适合于探究学习,
从而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3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
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把握教师定位,发挥教师
主导作用。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
?
如果有,什么时候进行
?
问题怎么提
?
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
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
?
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
?
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
个人自学这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
?


②分工明确,让学生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
助性学习活动。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
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③建立机制,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我们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成员感
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积极参与,学会思
考。

四、重视学习情感的有效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学习情感,直接制约着学习的有效性。课堂中营造
教学的和谐性,建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学生是活生生
的生命体,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
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而应该鼓励学生继
续努力;教师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生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同
时,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互相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
的学习情感,因此,我们呼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拥有积极而亢奋的情感。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非返古教学。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只有我们不懈地追求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形成探究、合
作、对话的课堂教学文化。

本文开篇一段非常经典;“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追求目标。”其实我校教师老龄化,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分层次让学生学好,怎样让学生“会学”“好学”是我们追求的更高目标,达到优质教学的目的,我们在努力着,努力着。 一、 余文森教授在本文讲到“深刻”不是让我们只把教材写到教案上,而是真正吃透教材,善于归纳总结,善于评价学生的学,注重学习效果,逐渐在语言上达到精练、风趣、幽默,达到和谐与愉快的境界,在板书上精心设计,力求图文并茂,直观性强,归纳到位,把复杂的知识体系以知识网络、口诀、顺口溜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同学们乐学,同时备课下真功,把课上明白,上简洁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艺术。可能一句风趣的话,一幅流畅的板画,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就能让学生茅塞顿开,终生不忘,其实这就是优质教学。如果讲的大多数学生走神了,甚至睡着了,何谈艺术?何谈优质? 二、 同一学科,同一节课,不同的授课者,风格不同,我们镇小的语文教师贾学东老师风趣幽默,妙语连珠,课堂教学达到举一反三,诸类旁通,讲练结合,一节课弹指而去,既学到知识,又得到快乐,这就是余教授所提到“独到”。薜梅晶的英语课善于利用批改手册,让不会的学生起来回答,让会的学生给他们纠正,一堂课学生全参与,“兵教兵、兵练兵”是组织教学的“无影高手”,这也是独到,我们辛寨教研室始终在不断开发这些独到的东西,渗透到优质教学研究中来。 三、我自任教生物以来,就乐意用愉快、和谐的方法来上课,且上课前认真搜集所有知识体系,同时也让学生刀在课前到大自然中去找标本,找材料,课外还让学生定期收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到知识,老师是“广博”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应用者,实践者,通过点拨、发问、观察得到结论,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广博”者,教师才是最高明者。 四、 启发是有条件的,有的启发有形,通过指点让学生悟,让学生答,让学生思,而有一种无形的启发那就是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比如:过去辛寨镇有一个石庄小学,有个张老师书法写的好,她教出的学生个个方块字写的美,还有现在初三高秀香老师普通话说得好,整个班级学生的普通话都很好,三年下来变成了无数个“高秀香”,个个语言准,吐字清。而有的老师自己写得好,不管学生写的怎样,自己说的普通话好,不管学生说得怎样,从何“启发”? 五、谈到机智,其实就是应变能力。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教学预设之外“突发事件”,如何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机智,赵庄小学的贾桂芹老师教三年级语文识字课“真”字落下一道“一”,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写错了,贾桂芹老师立即说,我故意写错的,看看有没有同学发现,这个同学值得表扬,我们一块改过来。这种“弄拙成巧”就是机智。用余教授的话就是“以智取胜”。六、提到绝招,我从事生物教学十年,我的绝招1、语言艺术性2、绘画能力强。为此曾经跟美术老师王富庆学简笔画,且课前总要在办公室的黑板上反复演练,三年下来,每到上生物课,什么人体轮廓、鱼、兔子、蝗虫等都信手而来,学生都很佩服。语言上亲切,风趣,幽默,生物课像上评书课,引人入胜,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能够让学生都认可,乐学好学你的学科,那才叫绝招。 文森教授的《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讲座。 他精彩的演讲,深入浅出,使我受益匪浅。 余教授从有效教学的研究定位,有效教学的内涵诠释和有效教学的策略案例三个方面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在听了余教授的讲座使之后使我认识到,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就是有效教师,那么如何成为一名有效教师,张教授也做了详细阐述,那就是:一、激励性人格,首先要热情,其次要热心幽默,最后是可信任感;二、以成功为导向;三、专业品行。反思自己过去的有些教学行为,真有点坐井观天、闭门造车的感觉,要重新来思考问题,那就是怎样积累自己的经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力求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就像张教授说的,要经常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通过张教授的讲座,我首先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其一,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其二,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要做到有效教学,教师要做的:①教师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知识活动的经验。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等教学活动。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那些估计学生通过努力能探索求得问题答案的,应大胆地放手,放的真心、实在,收要收得及时、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热闹,收效甚微。如果失去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③教师要采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即教学语言要有特色,能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否则教师的教学就会变得无效。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余教授眼中的有效教学的理念亦是新课程理念,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但是在探究活动中必须处理好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指导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把活动具体化,引导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方法,知道自已在做什么,应当做什么。当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想,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可走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铺路架桥;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在我们一味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的同时,作为老师,我们要更多地关心学生自身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只有教师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正真做到有效教学。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唯有在实践理性反思基础上寻找教学行为的不断改进,才能彰显教育和教师的尊严和魅力。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有感 回想自己从教几十年,在教学上就是一个茫茫然的迷途者,不明白一堂课中该教什么,怎么教,只知道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更未曾反思过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近日,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心中感慨良多,在读的过程中,有不少收获,但也涌起丝丝惭愧,虽然不能说自己的教学是无效的,但起码是一直处于低效状态,现在才更清楚地意识,教学必须有效,追求高效教学。说说自己的一点点体会吧。在这本书中,余文森教授就把教学的有效性放在第一讲,过玉米地掰玉米的隐喻形象地对应学习的有效性三个方面指标:一、学习速度;二、学习结果;三、学习体验。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余教授也理出了低效教学的几个表现。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众所周知,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重点语句懂得……道理(或体会……情感)而目前教学,我们部分老师恰恰忽略了这点,上课时存在随意性、盲目性,以致于出现课文中该教的内容没有教,有些内容却一再重复等现象,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体现教学的有效性。明确了教学目标,就会避免课堂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实际上也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余教授又“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的论述,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也是社会对教师的期待,更是每一名教师的发展方向,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也更高了。随着课改的深入,再回头审视自己的教学,渐渐发现,由于过分注重情境的创设,课堂热闹了,但教学效率却低下了。记得一次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课堂上也出示有关图片的辅助教学,老师极力用慷慨激昂的语言调动学生积极性,但学生却反应平淡,最后也勉强上完了课文。课后一位老师的点评一针见血:这篇课文时代背景十分重要,背景知识了解不充分,仅靠几张图片,阅读也是没法有效进行。在第四讲中,余教授就说:“你不能绝对化,不能为情境而情境,情境只是学习的凭借或工具。”一个形象的比喻又点出了情境的价值: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是呀,既然要创设情境,就得有效地辅助教学,而不能成为摆设,否则,就不值得我们花心思,就让学生直接把“盐”吃进去了。余教授还归纳出了几种教学情境,并结合了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我受益匪浅。当然,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下需要教师智慧的、合理的采用相应的策略,这也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因人因时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以上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写得并不周全,但看了这本书确实带给我不少收获。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会不断学习,把收获播种入教学行为中,来获得更多的收获!

本文开篇一段非常经典;“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追求目标。”其实我校教师老龄化,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分层次让学生学好,怎样让学生“会学”“好学”是我们追求的更高目标,达到优质教学的目的,我们在努力着,努力着。 一、 余文森教授在本文讲到“深刻”不是让我们只把教材写到教案上,而是真正吃透教材,善于归纳总结,善于评价学生的学,注重学习效果,逐渐在语言上达到精练、风趣、幽默,达到和谐与愉快的境界,在板书上精心设计,力求图文并茂,直观性强,归纳到位,把复杂的知识体系以知识网络、口诀、顺口溜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同学们乐学,同时备课下真功,把课上明白,上简洁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艺术。可能一句风趣的话,一幅流畅的板画,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就能让学生茅塞顿开,终生不忘,其实这就是优质教学。如果讲的大多数学生走神了,甚至睡着了,何谈艺术?何谈优质? 二、 同一学科,同一节课,不同的授课者,风格不同,我们镇小的语文教师贾学东老师风趣幽默,妙语连珠,课堂教学达到举一反三,诸类旁通,讲练结合,一节课弹指而去,既学到知识,又得到快乐,这就是余教授所提到“独到”。薜梅晶的英语课善于利用批改手册,让不会的学生起来回答,让会的学生给他们纠正,一堂课学生全参与,“兵教兵、兵练兵”是组织教学的“无影高手”,这也是独到,我们辛寨教研室始终在不断开发这些独到的东西,渗透到优质教学研究中来。 三、我自任教生物以来,就乐意用愉快、和谐的方法来上课,且上课前认真搜集所有知识体系,同时也让学生刀在课前到大自然中去找标本,找材料,课外还让学生定期收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到知识,老师是“广博”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应用者,实践者,通过点拨、发问、观察得到结论,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广博”者,教师才是最高明者。 四、 启发是有条件的,有的启发有形,通过指点让学生悟,让学生答,让学生思,而有一种无形的启发那就是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比如:过去辛寨镇有一个石庄小学,有个张老师书法写的好,她教出的学生个个方块字写的美,还有现在初三高秀香老师普通话说得好,整个班级学生的普通话都很好,三年下来变成了无数个“高秀香”,个个语言准,吐字清。而有的老师自己写得好,不管学生写的怎样,自己说的普通话好,不管学生说得怎样,从何“启发”? 五、谈到机智,其实就是应变能力。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教学预设之外“突发事件”,如何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机智,赵庄小学的贾桂芹老师教三年级语文识字课“真”字落下一道“一”,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写错了,贾桂芹老师立即说,我故意写错的,看看有没有同学发现,这个同学值得表扬,我们一块改过来。这种“弄拙成巧”就是机智。用余教授的话就是“以智取胜”。六、提到绝招,我从事生物教学十年,我的绝招1、语言艺术性2、绘画能力强。为此曾经跟美术老师王富庆学简笔画,且课前总要在办公室的黑板上反复演练,三年下来,每到上生物课,什么人体轮廓、鱼、兔子、蝗虫等都信手而来,学生都很佩服。语言上亲切,风趣,幽默,生物课像上评书课,引人入胜,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能够让学生都认可,乐学好学你的学科,那才叫绝招。 文森教授的《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讲座。 他精彩的演讲,深入浅出,使我受益匪浅。 余教授从有效教学的研究定位,有效教学的内涵诠释和有效教学的策略案例三个方面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在听了余教授的讲座使之后使我认识到,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就是有效教师,那么如何成为一名有效教师,张教授也做了详细阐述,那就是:一、激励性人格,首先要热情,其次要热心幽默,最后是可信任感;二、以成功为导向;三、专业品行。反思自己过去的有些教学行为,真有点坐井观天、闭门造车的感觉,要重新来思考问题,那就是怎样积累自己的经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力求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就像张教授说的,要经常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通过张教授的讲座,我首先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其一,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其二,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


反思余文森教授谈如何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 余文森教授在本文讲到“深刻”不是让我们只把教材写到教案上,而是真正吃透教材,善于归纳总结,善于评价学生的学,注重学习效果,逐渐在语言上达到精练、风趣、幽默,达到和谐与愉快的境界,在板书上精心设计,力求图文并茂,直观性强,归纳到位,把复杂的知识体系以知识网络、口诀、顺口溜的形式展现出来...

学习余文森教授《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心得体会
一、 余文森教授在本文讲到“深刻”不是让我们只把教材写到教案上,而是真正吃透教材,善于归纳总结,善于评价学生的学,注重学习效果,逐渐在语言上达到精练、风趣、幽默,达到和谐与愉快的境界,在板书上精心设计,力求图文并茂,直观性强,归纳到位,把复杂的知识体系以知识网络、口诀、顺口溜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同学们乐学,同时...

浏阳市19395407741: 如何开好公开课?!? -
历善苯酰: 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中心的余文森教授认为,一节好的公开课,一是应该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对新课程的推进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二是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应是一堂有效的课;三是应该是真实的,能客观...

浏阳市19395407741: 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 -
历善苯酰: “”之我见无论教学如何改革,“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近期,我读了余文森老师编著的《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一书,在书中我学习到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

浏阳市19395407741: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性教学 -
历善苯酰: 余文森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浏阳市19395407741: 如何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历善苯酰: 随着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一直在困绕着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国家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

浏阳市19395407741: 有效教学三大策略 哪种启发最大 -
历善苯酰: 余文森教授提出了有效教学的三大策略,包含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化难为易,增进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化易为难,提升学习体验的教学策略——激发情趣.我认为第三个策略对我的启发最大. 让学生爱学、乐学的教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余教授提出让学生越学越爱学、乐学的具体策略有很多,但这些策略一定有其共同的秘诀:富有情趣.情趣是快乐和幸福的源泉,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发现的幸福.这是有效教学的动力源泉.

浏阳市19395407741: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
历善苯酰: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从事历史教学已有七年,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贯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认为其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著名教育家余文...

浏阳市19395407741: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
历善苯酰: 你要想跑得更快,要先学会停下来.”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跑步中应学会停下来,就是说可以对自身做全面彻底地调整,也可以积累更多的体力、技巧和方法,以更高的速度冲刺.跑步是这样,教师工作乃至一切工作何尝不是这样呢?所以,教...

浏阳市19395407741: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
历善苯酰: 有如下心得体会:一、重视课前的备课(1)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

浏阳市19395407741: 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反思 -
历善苯酰: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1、对知识、能力、情感三维教学目标是否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有理可据、细腻,否则将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有的教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