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卷三建本

作者&投稿:道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说苑:卷三建本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诗云:「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本立而道生,春秋之义;有正春者无乱秋,有正君者无危国,易曰:「建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故君子贵建本而重立始。

  魏武侯问元年于吴子,吴子对曰:「言国君必慎始也。」「慎始奈何?」曰:「正之」,「正之奈何?」曰:「明智,智不明,何以见正,多闻而择焉,所以明智也。是故古者君始听治,大夫而一言,士而一见,庶人有谒必达,公族请问必语,四方至者勿距,可谓不壅蔽矣;分禄必及,用刑必中,君心必仁,思君之利,除民之害,可谓不失民众矣;君身必正,近臣必选,大夫不兼官,执民柄者不在一族,可谓不权势矣。此皆春秋之意,而元年之本也。」

  孔子曰:行身有六本,本立焉,然后为君子立体有义矣,而孝为本;处丧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阵有队矣,而勇为本;政治有理矣,而能为本;居国有礼矣,而嗣为本;生才有时矣,而力为本。置本不固,无务丰末;亲戚不悦,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闻记不言,无务多谈;比近不说,无务修远。是以反本修迩,君子之道也。天之所生,地之所养,莫贵乎人人之道,莫大乎父子之亲,君臣之义;父道圣,子道仁,君道义,臣道忠。贤父之于子也,慈惠以生之,教诲以成之,养其谊,藏其伪,时其节,慎其施;子年七岁以上,父为之择明师,选良友,勿使见恶,少渐之以善,使之早化。故贤子之事亲,发言陈辞,应对不悖乎耳;趣走进退,容貌不悖乎目;卑体贱身,不悖乎心。君子之事亲以积德,子者亲之本也,无所推而不从命,推而不从命者,惟害亲者也,故亲之所安子皆供之。贤臣之事君也,受官之日,以主为父,以国为家,以士人为兄弟;故苟有可以安国家,利人民者不避其难,不惮其劳,以成其义;故其君亦有助之以遂其德。夫君臣之与百姓,转相为本,如循环无端,夫子亦云,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行成于内而嘉号布于外,是谓建之于本而荣华自茂矣。君以臣为本,臣以君为本;父以子为本,子以父为本,弃其本,荣华槁矣。

  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负米之时不可复得也;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草木欲长,霜露不使,贤者欲养,二亲不待,故曰: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也。

  伯禽与康叔封朝于成王,见周公三见而三笞,康叔有骇色,谓伯禽曰:「有商子者,贤人也,与子见之。」康叔封与伯禽见商子曰:「某某也,日吾二子者朝乎成王,见周公三见而三笞,其说何也?」商子曰:「二子盍相与观乎南山之阳有木焉,名曰桥。」二子者往观乎南山之阳,见桥竦焉实而仰,反以告乎商子,商子曰:「桥者父道也。」商子曰:「二子盍相与观乎南山之阴,有木焉,名曰梓。」二子者往观乎南山之阴,见梓勃焉实而俯,反以告商子,商子曰:「梓者、子道也。」二子者明日见乎周公,入门而趋,登堂而跪,周公拂其首,劳而食之曰:「安见君子?」二子对曰:「见商子。」周公曰:「君子哉!商子也。」

  曾子芸瓜而误斩其根,曾皙怒,援大杖击之,曾子仆地;有顷苏,蹶然而起,进曰:「曩者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孔子曰:「汝闻瞽叟有子名曰舜,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体而不去,杀身以陷父,不义不孝,孰是大乎?汝非天子之民邪?杀天子之民罪奚如?」以曾子之材,又居孔子之门,有罪不自知处义,难乎!

  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力不能使痛,是以泣。」故曰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于色,深受其罪,使可哀怜,上也;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其色,其次也;父母怒之,作于意,见于色,下也。

  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大学之教也;时禁于其未发之曰预,因其可之曰时,相观于善之曰磨,学不陵节而施之曰驯。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故曰有昭辟雍,有贤泮宫,田里周行,济济锵锵,而相从执质,有族以文。

  周召公年十九,见正而冠,冠则可以为方伯诸侯矣。人之幼稚童蒙之时,非求师正本,无以立身全性。夫幼者必愚,愚者妄行;愚者妄行,不能保身,孟子曰: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故善材之幼者必勤于学问以修其性。今人诚能砥砺其材,自诚其神明,睹物之应,信道之要,观始卒之端,览无外之境,逍遥乎无方之内,彷徉乎尘埃之外,卓然独立,超然绝世,此上圣之所游神也。然晚世之人,莫能闲居心思,鼓琴读书,追观上古,友贤大夫;学问讲辩日以自虞,疏远世事分明利害,筹策得失,以观祸福,设义立度,以为法式;穷追本末,究事之情,死有遗业,生有荣名;此皆人材之所能建也,然莫能为者,偷慢懈堕,多暇日之故也,是以失本而无名。夫学者,崇名立身之本也,仪状齐等而饰貌者好,质性同伦而学问者智;是故砥砺琢磨非金也,而可以利金;诗书壁立,非我也,而可以厉心。夫问讯之士,日夜兴起,厉中益知,以分别理,是故处身则全,立身不殆,士苟欲深明博察,以垂荣名,而不好问讯之道,则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躯也?骐骥虽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干将虽利,非人力不能自断焉;乌号之弓虽良,不得排檠,不能自任;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水积成川,则蛟龙生焉;土积成山,则豫樟生焉;学积成圣,则富贵尊显至焉。千金之裘,非一狐之皮;台庙之榱,非一木之枝;先王之法,非一士之智也。故曰: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中庸曰:「好问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积小之能大者,其惟仲尼乎!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才者也,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论交合友,所以相致也。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之谓也。

  今夫辟地殖谷,以养生送死,锐金石,杂草药以攻疾,各知构室屋以避暑雨,累台榭以避润湿,入知亲其亲,出知尊其君,内有男女之别,外有朋友之际,此圣人之德教,儒者受之传之,以教诲于后世。今夫晚世之恶人,反非儒者曰:何以儒为?如此人者,是非本也,譬犹食谷衣丝,而非耕织者也;载于船车,服而安之,而非主匠者也;食于釜甑,须以生活,而非陶冶者也;此言违于情而行蒙于心者也。如此人者,骨肉不亲也,秀士不友也,此三代之弃民也,人君之所不赦也。故诗云:「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此之谓也。

  孟子曰:人知粪其田,莫知粪其心;粪田莫过利曲得粟,粪心易行而得其所欲。何谓粪心?博学多闻;何谓易行?一性止淫也。

  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故顺风而呼,声不加疾而闻者众;登丘而招,臂不加长而见者远。故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

  孔子曰:可以与人终日而不倦者,其惟学乎!其身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然而可以闻四方而昭于诸侯者,其惟学乎!诗曰:「不僭不亡,率由旧章」,夫学之谓也。

  孔子曰:鲤,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则无根,无根则失理;失理则不忠,不忠则失礼,失礼则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譬之如污池,水潦注焉,菅蒲生之,从上观之,知其非源也。

  公扈子曰:有国者不可以不学,春秋,生而尊者骄,生而富者傲,生而富贵,又无鉴而自得者鲜矣。春秋,国之鉴也,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社稷者甚众,未有不先见而后从之者也。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 )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河间献王曰:「汤称学圣王之道者,譬如日焉;静居独思,譬如火焉。夫舍学圣王之道,若舍日之光,何乃独思火之明也;可以见小耳,未可用大知,惟学问可以广明德慧也。」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

  宁越,中牟鄙人也,苦耕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友曰:「莫如学,学二十年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休;人将卧,吾不敢卧。」十五岁学而周威公师之。夫走者之速也,而过二里止;步者之迟也,而百里不止。今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孔子谓子路曰:「汝何好?」子路曰:「好长剑。」孔子曰:「非此之问也,请以汝之所能,加之以学,岂可及哉!」子路曰:「学亦有益乎?」孔子曰:「夫人君无谏臣则失政;士无教交,则失德;狂马不释其策,操弓不返于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仁恶士,且近于刑。君子不可以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学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哉!」

  子路问于孔子曰:「请释古之学而行由之意,可乎?」孔子曰:「不可,昔者东夷慕诸夏之义,有女,其夫死,为之内私婿,终身不嫁,不嫁则不嫁矣,然非贞节之义也;苍梧之弟,娶妻而美好,请与兄易,忠则忠矣,然非礼也。今子欲释古之学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为是,用是为非乎!不顺其初,虽欲悔之,难哉!」

  丰墙硗下未必崩也,流行潦至,坏必先矣;树本浅,根垓不深,未必橛也,飘风起,暴雨至,拔必先矣。君子居于是国,不崇仁义,不尊贤臣,未必亡也;然一旦有非常之变,车驰人走,指而祸至,乃始干喉燋唇,仰天而叹,庶几焉天其救之,不亦难乎?孔子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矣。」诗曰:「啜其泣矣,何嗟及矣」?言不先正本而成忧于末也。

  虞君问盆成子曰:「今工者久而巧,色者老而衰;今人不及壮之时,益积心技之术,以备将衰之色,色者必尽乎老之前,知谋无以异乎幼之时。可好之色,彬彬乎且尽,洋洋乎安托无能之躯哉!故有技者不累身而未尝灭,而色不得以常茂。」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河间献王曰:「管子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夫谷者,国家所以昌炽,士女所以姣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尚书五福以富为始,子贡问为政,孔子曰: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

  文公见咎季,其庙傅于西墙,公曰:「孰处而西?」对曰:「君之老臣也。」公曰:「西益而宅。」对曰:「臣之忠,不如老臣之力,其墙坏而不筑。」公曰:「何不筑?」对曰:「一日不稼,百日不食。」公出而告之仆,仆●首于轸曰: 「吕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君之明,群臣之福也,乃令于国曰:毋淫宫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时,无夺农功。 」

  楚恭王多宠子,而世子之位不定。屈建曰:「楚必多乱。夫一兔走于街,万人追之;一人得之,万人不复走。分未定,则一兔走,使万人扰;分已定,则虽贪夫知止。今楚多宠子而嫡位无主,乱自是生矣。夫世子者,国之基也,而百姓之望也;国既无基,又使百姓失望,绝其本矣。本绝则挠乱,犹兔走也。」恭王闻之,立康王为太子,其后犹有令尹围,公子弃疾之乱也。

  晋襄公薨,嗣君少,赵宣子相,谓大夫曰:「立少君,惧多难,请立雍;雍长,出在秦,秦大,足以为援。」贾季曰:「不若公子乐,乐有宠于国,先君爱而仕之翟,翟是以为援。」穆嬴抱太子以呼于庭曰:「先君奚罪,其嗣亦奚罪,舍嫡嗣不立而外求君子。」出朝抱以见宣子曰:「恶难也,故欲立长君,长君立而少君壮,难乃至矣。」宣子患之,遂立太子也。

  赵简子以襄子为后,董安于曰:「无恤不才,今以为后,何也?」简子曰:「是其人能为社稷忍辱。」异日,智伯与襄子饮,而灌襄子之首,大夫请杀之,襄子曰:「先君之立我也,曰能为社稷忍辱,岂曰能刺人哉!」处十月,智伯围襄子于晋阳,襄子疏队而击之,大败智伯,漆其首以为酒器。




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侯方域简介,侯方域与李香君的故事
年谱与本传所记,于侯方域的心迹,大相径庭,一则被迫,一则有用世之志,而以后者为较可信。 贾开宗为侯方域雪苑社友,侯方域称之为“贾三兄”,撰传评文,交非泛泛,必不致厚诬侯方域的出处心迹。但作传记事,求信求雅,与子孙为先人作年谱,理当为亲者讳的情况不同。 乡试 今按:辛卯(顺治八年)侯方域...

《宋史》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第一百七(3)
愿留贡籍三分,暂存科举,以待学外之士,使无失职。东南造作奇玩、花石纲舟,与后苑工徒、京城营缮,并宜暂罢,以抑末敦本。凡此,皆圣政之所当先,人心悦则天意解矣。"注所论切于世务类此。 迁左谏议大夫。张商英为相,言者攻之力,注亦言其无大臣体,然讫以与之交通,罢提举洞霄宫,居家数岁,卒。建炎末...

进入皇宫的大门叫什么?
世上本无龙,龙的神话由人创作。创造出龙,且又编造龙神话的枝枝蔓蔓,于是有"鲤鱼跳",有"生九子"...《宋朝事实类苑》卷三十八载,王逵在福州做地方官,平生最得意的诗作是两句咏酒旗诗:"下临广陌三条

李攀龙文言文翻译明史
他持论比谢榛、王世贞还要褊狭,强调“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他...讲《书经》,杨士奇讲《易经》,胡广讲《诗经》,幼孜讲《春秋经》,幼孜借此呈上《春秋要旨》三卷

历史上说佛经是佛入灭两百多年后才结集的,为什么经首都冠以阿难所闻呢...
〔佛般泥洹经卷下、福盖正行所集经卷三、高僧法显传、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本、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一之二、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印顺)、阿毗达磨论の研究〕(参阅‘十事非法’442) 众所周知:本师 释迦牟尼佛入大般涅盘前,曾嘱咐四件事为(1)佛弟子应依『波罗提木叉』...

《乐府诗集》卷一十五 燕射歌辞三(2)
惟熙帝载,式固王猷。体乾建本,是曰孟侯。驰道美汉,寝门称周。德心既广,道业惟优。傅保斯导,贤才与游。瑜玉发响,画轮停辀。皇基方峻,匕鬯恒休。斋 【食举歌八首】燔黍设教礼之始,五味相资火为纪。平心和德在甘旨,牢羞既陈钟石俟,以斯而御扬盛轨。古 养身必敬礼食昭,时...

《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列传第七十下(3)
初涉诸经,见本知义。授者不能对其问,章句不能逮其意。心通性达,口辩辞长。非礼不动,非法不言。若处狐疑之论,定嫌审之分,经典交至,捡括参合,众夫寂焉,莫之能夺也。使让生在唐、虞,则元、凯之次,运值仲尼,则颜、冉之亚,岂徒俗之凡偶近器而已者哉。阶级名位,亦宜超然。若...

欧阳修 归田录 译文
有《木经》三卷,今行於世者是也。国朝之制,知制诰必先试而后命,有国以来百年,不试而命者才三人...腊茶出(一作盛)於剑、建,〔一○〕草茶盛於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一一〕为第一。自景佑已后,...文明本有大学士,为宰相 兼职,又有学士,为诸学士之首。后以“文明“者,真宗谥号也,遂更曰紫宸。近...

《魏书》卷三十 列传第十八◎王建 安同 楼伏连(3)
与叔孙建等讨灭山胡。刘裕溯河西伐,诏堆与建自河内次枋头以备寇盗。姚泓既灭,堆留镇并州。赫连屈孑遣三千骑寇河西,堆自并州与游击将军王洛生击走之。以功赐爵为侯。世祖监国临朝,堆与太尉穆观等为右弼。世祖即位,进爵临淮公,加镇西将军。徙为太仆。世祖征赫连昌,堆与常山王素督步兵三万人...

《新唐书》卷一百三 列传第二十八
苏世长(良嗣 弁) 韦云起 孙伏伽 张玄素 苏世长,京兆武功人。祖彤,仕后魏通直散骑常侍。父振,周宕州刺史,建威 县侯。世长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异其幼,问读何书,对“治《孝经》、《论语》”。 帝曰:“何言可道?”答曰:“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帝曰:“善。” ...

云城区13999226367: 说苑 建本 原文 -
毓顺保济: 卷三建本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诗云: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本立而道生,春秋之义;有正春者无乱秋,有正君者无危国,易 曰:“建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故君...

云城区13999226367: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戏什么意思 -
毓顺保济: 戏:作弄,戏弄,开玩笑的意思,在此为动词.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的意思是哪有作为别人的臣子(的人)戏弄他的君主的呀?此句出自西汉刘向所作《说苑》卷三建本《师旷问学》的故事,原文如下: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

云城区13999226367: 何不柄烛乎中何是什么意思 -
毓顺保济: 何,意思是:为什么.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语出西汉·刘向《说苑·卷三·建本》 一、炳烛而学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

云城区13999226367: “贵天”一文翻译 《说苑 建本》 -
毓顺保济: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人君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这段文言文大体的意思是:齐桓公问管仲道:“当君王的人,应尊重什么?”(管仲回答)说:“应尊重天.”(于是)桓公仰而望天.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苍莽莽的天,当君王的人,要把百姓当作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百姓亲附,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就要灭亡.”

云城区13999226367: (《说苑·建本》)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
毓顺保济: 1.相同点:都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提建议. 不同点:师旷采用了借自然之物来比喻,邹忌借亲身经历来比喻.2.学习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捷径,学与不学是根本不同的,什么时候学习都不迟.人到老年,精力和记忆力都大大衰退,比起青年人来,学习上的确存在更大的困难.但是,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困难再大也是能够克服的.

云城区13999226367: 《说苑.建本》吕蒙的变化、师旷的勤学给了你什么启示? -
毓顺保济: 吕蒙的变化及师旷的勤学,可以让我们懂得:1、后天教育的重要性.2、勤奋学习的重要性.一个人后天的教育有没有达到,能够决定一人的一生.而一个人在后天的教育中的勤奋学习的有没有达到,是决定了这个人的成才与否.采纳我啦,采纳拉

云城区13999226367: 关于 说苑 建本 中一段的翻译 -
毓顺保济: 晋平公对师旷问道:“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把蜡烛点燃呢?” 平公说:怎么有做臣子的人来戏弄君主的呢?” 师旷说:“瞎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中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晚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把蜡烛点燃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讲得好啊!” 道理:告诫人们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时间学习. 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当下开始,只争朝夕,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云城区13999226367: 关于"汉 刘向 说苑 建本" -
毓顺保济: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汉 刘向 《说苑 建本》

云城区13999226367: 《说苑》简介 -
毓顺保济: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汉族杂史小说集.刘向著,成书于鸿泰四年(前17).原20卷,784章.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二十卷的标目依次为: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反质.

云城区13999226367: 《说苑》这本书的资料 -
毓顺保济: 说苑 《说苑》,西汉刘向撰.刘向曾领校秘书,本书就是他校书时根据皇家藏书和民间图籍,按类编辑的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原二十卷,后仅存五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