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七岁时就做了孔子的老师

作者&投稿:况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的七岁老师是谁?~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

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宋朝的杨时非常喜爱学习。一个下雪天的中午,他和同学一起去找理学家程颐老师求教。
程老师正在睡午觉,他俩就站在门外等候。

雪越下越大,为不打扰老师,仍耐心地等候在门外。

老师醒了。发现杨时俩人站在雪地里,忙叫他们进屋来,杨时赶忙向老师行礼、请教。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战国策·秦策五》载:
“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春秋时期的项橐七岁时就成为了孔子的老师。《三字经》也载:“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以此教育人们要勤奋学习。项橐何许人也?一个七岁的儿童,正常情况下,连字都不会识多少,而项橐怎么能够让才华过人、学识超人、智慧师人、至圣先师的孔子尊其为师呢?七岁的项橐究竟使了那些招数呢?我们从所看到的资料中发现,项橐与孔子之间的交锋只有三个回合,项橐只使了三招,孔圣人便败下阵来。
第一招:挡你道----找茬撒赖。孔子在鲁国办班讲学,听说莒国这个地方民风淳朴,有学问的人很多,便带领众弟子来此处考察学习,他们在大路上正驱车前行,被一小孩拦住了去路,此正是项橐,正与两个小孩玩筑城游戏。驾车的子路大声嚷道:“闪开、闪开,孔夫子到此”,另两个小孩赶紧跑到路边,唯独项橐双腿叉开,立于大路中央,很有气势的说:“城池在此,车马安能通过?”孔子探身道:“城在何处?”项橐说:“筑于足下。”孔子下车观看,果见小儿立于石子、瓦片摆成的“城”中。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项橐回答:“听说夫子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觉得您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呀?”这不分明找茬、强词夺理吗?古代虽无《道路交通法》和《建筑法》,可是,在公路上设障肯定也是不可以的,即便是建‘城’,也应于路边吧。孔子毕竟是有修为的人,懒得与他计较,便绕‘城’边过去,这第一回合,孔子是‘夺路而去’。
第二招:逗你玩----避实击虚。孔子师徒一行看到前面看到一农夫在锄地,便停下与农夫攀谈,大概想做些调查研究吧,孔子问:“你整日忙忙碌碌,不知手中的锄头每日抬多少次啊?”老农语塞,他怎能回答了这样的问题?每天干活,谁想着去数一数抬多少下呀,这不无聊的问题吗!谁知,农夫是项橐的父亲,项橐这时赶了过来,回答:“我父每日锄地,当然知道每天锄多少次了;你老夫子每日出行必乘车马,当然也一定知道马蹄每日抬多少次了?”孔夫子一听差点晕了。
孔子感到这项橐不太好对付,但想我仲尼学有所成、弟子如云,不能败在他手下吧,得出几道题,教育教育这孩子。便对项橐讲:“我看你聪明过人,我们互相给对方出几个问题,答不上来的,就拜对方为师。”项橐说:“那好,我们一言为定,你夫子可不要玩我。”孔子说:“童叟无欺”,孔子联问:“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里没有鱼儿?什么门没有门闩?什么车没有轮子?什么牛不生犊儿?什么马不产驹儿?什么火没有烟?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什么天太短?什么天太长?什么树没有树枝?什么城里没有官员?”问完,孔子看着项橐露出微笑。项橐联答:“土山上没有石头,井水中没有鱼儿,无门扇的门没有门闩,用人抬的轿子没有轮子,泥牛不生犊儿,木马不产驹儿,萤火虫的火没有烟,神仙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冬天白日里短,夏天白日里长,枯死的树木没有树枝,空城里没有官员。”孔子大为吃惊接着问道:“人生于世皆托日月星辰之光,地生五谷方养众多生灵,那么,天上有多少星辰,地上有多少五谷?”项橐想了想答道:“天高不可以丈量,地广不可以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天太高了、地太广了,没办法量,但每天有一晚上的星星,一年总归收一茬粮食,孔子没有难住项橐。轮到项橐问孔子了“人之体比地小,目之眉比天低,二眉生于目上,天天可见,人人皆知,夫子可知二眉有多少根吗?”孔子还真的答不上来。
第三招:诱你走----请君入瓮。圣人肯定是讲信用的,于是,要躬身行拜师之礼。谁知这项橐还没有放过孔子,又设了个套,要耍一耍夫子。首先,布下局。项橐脱下衣服跳到旁边的池塘了,那时的水肯定很干净,孔子说:“这是干什么?”项橐说:“沐浴以后,方可行拜师大礼呀!”那是拜师是要沐浴更衣的。孔子道:“我不曾学游,恐沉而不浮。”孔子果真中计。其次,拉下水。项橐道:“鸭子不曾学游,却浮而不沉。”孔子很认真,可能是出于老师的职业习惯,非要跟他讲讲道理不可,好为人师啊!解释道:“鸭子有离水之毛,故而不沉。”哪知孔子进一步上当了,项橐反问道:“是吗,葫芦无离水之毛,为何也浮而不沉?”最后,陷泥潭。孔子被绕了进去,但已无退路,还得把道理讲下去:“葫芦圆且内空,故而不沉。”项橐高喊道:“钟是圆的,而且内空,为何沉而不浮呢?”孔老夫子已黔驴技穷,再也没法应对下去了,面红耳赤,不好意思,对在场的弟子们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要不耻下问。吾当拜项橐为师。”项橐在水塘里玩够以后方穿衣上岸,孔子设案行礼拜项橐为师。
可怜孔圣人竟然对付不了七岁的顽童,让人感觉,孔子是不得已而被迫拜项橐为师的。让人怀疑,这就是“故事”,是后人有意如此‘安排’似的,故意凸显项橐的‘智’,而置孔子于尴尬境地,进而达到圣人尚虚心勤学的效果。不难发现,孔子和项橐之间所提的问题,并非高难,岂是圣人不能回答的吗?不过是后人不让圣人能回答的罢了。但不知,项橐天才聪明、无师自通的一面,是否能激发学生们的勤奋好学呢?还是能助长自弃懒惰、不求进取呢?项橐是否真有其人,现有的史料是难以确定的,《三字经》是宋代的作品;《史记》和《战国策》中关于甘罗的一句话也不足以确定。也许,神童项橐确有其人,但不敢相信项橐与孔子的相遇不是后人加工过的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

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宋朝的杨时非常喜爱学习。一个下雪天的中午,他和同学一起去找理学家程颐老师求教。
程老师正在睡午觉,他俩就站在门外等候。

雪越下越大,为不打扰老师,仍耐心地等候在门外。

老师醒了。发现杨时俩人站在雪地里,忙叫他们进屋来,杨时赶忙向老师行礼、请教。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神童项橐(和“驼”发音一样)


项什么七岁被孔子尊为老师
项橐七岁被孔子尊为老师。其相关内容如下:1、项橐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战国策》中,其中提到: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此外,《三字经》中也提到: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这些记载表明,项橐在七岁时就具备了非常高的智慧和学习能力,能够让孔子这样的大思想家都对他产生敬意。2、项橐的生平事...

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翻译
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翻译介绍如下: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如何成为孔子的老师,并且对孔子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战乱不断、社会动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孔子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为何项橐在十岁时就死了
项橐七岁就做了孔子的老师,但是却在十岁的时候就死于非命的主要原因是在当时每个诸侯国都认清了人才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当时人们也或多或少知道了孔子拜一个六岁还是为师的故事自然人们知道了这个孩子的与众不同和过人的才华。所以在当时每个诸侯国都想要壮大自己的时候,人才这个关键的东西变成...

谁七岁时就做了孔子的老师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宋朝的杨时非常喜爱学习。一个下雪天的中午,他和同学一起去找理学家程颐老师求教。程老师正在睡午觉,他俩就站在门外等候。雪越下越大,为不打扰老师...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古代小神童的故事至少两个
3、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王禹偁是一个非常聪明有才气的人,他从6岁就能做诗,7岁时就能做文章,人们都称他为神童。有一天,郡太守大宴宾客,宾朋好友聚集一堂,可热闹了,这时,王禹偁也作为郡太守的“小友”随着人们一同入席就坐。在宴席上,郡太守心里很高兴,就出了一联让众人来对:鹦鹉能言难似凤...

孔子的七岁之师这个故事讲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战国策·秦册》中有这样的记载:“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三字经》说:“昔仲尼,师项橐。”孔子一生传道授业解惑,被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然而,他也曾拜一名七岁小儿项橐为师,这是为什么?在敦煌考古发现的《孔子项橐相问》记载了孔子拜师项橐的故事。项橐是春秋时鲁国神童。一次...

万人敬仰的孔子,竟然曾经拜一名七岁的孩子为师?这是怎么回事?
虽然拜一个7岁孩子为师会让他感觉到非常难为情,但是却也没有推诿,另外也能够看得出来,孔子是一个虚心好学的人,不管你的身份地位和年龄如何,只要你能够让他感觉到心服口服,那么他也是愿意对你非常尊重的。正是因为孔子的这些性格,才让他变得更加强大,并且最终成就了自己。

孔子多次与哪位神童辩论,都以孔子失败而告终?
对于这个人物,我不得不说,真的是天生神才啊,七岁就足以与孔子辩论,并且多次辩论还都是胜利了。了不想我7岁的时候我在干嘛?好像我7岁的时候,放学后,就去玩沙子,和当时的一群小伙伴在沙坑里玩弹珠。而别人7岁,都已经与当时顶级的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做辩论了,还都胜利了,令不得不令人...

项橐只有七岁,为什么孔子却要称他为老师?
项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小神童,他和孔子相遇时仅仅只有7岁,但是他的学问使孔子把他当做老师来请教。他们的相遇也很是神奇,据说在一年冬天,孔子到处去讲学,一日到了旧关,看见一个小孩子在地上用树枝画画,孔子见那个小孩子画了一座城池,孔子看他画的十分漂亮,不忍心从上面走过,便绕过画走。...

孔子拜七岁神童项橐为师,这是怎么一个故事?
但是孔子也是虚心求教,学到了各个师父擅长的东西,所以才能样样精通。孔子跟苌弘学过音乐,瑶琴也是跟师襄学的,老子也算是孔子的老师。而且,孔子还曾经拜过七岁的神童为师,那就是项橐。孔子认识项橐时,他七岁,他当时就是一位神童。他也是一个善于观察周围的一切的人,经常问别人为什么。孔子听说...

兰西县13516002442: 关于孔子拜师的故事 -
梁鲍龙胆: 项橐(tuó),是中国古代的神童.年仅7岁就当了孔子的老师.《孔子项橐相问书》叙述的就是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有趣故事.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一天,他正在坐车赶路,发现有三个小孩正在玩,其中一个小孩用沙土堆成...

兰西县13516002442: 孔子为什么曾经拜一个年仅七岁的小孩为老师 -
梁鲍龙胆: 7岁的老师项橐 见于《三字经》《战国策》等史籍 将项橐视为孔子的老师,至少有两部史籍为证.一是《三字经》中的“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另一个是《战国策·秦策五》中记载的“甘罗曰:„夫项槖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

兰西县13516002442: 急需一些关于神童的故事或典故,急!!!!
梁鲍龙胆: 晏殊,14岁赐同进士出身 张居正,还有一个明朝的杨某 李东阳,四岁名满天下.在... 吕不韦开始不大相信他,甘罗理直气壮地说:“从前项橐7岁就做了孔子的老师,我现...

兰西县13516002442: 古代还有谁像王戎这样聪明的人 -
梁鲍龙胆: 少年为相——甘罗 甘罗战国时楚国下蔡(今安徽颍上)人,从小聪明过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他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相门出才子”,甘茂受到别人的排挤,被迫逃离秦国,不久就死于魏国.甘罗小 ...

兰西县13516002442: 孔子拜师讲了什么的故事、
梁鲍龙胆: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

兰西县13516002442: 孔子拜过哪些少年为师 -
梁鲍龙胆: 橐(tuo),是中国古代的神童.年仅7岁就当了孔子的老师.

兰西县13516002442: 孔子的老师有哪些 -
梁鲍龙胆:[答案] 翻阅了一些书籍,上网搜索了好一会儿,都没有看到能让我感到满意的解答.只好自力更生,搜罗资料,寻找答案. 《论语·子张》记载,卫国大夫公孙朝问子贡,孔子跟谁学习(“仲尼焉学”).大约是这位公孙朝先生的话里有嘲讽孔子并非名师高徒...

兰西县13516002442: 孔子拜了一个七岁小孩为师么?
梁鲍龙胆: 可以这么说 孔子被一个七岁小孩的问题难倒了,于是他就请教这个小孩 “不耻下问”就出自这里

兰西县13516002442: 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宰相是谁? -
梁鲍龙胆: 秦国左相甘罗,出相时为12岁.选自《战国策?秦策五》.甘罗,战国时楚国下蔡(现在安徽凤台)人,秦相甘茂之孙.十二岁事吕不韦,出使赵国.据《史记》,甘罗使赵还秦后,秦王拜他为上卿.题目是编者加的.《战国策》文信侯〔文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