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的所有文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中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奕秋文言文翻译所有之的意思~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文言文常见字“之”字,有八种含义,你知道哪几种呢?

①<动>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
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
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
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
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
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
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
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结构助词,无义
3.代词,指代人或物
一般的都会是这三个解释




初中语文文言文所有翻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所有翻译 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议# 网文质量是不是下降了? suli134 2011-01-09 · TA获得超过71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3.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语文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背诵的50篇古诗文 及译文(一)1、 关雎(诗经 ...

片段文言文翻
展开全部 1. 一段古文的翻译 资治通鉴翻译好难啊~~ 为下者莫不愿忠,为上者莫不求理。然而下每苦上之不理,上每苦下之不忠。若是者何﹖两情不通故也。下之情莫不愿达於上,上之情莫不求知於下,然而下恒苦上之难达,上恒苦下之难知。〔恒,户登翻。〕若是者何﹖九弊不去故也。所谓九弊者,上有其六...

文言文高三
1. 高三所有文言文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中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失传了。 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道德,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

乌合之众的文言文
展开全部 1. 郦生见沛公的文言文翻意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他非常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穷困潦倒,连能供得起自己穿衣吃饭的产业都没有,只得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小吏。但是尽管如此,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县里的人们都称他为"狂生"。 等到陈胜、项梁等人反秦起义的时候,各路将领攻城略地经过...

拒马河文言文翻议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 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其--他的,代词。 4。.。 6. 山伟字仲才文言文翻议 魏书山伟传 【原文】 山伟,字仲才,河南洛阳人也。

齐人攫金文言文翻议
展开全部 1. 齐人攫金文言文翻译 原文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金者之所,因攫(jué)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对曰:“取金时,不见人,徒见金.” 译文 从前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清晨穿好衣服带好帽子到市场去,走到卖金子的地方,抢了金子就走.巡...

秦观劝学的文言文翻译
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我精骑三千,足敌君赢卒数万的文言文翻译我有三千精锐骑兵,足够抵挡阁下疲劳困乏的数万士兵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⑥搴:读qiān。⑦勒:编。《秦观劝学》文言文谁能帮我翻译一下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

一篇文言文翻译
6. 英语翻译我的意思是中学语文作业,老师每天都要布置一篇文言文翻 我个人觉得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是很有必要的.是,老师布置的翻译任务,学生直接去百度查询,自己翻译,则令老师不满,但你要明白这么做的意义,翻译成白话文是要让学生明白其文言文的含义,如果学生自己翻译,让老师不满意,那一定是他没有真正理解这文的...

下面这句文言文怎么翻译。我会追问的,因为有具体的字的意思我不明白...
百姓因感动而兴奋,恐怕不适合去讨伐宋国吧!”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这个人真善于探察国情啊!《诗》中说:‘凡民有丧,扶服救之。’虽然想攻打宋国得不止是晋国,但天下有哪个国家与宋国为敌呢?”本文来自【易文言】-古文,文言文在线翻译网http:\/\/ewenyan.com\/articles\/lj\/19.html ...

文言文趣味翻泽
3. 文言文,翻译: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髭处,姑置之,明日 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zǐ,抵毁,指责)处,姑置之.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由改正之.如此数四,方敢示人.”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余云:“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

郾城区18689943374: “之”的所有文言文翻译 -
端木妍藿香: ①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 ②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③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

郾城区18689943374: 文言文的“之”字的翻译? -
端木妍藿香: 〈动〉 1. (会意.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grow] 之,出也.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3. ...

郾城区18689943374: 文言文中的“之”有多少种翻译 -
端木妍藿香: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 作代词 1、 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 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

郾城区18689943374: 下册文言文“之”字的所有用法和例句(要全)! -
端木妍藿香:[答案] “之”的所有用法: 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

郾城区18689943374: 文言文课文中之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
端木妍藿香: 展开全部 1.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

郾城区18689943374: 在高一古文中“之”的几种翻译! -
端木妍藿香: 1.项伯杀人,臣活之:代词,他.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到.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夫秦王有狼虎之心:助词,的. 5.何陋之有:助词,表示提宾. 6.太子闻之,驰往:代词,这.

郾城区18689943374: 初中文言文关于"之"的解释 -
端木妍藿香: “之”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之一,主要有以下几种意思: 一、代词 1. 代人、事、物,翻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2. 近指代词,翻译为:这,这种. 二、助词1.结构助词,的.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定语后置的标志.4.宾语前置的标志.5.补足音节. 三、动词,往,去,到……去. 对答案有什么疑问,欢迎随时追问.

郾城区18689943374: <童稚>文言文中所有“之”的解释 -
端木妍藿香: 翻译如下,对不起,自己知识有限,不想乱答,请自己对应找答案.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心之所向 心中想象的是鹤,昂首观之,仰起头来观赏这种景象,项为之强.勃颈因此都僵硬了.观之正浓,我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驱之别院. 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郾城区18689943374: 语文文言文关于"之"的解释!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相属.两个之?
端木妍藿香: (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

郾城区18689943374: 文言文中之的翻译有哪些? -
端木妍藿香: 释义还有列句 1、结构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结构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音节助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5.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6.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7.动词,往,到:“吾欲~南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