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古时候怎么讲的啊?

作者&投稿:戊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洗澡”古时候怎么说?~

“洗澡”古时候为沐浴。
我国沐浴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就有沐浴的记载。《周礼》中也有记载。到春秋时期,我国人民已开始使用专门的设备来洗澡了。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曾著有《沐浴经》三卷,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研究洗澡的专著。
据史书记载,公元334年,东晋石虎在邺城盖了“龙温池”,这是我国较早的大型私人浴室。西安临潼闻名中外的温泉浴室“华清池”,则建于唐代。



沐浴礼仪
根据我国诸多资料发现古代人比我们想象中要卫生的多,秦汉时,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
古人也用胰子,澡豆洗澡,唐朝的胰子兼有冻疮膏的作用。高档一点的称为“面药”和“口脂”,用来涂脸和嘴,宫中在冬天会发给官员。古人洗衣服用草木灰和皂角。洗头用淘米水,称这潘。
沐浴应有序——先洗脸,再洗头,后洗澡。
进入淋浴房后,热水一开,就会产生腾腾蒸气,而人体的毛孔遇热会扩张,所以如果在此时没有先将脸洗干净,脸上积累了一天的脏东西,便会趁毛孔大门开启之时,潜入毛孔。
久而久之,毛孔便会被这些脏东西挤得越来越大,占据着本不应该属于它们的领地,脸上的痘痘也会愈冒愈多,但绝不要相信别人说的“青春美丽疙瘩痘”。如果洗过澡后,再洗头,头上的油脂不小心会使背部再次“污染”,所以还是自上而下的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沐浴、百度百科-洗澡

古时候皇帝洗澡的说法有沐浴,而洗澡的地方叫御池,御汤。“沐浴”也就是洗澡的意思,此外,在现代口语中很少说“沐浴”,但是它却是古代常用之词。而在古代的时候,如遇重大事件或节日,人们通常需要“沐浴更衣”。

扩展资料:
“沐”,濯发也――《说啥》,指洗头,亦即洗发;“浴”则指洗身了。古代皇帝祭天拜祖或者僧人诵经念佛之前,先要沐浴是个定俗,表示心洁崇敬。
我国沐浴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就有沐浴的记载。《周礼》中也有“王之寝中有浴室”的记载。到春秋时期,我国人民已开始使用专门的设备来洗澡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沐浴

沐澡(洗头洗澡); 沐濯(洗头洗澡)洗澡古语为“沐浴”



沐澡(洗头洗澡); 沐濯(洗头洗澡)洗澡古语为“沐浴”、

沐是洗头发,浴是洗身体

秦汉时期: 关于口腔、牙齿之清洁、健美、疾病、保健已有了比较高的要求。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犀”,即指牙齿要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反之,对牙齿参差不齐者则称之为龃龉,咬合不齐者病之为龊,排列不正者称为龇,不平整者为龋,均视之为病态。为了保持口腔卫生和预防牙齿疾病,除强调饭后漱口等外,此时尺有剔除齿缝间食物残渣的习惯。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发掘了汉末三国东吴时代的高荣墓葬。其中有一个金制的,两端分别为耳挖勺和小杨枝的龙形器物。小杨枝是龙的尾部,圆形,末端尖。研究者考证认为此系墓主人生前用来剔除齿间食物残渣的口腔清扫用具,此小杨枝也就是今之牙签的雏形(周大成:江西省南昌市东吴高荣墓发现的金制小杨枝,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8(2):23-24,1981)。 三国两晋南北朝: 在口腔卫生保健方面,西晋始见”牙签”之记载。晋·陆云在致其兄陆机书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周大成: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简史。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8(3):1-9,1981)之语。其制法虽不知其详,但可看出,牙签当时尚属罕见之物。 隋唐五代时期: 揩齿以保口齿清洁,当时已渐趋流行。其方法主要有“杨枝揩齿法”和手指揩齿法”两种,《处台秘要》中载有“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手指揩齿法见于晚唐敦煌壁画中的“劳度叉斗圣图”。至于洁牙剂,或为盐、或为药物散剂。 两宋时期: 《太平圣惠方》指出刷牙匠早晚行之。《太平圣惠方》还载有药膏药齿法: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此可谓今之药物牙膏的雏型,在宋代已有植毛牙刷。宋·周守中《养生类纂》:“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在欧洲,约500年后所记述的植毛牙刷与周守中的记录相同。 PS:两宋后,根据资料来看中国的口腔清洁方法没有再发展,想是一直沿用旧法。不过口腔各种病理的医疗倒有着一定的发展。 另附上关于"漱"的记载: "漱"即洗涤的意思。在古书中早有记载,例如:《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洗。"说明古代已养成了早晨进行"盥洗"的习惯。这里的"盥洗"也可能包括漱口在内。直接关于"漱口"的记载,见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这里指的是饭后漱口,也有人主张晚上漱口,认为晚上漱口对保护牙齿有更大的效果。宋代张呆著《医说》;"世人奉养,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后来有更多人主张,每天早晚两次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 在刷牙工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代漱口普遍采用含漱法,以盐水、浓茶、酒为漱口剂,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延寿书》有用浓茶漱口的记载,"凡饮食讫,辊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蠢且自去矣。"据现代药理分析,茶叶中除有维生素外,还含有单宁和少量的氟化合物,单宁具有抗菌、杀菌作用。氟化合物确有防止龋齿的作用。说明古代主张用浓茶漱口预防龋齿,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关于酒剂漱口,《医说》:"刘几年七十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饮酒辄一漱口,虽醉不忘也,曰此可以无齿疾。"这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后,我国人民在含漱法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揩齿法。 此外,有关学者认为,我国是最先使用牙刷的国家。因为在辽墓穴中发现过骨质的牙刷柄,它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牙刷实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时间。不过,墩煌石窟中的壁画表明,古人是用右手中指当“牙刷”用的。到明代更有人主张用左右手同时擦牙。可见,那时的牙刷使用还不是普遍。 莫高窟的经变画,如唐《劳度叉斗经变》中,描绘“外道”最终皈依佛法时,常常进行洗浴、剃度、揩齿的情景。揩齿就是刷牙。古人刷牙的方法正像画上这样:先用一手的食指和中指蘸些药物,抹在牙齿上,再用牙刷去刷。 印度人曾经用杨枝刷牙,所以杨枝又叫“木齿”。不仅如此,鉴于牙齿的健康在全身健康方面所居的重要地位,印度人还把赠送杨枝作为“祝您健康”的一种表示呢。后来此法传入我国,我国人民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刷牙方式。古医书《外台秘要》说,用杨枝将一头咬软,蘸了药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洁”。 在往昔,齿木据说是僧人必备的日常用品之一。辰起及餐毕,僧人都要将齿木嚼成细条状,用来剔除齿间残物。它兼有牙刷和牙签的功能。洁牙之后,方可去诵经礼拜。佛经《华严经》上甚至把嚼杨枝归纳有十大好处。它们是:1.消宿食;2.除痰疾;3.解众毒;4.去齿垢;5.发口香;6.能名目;7.润泽喉咙;8.唇无皱裂;9.增益声气;10.食不爽味。 当然,虽说杨枝是洁牙的常用“齿木”,但齿木又并非只限于杨枝.

沐浴


古时候皇帝洗澡怎么说
古时候皇帝洗澡的说法有沐浴,而洗澡的地方叫御池,御汤。“沐浴”也就是洗澡的意思,此外,在现代口语中很少说“沐浴”,但是它却是古代常用之词。而在古代的时候,如遇重大事件或节日,人们通常需要“沐浴更衣”。

古代“洗澡”与“沐浴”原来不是一回事儿,有何区别?
而洗澡这个词指的仅仅是洗手,洗脚。在古时候沐浴是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每逢祭祀之时,古人们必须要斋戒沐浴。斋戒指的就是不能吃荤腥或是一些味道比较重的食物,不能举办热闹的活动让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将自己初步的调整好之后,才能进行沐浴,使自己的身体也保持着一个洁净的状态,然后才能去祭拜祖先...

什么是休浴?在古代人们对洗澡有多重视?
而在当时,代表洗澡二字的便是“休浴”了。对于“休浴”二字,《说文解字》中是这样写的“沐,濯发也”、“浴,洒身也”,也就是说,只有把“洗澡”和“休浴”一起加起来的话,才是我们如今真正意义上的洗澡。而在古代的时候,休浴洗澡一直被认为是一件大事情,最为典型的例子便与孔子有所...

在古代沐浴和洗澡,两个词语到底有什么不同?
而且大家对这种沐浴活动还是非常喜欢的,将它和“赏古玩”、“亵名香”、“诵明言”相提并论,视为一种精神享受。总的来说,沐浴在古代的意思其实就和我们现在的洗澡意思差不多,只不过沐浴相比于我们所说的洗澡更加正式、繁琐。实际上在古时候,沐浴和洗澡的意思完全不同,可以说差别是非常大的。沐浴...

古人啥都没有,是怎么洗澡的?
到了元代,公共澡堂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马可波罗游记中,便对杭州人民的洗澡方式有很明确的记录,到了明清时期,混堂颇受欢迎。还有人会问,古时候没有洗发水、沐浴露这些,古人是怎么清洁身体的,在先秦的时候,人们大多是用草木灰来清洁身体,用淘米水来洗头(据说洗完之后头发乌黑光亮)。丝绸之路开辟...

在古时候,“洗澡”和“沐浴”有什么区别?是一回事吗?
有人就会问,那些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怎么也会这样。洗澡需要烧热水,就会消耗木材。对于古人来说这是一种浪费。很多时候,除了富裕的人家,百姓为了节衣缩食,能不打理花钱的地方就不会在意。这也是古代生产力比较低的一个原因。三、“洗澡”和“沐浴”在古代二者有什么区别 古代人...

古人对于沐浴有那些禁忌?
古时候的人干啥都讲究,都很严肃认真,我们现在说的洗澡,古时候叫沐浴,这两个字就有讲究,“沐”是指洗头,“浴”是指洗身体,洗头用“潘”,洗身用“汤”,虽然没有洗发水沐浴液,但也有香料和药材添加在里面,具体在《礼记》、《内则》中有记载。《礼记》中记述了当时人们定期洗头、洗澡的...

古代时期的古人沐浴就等于洗澡吗?
冬天的时候还要把屋子烧的暖和了,所以也可以理解古人为什么不爱洗澡。在我们现在看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在古代就是极其复杂,这都源于古人的生活条件,在古代多数平民其实都是挣扎在温饱线的,对于他们来说吃饱肚子是第一位,而洗澡沐浴都是可以往后放放的,毕竟命都没了还那么干净做什么。

古代“沐浴”和“洗澡”不是一回事,那有何区别呢?
而在古代洗澡其实就是简单的洗手洗脚,就和我们现代人睡觉前的洗漱是一样的。当然在古代,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非常低下,所以洗澡也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在白居易的《沐浴》中就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这就是大体意思就是说好几年都没有洗过澡了,...

古人眼里的“洗澡”与“沐浴”,是不是一回事呢?
不过,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在古人的眼里,“沐浴”和“洗澡”还不是一回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若是对古人秉性了解的话,就会知道古人在咬文嚼字方面特别讲究。对于古人来说,洗澡并不是全身都洗,沐浴才是全身都洗。千万可别搞错了,不然会闹笑话。二、沐浴和洗澡的区别 前面说过,古代寻常百姓家...

敖汉旗18749615033: “洗澡”古时候怎么说? -
偶陈劲邦: 沐澡(洗头洗澡); 沐濯(洗头洗澡)洗澡古语为“沐浴”许慎《说文解字》释“洗”为“洒足也”,释“澡”为“洒手也”.据此看来,古代的洗澡与现代的洗澡意义并不完全吻合.而只有将许慎对“沐浴”的解释与“洗澡”合起来,才是...

敖汉旗18749615033: 文言文中洗澡怎么说 -
偶陈劲邦:

敖汉旗18749615033: 古时候洗澡.上厕所.睡觉怎么说?
偶陈劲邦: 净身,出恭,就寝!

敖汉旗18749615033: 关于古代人生活的问题 -
偶陈劲邦: 古代人洗头发的有皂角或者猪苓.猪苓是富裕些的人才用的,猪苓里加了些香料,用后会有比较浓郁的香气.平常人就用皂角洗头发. 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古代人比我们想象中要卫生的多,秦汉时,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

敖汉旗18749615033: 古人夏天如何洗澡? -
偶陈劲邦: 酷夏时节,稍微在烈日之下活动一下就惹得满身臭汗,于是夏天洗澡冲凉就成了我们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一来为清洁卫生;二来为消暑.现代人洗澡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洗发水与肥皂,洗澡成了现代人随心所欲消遣休闲的一种娱乐活动,那么试...

敖汉旗18749615033: 古人怎样洗澡?
偶陈劲邦: 古人比我们想像中讲卫生多了.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便“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到了汉代,还出现了“休沐”,就是说官员们上了五天班之后,能专门休一天假来洗澡.现在的公务员哪有这待遇?更有人因为喜欢洗澡而著书立说,这就是南朝的梁简文帝萧纲和他的《沐浴经》.古人洗头更勤,常常使用清水和天然清洁剂“无患子”来洗头.

敖汉旗18749615033: 古代男子用什么洗澡 -
偶陈劲邦: 中国古人是如何洗澡的 许慎《说文解字》释“洗”为“洒足也”,释“澡”为“洒手也”.据此看来,古代的洗澡与现代的洗澡意义并不完全吻合.而只有将许慎对“沐浴”的解释与“洗澡”合起来,才是完全意义上的洗澡,因为“沐,濯发也...

敖汉旗18749615033: 古代人怎么洗头? -
偶陈劲邦: 用水洗吧 ,还有什么皂角.草药之类的..

敖汉旗18749615033: 佳燕驿站:古代最普通的老百姓洗澡怎么洗啊? -
偶陈劲邦: 一般人们洗澡程序为:“浴用二巾,上下绤.出杆履蒯席,连用汤,履蒲席,衣布晞身,乃屡进饮.”人死了也要剪去手脚指甲,洗澡后才能发丧.至于“孔子沐浴而朝”,则为众所熟知.春秋时期,人们对洗澡是严肃而又认真的.洗澡若想舒...

敖汉旗18749615033: 古代人是如何洗澡的? -
偶陈劲邦: 许慎《说文解字》释“洗”为“洒足也”,释“澡”为“洒手也”.据此看来,古代的洗澡与现代的洗澡意义并不完全吻合.而只有将许慎对“沐浴”的解释与“洗澡”合起来,才是完全意义上的洗澡,因为“沐,濯发也”,“浴,洒身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