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把自己编定的史书称为《春秋》?

作者&投稿:帛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为什么把自己编定的史书称为《春秋》?~

孔子著《春秋》,写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历史,他为什么叫《春秋》,不称冬夏呢?春天是由冷变热,慢慢一点一点热起来。秋天是相反,夏天的热慢慢退掉,退到了秋天刚好凉爽,不算冷也不算热,所以春秋是持平的。不但气温如此,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春秋两季的日夜长短也是持平的。所以我们讲“春秋持平也”,是个天秤。古今人物,对于国家社会有没有贡献,《春秋》在这个历史上持平论之,所以“春秋”是持平之论的意思。(本文来自南怀瑾大师的作品《我说参同契》,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小编头条号)

“春秋”本是史书之称,如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关于春秋二字的解读可以看杨伯峻先生《春秋左氏传注·序》,于省吾先生在《岁时起源考》中通过卜辞证得三代“有春、秋而无冬、夏”。春、秋二字一开始是季节名称,且春、秋分说,因古人重视春、秋二季,因此常连用,用来表四时,也就是一年的跨度。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则错举以为所记也名也。”所以“春秋”也用来表示史书,同样的用法还有《晏子春秋》《吕氏春秋》。
孔子作《春秋》,以“春秋”命名,一则《春秋》本是以鲁春秋为蓝本的,有些否定“孔子作春秋”的学者,甚至认为今《春秋》本,是鲁史春秋,孔子不曾修改。其次,有些学者认为孔子以“春秋”为名,是为了劝善惩恶。《孟子·离娄下》云:“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朱熹注《孟子》,认为楚之《梼杌》取义于“记恶垂戒”,《国语·楚语上》载申叔时之言曰:“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孔子取“梼杌”之义,名之“春秋”其功用在于劝善惩恶。

《春秋》是儒家的经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春秋》是孔子编写的,从“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可见。《春秋》被视为儒家经典之一。虽然现在史学家不能百分百确定原作者就是孔子,但是孔子在修订整理传承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孔子为什么把这部史书起名为《春秋》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来解释。

一、与史实更吻合;

历史上,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被称为“春秋时期”。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西周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而《春秋》则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事件。由此可见,《春秋》所记历史的起止年代,大抵与客观历史发展上的春秋时期相吻合,所以便有了《春秋》这个书名。

二、与记事顺序一致;

据史料记载,最开始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又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这种记录方法使得《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得以提升,虽然还不完备,但是不影响它的历史意义。

后来,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加以整理修订,并将书名简括为《春秋》。这样也体现了史书的记事顺序。

三、与词语意义相呼应;

春,万物生长,生机勃勃,是开始;秋,落叶归根,萧瑟凛然,是结束;有一个成语说“春去秋来”,春秋构成了一个循环。加之,《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记载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差不多是整一个春秋时期,所以起名春秋也是极好的。

四、与季节特征有关联;

有人问,为什么不叫《春冬》、《夏冬》?首先,没那么朗朗上口;其次,春天、秋天给人一种相对温和的感觉,没有夏天的炽热,没有冬天的严寒,因此不会给人很极端的感觉,跟儒家思想的气质比较吻合。



首先,从这本史书的内容来看,它主要记载的是鲁国的历史,而且是孔子亲自编订的,其中一定蕴含着孔子对鲁国的思念之情。而孔子曾在晚年离家十余载,外出游学,对于故国一定有很深的感情。

“春秋”二字不仅仅是表面上所代表的春季和夏季,更代表着孔子离家十多年经历的着十多个春秋,于是孔子历经波折回到故国之时,对于自己离家多年之后鲁国发生的变化一定颇为感慨,“春秋”二字还包含着鲁国自己的历史变化对孔子产生的影响。

其次,从当时孔子的心境来看,“孔子厄而作《春秋》”,这极大地表明了孔子编订这本史书时的心情,当然,孔子虽在当时遭遇挫折,但他也不会小气的将情绪带入工作中。我想,孔子晚年整理编订这本史书的时候,心情一定是激动的,因为他深深的恋着故国,哪怕年迈也要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而更多的情绪则是对自己年龄已大恐不能为国效力的感慨,这时的“春秋”则表明的是孔子对人生感叹的一种悲凉情怀。



很多人对“春秋”二字都有自己的解释,但最喜欢的还是于丹老师的版本。

她说,春是万物刚刚开始复苏的时候,一切生命都开始重生,是一个有希望的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所有的生命都始于那个温暖的有朝气的时节,但是它没有夏天的那么灿烂只是一个萌发。

春代表“生”。

而秋是万物活力开始殆尽的初始,始于春天的生命都开始萎缩再要等一个季节的轮回才能够生长,所有的生命都归于这个秋风瑟瑟万物寂静的时节,但是它还没有像冬天那么的寒冷那么的咄咄逼人。

秋代表“逝”。

所以用春秋二字去概括一年是很有寓意的,并不是从四季之中随便挑选两个字眼这么简单。

古人记录以前发生的时间的时候都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去记录的,最开始使用“春秋”二字的是鲁国的史官,孔子进行的整理修订,后来的史学家就沿用了这个《春秋》的名字。



春秋早有,孔老二是所谓修订


骆驼祥子第二十三章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二十三章梗概 祥子遇到了小马儿的祖父,他给出主意。祥子去白房子找小福子,却发现小福子不堪娼妓生活,吊死在松树林中,祥子从此变得腐败堕落。 第二十三章 祥子在街上丧胆游魂的走,遇见了小马儿的祖父。老头子已不拉车,身上的衣裳比以前更薄更破,扛着根柳木棍子,前头挂...

读曾国藩,学他怎样过一天
社会上现在流行坚持一万小时成为专家的说法,想不断自我完善的有志者们,是不是应该马上行动起来,为自己订下一件事去坚持呢?3、自立“日课十二条”曾国藩在个人修养上非常严于律己,他为自己编定了一个“日课十二条”,做为他每天必做的功课:1、主敬严肃、2、静坐养性、3、黎明即起、4、读书不二...

孔子故事
3、孔子相师 《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

《论语》 影响 意义
《论语》一书,既然成于很多人之手,而且这些作者的年代相去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年,那么,这里后编定者是谁呢?自唐人柳宗元以来,很多学者都疑心是由曾参的学生所编定的,我看很有道理。第一《论语》不但对曾参无一处不称“子”,而且记载他的言行和孔子其他弟子比较起来为最多。除开和孔子问答之词以外,单独记载...

人生边儿上的自问自答
大家好,这里是小艺读书,这一期给大家分享的是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这本书是杨绛女士在她人生96岁时写的,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关于她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后一部分是则由注释《写在人生边上》多篇散文构成。《写在人生边上》也是由杨绛女士所编定的,是钱钟书先生的第一个集子,本书则是这...

写出《论语》的《礼仁》篇的相关内容以及解释和评析。谢谢 啊_百度知 ...
译文:先生说:“人能居于仁道,这是最美的了。若择身所处而不择于仁,哪算是知呢?”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译文:先生说:“不仁的人,将不能久处在困约中,亦不能久处在逸乐中。只有仁人,自能安于仁道。智人,便知仁道于他有利,而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翻译是什么?急!谢谢
「率尔而对」.按「率尔」在此本即含有「先」意,子路最先回答既是事实,其实不必加此二字,只书曰「子路对曰」即可.然何以书「率尔而对」,这牵涉《论语》编纂的问题.有关《论语》最后由谁编定,自唐柳宗元以来,许多学者多疑心是由曾参的学生所编定,因为《论语》不但对曾参无一处不称子,而且记曾子言行也独...

关于孟子的资料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孟子的思想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和《寡人之...

《论语》的简介和孔子的简介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

滁州市17266308062: 为什么孔子将他写的史书命名为《春秋》
柴柿牛黄: 取孔子写书的时间,据说是春天写秋天成,《公羊传疏》记载“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作春秋.九月书成,以其春作秋成,故曰春秋也.”

滁州市17266308062: 为什么孔子将他写的史书命名为《春秋》 -
柴柿牛黄: “春秋”本为古代各国史官编写的编年体史书的通称,其含义就如同我们今日所称的历史.杜预在解释《春秋》书名时说:“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记远近,别异同也.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占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昕记之名也.”(《春秋经传集解序》)名为“春秋”,不过是逐年纪事,以春包夏.以秋兼冬,即包括一年四季的大事.

滁州市17266308062: 为什么孔子写《春秋》不写《冬夏》 -
柴柿牛黄: 春秋是春秋战国名称的那个春秋,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前一百多年左右比较太平,后几百年比较战乱,所以前一百年称为春秋时期,孔写的这部书的内容大多是这个时期比较太平的,所以取名叫〈春秋〉.

滁州市17266308062: 孔子为什么写春秋而不写南北 -
柴柿牛黄: 古时春和秋是两个重要季节,春天是播种和祭祀的季节,而秋天是收割和战争的季节.国家的大事基本上都在这两个季节发生,所以孔子所著史书名为《春秋》. 至于南北,根据五行学说,东方属木,西方属金,金和木都是有实体的东西,而北方属水,南方属火,水火没有实体.所以才有买东西一说....

滁州市17266308062: 古代为什么称史书为春秋,孔子为什么要修撰《春秋》 -
柴柿牛黄: 春秋时代,诸侯挟持天子,大夫放逐诸侯,家臣反叛大夫,所有的人都在疯狂地追逐着权力,又都在追逐权力的过程中丧失了权力.“《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象征着“周文”的等级森严...

滁州市17266308062: 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
柴柿牛黄: 因为春秋时期鲁国的史官把当时各国的重大事件,按照年月日记载下来,一年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编写,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称为“春秋”. 孔子根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孔子编订的《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襄公十四年(公元前841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的起止年代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大体相当,所以历史学家就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始于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的那一年(公元前770年),止于公元前476年战国前夕.

滁州市17266308062: 为什么叫春秋? -
柴柿牛黄: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

滁州市17266308062: 孔子为什么要编写《春秋》 -
柴柿牛黄: 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蕴涵着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学著作,这是从先秦孟、荀到两汉马、班诸家一致的看法.两汉以后,今文经学衰微,学者多受古文经学门户之见的影响,开始视《春秋》为历史学著作,并由此引发了长期以来聚讼纷纭的《春秋》性质之争.

滁州市17266308062: 孔子著《春秋的原因是什么?孔子著春秋》的原因是什么?
柴柿牛黄: 《春秋》是流传下来的迄今为止我国最 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儒家的主要经典.人们谈论《春秋》时,往往提到孔子.但《春 秋》到底是不是孔子所作?人们对此有...

滁州市17266308062: 春秋时期为什么要叫春秋呢?
柴柿牛黄: 不是的,是鲁国的国史,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书籍,例如晋国的叫,为什么叫春秋呢? 因为春秋时期鲁国的史官把当时各国的重大事件,按照年月日记载下来,一年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编写,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称为“春秋”. 孔子根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孔子编订的《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襄公十四年(公元前841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的起止年代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大体相当,所以历史学家就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始于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的那一年(公元前770年),止于公元前476年战国前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