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历史时期,臣子在皇帝面前的称呼有何不同?

作者&投稿:职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从秦始皇称帝开始,皇帝一共统治了华夏这片土地两千多年,期间出现的皇帝有数百个,别人对他们的称呼随着朝代的更替时有变化。因为影视剧的缘故,人们比较熟悉的称呼主要有陛下、皇帝、皇上、万岁爷等等。这些称呼都是何时形成的,在历朝历代又有怎么样的演变?

“皇帝”的由来

自秦国统一天下,嬴政自认为功超三皇,德盖五帝,让群臣议其称号。群臣提议以“泰皇”称之,嬴政说:“去掉‘泰’字,留下‘皇’字,再加上上古五帝中的‘帝’字,就称‘皇帝’吧。”


三皇五帝

从这以后,皇帝一词成为了我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官方称谓,各朝各代都有这个叫法,一直到清朝灭亡,这个称谓才只能见诸于文字或影视剧。

不过这个称呼较为官方,极少用于直接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具体怎么面称皇帝有很多讲究。

“陛下”的使用

陛下一词是对皇帝的一种尊称,最早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中对秦始皇的称呼,具体是不是秦始皇硬性规定的,没有资料可以查阅,不得而知。


秦始皇

陛的本意是台阶,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的本意就是台阶之下。为何成为了对皇帝的尊称,汉代的蔡邕在《独断》中解释过:“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就是说,臣子跟皇帝禀报事情时,不敢直呼皇帝本人,为了引起皇帝注意,于是呼“陛下”,以示有人在台阶下向皇帝禀报事情,以此来表达对皇帝的尊敬。

从秦朝到明朝,陛下这个称呼一直都在被使用,不过清朝对它弃之不用,所以,如果你穿越到了清朝,千万不能对皇帝面称“陛下”,弄不好要掉脑袋的。

唐代特色的称呼

在唐朝,对皇帝最具特色的称呼当属“大家”了。


《新唐书·李辅国传》:“代宗立,辅国等以定策功,愈跋扈,至谓帝曰:‘大家第坐宫中,外事听老奴处决。’”

《新唐书·宦者传》记载:“帝以肃宗长,意未决,居忽忽不食。力士曰:‘大家不食,亦膳羞不具耶?’”

由此可见,称呼皇帝为“大家”在唐代较为普及,不过“大家”这个称呼对臣子们并不普及,能够称呼皇帝为“大家”,对臣子来说算是一种殊荣。年度大剧《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让观众对皇帝的称呼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剧中,众人皆称皇帝为“圣人”,在历史上,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记载:“禄山踞床微起,亦不拜,曰:‘圣人安稳。’”

在武则天未称帝时,也有二圣同朝的说法,由此可见,在唐朝,称皇帝“圣人”是存在的。不过并没有电视剧中使用的那么频繁和普及,《新唐书》中圣人出现频率非常高,但是极少用于是对皇帝的称呼。

《新唐书·张姜武李宋》记载:“(李)绛曰:‘事或过差,圣哲所不免……但矜能护失,常情所蔽,圣人改过不吝,愿陛下以此处之。’”



唐玄宗影视形象

这一段中,同时出现了圣人和陛下,可见两者略有区别,像这种用法在书中经常出现。因此,用圣人来称呼皇帝应该也是不常用的,使用较多的是唐玄宗中后期这段时间。

宋代特色的称呼

宋朝对皇帝“官家”的称呼自始至终没改变过。

《宋史·后妃下》记载:“是日,百官班列俟帝出,至御屏,后挽留帝入,曰:‘天寒,官家且饮酒。’”

《宋史·忠义三》:金人曰:「南朝皇帝安在?(李)震曰:「我官家非尔所当问。」


由此可见,在宋朝称呼皇帝为官家,是比较普及的。这个称呼的由来跟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关,在陈桥兵变中,赵匡胤黄袍加身,得到大家拥戴。但毕竟来路不正,他巧妙地把“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中“官”和“家”两字组合起来,让群臣称呼自己为“官家”,以此来拉近群臣关系,巩固皇位。

清代特色的称呼

1644年,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清朝开始面临建朝立制的繁杂的工作,在涉及到皇帝称谓的时候,满族人对“陛下”这个词语很不满意。他们只理解到了“陛下”的本意是“台阶之下”,他们不理解为什么“陛下”这样一个不好的词语会用来称呼最高统治者,于是他们废除了陛下这个称谓,改成皇帝为皇上。


在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里,对皇帝称谓有这样一段描述:

太后太妃都叫我皇帝,我的本生父母和祖母也这样称呼我。其他人都叫我皇上。

这应该算是最权威的资料了,所以在清朝最普遍面称皇帝的称呼是皇上,没有陛下这个称呼。

在古代,对皇帝还有其他很多独特的称呼,有知道的,欢迎留言。



三皇五帝
从这以后,皇帝一词成为了我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官方称谓,各朝各代都有这个叫法,一直到清朝灭亡,这个称谓才只能见诸于文字或影视剧。
不过这个称呼较为官方,极少用于直接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具体怎么面称皇帝有很多讲究。
“陛下”的使用
陛下一词是对皇帝的一种尊称,最早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中对秦始皇的称呼,具体是不是秦始皇硬性规定的,没有资料可以查阅,不得而知。

清朝到明朝 ,是沿用陛下这个称呼 。唐朝,对皇帝称呼武大家 。宋朝对皇帝称呼为官家。清朝对皇帝称呼为皇上 。

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个称自己为皇帝的人,在后来的朝代发展中,汉朝的皇帝自称为陛下,有的皇帝就不同了称自己为官家,因为他没有把自己特殊看待,认为自己和平常的人是一样的 我们也听过万岁爷的称呼,其实皇帝也可以把自己称为万岁,他希望自己能够长寿活一万岁,也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够稳固。


不同历史时期,臣子在皇帝面前的称呼有何不同?
为何成为了对皇帝的尊称,汉代的蔡邕在《独断》中解释过:“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就是说,臣子跟皇帝禀报事情时,不敢直呼皇帝本人,为了引起皇帝注意,于是呼“陛下”,以示有人在台阶下向皇帝禀报事情,以此来表达对皇帝的尊敬。从秦朝...

历史上不同时期【臣子】,【皇子】,对【皇帝】是如何称呼的?
1.大王,陛下,皇上;爱卿 2.介绍首先写个简介,XX皇帝(国号庙号年号,比如清圣祖康熙皇帝),姓XX,名XX,生卒年,X朝第X代皇帝。在另起一段,分为早年、中年、晚年三个时代,以其在位时的大事件为贯穿就可以了 3.玄宗为庙号。庙号是对一个皇帝一生的一个字的总结,分为祖和宗,一般开疆立国...

历史上不同时期【臣子】,【皇子】,对【皇帝】是如何称呼的
1、皇王:对君王的敬称,犹言大王。见于《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朱熹《集传》:“皇王,有天下之号,指武王也。” 2、皇祖:帝王的祖先。明朝规定,朝廷祭告宗庙,高祖以上概称皇祖。 3、皇辟:帝王的别称。《隋书。王劭传》:“皇辟出者,皇,大也;...

为什么人去世之后要用白布蒙着脸?
其实不同的民族的习俗有可能相同,但是解释是不同的,但大体上都是使灵魂得到安息,不再受世俗的困扰之意。而且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个习俗的解释也会发生变化,汉族人死后蒙白布的传统无从考证,南宋一段时期这个习俗代表的含义是在阴间死者无颜面对先逝的长辈(因为故土都丢了,大家成了亡国奴)。很多...

拱手礼起源于我国历史的哪个时期()
1. 拱手礼起源于我国历史的周朝时期。2. 在周朝时期,臣子向君主进献贡品时,会先将贡品放在地上,然后跪拜三次。3. 接着,臣子将右手放在左手上,向君主拱手致礼,以此表示敬意和忠诚。4. 拱手礼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示敬礼仪,至今仍在某些场合被使用。

历史上臣子给皇帝下跪叩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们在看古装的历史剧的时候都能看到,在剧中属下见到皇上通常都是有下跪。这是以表忠诚的一种方式,从整个封建历史来看相比,这也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无形的体现。1.朝仪什么时候开始的:刘邦统一天下之后,废除了秦时期的礼法,皇帝上朝与臣子同为坐着,但又厌烦于君臣礼节不严谨,叔孙通得知后便自...

古代臣子见君王真的都要下跪吗,事实是什么?
其实这是不对的,只是随着 历史 的进程,臣子对皇帝的礼节才越来越隆重。 春秋战国时期,君王和臣子之间虽然也有很大的区别,但臣子见到君王只需要行“拜礼”,并不需要下跪。而君王和臣子之间,也经常像老朋友一样,平起平坐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这种情况在《史记》和《吕氏春秋》中记载很多。 秦朝时,秦始皇开始自称为...

春秋战国,唐宋,明清时期人的相同点不同点
仔细翻阅中国历史,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古代的中国人和后来的中国人,似乎根本不是同一个物种。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国人的性格历程如同直跌下来的瀑布,其落差之大,令人惊讶。源头的中国人,品格清澈。唐宋时的中国人,雍容文雅。及至明清,中国人的品质却大幅劣化,麻木懦弱,毫无创造力。先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尚武精神。

春秋时期臣子避免与君主针锋相对往往采取什么措施
2、适度迎合:臣子会尽量迎合君主的意愿和偏好,以示对君主的尊重和忠诚。会通过揣摩君主的意图,尽量以符合君主口味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赢得君主的信任和理解。3、引经据典:臣子会引用经典文献或者历史事件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种方式可以让自己的意见更具说服力,同时也可以展示自己的学识和才智。

一朝天子一朝臣,历史上有哪些历经几个朝代的臣子?
有很多这样的大臣,比如鳌拜,辅佐过三代君王;张廷玉,辅佐过三代君王;海瑞,辅佐过四代君王;霍光,辅佐过三位君王;叶向高,辅佐过三位君王。

永顺县15751626323: 古代臣子怎么样称呼皇帝 -
连厚希刻: 陛下、皇上、圣上、万岁. 清宫戏中的很多称谓都是瞎胡搞的.比如不管什么样的大臣在皇帝面前都自称“奴才”,其实只有确实是皇帝家私人的奴才才有资格称奴才的,其他大臣往往只是称“臣”.奴才虽贱,但是不是人人都能在皇帝面前都...

永顺县15751626323: 当臣子的怎么称呼皇帝
连厚希刻: 【通用版】:皇上、陛下…… 【特殊版】:县官(汉朝)、国家(东汉)、家家(北朝)、圣人(唐朝)、大家(唐朝)、宅家(唐朝)、郎主(辽、金)、官家(宋朝)、万岁爷(清朝)、老佛爷(清朝)…… 【非当面称呼】:天子、皇帝、君皇、人主、万岁、至尊、天家、社稷主、真龙、御、驾…… 【称本朝已故】:先帝、大行皇帝、庙号(如太祖皇帝、太宗皇帝)、*庙(如世庙、仁庙)、谥号(如太祖高皇帝)、陵号(如昭陵、裕陵)……

永顺县15751626323: 问称呼问题,唐代后妃公主大臣的自称和对皇帝的称呼等
连厚希刻: 1、后妃公主:本宫 大臣妻女:我 一样,都是皇帝面前称臣妾,宫人面前称本宫2、皇帝陛下或陛下 一样,不过书面要加上对皇帝的敬称和全称3、朕 一样4、臣、微臣 爷 娘

永顺县15751626323: 古代的全部称谓类别 如 爱称 -
连厚希刻: 中国古代称谓大全(一)直接用敬称常用的有:“汝、尔、子、而、公、君”等.(二)用名词做尊称的有:“先生、吾子”;用对方所在的处所或手下的人来代表对方,有“足下、陛下、阁下、执事、左右”等;用官职身份尊称对方的,如“...

永顺县15751626323: 别称古代王侯自称为 - ,臣子在帝王面前自称为 --
连厚希刻: 古代王侯自称为 孤,臣子在帝王面前自称为 臣,尊称帝王为 陛下;我国古代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为 大王 可能有少许出入.

永顺县15751626323: 清代的大臣见了皇帝怎么称呼怎么行礼啊? -
连厚希刻: 大臣是先两只手在自己正面衣服上拍两下,然后把两只袖子一甩,在跪下!表示把身上的尘土拍掉!皇子是直接跪下,公主和妃子就是象征性地把身子下沉一下!

永顺县15751626323: 古代王侯自称为 - ,臣子在帝王面前自称为 - ,尊称帝王为 - ;我国古代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为 -
连厚希刻: 王侯自称“孤”;臣子自称“臣”;对帝王称“陛下”;北方民族的君主称“大汗”、“单于”

永顺县15751626323: 春秋时期国君对公卿的称呼 -
连厚希刻: 称呼官职.比如鲁国国君称孔子大司寇.秦国国君称百里奚庶长.

永顺县15751626323: 春秋时期臣子如何称呼诸侯? -
连厚希刻: 各朝各代的皇帝都喜欢听臣子臣民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但春秋战国周天子尚未自称「皇帝」, 那么上朝时, 臣子臣民是如何向自己的「主公」行君臣之礼? 诸侯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爱自称寡人,臣子臣民又是怎样向他们问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