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商鞅之死

作者&投稿:车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公元前三三八年 前一年,即公元前339年,没有记载。

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之。商君亡之魏。魏人不受,复内之秦。商君乃与其徒之商於,发兵北击郑。秦人攻商君,杀之,车裂以徇,尽灭其家。 秦孝公是商鞅的靠山,这位靠山老子一薨,儿子接位,立马,商鞅就遭殃了。被他当年严厉处分的皇帝师傅举报谋反,只能逃跑。逃跑不了,只好回来,只好被攻,只好被杀,只好被五马分尸,满门被灭。哎,短短的一段话,把商鞅悲惨的结局,就交代过去了。

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沦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人多怨之。 这八个字“临渭沦囚,渭水尽赤”,读来真是触目惊心,这该是何等严酷的手段啊,其人之下场,也可以想象得到了。

赵良见商君,商君问曰:“子观我治秦,孰与五羖大夫贤?”赵良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仆请终饶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诺。” 特别欣赏这句话“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讲假话好话容易,讲真话实话难难。

赵良曰:“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穆公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君,一救荆祸。其为相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 商鞅自比五羖大夫百里奚,我认为其政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其道德,则远远不如,无法相比吧。

今君之见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其从政也,凌轹公族,残伤百姓。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欢而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者,非所以得人也。 靠武力手段取得成功,这种成功其实不是可靠的。甚至很多时候就是不得人心的。为政者,当于此处,多加体会。多以为鉴。

君之出也,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阺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此数者,非恃德也。 这八个字,该画重点“恃德者昌,恃力者亡”。一个国家没有武力,是不可能的,但是,一个国家,只剩下武力,那是万万不能的。当今之某国,就是恃武力欺压它国,终究还是不会成功啊。

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政,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商君弗从。居五月而难作。 忠言逆耳利于行,可惜商鞅就是“弗从”,其实,当此之时,他就是想从,也是做不到了。

今天翻看了一下旧文,打算结结实实把《资治通鉴》读过一遍,就是8月14日呢,到今天差不多就是两个月啦。那么,按照一天一年的计划进度,现在应该读完60年的历史记载啦。从公元前403年开始,到今天这个公元前339年,已经读完了64年了。如果除掉有个把几个没有记载的年份,其实,我还是有点欠呢。加油,与友友们共勉之。


《资治通鉴》究竟好在哪里,顾炎武有怎样的观点呢?
而且《资治通鉴》最大的特点就是纪传体,以历史时间为线索的记载。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总能为一个个大人物的崛起而感到心潮澎湃,但也一样感受到了一个个杰出人物的消散。不过同时也能够带来反思,为什么杰出的人物会在成功之后快速的败亡呢?商鞅 商鞅的成功来源于选择,在秦孝公发布了招贤令以后,&ldquo...

资治通鉴·周纪·商鞅变法作者简介
四十岁后,司马光被召回京担任开封府推官,后逐步晋升为知制诰、天章阁侍制和知谏院。面对神宗时期王安石推行的变法,司马光因政见不合且无力对抗,选择外调为西京留守,于洛阳筑独乐园,专心致志编纂史书《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后,他在高太后的支持下,废除了许多新法。在政治立场上,司马光与变法派...

商鞅简介
”商鞅因功封于商十五邑。商君之法设连坐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资治通鉴》记载:“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 商鞅简介 ,人多怨之。”秦国贵族多有怨言。商鞅在秦国建立了延续百余年的国策——‘耕战’。商鞅告诉秦人,...

《资治通鉴》一周笔记
每到此景便总觉得帝王如少年一般,一碗鸡汤便奋发图强。此类情况不胜枚举,也许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资治通鉴》:商鞅推行新法。商鞅的成就从小耳熟能详,十分佩服。当看商鞅被五马分尸,满门抄斩。感叹道:人治不如法治,但法治又受制于人治。古时如此,今时改变了么?《资治通鉴》:西门豹治邺...

《资治通鉴》商鞅变法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杀鸡儆猴;钳制言论。推荐武汉大学历史学院10月30日开的一个班:《资治通鉴》与领袖智慧高级研修班,这个班是精讲《资治通鉴》的。课程针对目标群是:大型企事业董事长、总经理、高级管理精英、政府高级公务人员、致力于《资治通鉴》研究的专家、学者。课程内容分为《资治通鉴》十二讲和古都游历两部分。

商鞅、申不害、韩非之间的思想有何异同?谁更能代表法家呢?
这段话就不需要解释了。商鞅变法,让之前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的秦国精神面貌、社会秩序为之一变,国力也随之暴增,其后就开始了吞并天下的步伐。而申不害变法开始于八年后,也就是公元前351年,对于其具体措施,史书中记载得非常精简。《资治通鉴》中用了八个字:“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即...

资治通鉴|战国秦汉【110】古文断句的困惑
所以,不装B也不埋怨,日更失败也便随他而去,对于写作的热情,心在人在便好。今天继续翻《资治通鉴》,接着长平大战后面说。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保卫战中间,夹杂了长平之战时期的各种事情。通鉴中以魏国不援助不参战的事情为代表,说明了赵国外交的失败及各诸侯对世界两大强国之间争夺头把交椅的态度。...

《资治通鉴》中关于经济问题是如何记载的?
关于经济问题,作者在《资治通鉴》中详述有关田制、赋税的内容,以大量篇幅记载商鞅变法,唐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等重大经济事件,并随时借历史事实来论证现实问题。在第15卷《汉文帝前十三年》中,作者写道:“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强调在我国这样的社会,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否则必定引起社会秩序...

商鞅立木文言文全文翻译是什么?
2、名词 解释“末尾,结局”,如《论语》:“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3、名词 解释“终止,尽,完毕”,如《韩非子·解老》:“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又如:卒其事,卒时(尽时),卒读(尽读)。4、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统称,如《资治通鉴》:“初,鲁肃闻刘表卒。”又如:暴卒...

品读经典:资治通鉴本书目录
品读经典,让我们一起探索《资治通鉴》中的历史篇章。首先,我们踏入周纪,见证三家分晋的纷争,了解商鞅变法如何推动社会变革。在战国时期,孙庞斗智斗勇,苏秦游说六国,张仪则以连横策略影响天下局势。接下来,胡服骑射革新军事,负荆请罪展现忠诚,长平之战的惨烈让人深思。毛遂自荐的勇气令人敬佩,秦...

望花区17817792690: 商鞅是怎么死的 -
只之茵芪: 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尤其是军功爵制度,造成秦国贵族多怨.秦国公族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望花区17817792690: 商鞅的死法? -
只之茵芪: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生擒公子昂,拒绝他入境.他回到自己的封邑,举兵抵抗,结果失败,被车裂而死.

望花区17817792690: 历史上商鞅怎么死的 -
只之茵芪: 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太子傅 公子虔和太子师 公孙贾还教唆太子驷公开出来反对.商鞅在孝公的支持下,加强思想统治,新法得到推行.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应当“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

望花区17817792690: 商鞅之死的原因有哪些 -
只之茵芪: 因为: 一、继任者及其帮凶是曾被商鞅绳之以法的人,他们对商鞅有强烈的仇恨.(如果警察与法官怕罪犯报复的话,就放弃法律吧,那还要你们做什么呢?)二、商鞅的存在威胁到继任者的政治威信与统治实力. 因为一方面商鞅曾经是秦孝...

望花区17817792690: 商鞅为什么死的那么惨 -
只之茵芪: 商鞅的悲惨结局确实有他的性格因素.但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的命运实际上已经与时代、社会、国家和各方利益相连,性格有时候只是造成他结局的一个因素,甚至不是主要因素.商鞅之死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改革变法触动了秦国宗室贵族集团的利益.司马迁也说:“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者.”我们只要看看商鞅变法对宗室贵族集团的具体损害就可以明白,商鞅对宗室贵族集团利益的损害有多大,感情伤害有多深.

望花区17817792690: 秦国的商鞅到底是怎么死的? -
只之茵芪: 前338年,秦孝公病危,《战国策》记载秦孝公想传位于商鞅,商鞅推辞不接受.五个月后,秦孝公去世,其子秦惠文君继位.商鞅想要告老退休,有人向秦惠文君说:“大臣功高盖主就会危害国家社稷,对身边的人过于亲近就会惹来杀身之祸...

望花区17817792690: 商鞅怎么死的 揭秘历史上商鞅是因何而死 -
只之茵芪: 商鞅因为诬告被杀.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曾生擒公子卬,拒绝他入境. 商鞅回秦后被迫潜回封邑商,发动邑兵攻打郑县(今陕西省华县).秦惠文君派兵攻打,结果商鞅失败战亡.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秦惠文君同时下令诛灭商鞅全族.商鞅虽然被害,但新法并未被废除.

望花区17817792690: 商鞅是怎么死的,历史上可有确切记载? -
只之茵芪: 商鞅是被战败而死,后被施以极刑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

望花区17817792690: 古人对商鞅之死得评判 -
只之茵芪: 由于独尊儒术和严刑峻法的缘故,历史上对于使用暴力手段进行快速改革的商鞅的评价并不是很好,以至于千百年后的人们公认秦国为虎狼之国. 司马迁在《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中对商鞅评价不高,他认为商鞅用肤浅的帝王之术取悦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