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族融合过程。

作者&投稿:鱼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和特点,意义分别是什么?~

民族迁徙和杂居
(1)主要史实:
①秦朝征服越族后,迁徙50万中原人到珠江流域,与越族杂居。 。
②东汉初年,南匈奴迁到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在一起。
③三国时期,为躲避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同江南人民一道,共同开发江南。
④自东汉开始至西晋初年,生活在我国西部、北部边境地区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族人民大量内迁,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同汉族人民的联系日益密切。
⑤自西晋末年起,大批北方农民迁居南方,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南朝。北方农民的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同南方人民一起开发江南地区。
⑥9世纪中期,回鹘政权瓦解,回鹘人大部分向西迁入甘肃、新疆。
⑦五代十国时期,许多中原人民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⑧元朝统一后,许多汉族人民迁到边疆地区;边疆各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⑨漠西蒙古的土尔扈特部于明末清初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1771年,他们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长途跋涉,返回祖国。
(2)基本原因:
①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往往由环境恶劣的地方向环境较好的地方迁移。
②少数民族逐草而居的生产生活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游牧特性。
③战争往往造成人口的大量流动。
④来自政府的干预,如秦曾迁移大量人口到河套和越族地区居住。
(3)影响:一方面,民族迁徙和杂居为民族间的接触、经济文化的交
流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民族融合;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民族间
剧烈的冲突。
2.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1)主要史实:
①公元前214年,秦朝征服越族后,中原的铁器和先进生产技术传人珠江流域。
②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东汉为恢复与西域各国的交往,公元73年派班超出使西域。
④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同汉族人民的交往日益密切,各族人民共同反抗西晋的残暴统治。
⑤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民族人民共同开发江南。北方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⑥隋炀帝曾派人去西域,不少西域商人到长安和洛阳。
⑦唐代,渤海派人到长安学习i汉族工匠把精巧的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回鹘族经常用马匹和皮毛换取汉族的丝和茶;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人藏,促进了汉藏交流,加强了唐蕃联系。
⑧北魏时,契丹族就同汉族交易。耶律阿保机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澶渊之盟后,宋辽开展贸易往来和技术文化交流。北宋在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
⑨西夏元吴仿照宋制,任用汉族人担任重要官职。宋夏议和后在边境进行贸易。
⑩元朝时,松江农家妇女黄道婆从黎族人民那里学到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⑩鞑靼俺答汗主动与明朝和好,明政府在边境开设互市,俺答汗修建了呼和浩特城。
(2)影响: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生产和科技文化的进步,从而构成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3.和亲、会盟及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辖
(1)和亲。汉、唐王朝和匈奴、吐蕃民族的和亲在历史上影响很大。白登之围后,汉与匈奴长期实行和亲政策。唐朝时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的人藏在历史上一直被传为佳话。和亲的实质是政治联姻,也是民族间和睦友好的表现。
(2)会盟。用和平的方式进行交往,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因而会盟成为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形式。著名的会盟有唐和吐蕃的会盟

本视频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民族融合,详述融合的条件、发生的时间以及影响等

民族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在我国历史大量存在,且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是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逐渐融合于先进民族。如我国匈奴族从后汉至南北朝的汉化,鲜卑族在南北朝时期的汉化,契丹、女真在辽、金、元时的汉化。一是先进民族的部分成员,因陷于落后民族的汪洋大海而融合于落后民族。如夏时的淳维,秦汉时的赵佗,南北朝时的桓诞,北齐时的高欢。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前提和具体实现方式主要有:(1)民族迁徙,杂居相处。(2)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3)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谊。(4)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5)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

二、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源与流

几千年来,在中国古代文明滋生的这块东方沃土上,先后生息和居住过许多民族,一些民族消失了,另一些民族又勃然而兴起。伴随着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多元起源与发展,以及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反复交替,古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促成了中国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进步。

然而,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而言,我国现代的以及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所有民族,其血统都不是纯而又纯的,都曾经经历过不同类型的融合与同化。各民族共祖同源和多源多流的亲密关系,在历史上曾起过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作用。如今,我们所讲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长期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联合共同体。

(一)汉民族的多源多流历史悠久的汉民族,自古及今瓜瓞绵绵,枝繁叶茂,为融合众多民族漫漫演变而成。它的前身是华夏族,而华夏族又由夏、商、周三族融合而形成的。再往前推,夏、商、周也都大多出自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到了秦代,国家的统一,消除了华夏族各支系间彼此隔离的状态,形成了华夏族共同的地域、语言、文化和经济生活,加强了华夏族与内迁的蛮夷戎狄的融合。所以,汉代学者把秦治下的华夏族人称为“秦人”。

战争加速推近了中国个民族的融合……五胡乱华…这那的…


截止到宋朝,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民族大融合,请举例说明三个时期?_百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中原-北方】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受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和统治,形成了十六国和北魏等政权。这些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是匈奴、鲜卑、羯、氐、羌、柔然、突厥等,他们与北方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进行了混居和通婚,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东西方向】南北朝时期,还有一些民族...

请简述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
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有:(1)民族迁徙,杂居相处。经战国至秦汉,中原广大地区逐渐为华夏族——汉族的一统天下,非华夏族大量得到融合,其余的亦从中原迁移到边远地区。(2)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两晋、南北朝原居住在中国北部和西部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的影响,这些少数民族逐渐...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过程。
民族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在我国历史大量存在,且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是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逐渐融合于先进民族。如我国匈奴族从后汉至南北朝的汉化,鲜卑族在南北朝时期的汉化,契丹、女真在辽、金、元时的汉化。一...

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是怎样进行的
②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③友好交往: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族人民交往频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即使在战乱期间...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民族大融合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五次民族大融合。第一次:伏羲初期,大约在七千年前,处于西北地区的伏羲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势力,他们沿着关中平原东进,进入广阔的华北平原,打败了黄淮地区的各个部族,第一次真正统一了华夏大地。第二次:黄帝初期,伏羲之后约两千年,处于神农氏末世,由于神农氏势力衰落,各地诸侯雄起,...

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汉族与少数民族在相互征战与和议中碰撞、融合。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前提和具体实现方式主要有:(1)民族迁徙,杂居相处。(2)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3)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谊 民族交融的特点:范围逐渐变广,程度逐渐变深,主体多元发展。

中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民族大融合的过程。第一次在春秋时期,当时诸侯争霸,兴修水利是强国的重要途径。秦、楚均在兴修水利中逐渐强大,同时向水利条件更好的中原地区扩张,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并形成了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第二次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魏蜀吴三国都实行了屯田制度...

列举国内民族融合的史实
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4次民族大融合 【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进行于中国腹心地区,形成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第二次】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出现对流,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少数民族往内地来。【第三次】宋、辽、金、元时期,进行于边疆地区,不仅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而且大量汉族融合于少数...

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是怎样逐渐融合的
夏商周时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最初是杂居,华夏民族按方位将其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如犬戎、山戎、鬼戎等,当这些游牧民族逐渐开始侵吞华夏族的领土和财产时,驱逐游牧民族便成了华夏民族的首要任务。1、暴力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2、和平方式: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后...

中国历史上四次民族大融合
少数民族接受汉化,实现封建化,封建化又促进某些民族间的融合,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大特点。五代及辽、金、元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相对安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五代十国后期,后周逐渐强大,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北宋时,同其并立的主要少数民族政权,有契丹族建立的辽,有取代辽的...

余庆县15983665937: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过程. -
凤饰塞夫: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候的中原处于大分裂.其中的北朝由多为少数名族政权,不断的战争,迁徙,同时也带来了南北文化,汉族和少数民族生活文化上的第一次大融合. 隋唐盛世时期,这一时期,中原力量较为强大,对于少数民族的政策都是温和的怀柔政策,简易的说就是,先打败,再招抚.唐时期,有对百越地区的册封,和吐蕃的和亲等等. 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候,中原势力较弱,战争中不断迁徙交融. 到了元朝的时候,中国民族大融合就基本完成了. 然后我记得这个好像是以前做过的一道题来着,不过一年多不看历史书,其中的细节忘了,写的比较泛~

余庆县15983665937: 中国古代名族大融合的时期有哪几个阶段
凤饰塞夫: 1.春秋:华夏族与周边各族接触频繁.加强了联系.2.三国:蜀汉统治下的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有了更多的接触;吴国境内的山越迁出山区.与汉族共同开发江南地区....

余庆县15983665937: 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是怎样逐渐融合的 -
凤饰塞夫:[答案]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融合的方式: 1、暴力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2、和平方式: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后,学习农耕民族的文化,因而被农耕民族所同化.如:族际通婚、民族迁徙杂居等.

余庆县15983665937: 请简单介绍一下我国古代的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哪些人作出重?
凤饰塞夫: 几千年来,在中国古代文明滋生的这块东方沃土上,先后生息和居住过许多民族,一些民族消失了,另一些民族又勃然而兴起.伴随着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多元起源与发展...

余庆县15983665937: 古代历史上的民族融合过程,实质上是() -
凤饰塞夫:[选项] A. 少数民族全面接受汉化的过程 B. 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同化过程 C. 内地人民和边疆人民的相互迁徙的过程 D. 各民族间生产和生活方式相互接近的过程

余庆县15983665937: 我国历史上有几次民族大融合?起到了什么作用?
凤饰塞夫: 三次民族融合的三次高潮:①民族融合也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春秋时期,由于各族交流频繁,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在此基础上,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干的中华民族.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第二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其主要特点是五族内迁黄河流域,接受汉族先进文化.③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元统一前,各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元统一后,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余庆县15983665937: 中国古代史上有哪些民族融合的事实? -
凤饰塞夫:[答案] 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讲到民族关系时,民族融合是一个频频出现的词语.那么,什么是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次民族大融合,以及民族融合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式又如何?今天,正确地把握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了解我国...

余庆县15983665937: 我国历史上经历过几次民族大融合? -
凤饰塞夫: 13550

余庆县15983665937: 中国古代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是怎样逐渐融合的? -
凤饰塞夫: 由于北方战乱,导致中国古代各个分裂时期(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到长城以南,由于受气候、汉文化和土地所有制的影响(游牧民族四处迁移,所以没有土地所有制度),游牧民族被迫接受汉族式的生活,逐渐融入...

余庆县15983665937: 书上说我国古代有三次民族融合,都是什么时候啊?还有民族融合的进步意义?在线等答案交作业. -
凤饰塞夫: 三次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至宋元时期.民族融合的进步意义: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一般回答意义方面的问题要从经济 政治 文化 民族这几个方面去回答) 望采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