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和莫扎特

作者&投稿:隐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莫扎特与贝多芬之间的关系?~

贝多芬并没有拜莫扎特为师,但是贝多芬的弹奏技术受到了莫扎特的赞赏。
1787年春天,贝多芬第一次访问维也纳,见到31岁的莫扎特,其弹奏技术受到莫扎特的赞赏。
1792年11月,22岁的贝多芬在海顿等人的鼓励支持下离开故乡,并且开始拜海顿为师学习作曲,定居于维也纳。
1793年,贝多芬改向莫扎特挚友,作曲家与教师J·B·申克学习对位法及音乐理论。1794年,开始师从圣斯蒂芬大教堂阿尔布莱兹贝格学习对位法,向宫廷音乐总监安东尼奥·萨列里免费学习作曲。
由于海顿忙于作第二次赴英演出的创作准备,师生两人性格不同又有音乐思想上的分歧,贝多芬向海顿的学习终于1794年中止。

扩展资料
罗曼罗兰对莫扎特和贝多芬的评价:
莫扎特的音乐是生活的画像,但那是美化了的生活。旋律尽管是精神的反映,但它必须取悦于精神,而不伤及肉体或损害听觉。所以,在莫扎特那里,音乐是生活和谐的表达。不仅他的歌剧,而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他的音乐,无论看起来如何,总是指向心灵而非智力,并且始终在表达情感或激情,但绝无令人不快或唐突的激情。
多芬的一切,他的敏锐,他对世界的感受,他那独特的智慧和意志,天公对他的独特构造方法,他的理想,还有他身体中的特有物质,他的脾性等等,都是欧洲那一特定时代的代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贝多芬从13岁就在宫廷乐队服务。1787年在一次短期访问维也纳有旅行中,他会见了正在忙于创作《魔笛》的莫扎特,受到赞扬和祝福,但因母亲病重,最终未能跟莫扎特学习。贝多芬的母亲去世后,他的父亲又因酗酒被宫廷解职,此时已满18岁的贝多芬突然在法律上担负起两个弟弟的保护人,成为一家之长,靠在宫廷中作曲和演奏维持全家的生活。1790年海顿去伦敦途中路过波恩,有人将贝多芬介绍给他。海顿赞赏他的才能,建议主人让他到维也纳学习。后来贝多芬到维也纳直接受过海顿的指导。

共同:都是音乐家
不同:贝多芬是一个个人主义者。这里所说的“个人主义”,并非通常意义上我们所指的略带贬义的“个人主义”,而是指贝多芬始终致力于个人的自由、尊严和平等。我实在想不出更准确的词来加以形容,只好沿用“个人主义”这个词。或者,“个性解放主义者”比较准确一些。再或者,“尊重个体生命主义者”。好了,打住,这快变成文字游戏了。没有一位作曲家比贝多芬更献身于人类的奋斗。巴赫为上帝的荣耀而创作,莫扎特出于天才的横溢(当然也有生存的需求),而贝多芬则是为了将自己的意愿施加于世界。“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会使我屈服”,这句话正是他的这一意志地体现。
而莫扎特的创作成就遍及各个音乐领域。它们反映了18世纪末,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德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羁绊,对美好社会和光明、正义、人的尊严的追求。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反映了上升时期的德奥资产阶级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维也纳后期的创作中,也出现了悲剧性、戏剧性的风格,对社会矛盾的反映更趋深刻。

恩格斯对贝多芬的评价很高,曾写到“这个最屈辱的仰仗外人鼻息的时期,正好是文学和哲学的光辉灿烂的发展时期,是以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的繁荣的时期。”

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奇妙的东西,那末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

在第18篇笔记里,我着重于描述最近以来对贝多芬的一些明显带有个人色彩的印象。其实,说老实话,这对贝多芬来说,不算公平,并且也违反了我写作这份音乐笔记的三个原则。虽然个人的好恶不可避免,但是,起码的客观性还是应该坚持的。因此,在这篇笔记里,我将尽量客观地描述贝多芬。

当我们将贝多芬与莫扎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承认了贝多芬的地位及其重要性。抛开伟大与否不说(这实际上已有定论,不是我们所能左右和改变的),至少,他和莫扎特是等量齐观的。

如果说,巴赫是已有的事物和秩序的完善者,莫扎特是音乐史上惟一最明亮的耀眼瞬间,那么,贝多芬则是“力的化身”,是扼住那不曾向任何人或神低头的命运的咽喉的人。他用自己的作品向世界宣告了自己生活和创作的准则,在身后留下了任何一个作曲家都从未创造出的最强有力的音乐。贝多芬曾经这样描述自己:“我不想介入你们的伦理体系,强力是杰出者的品行,那就是我。”

如果要总结贝多芬作品的特性,我觉得有五点是必须提到的,即:激情,力,个人的骄傲,存在于一切中的独立性,自由。

从本质上说,贝多芬是一个个人主义者。这里所说的“个人主义”,并非通常意义上我们所指的略带贬义的“个人主义”,而是指贝多芬始终致力于个人的自由、尊严和平等。我实在想不出更准确的词来加以形容,只好沿用“个人主义”这个词。或者,“个性解放主义者”比较准确一些。再或者,“尊重个体生命主义者”。好了,打住,这快变成文字游戏了。没有一位作曲家比贝多芬更献身于人类的奋斗。巴赫为上帝的荣耀而创作,莫扎特出于天才的横溢(当然也有生存的需求),而贝多芬则是为了将自己的意愿施加于世界。“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会使我屈服”,这句话正是他的这一意志地体现。

实际上,作为一个个人主义者的贝多芬,有时会将个性夸大到令人讨厌的地步,从已经或尚未被证实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狂妄得无以复加的贝多芬(想想我曾经讲过的那两个故事)。“为尊者讳”的虚伪传统和某些人出于某些目的的猥琐想法,曾经一度使我们忽视了隐藏在贝多芬某些言行后面的不大光彩的东西。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和丰子恺先生对贝多芬的评价,曾经被某些人恶意地(至少是片面地)利用,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我们忽略对贝多芬的全面认识。在最近见到的一本贝多芬传记和一些片断的资料中,我惊异地发现,其实贝多芬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他的性情极为恶劣,一位传记作家写道:“过度的欲求被他看成是符合常规的良好举止。”无论在职业上还是私人关系上,他几乎对任何人都不信任。作为一个钢琴家兼作曲家,他故意在他的钢琴作品结尾处加颤音,因为他“喜欢为难那些维也纳的钢琴家,其中一些是我的死敌”。他甚至预言那些钢琴家碰到他的变奏曲时“会出丑的”。这简直就是暗算,完全的小人行径。当我们对贝多芬顶礼膜拜的时候,这些事实完全是被忽视的,贝多芬于是被套上了光环,完全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嘴脸。那副光环就像孙悟空用金箍棒画在地上的圆圈,让我们无法接近真正的贝多芬。德彪西曾经这样比较过莫扎特和贝多芬,他说:“自然,天才可以没有品味,贝多芬便是一例。而另一方面,身为天才的莫扎特则有最雅致的品味。”当然,作为力的化身,贝多芬的作品难免失之粗疏,从而缺乏莫扎特那样的细致与优雅,但是,品味的缺失使他只能居于莫扎特之下。

其实,我并不因为贝多芬的个性问题而忽视他的音乐成就,这不是客观的态度。但是,我必须认识一个真正的贝多芬,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地理解贝多芬的音乐。文如其人,音乐也是一样的。尽管贝多芬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天才,但他绝对是一个令人不快的音乐家——虽然他不是瓦格纳那种品行低劣的人,他只是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且这种自我中心常常演变为狂妄和自大,使人们感到不快;即使在他的作品中,也存在这种倾向。然而,这从不妨碍人们对他的精神和作品大加赞赏。

除了个人主义之外,贝多芬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英雄主义。其实,英雄主义应该算是个人主义的一种变奏。或者说,英雄主义是放大了的个人主义。按照《新葛罗夫音乐及音乐家辞典》的说法,贝多芬的英雄主义体现在他性格的力量,他的独立性与自由意志,他的耳聋,他追求一个女人的执着的痛苦和失败,以及他独自将苦难转变为积极的艺术图景的明确能力。这个归纳是比较准确的。

斯特拉文斯基有一段话点透了贝多芬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本质,他说:“贝多芬是法国革命的朋友和同时代人,他对此始终保持信仰,甚至在雅各宾派专政时期,那些有着席勒式脆弱神经的人道主义者背离革命,希望在戏剧舞台上用纸剑消灭暴君时也是如此。贝多芬这位平民天才骄傲地背向那些国王、亲王和贵人——这就是我们热爱的贝多芬,我们爱他坚定不移的乐观主义,他雄壮的悲伤,他发人深思、令人感动的奋斗,还有他扼住命运咽喉那铁一般的意志。”注意,斯特拉文斯基在这段话里提出了一个“平民天才”的概念,正因为如此,贝多芬的个人主义也好,英雄主义也罢,都因为他的平民性而顺理成章了。

在谈及贝多芬的作品时,柴可夫斯基有两段话是耐人寻味的:

“我向他伟大的作品鞠躬——但我不爱贝多芬。我对他的态度,使我想起孩童时对上帝耶和华的态度......如果说贝多芬在我心中的地位类似于上帝耶和华,那么我爱莫扎特,视他为音乐的基督......”(这立刻使我想到《圣经》中对耶和华的描述,耶和华基本上是一个威严、暴戾、冷血的上帝,滥施神的权威,不和善,不近人情。)

“我不会就音乐发表演说,也不讨论细节。但我要说,关于贝多芬,我喜欢他的中期,有时也喜欢他的早期,但从根本上厌恶晚期,特别是最后的四重奏。这里有一些微光——别无其它。剩下的则是一片混沌,包围着难以穿越的迷雾,上面徘徊着注视这位音乐耶和华的精灵。”

一般认为,贝多芬的创作分为早、中、晚三期;也有人认为是模仿期、外在期、思考期。如何分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普遍认为,晚期的贝多芬处于巅峰状态,他的作品“超越了从前所有的音乐,向人类想象力所能触及的最高领域翱翔”。这一时期,他完成了第九“合唱”交响曲和《庄严弥撒》,以及最后的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几乎都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品。评论家们认为,在早期贝多芬和晚期贝多芬之间存在着意义重大的音乐上的发展:除了形式和风格的改变,除了独立性和独特性,还有前所未闻的一种个人的表达,即“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彻底解放”。我同样认为,“贝九”和《庄严弥撒》和最后的四重奏是伟大的。那么,老柴厌恶晚期贝多芬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暂时思量不透,简单地以个人好恶来解释,恐怕不会理解老柴的本意。或许,华德斯坦伯爵对贝多芬说过的一句话可以作为理解老柴此话的钥匙,伯爵曾经是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好友,也是一位有才华的音乐家,贝多芬曾将他最著名的钢琴奏鸣曲之一《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献给这位伯爵。

华德斯坦伯爵在给贝多芬的信中这样说:“刻苦工作吧,从海顿手中接过莫扎特的灵魂。”

难道说,老柴认为贝多芬背叛了莫扎特的精神?这是个需要再认真考虑的问题。

附:对贝多芬音乐的异议
“贝九”首演音乐会之后,当时的一位评论家写道:“我的整体印象是,这场音乐会由印第安人打仗时的呐喊声和野猫的狂叫声组成。”

英国评论家罗斯金说:“贝多芬的音乐在我听来,就像打翻了一袋铁钉,而到处又掉下锤子。”

门德尔松的父亲亚伯拉罕说:“你们那没完没了的贝多芬,只是一个恼火的家伙、江湖骗子,他的作品简直是噪音。”

Mozhate莫扎特,W.A.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总的说来,莫扎特的创作成就遍及各个音乐领域。它们反映了18世纪末,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德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羁绊,对美好社会和光明、正义、人的尊严的追求。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反映了上升时期的德奥资产阶级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维也纳后期的创作中,也出现了悲剧性、戏剧性的风格,对社会矛盾的反映更趋深刻。
(蔡良玉)

Beiduofen贝多芬,L.van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综观贝多芬一生的创作,他在作曲技术上有许多新发展,例如他扩充了奏鸣曲式结构,加强了它的表现力。他的主题、过渡、副主题都连接得很紧凑,若一气呵成。转调也更自由,打破了过去各乐章之间以及主题与副主题之间的调性关系的陈规,使调性色彩更丰富,适于表现更绚丽壮观的内容。
贝多芬作品中的引子常有重大的意义,如《悲怆》奏鸣曲第1乐章的引子,是具有独立性格的一个乐段,它给接踵而来的第 1主题创造了良好的背景和气氛。《第七交响曲》第 1乐章的引子长达80多小节,几乎等于 1首序曲。他的作品的尾声也往往很宏伟而隆重,如《英雄》交响曲第 1乐章的尾声和《第五交响曲》末乐章的尾声,都充分地发展了未尽的曲意,作了痛快淋漓的总结,相当于第二展开部。
贝多芬首先在交响曲中使用谐谑曲,在奏鸣-交响套曲中以它代替小步舞曲。贝多芬的谐谑曲在轻快的节拍中表现严肃端庄,甚至是悲壮的、如火如荼的情绪,他把谐谑曲写得风起云涌,气概非凡,第3、第5、第 7和第9交响曲的谐谑曲都具有这种笔致。
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中加入人声,在交响曲史上是一创举。
贝多芬的标题音乐寥寥可数。他对标题音乐仍然侧重感情的表达,他在《田园》的标题下,特别注明“感情的表达应多于景色的描绘”。
贝多芬极重视力度处理,对强弱变化的层次要求极高。例如在《f小调弦乐四重奏》中的“激动的快板”乐章中,在125个小节中他写了95个强弱记号。为了表达感情的突变,ff与PP有时突然转换,也有时在渐强之后突然出现PP。他很少写正规的赋格曲,但经常在乐章中应用赋格手法,写出具有赋格性质的绚丽乐段。他善于写变奏曲,用于大型作品中作为慢板或末乐章。他还曾用一个主题写成33段钢琴变奏曲,这和他善于即兴演奏有密切关系。
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其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把欧洲古典乐派推向新的高峰,并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
(陈洪)
贝多芬是一为古典主义的音乐家,也是第一位浪漫主义派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风格是男性的。贝多芬身处法国大革命、欧洲风云动荡时期。贝多芬的思想深受法国的启蒙思想的影响(如:尼采、康德、卢梭等人):崇尚人权自由、人权平等、科学、民主。所以可以解释:在前人的基础贝上,多芬的作品不仅是改良的,而且是革命的。这些特点在贝多芬的作品中无处不见(当贝多芬无法将不同的事物相协调共处时,他试图利用两者的斗争来解决):在贝多芬的《克莱采》奏鸣曲(顺便说明:有一部小说也叫“克莱采奏鸣曲”)中,贝多芬将一贯和谐结合的钢琴、小提琴相互对立起来,形成斗争式的对答。这样的作曲方式无论在莫扎特时代还是在浪漫主义时代都是极其罕见的,无可否认:《克莱采》奏鸣曲是众多的小提琴奏鸣曲处以佼佼者地位的。除了贝多芬,不再有人会写《克莱采》。《克莱采》只是一个例子,但它反映了贝多芬众多作品风格、内容、思想的与众不同。
贝多芬音乐通常是悲愤有利的,是浪漫主义音乐.莫扎特是古典时期的,皇宫贵族,淡雅庄重
回答者: 吕蔷薇花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是天才,但是这决不是说他们的才能是与生俱来的。音乐家庭的熏陶、父亲刻意的培养和自我努力的学习各种新的知识,是他们成才的共同之处。当然,作为艺术家所经历的人生苦难,也是他们创作伟大作品的灵感来源。共有的与生俱来的自尊和恃才所不可避免的自负,使得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都相对的较弱。这一点构成了莫扎特苦难后半生的根源。而贝多芬则主要受耳聋、情场失意的困扰。他终生未娶。不过,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处理自身的苦难和创作之间的关系上。贝多芬的作品是浪漫主义的巅峰代表,表达了丰富的感情,包括对命运的不妥协,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位“愤怒的天才”。但是,在莫扎特那里,作品没有一丝对自身苦难的表达,永远是给人一种美好的感受,让人充满对美好的生活的期待。正如一位法国音乐学者所说(参见[1]),莫扎特从来没有试图用音乐对“为什么”这个永久的问题作出解答,对人生作出解答。在他的朴素、温和而纯洁的心灵里,本无所谓迷,无所谓疑问。他要表达的是一种纯粹的、完全的美。这种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上帝的化身。对这种美的不遗余力地热爱,使得莫扎特超凡入圣。

恩格斯对贝多芬的评价很高,曾写到“这个最屈辱的仰仗外人鼻息的时期,正好是文学和哲学的光辉灿烂的发展时期,是以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的繁荣的时期。”

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奇妙的东西,那末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

在第18篇笔记里,我着重于描述最近以来对贝多芬的一些明显带有个人色彩的印象。其实,说老实话,这对贝多芬来说,不算公平,并且也违反了我写作这份音乐笔记的三个原则。虽然个人的好恶不可避免,但是,起码的客观性还是应该坚持的。因此,在这篇笔记里,我将尽量客观地描述贝多芬。

当我们将贝多芬与莫扎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承认了贝多芬的地位及其重要性。抛开伟大与否不说(这实际上已有定论,不是我们所能左右和改变的),至少,他和莫扎特是等量齐观的。

如果说,巴赫是已有的事物和秩序的完善者,莫扎特是音乐史上惟一最明亮的耀眼瞬间,那么,贝多芬则是“力的化身”,是扼住那不曾向任何人或神低头的命运的咽喉的人。他用自己的作品向世界宣告了自己生活和创作的准则,在身后留下了任何一个作曲家都从未创造出的最强有力的音乐。贝多芬曾经这样描述自己:“我不想介入你们的伦理体系,强力是杰出者的品行,那就是我。”

如果要总结贝多芬作品的特性,我觉得有五点是必须提到的,即:激情,力,个人的骄傲,存在于一切中的独立性,自由。

从本质上说,贝多芬是一个个人主义者。这里所说的“个人主义”,并非通常意义上我们所指的略带贬义的“个人主义”,而是指贝多芬始终致力于个人的自由、尊严和平等。我实在想不出更准确的词来加以形容,只好沿用“个人主义”这个词。或者,“个性解放主义者”比较准确一些。再或者,“尊重个体生命主义者”。好了,打住,这快变成文字游戏了。没有一位作曲家比贝多芬更献身于人类的奋斗。巴赫为上帝的荣耀而创作,莫扎特出于天才的横溢(当然也有生存的需求),而贝多芬则是为了将自己的意愿施加于世界。“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会使我屈服”,这句话正是他的这一意志地体现。

实际上,作为一个个人主义者的贝多芬,有时会将个性夸大到令人讨厌的地步,从已经或尚未被证实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狂妄得无以复加的贝多芬(想想我曾经讲过的那两个故事)。“为尊者讳”的虚伪传统和某些人出于某些目的的猥琐想法,曾经一度使我们忽视了隐藏在贝多芬某些言行后面的不大光彩的东西。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和丰子恺先生对贝多芬的评价,曾经被某些人恶意地(至少是片面地)利用,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我们忽略对贝多芬的全面认识。在最近见到的一本贝多芬传记和一些片断的资料中,我惊异地发现,其实贝多芬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他的性情极为恶劣,一位传记作家写道:“过度的欲求被他看成是符合常规的良好举止。”无论在职业上还是私人关系上,他几乎对任何人都不信任。作为一个钢琴家兼作曲家,他故意在他的钢琴作品结尾处加颤音,因为他“喜欢为难那些维也纳的钢琴家,其中一些是我的死敌”。他甚至预言那些钢琴家碰到他的变奏曲时“会出丑的”。这简直就是暗算,完全的小人行径。当我们对贝多芬顶礼膜拜的时候,这些事实完全是被忽视的,贝多芬于是被套上了光环,完全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嘴脸。那副光环就像孙悟空用金箍棒画在地上的圆圈,让我们无法接近真正的贝多芬。德彪西曾经这样比较过莫扎特和贝多芬,他说:“自然,天才可以没有品味,贝多芬便是一例。而另一方面,身为天才的莫扎特则有最雅致的品味。”当然,作为力的化身,贝多芬的作品难免失之粗疏,从而缺乏莫扎特那样的细致与优雅,但是,品味的缺失使他只能居于莫扎特之下。

其实,我并不因为贝多芬的个性问题而忽视他的音乐成就,这不是客观的态度。但是,我必须认识一个真正的贝多芬,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地理解贝多芬的音乐。文如其人,音乐也是一样的。尽管贝多芬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天才,但他绝对是一个令人不快的音乐家——虽然他不是瓦格纳那种品行低劣的人,他只是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且这种自我中心常常演变为狂妄和自大,使人们感到不快;即使在他的作品中,也存在这种倾向。然而,这从不妨碍人们对他的精神和作品大加赞赏。

除了个人主义之外,贝多芬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英雄主义。其实,英雄主义应该算是个人主义的一种变奏。或者说,英雄主义是放大了的个人主义。按照《新葛罗夫音乐及音乐家辞典》的说法,贝多芬的英雄主义体现在他性格的力量,他的独立性与自由意志,他的耳聋,他追求一个女人的执着的痛苦和失败,以及他独自将苦难转变为积极的艺术图景的明确能力。这个归纳是比较准确的。

斯特拉文斯基有一段话点透了贝多芬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本质,他说:“贝多芬是法国革命的朋友和同时代人,他对此始终保持信仰,甚至在雅各宾派专政时期,那些有着席勒式脆弱神经的人道主义者背离革命,希望在戏剧舞台上用纸剑消灭暴君时也是如此。贝多芬这位平民天才骄傲地背向那些国王、亲王和贵人——这就是我们热爱的贝多芬,我们爱他坚定不移的乐观主义,他雄壮的悲伤,他发人深思、令人感动的奋斗,还有他扼住命运咽喉那铁一般的意志。”注意,斯特拉文斯基在这段话里提出了一个“平民天才”的概念,正因为如此,贝多芬的个人主义也好,英雄主义也罢,都因为他的平民性而顺理成章了。

在谈及贝多芬的作品时,柴可夫斯基有两段话是耐人寻味的:

“我向他伟大的作品鞠躬——但我不爱贝多芬。我对他的态度,使我想起孩童时对上帝耶和华的态度......如果说贝多芬在我心中的地位类似于上帝耶和华,那么我爱莫扎特,视他为音乐的基督......”(这立刻使我想到《圣经》中对耶和华的描述,耶和华基本上是一个威严、暴戾、冷血的上帝,滥施神的权威,不和善,不近人情。)

“我不会就音乐发表演说,也不讨论细节。但我要说,关于贝多芬,我喜欢他的中期,有时也喜欢他的早期,但从根本上厌恶晚期,特别是最后的四重奏。这里有一些微光——别无其它。剩下的则是一片混沌,包围着难以穿越的迷雾,上面徘徊着注视这位音乐耶和华的精灵。”

一般认为,贝多芬的创作分为早、中、晚三期;也有人认为是模仿期、外在期、思考期。如何分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普遍认为,晚期的贝多芬处于巅峰状态,他的作品“超越了从前所有的音乐,向人类想象力所能触及的最高领域翱翔”。这一时期,他完成了第九“合唱”交响曲和《庄严弥撒》,以及最后的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几乎都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品。评论家们认为,在早期贝多芬和晚期贝多芬之间存在着意义重大的音乐上的发展:除了形式和风格的改变,除了独立性和独特性,还有前所未闻的一种个人的表达,即“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彻底解放”。我同样认为,“贝九”和《庄严弥撒》和最后的四重奏是伟大的。那么,老柴厌恶晚期贝多芬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暂时思量不透,简单地以个人好恶来解释,恐怕不会理解老柴的本意。或许,华德斯坦伯爵对贝多芬说过的一句话可以作为理解老柴此话的钥匙,伯爵曾经是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好友,也是一位有才华的音乐家,贝多芬曾将他最著名的钢琴奏鸣曲之一《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献给这位伯爵。

华德斯坦伯爵在给贝多芬的信中这样说:“刻苦工作吧,从海顿手中接过莫扎特的灵魂。”

难道说,老柴认为贝多芬背叛了莫扎特的精神?这是个需要再认真考虑的问题。

附:对贝多芬音乐的异议
“贝九”首演音乐会之后,当时的一位评论家写道:“我的整体印象是,这场音乐会由印第安人打仗时的呐喊声和野猫的狂叫声组成。”

英国评论家罗斯金说:“贝多芬的音乐在我听来,就像打翻了一袋铁钉,而到处又掉下锤子。”

门德尔松的父亲亚伯拉罕说:“你们那没完没了的贝多芬,只是一个恼火的家伙、江湖骗子,他的作品简直是噪音。”
参考资料:http://bbs.singtaonet.com/dispbbs.asp?boardid=22&id=6045


莫扎特与贝多芬之间的关系?
贝多芬并没有拜莫扎特为师,但是贝多芬的弹奏技术受到了莫扎特的赞赏。1787年春天,贝多芬第一次访问维也纳,见到31岁的莫扎特,其弹奏技术受到莫扎特的赞赏。1792年11月,22岁的贝多芬在海顿等人的鼓励支持下离开故乡,并且开始拜海顿为师学习作曲,定居于维也纳。1793年,贝多芬改向莫扎特挚友,作曲家与教师...

莫扎特是贝多芬的老师吗?
莫扎特是贝多芬的老师。贝多芬的启蒙老师是尼佛,跟从莫扎特学习音乐理论。也师从海顿、申克等人。贝多芬的求学经历:1781年贝多芬跟随乐队指挥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宝·奈弗学习钢琴和作曲,贝多芬还跟弗兰兹·安东·里斯学习小提琴,在新老师的指导下使得贝多芬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1787年到维也纳后,开始...

贝多芬和莫扎特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贝多芬是一为古典主义的音乐家,也是第一位浪漫主义派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风格是男性的。贝多芬身处法国大革命、欧洲风云动荡时期。贝多芬的思想深受法国的启蒙思想的影响(如:尼采、康德、卢梭等人):崇尚人权自由、人权平等、科学、民主。所以可以解释:在前人的基础贝上,多芬的作品不仅是改良的,而...

贝多芬和莫扎特的音乐的不同点
《克莱采》只是一个例子,但它反映了贝多芬众多作品风格、内容、思想的与众不同。贝多芬音乐通常是悲愤有利的,是浪漫主义音乐.莫扎特是古典时期的,皇宫贵族,淡雅庄重

说出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在交响乐发展历史上各自的地位及各自的贡献有...
贝多芬的其它管弦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五部钢琴协奏曲,两首序曲、钢琴乐队、合唱幻想曲、两首小提琴与乐队浪谩曲等。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于同?quot;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

贝多芬和莫扎特的音乐有什么区别?
莫扎特的音乐把痛苦点石成金化为美好的境界,贝多芬的音乐是把痛苦碾碎成药营养着人生升华为崇高的境界。莫扎特的音乐是含有抚摸性质的,贝多芬的音乐是具有破坏力量的。莫扎特给我们以信心,贝多芬给我们以勇气。贝多芬站在遥远的前方,莫扎特就站在我们跟前 ...

贝多芬和莫扎特
巴赫为上帝的荣耀而创作,莫扎特出于天才的横溢(当然也有生存的需求),而贝多芬则是为了将自己的意愿施加于世界。“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会使我屈服”,这句话正是他的这一意志地体现。而莫扎特的创作成就遍及各个音乐领域。它们反映了18世纪末,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德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

莫扎特的室内乐反映了他当时的什么状态?
在莫扎特写作的23首弦乐四重奏中,最好的是献给海顿的6首(K.387, 421,428,464,465,458,1782-1785),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莫扎特的思想和风格——真挚亲切、明快开朗的性格和乐观主义的精神状态。与海顿、见多芬不同的是莫扎特的天才更多表现在五重奏上,其中最为突出的是C大调(K.515)和g...

音乐家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柴科夫斯基,肖邦和舒博特的简介.
莫扎特: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1.27——1791.12.5)。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不仅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代表作:《安魂曲》,《牧人王》肖邦:弗里德里克·肖邦(1810—1849)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

莫扎特的身世
1787年 3月至4月,首次去维也纳旅行,与莫扎特会面。7月17日,其母因肺结核病故。 1788年 贝多芬后来的朋友和资助人华尔斯坦伯爵来到被恩。12月14日,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在汉堡逝世。 1789年 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0年 2月20日,奥皇约瑟夫二世逝世。见多芬患下腹疼痛症。 12月25日,约瑟夫·...

小店区13988831351: 莫扎特和贝多芬之间有何关系 -
宇文念易息: 莫扎特和贝多芬,两个在艺术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名字,而且都是十分难得的音乐天才,虽然说他们两人的音乐创作各具特点,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们之间也或多或少有着在音乐上的影响,并且两人还都属于维也纳古典乐派,他们生活在共同...

小店区13988831351: 莫扎特与贝多芬之间的关系? -
宇文念易息: 1787年3月,贝多芬启程去维也纳拜见莫扎特. 第一次,因为所弹乐曲不为所好,被泠漠驱逐.第二次,贝多芬用自己的实力征服了莫扎特,当时莫扎特的妻子和客人在另一间屋子里谈话,莫扎特领着贝多芬向在座的客人说“诸位,请你们注意这位少年吧!不久他就会博得世人的称赞.”同时也对贝多芬说,他以后会成为一个伟大的钢琴家. 贝多芬的启蒙老师是尼佛,不过贝多芬跟从莫扎特学习音乐理论.也师从海顿、申克等人. 至于评价,前面已经说了一些.还有就是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有一段是贝多芬代谱的,贝多芬也多次代替莫扎特登台演出,并受到好评!

小店区13988831351: 贝多芬与莫扎特有没有关系?????? -
宇文念易息: 两人之间有师徒关系,但很淡. 贝多芬曾经在一个屋檐下求学与莫扎特,莫扎特也很看好贝多芬. 参考资料:1790年,海顿在从维也纳至伦敦的途中,宴邀贝多芬及其他宫廷音乐家.事后贝多芬获准于1792年去维也纳从海顿学习,此后终生定居维也纳.在此之前,贝多芬曾去维也纳从莫扎特学习,1787年因其母病危而中断,贝多芬的即兴演奏已给莫扎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并断言:“这个青年不久将扬名世界”.

小店区13988831351: 贝多芬厉害还是莫扎特厉害? -
宇文念易息: 两人作品有相同之处,莫扎特大多采用了民间音乐的因素.反映了他和民间音乐的联系,它们大都具有轻松活泼的特点.在贝多芬稍前的时代,欧洲乐坛上的大圣是莫扎特.然莫扎特的音乐的价值,毕竟止于一种“音的建筑”,即仅因音乐的“美”而有存在的意义而已.至于贝多芬,则更有异彩,他的音乐是他的伟大的灵魂的表征. 我个人觉得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声响.

小店区13988831351: 贝多芬和莫扎特的异同 -
宇文念易息: 莫扎特在室内乐、交响曲、协奏曲和歌剧几个方面全方位出击,将他对社会的理解融入到他和谐美丽的音乐之中,他是以自己的痛苦融化为温柔的音符来抚慰这个世界.贝多芬则是以他横空出世的交响乐震响着这个世界,将器乐的理解发挥到那...

小店区13988831351: 贝多芬与莫扎特有怎么样的故事? -
宇文念易息: 1787年,贝多芬自己弄了点路费来到维也纳,经朋友的介绍拜访了当时音乐之都最耀眼的名星钢琴之王莫扎特,当时,莫扎特正在与几位高贵的客人谈话,丝毫没有在意这个貌不惊人的年轻人,随手抓了几张乐谱让他去弹.高傲、倔强的贝多芬...

小店区13988831351: 莫扎特和贝多芬谁更天才呢?
宇文念易息: 其实贝多芬的音乐才能也出现得很早.少年贝多芬从12岁至14岁便创作了三首钢琴奏鸣曲、两首钢琴回旋曲和一部钢琴协奏曲.另外还有其他许多作品.可见在音乐早熟方面贝多芬同莫扎特也是旗鼓相当的. 其实音乐创作同样要从外界吸收丰...

小店区13988831351: 贝多芬和莫扎特谁更伟大? -
宇文念易息: 莫扎特是上帝之子,降临人间; 贝多芬是大地之子,升入苍穹.虽然我个人比较喜欢莫扎特的天才和他音乐的风格,但不可否认贝多芬的伟大.音乐世界不能缺少他们其中任何一个.

小店区13988831351: 贝多芬有名还是莫扎特有名? -
宇文念易息: 若是说纯粹有名的话一时间还是比较难以比较的,因为贝多芬和莫扎特都是音乐天才,而且两人音乐属于不同的派别需要不同去看待,但是毕竟莫扎特英年早逝,创作时间比贝多芬要短很多,再加上贝多芬晚年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还完成了很多歌曲致使他的事迹更广为流传,应该还算是贝多芬比较有名吧

小店区13988831351: 莫扎特与贝多芬在创作上有何异同点?
宇文念易息: 莫扎特与贝多芬之比较 ¨法国音乐学家保罗·贝克这样进行他的对比:“人们有时把莫扎特和贝多芬称作音乐界的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前者注重结构完美,后者喜欢气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