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狄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源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出处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出自于《论语·八佾》,是儒家典籍《论语》的第三篇。

2、译文

"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3、注释

  • 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 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 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4、评析

在孔子的思想里,有强烈的"夷夏观",以后又逐渐形成"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在他看来,"诸夏"有礼乐文明的传统,这是好的,即使"诸夏"没有君主,也比虽有君主但没有礼乐的"夷狄"要好。这种观念是大汉族主义的源头。




南岔区15723032555: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
包雨仙林: 此语出自《论语八佾》,是孔子所说的,人们常见的误解,一是把“夷狄”理解为偏远地区或者中国以外、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二是把此语理解为中国傲视天下,是目空一切,认为其他民族都不如中国.这种误解的产生,是因为不...

南岔区15723032555: 夷锹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啥意思 -
包雨仙林:[答案] 子曰: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 【注释】 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译文】 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

南岔区15723032555: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亡”是“灭亡”的意思. -
包雨仙林:[答案] 亡:没有. 没有道德礼义的地方即使有君王,也不如有道德礼义的地方没有君王.(没有道德礼义就是夷狄,有道德礼义,就是诸夏、就是中原各国)

南岔区15723032555: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解释请不要把那些学者的解释贴上来,南怀瑾、钱穆先生等的解释我都看过了,可是这句话歧义太多,还是让人糊涂.谁能... -
包雨仙林:[答案] 此语出自《论语八佾》,是孔子所说的,人们常见的误解,一是把“夷狄”理解为偏远地区或者中国以外、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二是把此语理解为中国傲视天下,是目空一切,认为其他民族都不如中国.这种误解的产生,是因为不知道孔子编订的《...

南岔区15723032555: 夷锹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啥意思 -
包雨仙林: 子曰: 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 【注释】 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译文】 孔子说: 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南岔区15723032555: 《论语》中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包雨仙林: 孔子说:“夷狄之国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南岔区15723032555: 子曰夷狄之有君的,不如诸夏之亡也翻译!
包雨仙林: 大意是孔子认为诸夏强于夷狄之处,即在于礼乐制度,社会的管理,依靠的是制度.而夷狄只能靠强力获取和维持,因此必须要先有个强势的君.

南岔区15723032555: 夷秋之有君,不如华夏之无也,是孔子原话吗 -
包雨仙林:[答案] 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吗? 《论语·八佾篇》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历来有两种解释:一为,文化落后国家虽然有个君主,还不如中国没有君主;一为,夷狄还有贤明之君,不像中原诸国却没有

南岔区15723032555: “夷狄之有君,不若华夏之无也”是什么意思? -
包雨仙林: 出自《论语·八倄》——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里的意思有两种相对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落后的民族有君主,不如华夏没有君主统治便利. 另一种说法是,连夷狄(这里指的是楚、吴等国)都有贤明的君主,但是华夏却没有.按照二月河的理解,应该是第一种. 在北大中文系论坛上有讲到的

南岔区15723032555: 《论语 八佾》翻译
包雨仙林: 夷狄虽然有君,但不会比华夏长久,即使诸夏亡了. 过去所谓夷狄,就是文化落后的边疆地区,孔子的思想是以文化为中心,凡没有文化的,称为夷狄,因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四种族在当时是没有文化,非常野蛮.中国则称中夏、中原,是有文化的.孔子说那些蛮族落后地区的人,也有头子,有君主、酋长.但光有形态,没有文化,有什么用,不如夏朝、殷商,虽然国家亡了,但历史上的精神,永垂万古,因为它有文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