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

作者&投稿:芝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看待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

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是在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种相对立的教育理论。概括说来,前者认为教育旨在使学生的天赋官能或能力得到发展;后者则认为教育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前者是所谓形式目的的;后者是所谓实质目的的的。
毫无疑问,就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理论本身而言,早已成为历史。现在很难找到一位自称是形式教育论者或实质教育论者的教育学家或教育家。但就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理论的体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而言,它们始终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若隐若现地表现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也许甚至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其实质是关于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争论。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相关介绍具体如下:
一、形式教育论的相关介绍:
形式教育论作为一种教育学说或思潮,是在长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形式教育论着眼于学生的教育过程,掌握思维的方法、感情、价值标准。简言之,就是着眼于学生通过教育掌握各种方法。这种理论认为,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就能接受一系列的内容。
二、实质教育论的相关介绍:
实质教育论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学习知识本身就包含着能力的培养,能力无须加以特别训练。其与形式教育相对。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它是资产阶级关于普通教育设置学校课程和选择教材的一种教育理论。

扩展资料:
实质教育论的基础理论:
1、教育在于提示适当的观念来建设心灵。心灵在初生时一无所有。心灵的官能不是现成存在的;心灵有赖于观念的联合,它是经验的产物。因此,主要的任务就是以观念充实心灵的内容。
2、教育应该以实质为目的。建设心灵的原料是各种观念。提示外界事物,产生观念的课程和教材,就具有首要的地位。因此,教育不在于重视课程和教材的训练作用,或知识教学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而是重视课程、教材的具体内容本身及其实用价值,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
3、必须重视课程和教材的组织。心灵要靠观念的联合以组成概念和范畴。课程和教材的组织和程序,直接影响心灵的组织和程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质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质教育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形式教育论

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是在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种相对立的教育理论。概括说来,前者认为教育旨在使学生的天赋官能或能力得到发展;后者则认为教育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前者是所谓形式目的的;后者是所谓实质目的的的。
毫无疑问,就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理论本身而言,早已成为历史。现在很难找到一位自称是形式教育论者或实质教育论者的教育学家或教育家。但就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理论的体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而言,它们始终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若隐若现地表现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也许甚至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形式教育(formal education),也称形式训练(formal discipline),形式陶冶(formal training);心智训练(mental discipline),心智陶冶(mental training)。同实质教育相对。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或能力得到发展。它是资产阶级关于普通教育学校设置课程和选择教材的一种教育理论。
形式教育论或形式训练论,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和罗马。英国教育家J. 洛克往往被认为是形式训练论的倡导者。他说:要使所有的人都成为深奥的数学家,并无必要,我只认为研究数学一定会使人心获得推理的方法,当他们有机会时,就会把推理的方法移用到知识的其他部分去。这一论点被奉为形式教育的圭臬。在近代,形式教育论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依据,而官能心理学来源于心灵实体说,简称心体说。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形式教育论,在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对欧、美中小学的教育实践曾有很大的影响。它所维护的,是文艺复兴以后旨在培养资产阶级统治人才的古典教育方向;强调古典语言、文字和古代历史等学科的教学,轻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
形式教育论的基本观点是:
①教育的任务在于训练心灵的官能。身体上的各种器官,只有用操练使它们发展起来;心智的能力,也只有用练习使它们发展起来。除了练习或训练以外,没有别的方法能发展官能。人们的一切能力,都是从练习而来的,记忆力因记忆而增强,想象力由想象而长进,推理力以推理而提高,等等。这些能力,如果得不到练习,就会减退、变弱。因此,主要的任务就是发现那些能够最有效地训练学生各种官能的心智练习。
②教育应该以形式为目的。认为,在教育中灌输知识远不如训练官能来得重要。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灌输给他们。如果他们的官能由于训练而发展了,任何知识随时都可以去吸收。所以知识的掌握在教育上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能力的发展。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训练的材料,就是学习的东西被遗忘了,却仍留下了一种永久的、更有价值的效果。因此,不必重视课程和教材的实用性,而要重视它们的训练作用。沃尔夫和其他官能心理学家,原来是反对学习古典课程的。然而,当古典课程被认为是训练官能最优良的工具时,形式教育与古典课程就相互提携起来。
③学习的迁移是心灵官能得到训练而自动产生的结果。形式教育论是一种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认为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心灵的官能或某种官能得到发展,就能转移到其他学习上去。学生学习拉丁文、希腊文和数学,会对学习其他的课程和教材有很大的好处。这是由于从拉丁文、希腊文和数学的学习中,提高了的比较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推理能力,能够有效地适应别的情境,能够转移到其他课程和教材的学习上去。因此,官能训练及其迁移的作用和价值,就成为设置课程和选择教材的一个重要依据。
实质教育(material education),同形式教育相对。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它是资产阶级关于普通教育设置学校课程和选择教材的一种教育理论。
在西方,近代的实质教育论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理论依据,而联想主义心理学来源于心理状态说(Doctrine of Mental State)。观念联合论(Associationism)或心理原子论 (Psychological Atemism)是把心灵看做心理状态的最有影响的理论。英国教育家J. 洛克和哲学家D. 休谟是近代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德国教育家J. F. 赫尔巴特吸取英国联想主义心理学的思想,认为心灵的本质是不可知的,人们只知道心灵的现象,那就是观念。赫尔巴特把在教育中提供给学生的一切知识,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知识,都称为观念。他说:知识是在观念中摹写在它面前的东西。各种教材包含许许多多的观念,它们首先作为学生认识的对象,而后成为他们意识中的观念。新观念被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或吸收,赫尔巴特称为统觉。教育就在于观念的获得,促进统觉的过程。他重视课程和教材,反映了实质教育的立场。与形式教育论相反,实质教育论维护和提倡18世纪初开始兴起的实科教育方向。英国教育家H. 斯宾塞在实证论的基础上,于19世纪50年代提出知识的比较价值问题。他坚决主张实科教育,同时竭力抨击当时英国教育中的古典主义和经院主义,认为一般智力的发展是次要的,强调课程和教材的实用性。
实质教育论的基本观点是:
①教育在于提示适当的观念来建设心灵。心灵在初生时一无所有。心灵的官能不是现成存在的;心灵有赖于观念的联合,它是经验的产物。因此,主要的任务就是以观念充实心灵的内容。
②教育应该以实质为目的。建设心灵的原料是各种观念。提示外界事物,产生观念的课程和教材,就具有首要的地位。因此,教育不在于重视课程和教材的训练作用,或知识教学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而是重视课程、教材的具体内容本身及其实用价值,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
③必须重视课程和教材的组织。心灵要靠观念的联合以组成概念和范畴。课程和教材的组织和程序,直接影响心灵的组织和程序。
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实质教育论,是在形式教育论关于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方面,不能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和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下产生的。
)


适合小学教师使用的教育理论
《爱弥儿》,副标题是《论教育》。这本书,通过虚构一个出身名门的孤儿“爱弥儿”和他未来的妻子“苏菲”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其核心是以自然教育的原则培养适应未来理想社会的新人。这个理论被称为自然教育理论,其目的是培养自然天性充分得到发展的“自然人”,他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即遵循儿童身心...

新课改的教学观有何变革?
【英盛观察】《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如果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这一点,课程改革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素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同以往相比,这次课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课程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转变。一、学生观...

[谈谈赏识教育的有效方法]赏识教育周弘
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多一些发展性的赏识评价,唤醒每一位学生心中那头睡着的狮子,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未来的狮子! 参考文献: [1]崔学鸿.赏识教育初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

guofenggege
当没有真正体现其时代要求和创新张力的理论、思想和方法为引导、为支撑、为推动力量时,任何形式的教育实践创新都最终成为形式主义的过场。所以从现实与理论的双重要求来看,当代教育实践创新必以教育理论创新为前提。 当我们确立这样一种不同于常见的立论时,自然引出另一个被人们普遍忽视的根本性问题:即教育研究与教育...

教育学双基是什么
这种课程理论植根于中国大地,对我国当代的课程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行中小学课程的优劣无不与“双基论”有密切的关系。双基的另义也偶尔见于生产企业的基层和基础的管理的“双基 ”。1. 任何学科知识的发展都有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教育科学的发展更是如此,割裂学科知识历史的内在与外在联系,以孤立静止的眼光看待...

如何看待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教育的原点和归宿,只有生命才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离开生命,教育便无从谈起。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看到,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求助:怎么看待与理解这种现象?
他们从小就认为做好事这些传统现象只有在教材或者口号中才会出现(的确,现实的状况与教材故事实在相差甚远)。甚至很多受不良风气影响的家长,也从小就教育子女不要“多管闲事”。随着潮流的发展,学生更是争相追逐“个性”——以只顾自我利益为主导。在做好事变成了一种非正常而落后的行为时,学生们为了...

每日面试一练:如何看待“教育惩戒权”?
存在对学生过度惩罚行为的教师应当接受何种惩罚。无论是教师也好、家长也好,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和发展。所以作为学校和主流媒体,也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增进家长和教师双发的理解,让双方能够真正发自内心的认同对方,真正能够“双剑合璧”,帮助孩子成长成才。

如何看待奇葩大学生活习惯和规定?
4. 文化多样性:一些人可能欣赏奇葩的大学生活习惯和规定,因为它们反映了不同地区、学校或群体的独特文化和传统。这样的规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多样性,并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无论个人对奇葩大学生活习惯和规定持何种观点,重要的是尊重他人的选择和差异。大学生活应该是一个充满思辨、探索和...

教育五大属性与三大核心任务
所以,想给孩子快乐教育,家长们先得自己能够快乐地看待教育,看待成长,看待孩子。教育的本质是智慧教育 能让一个生命真正自由的,应该是智慧。 因此,教育的三大核心任务中第一项就是帮孩子开启生命智慧。 何为智慧? 我们在前面已经探讨过学知识还是学智慧的话题,明白了智慧尤其是东方智慧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孩子天生...

莲湖区18722207736: 如何看待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 -
孔健鼻炎:[答案] 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是在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种相对立的教育理论.概括说来,前者认为教育旨在使学生的天赋官能或能力得到发展;后者则认为教育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前者是所谓形式目的的;后者是所谓实质目的的的. 毫无疑问,就...

莲湖区18722207736: 如何看待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 -
孔健鼻炎: 形式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学说或思潮,是在长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严格说来,它既难说有一个首创者,也难说有一个集大成者,而是后人对种种教育思想及其倾向作出的概括.所以,很难找到一种言简意赅又合众人意向的定义. 实质教育又称“实质训练”,是欧洲18~19世纪,对立于形式教育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学说.它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学习知识本身就包含着能力的培养,能力无须加以特别训练.其思想来源于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斯宾赛等人.同形式教育相对,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它是资产阶级关于普通教育设置学校课程和选择教材的一种教育理论.

莲湖区18722207736: 形式教育论的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 -
孔健鼻炎: 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纵贯整个中世纪,形成于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衰落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主要观点是: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形式学科(如希腊文、拉丁文、数学、逻辑学等...

莲湖区18722207736: 形式教育论的教学观点是怎样的?
孔健鼻炎: 形式教育论是18和19世纪资产阶级的一种教学观点,选择学科内容的 原则.它把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同发展能力割裂开来,认为学生的学习, 重要的不是掌握基本的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