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将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达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基本解释: 将 (将) jiāng 快要:将要。

将至。将来。

即将。 带领,扶助:将雏。

扶将。将军。

拿,持:将心比心。 把:将门关好。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用言语 *** :你别将他的火儿了。

保养:将养。将息。

兽类生子:将驹。将小猪。

顺从:将就(迁就,凑合)。将计就计。

又,且:将信将疑。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将出来。

刚,刚刚:将将。将才。

姓。 将 (将) jiàng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将领。

统率,指挥:将百万之众。 笔画数:9; 部首:寸; 笔顺编号:412354124 详细解释: 将 将 jiāng 【动】 (形声。

从寸,酱省声。从“寸”,表示与手有关。

(jiàng)本义:将领,带兵的人) 扶持,扶助〖support〗 将,扶也。——《广雅》 无将大车。

——《诗·小雅·无将大车》 天不我将。——《诗·大雅·桑柔》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乐府诗集·木兰诗》 为人将车。——《史记·田叔传》。

索隐:“犹御车也。” 吏谨将之。

——《荀子·成相》。注:“持也。”

又如:将美(助成好事);将引(扶助收纳);将扶(扶持;搀扶);将助(扶助;支持) 奉行,秉承〖follow〗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元结《贼退示官吏》 又如:将明(大臣的辅佐赞助。将:奉行;明:辨明);将命(奉命) 送行〖send〗 耒者弗迎,去者弗将。

——《淮南子·诠言》 又如:将意(致意);将迎(送往迎来);将送(送行;遣送) 携带〖bring〗 将家就鱼麦,归 *** 湖边。——元结《贼退示官吏》 又如:将雏(携带幼禽);将带(携带);将领(携带) 带领〖lead;guide〗 将胡骏马而旧。

——《淮南子·人间训》 又如:将领(带着;率领);将御(统帅领导);将家(带领家人);将引(引导,带领) 顺从;随从〖beobedientto;submitto〗 备物以将形。——《庄子·庚桑楚》 将自何所至。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将顺(顺着趋势推动以加速其成功) 供养;奉养〖providefor〗 不遑将父。——《诗·小雅·四牡》 不遑将母。

又如:将父(奉养父亲);将帮(奉养) 调养;保养〖recuperate;rest;maintain〗。如:将理(休养,调理);将爱(保养爱护);将护(调养护理) 传达;表达〖express〗。

如:将诚(表达诚意);将意(表达心意);将命(传命) [方言]∶兽类生仔〖bear〗。如:钱放着也没有用,又不能将羔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check〗。

如:当头炮一将 行,进〖advance;go〗 日就月将。——《诗·敬之》 进用,吃〖eat〗。

如:将食 使用〖use〗 菩萨将甚兵器?——《西游记》 将 将 jiāng 【副】 就要;将要〖will;begoingto〗 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六年》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将以实笾豆。

——明·刘基《卖柑者言》 将炫外。 将恐深。

——《韩非子·喻老》 将益深。 将以有为也。

(这是唐朝名将南霁云的话,见于韩愈《张中丞传后序》。文天祥引用此语,说明自己想忍辱留生,以图大举。)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柳条将舒。——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将自此始。

又如:将引(将要;即将;带领);将然(指将要发生的事);将欲(将要;打算) 必,必定〖certainly〗 将拜君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将有所不可。

——宋·苏轼《教战守》 民将不安。 又如:把一切朋友都得罪了,其结果将使我们自陷于孤立 才;乃;刚刚;正〖just〗。

如:将在(刚刚) 将近〖nearly〗 将五十里也。——《孟子·滕文公》 岂;难道〖Doesitmean…?〗 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国语·楚语》 将 将 jiāng 【介】 相当于“拿”、“取”〖by;bymeansof〗 将雌剑往。

——晋·干宝《搜神记》 将子头来。 又如:将着(拿着;带着);将天就地(谓以高就低);将本求利(用本钱谋求利润);将李代桃(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 相当于“把”、“用” 将身后托汝。

——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将革命进行到底 在;于〖at;in〗。如:誓将死里求生路 将 将 jiāng 【连】 连接意思平等的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且”〖also〗。

例如:将信将疑 如果;假若〖if〗 吾将再病。——清·袁枚《祭妹文》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孙子》 或;抑〖or〗 将有人主张之乎?将无人主张之乎?——孟郊《上常州卢使君书》 将 将 jiāng 【助】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或进行。在现代汉语里见于方言 宫使驱将惜不得。

——唐·白居易《卖炭翁》 大虫去了一盏茶时,方才扒将起来。——《水浒传》 又如:走将出来;叫将起来;赶将上去 另见jiàng;qiāng 将才 jiāngcái 〖justnow〗刚刚 他将才走,还追得上 将次 jiāngcì 〖begoingto〗将要;就要 斜阳将次西沉 将错就错 jiāngcuò-jiùcuò 〖leaveamistakeuncorrectedandmakethebestofit;makethebestofamistake〗办事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干脆按照错误曲就而成 将功补过 jiānggōng-bǔguò 〖makeamendsforone'sfault *** ygooddeeds;redeemsinbymeritorousservice;atoneforacrimebygoodservice;expiateone'scrimebygoodservice〗加倍。

2. 辨析文言文虚词“将”的意义是什么

将 (1)副词 ① 表时间,相当于“近、将要”。

如: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② 表肯定或反诘语气。

如: 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国语•楚语》 (2) 介词。相当于“把、用”。

如: 将身后托汝。 《祭妹文》 (3)连词 ① 表并列关系,相当于“又、且”。

如: 将恐将惧。 《诗经》 ② 表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如: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 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孙子•谋攻》 ③ 相当于“和、与”。如: 暂伴月将影。

《月下独酌》 (4) 助词。用在动词和表趋向的补语 中间,无实在意义,不译。

如: 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3. 文言文的什么意思是什么

什么:

表示询问某人、某物或某事的本身或性质

你从那里得到了什么消息

表示询问某物或某事的情况

告诉我你在找什么

虚指,表示不肯定的事物

闻到一种什么花香

表示否定

他算什么,你竟挂念他

表示责难

你笑什么?

表示询问在它前面的词或一系列的词中所未包括的可能性

这是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表示惊讶或激动

什么,不吃早餐啦!

摘自《百度汉语》

疑问代词。表示疑问。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公荐》:“奇章公始来自江黄间,置书囊於国东门,携所业先诣二公……韩始见题,而掩卷问之曰:‘且以拍板为什么?’”

《景德传灯录·法达禅师》:“祖又曰:‘汝名什么?’对曰:‘名 法达 。’”鲁迅 《呐喊·药》:“好香!你们吃什么点心呀?”

李广田《<;散文三十篇>;序》:“若问这些文章到底有什么意义,勉强说,也不过是多少地反映了那个旧社会的某些方面。”

疑问代词。表示无须,不必。

唐吕岩《劝世》诗:“衣食随缘,自然快乐;算是甚命,问什么卜?!”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若是 汉 天子早把书明降, 韩元帅 免受人诬罔……我蒯彻也粧什麽风魔,使什么伎俩!”如:你说呀,装什么哑巴!

摘自《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4. 文言文的具体含义或意思是什么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

“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

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什么是文言文? 1.文言文很精彩。

这当然是无疑的。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文言文。

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文明历史还是很短的,解构或者解读传统文化还是现代化的必要,因为传统智慧的继承建立于对文言的正确解读。 2.文言文是知识。

这是对的,因为文言文已经不再是语言,它纯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识,甲骨文也是知识,那为什么就不学甲骨文呢?对了,正是因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进一步学习甲骨文等等传统高级文字(学)的基础。

3.文言文也是技巧。汉语的表述、描绘、组合、转变、喻式、铺比、推演……在思想的表达上充分承载了汉文明的风格。

掌握文言文物理结构,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比较精深,对新汉语的构造将有“法”可依。 4.“文言文”是“白话文”的相对。

这个词的结构是这样的:文言-文。第一个“文”是“文字”,“言”是语言。

“文言”则指“文字化了的语言”。它说明两层意思:其一,指明文言文本是一种语言;其二,这个语言后来被文字化了。

“被文字化了”的语言也有两重含义:其一,可以有语言但没有文字的文化,比如大多数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二,语言功能退出生活,以文字的形式成为历史。 “文言文”的字面意思,应该是:被文字化了的语言的一种文体。

后面那个“文”指文体。 那么文言文除了在考古研究之外,还有什么“前途”吗?或者说,还会有什么生活的应用价值?我想是有的。

在传统形式的生活淡化出现代社会时,只不过人们忽略了一些边缘地区的社会生活,才造成现代应用对文言文的怀疑或者忽略。比如在宗教建设中,某些碑刻仍然会用文言文撰写,仍然采用书法书写,使用工具镌刻。

篆书的应用也大多如此。 “文言文”这个名词也可以涵载语言与文字之间在文化历史上的相互关系。

某种形式上,一旦某种语言——包括方言——被“文”化,文字化,也就是书面化,其语言魅力顿减,而文字功能倍增。因为语言通常是口头相传,与生活密切相关,语言尚未进入文化状态,它是对生活经验的一种保留,没有文字的扩展性能。

我们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一种错觉:古时人说话也是这么说的么?我想这可以用现在时态下书面语与口头语在表述上的不同来“感受”,它们之间在结构上规则上并无大的区别。也可以推测,古人说话只不过比文言文更随意,更白化通俗而已,“三言两拍”也可以做参考了。

至于现在我们阅读文言文,当然不代表在重复古人的说话,而是在朗诵或者默读一种文体。 阅读文言文,感受的是一种极为明晰的思路,就好像偶尔阅读西方哲人著作,很有那种应有的肃穆。

5. 文言文中的 是 什么意思

“是”在古文中有如下几种解释:

①正确,与“非”相对。陶渊时《归去来辞》:“今是而昨非。”

②认为正确。《墨子.尚同上》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

③表示肯定判断。 《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之也。”

④指示代词。此,这。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清.方苞《狱中杂记》:“是疾易传染。”

⑤动词,用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强调宾语《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国将君是望,敢不唯命是听。”

是寡人之过中是指示代词应该翻译成这而不是这是把是翻译成这是是一个典型的根据翻译而得的一个错误,有些时候翻译句子而得的并不能从中直接提取单字,但绝大部分时候是可以的

6. 文言文的会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动词义:

1、会意字。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会,合也。——《说文》

会,聚也。——《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2、晤见;会见。

时见曰会。——《周礼·太宗伯》

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

会者何,期辞也。——《公羊传·桓公十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吴均《续齐谐记》

4、(多指在饭馆、茶楼中)付(款)。如会钞、会钱。

5、领悟;领会。

6、应当;应须。如会须:当须;应当。会应:该当。

名词义:

1、器物的盖子。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

敦启会。——《仪礼·士丧礼》

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

2、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乃罢会。——《资治通鉴》

3、时机。如适逢其会。

4、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如会垣:省城;都市。

5、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如帮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6、灾厄;厄运。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

7、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儒林外史》

8、中医经络穴位名。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9、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邵雍《皇极经世书》

副词义:

1、必然;一定。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唐·李白《行路难》

2、恰巧;正好。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

会其怒。——《史记·项羽本纪》

会幸苑中。——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会雨大作,因留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礼记》

连词义:

1、相当于“与”“同”“和”。

上遣侍郎马尔泰会查郎河按治,于义坐夺官。——《清史稿·刘于义传》

会:kuài

动词义:

1、会意字。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会,合也。——《说文》

会,岁计也。——《玉篇》

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孟子·万章下》正义

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

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周礼·天官》

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7. 文言文中的为是什么意思

大概是以下这些意思吧:

(1)成为,变成。例:①此何遽不为福乎?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2)做。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作为,当作。例: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②何以为计?

(4)是。例: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迨以手扪之,始知其为壁也。

(5)以为,认为。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③窃为大王不取也!

(6)被。例:①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7)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例:①夫子何命焉为?②何辞为?③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8)指心理活动。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有。例: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②敢用是为怨望。

(10)将来,将。例: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②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11)治理。例:①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下惊者?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

(12)装作。例:为除不洁者,引入。

(13)为了。例: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②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14)给,替。例: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②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15)对,向。例: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③为之奈何?

(16)因为。例:①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②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17)则“于”,在,当。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8. 文言文的适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意思:

1、到、去。

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翻译:去那乐土有幸福。

2、归向。

好恶不愆,民知所适,事与不济。——《左传·昭公十五年》

翻译:喜好、厌恶都不过分,百姓知道行动的方向,事情就没有不成功的。

3、女子出嫁

适,女子出嫁。——《玉篇》

翻译:适,指女子出嫁。

4、符合,适合。

适我愿兮。——《诗·郑风·野有蔓草》

翻译:适合我的愿望啊。

5、正好,恰好。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宋· 沈括《梦溪笔谈》

翻译:从上面看正好与地面相平。

6、刚刚;方才。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翻译:刚刚得到府君的来信,明天来迎接你。

7、如果,假如,假定。

王适有言,必亟听从。——《韩非子·内储说下》

翻译:大王如果说了什么,必须立即照他的吩咐去做。

扩展资料

现代意思:

1、相合:~用。~意。

2、舒服:安~。

3、恰巧:~逢其会。

4、去:无所~从。

5、旧指女子出嫁:~人。

组词:

1、合适[hé shì]

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这双鞋你穿着正~。这个字用在这里不~。也作合式。

2、适当[shì dàng]

合适;妥当:措辞~。~的机会。由他去办这件事再~不过了。

3、适用[shì yòng]

适合使用:这套耕作方法,在我们这个地区也完全~。

4、适合[shì hé]

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过去的经验未必~当前的情况。

5、适中[shì zhōng]

既不是太过,又不是不及:冷热~。身材~。




文言文表示将要的意思
1. “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基本解释: 将 (将) jiāng 快要:将要。 将至。将来。 即将。 带领,扶助:将雏。 扶将。将军。 拿,持:将心比心。 把:将门关好。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用言语 *** :你别将他的火儿了。 保养:将养。将息。 兽类生子:将驹。将小猪。 顺从:将就(迁就,凑...

文言文的将是什么意思
1. “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基本解释: 将 (将) jiāng 快要:将要。 将至。将来。 即将。 带领,扶助:将雏。 扶将。将军。 拿,持:将心比心。 把:将门关好。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用言语 *** :你别将他的火儿了。 保养:将养。将息。 兽类生子:将驹。将小猪。 顺从:将就(迁就,凑...

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4)将就;随顺。《新婚别》:“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5)想要;打算。《曹刿论战》:“齐师伐我,公将战。”(6)将要;就要。《郑伯克段于鄢》:“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7)把;用。《祭妹文》:“可将身后托汝。”(8)抑或;还是。《战国策·楚策四》:“先生老悖乎...

文言文将字意思
1. "将"字在文言文中的不同含义并举出例句来 将#jiāng【释义】 ①表示行为或情况不久以后会发生:将要|即将|大风将至。 ②把;用;拿:将车门打开|将计就计|将功折罪。③表示接近某种状态:带的干粮将够吃一天|他出去将近三个小时了。 ④调养;保养:将养|将息。⑤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将一军|再有一步...

将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部 首 丬 笔 画 9 五 行 火 繁 体 将 五 笔 UQFY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jiāng ]1.快要:~要。~至。~来。即~。2.带领,扶助:~雏。扶~。~军。3.拿,持:~心比心。4.把:~门关好。5.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6.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

翻译 将 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啊
将要

“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文言副词。又;且:~信~疑。古籍解释:又《公羊传·庄三十二年》君亲无将,将而诛焉。《师古注》将有其意也。又抑然之辞。《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茆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又且也。《诗·小雅》将安将乐。又《广韵》养也。《诗·小雅》不遑将父。又助也...

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2、其中的“将”,在这里的意思是“送行”不将不迎,即不送也不迎淮南子·诠言“耒者弗迎,去者弗将”将,在文言文中表示送行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不再#8205使用,属于一词多义现象。3、“将进酒,杯莫停”中的“将”是请的意思,读作qiang,和前面的句子合起来就是,岑夫子啊,丹丘生啊,来来...

将的文言文
案:将之:激励之、引领之。 3. 又如:将美(助成好事);将引(扶助收纳);将扶(扶持;搀扶);将助(扶助;支持) 4. 奉行,秉承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元结《贼退示官吏》 5. 送行来者弗迎,去者弗将。——《淮南子•诠言》 6. 又如:将意(致意);将迎(送往迎来);将送(送行;遣送) 7. 携带 将...

文言文将的意思
2. “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基本解释: 将 (将) jiāng 快要:将要。 将至。将来。 即将。 带领,扶助:将雏。 扶将。将军。 拿,持:将心比心。 把:将门关好。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用言语 *** :你别将他的火儿了。 保养:将养。将息。 兽类生子:将驹。将小猪。 顺从:将就(迁就,凑...

东至县15671858261: 文言文(中国古代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 - 搜狗百科
家砌氯化: 就,就要,快

东至县15671858261: 辨析文言文虚词“将”的意义是什么?
家砌氯化: 将 (1)副词 ① 表时间,相当于“近、将要”.如: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② 表肯定或反诘语气.如: 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国语•楚语》 (2) 介词.相当于“把、用”.如: 将身后托汝. 《祭妹文》 (3)连词 ① 表并列关系,相当于“又、且”. 如: 将恐将惧. 《诗经》 ② 表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如: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 吾计,用之必败,去之.《孙子•谋攻》 ③ 相当于“和、与”.如: 暂伴月将影. 《月下独酌》 (4) 助词.用在动词和表趋向的补语 中间,无实在意义,不译.如: 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东至县15671858261: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的“将”是什么意思? -
家砌氯化:[答案] 这里的“将”是“如果,假设”之意,表虚拟语气. 『参见』:《文言文字典》"将"字释义第9:假若;如果:“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祭妹文》)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原文出自苏轼《前赤壁赋》,意为:“如果从事物易变的...

东至县15671858261: 问一个文言文常用字的意思“将我而老乎?”中的“将”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认为我老了吗?” 但好像文言文里“将”没有“认为”的意思. -
家砌氯化:[答案] 应该是翻译成“认为”,可能是根据文意而修改的翻译方法

东至县15671858261: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的“将”是什么意思? -
家砌氯化: 这里的“将”是“如果,假设”之意,表虚拟语气. 『参见』:《文言文字典》"将"字释义第9:假若;如果:“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祭妹文》)[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原文出自苏轼《前赤壁赋》,意为:“如果从事物易变的一面来看它”

东至县15671858261: 刘羽冲读书文言文翻译:“将”什么意思 -
家砌氯化: 统率

东至县15671858261: 智子疑邻这篇文言文中的必将有盗的将是什么意思 -
家砌氯化: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这里将的意思是:将要、将会. “不筑, 必将有盗”的意思是:“如果不修好(墙),将会有盗贼来偷东西.”

东至县15671858261: 竹影 跳将过来的将是作者夹杂在白话文中的文言文,它是什么意思 -
家砌氯化:[答案] 助词,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或进行.不仅是文言文,有时在现代汉语里的方言也这样说.

东至县15671858261: 文言文里自将是什么意思 -
家砌氯化: “自将”有两类情况. 一是“自”做主语的. 1、“将”表示拿着、携带时,自将就是自己拿着、自己保存着. 2、“将”作带兵时,自将就是亲自统帅部队. 二是“自”作宾语,宾语前置,实际上是“将自”. 1、“将”作将养、保养时,就是保养自己,也叫“自养(也是'养自'的宾语前置)”. 2、“将”作保全时,就是保全自己. 3、“将”作扶助时,就是支撑着自己.如:“以杖自将”,用拐杖来支撑着自己走路. 文言文中的这个词语如何理解,取决于“将”的用法,要根据前后文分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