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的三则轶事和典故

作者&投稿:鲍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清明节


当晋文公被流放时,他经常饥肠辘辘,赤身裸体。有一年,晋文公差点饿晕过去,介子推在他腿上割下一块肉,和野菜一起煮,给他做汤。当他吃的时候,当他知道那是他腿上的肉时,他非常感动。晋文公回国做太子做诸侯,就把介子推给忘了。介子推不想夸耀自己的成就,就和老母亲住在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去绵山找介子推,介子推避山不出。晋文公的人放火烧山,强迫介子推现身。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义之士,晋文公下令跳梁小丑jumpmh介子推在去世当天不生火做饭,而是吃冷食,这就是所谓的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带领大臣们上山祭奠。当他发现老柳树死而复生后,就给它起了“清明柳”的称号,并告诉世人,寒食节的后一天被定为清明节。


朱雯米


晋文公即位后,曾追逐过一只麋鹿,但丢失了。他问路边的农民老顾:“你看见我的麋鹿了吗?”老顾跪下来,用脚指着路说:“就是那条路。”晋文公说,“我问过老师,但老师用脚指点。为什么?”老人抖抖衣服,站起来说:“我真不敢相信我们的国王这么蠢。虎豹被猎杀,是因为离开了偏僻的地方,接近了人类。”鱼和龟被抓是因为离开了深水;一个离开他的人民远行的诸侯必将灭亡。李说:“喜鹊筑巢,斑鸠生活。”君主,你出门不归,别人就是君主。”于是晋文公开始害怕了。回去的时候遇到了鸾芝。鸾芝问道:“你抓到什么野兽了吗?我看到你脸上有快乐的表情?”晋文公说,“我失去了他,但我得到了建议,所以我很高兴。宝玉道:“鸾芝道:“劝你的人在那里呢?”"晋文公说:“我没有要求他和我一起去。”栾植曰:“为王之臣而不怜之,是骄;命令慢,惩罚快,是暴力;接受别人的建议却不管他们,这是偷窃。”于是晋文公回去接老顾,和他一起回去了。


秦客重耳。


晋献公去世后,秦穆公派儿子向重耳表示哀悼:“我听说失去一个国家往往是在这个时候,获得一个国家往往是在这个时候。你虽然恭敬认真,但也不能服丧太久,机会不能失去。请你想一想!”


重耳把这件事告诉了我叔叔胡岩,胡岩说:“你最好拒绝。失去亲人的人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爱和亲情。父亲的死。多么重要的事情啊!我们要用这东西谋利,那世界上谁能告诉我们我们是无辜的?”重耳对秦国的客人说:“陛下很荣幸哀悼我的流放,重耳。父亲去世,服丧,我不能参加葬礼,让你担心。父亲的死。多么重要的事情啊!我哪里还有别的阴谋背叛你的好意?”重耳向秦国的客人们致敬,但没有拜谢。他哭着爬了起来,但他爬起来后,就不再和秦国的客人私下交谈了。


儿子告诉秦穆公他所做的事情。秦穆公说,“仁,儿子重耳!跪拜却不拜谢,因为他没有冒充晋献公的继承人,所以他没有拜谢。当你哭着起床时,你爱你的父亲。但起身不私谈,就是远离个人利益。”




晋文公的三则轶事和典故
清明节当晋文公被流放时,他经常饥肠辘辘,赤身裸体。有一年,晋文公差点饿晕过去,介子推在他腿上割下一块肉,和野菜一起煮,给他做汤。当他吃的时候,当他知道那是他腿上的肉时,他非常感动。晋文公回国做太子做诸侯,就把介子推给忘了。介子推不想夸耀自己的成就,就和老母亲住在绵山。后来...

朱熹轶事典故三则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

李商隐轶事典故三则
宋·姚宽《西溪丛语》中记载唐末流传的一个故事:一群文人在洞庭湖中泛舟游玩,有人提议以木兰为题作诗。于是众人一边饮酒一边轮流赋诗。这时,突然出现一位贫穷的书生,口占一绝:“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吟罢隐身而去。大家都感到惊奇,后来得知,这...

东方典乐15:蔡邕轶事三则
一 汉光和元年,蔡邕因上书触犯宦官而被判充军,流放到北方蛮夷之地,不久朝廷大赦,蔡邕获释回家,不料却又因持才傲物得罪了当时的五原太守王智,没办法,只好转到吴会。这一日行至钱塘会稽地界,时值初春时节,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人人神清气爽,他不禁想起一位多年未见的好友,于是决定去拜访。...

关于李白的历史故事
1、铁杵磨成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

郑玄打他婢女时 那个婢女是说了什么?听说很经典啊
想想看,连婢女之间说话都引经据典,这家的主人学问之大可想而知了。这则轶事注释着郑玄的大学问,可是,这种大学问却经不住黄永厚的一句疑问,这恰恰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追问。在郑先生高深学问的影响下,郑玄的奴婢、仆人都成了饱学之士,着迷于读书。有一次,一名婢女做事有些不妥当,郑玄很不...

蒲松龄的资料
一、作家和作品蒲松龄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早岁即有文名,多次参加省试,却始终没有考上举人,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除中年一度在江苏宝应做幕客外,都在家乡当塾师,终身郁郁不得志。《聊斋志异》是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写成的,他称这是他的“孤愤之书”。《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以谈狐说鬼的形式,...

刘义庆的代表有哪些?急急急急
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敏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 《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

杨氏之子的意思?
《世说新语》中小故事三则: (一)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这则故事的大意是:在一个下雪的冬日里,谢太傅召集孩子们谈论有关做文章的事。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很高兴,就问孩子...

《聊斋志异》读后感500字
《聊斋志异》这本书的作者是蒲松龄,全篇总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它的内容非常广泛,有传奇、志怪、轶事等,大多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人、狐、魔、花、妖、仙等之间的爱、恨、情、仇,通过这些故事来告诉人们一些道理。 一提到《聊斋志异》,人们就会立刻想起那些恐怖的画面,令人发指的故事,一个个血淋淋的场面,令人害怕的...

吴旗县17172073759: 晋文公有哪些故事?
宗圣狭威乐: 晋文公即位后,有一次追猎一只麋鹿却跟丢了,便问路边农夫老古说:“见我的麋鹿了吗?”老古跪着用脚指路说:“往那边去了.”晋文公说:“我问先生,先生却用脚...

吴旗县17172073759: 关于晋文公的故事 -
宗圣狭威乐: 时晋国内乱,晋公子申生,重耳的家臣帮助逃过身死,申生躲在国内,试图靠家臣帮助坐上国主之位,被叛臣所杀.重耳躲到别国躲过身死之局,后在秦穆公支持下回国得到国主位,励精图治成为春秋第二位霸主.

吴旗县17172073759: 中的故事"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请问具体是哪三个故事 -
宗圣狭威乐:[答案] 语出《资治通鉴》,是作者司马光的议论.司马光在《通鉴》周显王十年(前359)叙述卫鞅(即商鞅)变法之后,有一段关于守信用的议论,在议论过程中提到了四个历史故事,即“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

吴旗县17172073759: 生活中有趣的成语故事
宗圣狭威乐: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

吴旗县17172073759: 中外历史人物小故事 -
宗圣狭威乐: 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7): 晋文公和介之推 晋文公的名字叫重耳,是春秋时期的另一位霸王.可是在他做 国家元首之前,经历了许多坎坷,曾因受鲡姬的迫害而在外面 流浪了十九年之久.他流浪时有很多人跟随他,介之推就是其 中的一个....

吴旗县17172073759: 晋文公逃亡时路过郑国郑国不以礼相待的故事 -
宗圣狭威乐: 重耳路过郑国,郑文公不按礼接待他们,郑国大夫叔瞻劝告郑文公说:“晋公子贤明,他的随从都是栋梁之才,又与我们同为姬姓,郑国出自周厉王,晋国出自周武王.” 郑文公反驳说:“从诸侯国中逃出的公子太多了,怎么可能都按礼仪去接...

吴旗县17172073759: 有关晋文公和楚庄王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
宗圣狭威乐: 晋文公在城濮之战有个成语:退避三舍\ 楚庄王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吴旗县17172073759: 古代晋侯守信的故事 -
宗圣狭威乐: 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士大夫黄越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

吴旗县17172073759: 介之推与晋文公的故事? -
宗圣狭威乐:[答案] 介之推与晋文公的故事 介之推是春秋时代晋文公的臣子,骊姬之乱发生时,他跟随重耳出奔,但是当晋文公即位时,晋文公忘记了他的功劳,而且他不敢向晋文公请求俸禄赏赐,所以他感到委屈.他决定和他母亲隐居在没有人知道的地方.晋文公后来...

吴旗县17172073759: 关于清明节,流传着一个什么典故? -
宗圣狭威乐: 关于清明节,流传着这样一则感人肺腑的典故,说的是晋文公重耳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大公子重耳受奸臣陷害,在大臣介子推的保护下,流亡国外. 有一天,他们在一座大山里迷了路,几天几夜没吃上东西,重耳饿得头昏眼花再也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