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七岁之师这个故事讲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投稿:帛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的七岁之师这个故事主要讲的内容是什么?~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遇到一位七岁的小孩项橐,项橐是名神童,智慧过人,三难孔子,令孔子叹服,遂拜项橐为师。项橐到底有多厉害?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项橐的传奇故事。

项橐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山民,母亲魏氏是一名勤劳的民妇,这一天,怀有身孕的魏氏和平常一样上山采药,不料在山中分娩了,生下一男孩,一起上山的妇女想把母子弄回家了,可是怎么用刀,剪都无法弄断脐带,最后还是魏氏自己用茅草给把脐带割断了,这名男孩便是项橐。


项橐自小聪明过人,常常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只难倒普通大众,就连当时最有学问的孔子也回答不了,竟然拜其为师,于是项橐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人。

春秋时期,诸侯混战,各国对人才的争夺也相当激烈,齐国国王听晏子的建议,首先来请项橐去齐国效力,项橐拒绝了齐国的要求,齐王怕项橐被其他诸侯国所用,决定杀了项橐,但是项橐刀枪不入,怎么也杀不死项橐。于是齐国官兵一怒之下砍下了项橐母亲的头颅。


项橐等官兵走了之后,将母亲的头颅放到脖子上,吹一口气,母亲又重新活了过来,在我们的记忆中,有这个本事只有孙悟空,没想项橐也会。项橐母亲看到儿子刀枪不入,便想起当年茅草割脐带的经历,心里知道项橐可能割怕茅草。不久,这事传到了齐国,齐王再次派兵又把项橐的母亲杀了,并取走了她的心,肺,胆三大器官,项橐再次把母亲的头颅放到脖子上去,吹了口气,但是母亲没了心,肺,胆,无法活过来,项橐便将狼心,狗肺,兔胆装到母亲的身体上,让母亲又重新活了过来。

不久,齐王又知道了这事,于是又派兵过来抓住了项橐的母亲,由于项橐的母亲的是狼心狗肺兔子胆,不只胆子变小了,还成了狼心狗肺之人,在官兵的威逼下便说出了茅草可以割杀项橐的秘密,官兵找来茅草一试,果然割下了项橐的头颅。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

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在《战国策·秦册》中有这样的记载:“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三字经》说:“昔仲尼,师项橐。”孔子一生传道授业解惑,被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然而,他也曾拜一名七岁小儿项橐为师,这是为什么?

在敦煌考古发现的《孔子项橐相问》记载了孔子拜师项橐的故事。项橐是春秋时鲁国神童。一次孔子在率诸弟子御车出游时,被在路边玩泥土的项橐挡住了道。孔子问他为何不避车,项橐指着自己用泥土堆起的“城墙”答道:“只闻车避城,岂闻城避车?”孔子只得绕“城”而过,但觉得这个孩子真是聪明,决定考考他。
“汝知天下,何火无烟?何水无鱼?何山无石?……”

“萤火无烟。井水无鱼。土山无石……”

孔子提了一连串问题,涉及天文地理、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项橐对答如流。

“鹅鸭何以能浮?鸿雁何以能鸣?松柏何以冬青?天上零零有几星?地下碌碌有几屋?……”轮到项橐,他的发问让孔子一时无言以对,连赞“后生可畏”,遂拜其为师。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遇到一位七岁的小孩项橐,项橐是名神童,智慧过人,三难孔子,令孔子叹服,遂拜项橐为师。项橐到底有多厉害?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项橐的传奇故事。

项橐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山民,母亲魏氏是一名勤劳的民妇,这一天,怀有身孕的魏氏和平常一样上山采药,不料在山中分娩了,生下一男孩,一起上山的妇女想把母子弄回家了,可是怎么用刀,剪都无法弄断脐带,最后还是魏氏自己用茅草给把脐带割断了,这名男孩便是项橐。

项橐自小聪明过人,常常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只难倒普通大众,就连当时最有学问的孔子也回答不了,竟然拜其为师,于是项橐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人。

春秋时期,诸侯混战,各国对人才的争夺也相当激烈,齐国国王听晏子的建议,首先来请项橐去齐国效力,项橐拒绝了齐国的要求,齐王怕项橐被其他诸侯国所用,决定杀了项橐,但是项橐刀枪不入,怎么也杀不死项橐。于是齐国官兵一怒之下砍下了项橐母亲的头颅。

项橐等官兵走了之后,将母亲的头颅放到脖子上,吹一口气,母亲又重新活了过来,在我们的记忆中,有这个本事只有孙悟空,没想项橐也会。项橐母亲看到儿子刀枪不入,便想起当年茅草割脐带的经历,心里知道项橐可能割怕茅草。不久,这事传到了齐国,齐王再次派兵又把项橐的母亲杀了,并取走了她的心,肺,胆三大器官,项橐再次把母亲的头颅放到脖子上去,吹了口气,但是母亲没了心,肺,胆,无法活过来,项橐便将狼心,狗肺,兔胆装到母亲的身体上,让母亲又重新活了过来。

不久,齐王又知道了这事,于是又派兵过来抓住了项橐的母亲,由于项橐的母亲的是狼心狗肺兔子胆,不只胆子变小了,还成了狼心狗肺之人,在官兵的威逼下便说出了茅草可以割杀项橐的秘密,官兵找来茅草一试,果然割下了项橐的头颅。


关于美德的小故事
七岁之师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就应是城给车让路还...

七岁之师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七岁之师》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孔子向七岁项橐拜师,这篇文章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孔子虚心勤学的优秀品质值得我学习的,我想一个人具有渊博的知识之后就会谦恭和蔼、礼贤下士。因为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之理;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之理;知道内在美比外在美重要之理。自负的...

古代关于勤学的典故
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4、七岁之师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子路,孔子弟子之一,以政事和勇敢著称。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常以粗粮野菜度日。有一次,他的父母想吃米饭,但家里没有米。子路决定向亲戚借米,最终背着米回家,让父母吃上了米饭。邻居们都称赞子路是一个勇敢且孝顺的孩子。4、七岁之师 这个故事阐释了谦虚礼貌的...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
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4、【七岁之师】说的是谦虚礼貌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

有关十大美德的故事
孔融别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4、有志者事竟成 东汉时,耿弇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名将。有一回,刘秀派他去攻打地方豪强张步,战斗非常激烈。后来,耿弇的大腿被一支飞箭射中,他抽出佩剑把...

孔子的故事
《战国策•秦策》云:“甘罗曰:项橐七岁为孔子师。”俗文学作品《孔子项橐相问语》流传神州大地,也在很早的时候就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俄罗斯等国。《三字经》中亦载:“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好学。”因之,孔子与项橐对问系千古美谈。因湖北鄂东方言言某人喜欢巧舌争辩为磨嘴皮子,故将孔项对问之地...

七岁之师告诉我们什么?
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文言文甘罗
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 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

七岁之师来自苏东坡的哪首诗?
苏东坡提到七岁的只有一首洞仙歌,在词序中提到的。洞仙歌 苏 轼 余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

察隅县15842213033: “惜仲尼,师项囊.“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
高君灵杆: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 项橐:七岁为孔子学琴老师. 《三字经》里有这么两句:“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说的是孔子拜小孩为师的事. 孔子带着几个弟子周游列国,一天,来到宋国境内的一个十字路口,...

察隅县15842213033: 昔仲尼,师项橐(tuo)2,古圣贤,尚勤学 -
高君灵杆: 昔仲尼,师项橐(tuo)2,古圣贤,尚勤学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 项橐:七岁为孔子学琴老师. 《三字经》里有这么两句:“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说的是孔子拜小孩为师的事. 孔子带着几个弟子周游列...

察隅县15842213033: 孔子的资料. 孔子拜师的资料 -
高君灵杆: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1-2]贵族.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

察隅县15842213033: 孔子勤学好问的故事 -
高君灵杆: 1、关于孔子勤学好问的故事: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鲁国路遇一个名叫项橐的七岁的小孩.孔子连续向他提出四十多个问题,项橐都对答如流.孔子连声称赞.接着,项橐又反问了孔子几个问题,孔子竟然答不出来.孔子不禁感叹道:“小小年...

察隅县15842213033: 孔子拜师讲了什么内容. -
高君灵杆: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孔子拜师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

察隅县15842213033: 三年级上册语文17课《孔子拜师》主要内容,急急急!!!!!! -
高君灵杆: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第一部...

察隅县15842213033: 孔子为什么曾经拜一个年仅七岁的小孩为老师 -
高君灵杆: 7岁的老师项橐 见于《三字经》《战国策》等史籍 将项橐视为孔子的老师,至少有两部史籍为证.一是《三字经》中的“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另一个是《战国策·秦策五》中记载的“甘罗曰:„夫项槖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

察隅县15842213033: 孔子师项囊的故事? -
高君灵杆:[答案] 师项囊 “昔仲尼,师项囊.古圣贤,尚勤学.”出自《三字经》意思是:从前孔子十分好学,曾向七岁的项囊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还不断学习,何况我们一般人呢?说的对呀!所谓“知识无止境”嘛!有一次,表妹来我家,问我:“你知道'...

察隅县15842213033: 车绕城是不是孔子的故事 -
高君灵杆: 是.故事: 项橐七岁为孔子师 项橐是春秋时期的神童,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问题,所以被后世尊为“圣公”.相传,孔子有一次与弟子们东游.待车马行至齐地纪障城的时候,大道边上有几个戏耍的玩童,有一童子立于路中不动.子路见状,...

察隅县15842213033: 孔子拜了一个七岁小孩为师么?
高君灵杆: 可以这么说 孔子被一个七岁小孩的问题难倒了,于是他就请教这个小孩 “不耻下问”就出自这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