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瓮友文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泰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破瓮救友文言文翻译加注释

破瓮救友

(原文)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书不释手,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宋史·司马光传》

(译文)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人一样庄重。听人讲《左氏春秋》,特别喜欢,了解其大意后回来以后讲给家人听。从那以后,他对《左氏春秋》喜欢得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寒暑。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这就是在民间流传很广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2. 破瓮救友文言文翻译加注释

破瓮救友宋代:司马光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

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书不释手,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及注释译文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人一样庄重。听人讲《左氏春秋》,特别喜欢,了解其大意后回来以后讲给家人听。

从那以后,他对《左氏春秋》喜欢得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寒暑。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注释光生七岁:司马光长到七岁。光,即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人。

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等书。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

《左氏春秋》:又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编撰的一部史书。大旨:大意,主要意思。

自:是自此,从此。释:放下。

瓮(weng):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弃去:逃走。

迸:涌出。退:回家。

了:了解。于:在。

闻:听、听到。“闻”在文言文中主要有6种意思①听,听到 如本文中的“闻讲《左氏春秋》”。

②听说,知道③报告上级④用鼻子嗅。⑥声望,威望。

如《伤仲永》中的“不能称前时之闻。破:打开,打破。

▲。

3. 破瓮救友

译文:

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人一样庄重。听人讲《左氏春秋》,特别喜欢,了解其大意后回来以后讲给家人听。从那以后,他对《左氏春秋》喜欢得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寒暑。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原文:

《宋史·司马光传》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书不释手,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扩展资料:

一、主人公简介: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夫,晚年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

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二、破瓮救友的启示:

告诉了我们做事一定要沉着、冷静,同时也要向司马光学习。也体现了换位思考能更快的解决问题,不应该局限在固定的模式当中。还体现了司马光的勇敢。

4. 古文《破瓮救友》

《破瓮救友》是《宋史·司马光传》中的一篇文言文,全文如下: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

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书不释手,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翻译: 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人一样庄重。听人讲《左氏春秋》,特别喜欢,了解其大意后回来以后讲给家人听。

从那以后,他对《左氏春秋》喜欢得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寒暑。 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扩展资料: 《破瓮救友》主人公: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司马光一生主要精力用在修史和从政上,不以文学自矜,他评价自己“至于属文,实非所长”。但他学问博大精深,把做学问与作文章结合起来,虽无意为文而文自工。

司马光“务为可用之文,推崇文以载道”,认为华而不实的诗无用,他所称赏的不是辞藻堆砌的诗,而是平淡闲远,抒发真性情、真自我的诗歌。 司马光著述颇多。

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 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

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训俭示康》收入高中语文课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破瓮救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光。

5. 破瓮救友的翻译

破瓮救友的翻译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司马光)生七岁,凛然(严肃庄重的样手)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撰),爱之(指代《左氏春秋》),退(回去)为家人讲,即了(懂得)其大指(同“旨”,主要意思)。自是(从此)手不释(放下)书,至(甚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在)庭(院子),一儿登瓮,足(指失足)跌没(沉没)水中,众皆弃去(抛下那小孩逃去了),光持(拿)石击瓮破之(指代瓮),水迸(涌出),儿得活。(选自《宋史》)

司马光,宇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名满九州。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6. 破缸救友文言文翻译

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他的父亲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的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水溅了出来,小孩也得救了。司马光砸缸之后,长安、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仁宗宝元初,司马光中进士甲科 。年龄刚刚满20岁,生性不喜欢奢华浪费的生活,听说到别人因为喜事而办宴席,赴宴时只有他没有戴花,身边的人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圣意啊。”他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

7. 《破罐救友》文言文译文

司马光破瓮救友 原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选自《宋史》) 译文: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他的父亲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

司马光7岁的时候,就好象成年人一样沉着稳重,听到别人讲述 后,非常喜欢,回家后就自己讲给家里人听,对 主要意思能较好的理解,此后就手不离书,达到连饥渴寒暑都毫不在意的程度.。有一次他和一群儿童在庭院里面玩耍,一个小孩爬大缸子,失足掉进缸里积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司马光却拿起石头把缸子打碎,缸里的水流出来,小孩子得救了。

8. 破瓮救友的翻译

破瓮救友的翻译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光(司马光)生七岁,凛然(严肃庄重的样手)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撰),爱之(指代《左氏春秋》),退(回去)为家人讲,即了(懂得)其大指(同“旨”,主要意思)。

自是(从此)手不释(放下)书,至(甚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在)庭(院子),一儿登瓮,足(指失足)跌没(沉没)水中,众皆弃去(抛下那小孩逃去了),光持(拿)石击瓮破之(指代瓮),水迸(涌出),儿得活。

(选自《宋史》) 司马光,宇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

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

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名满九州。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游华山记》的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而清流涓涓,直奔岩下,因与诸友诧山之奇。”玉女洗头盆指的是秦穆公女儿弄玉,与吹箫引凤的肖史同居华山,留下了一个洗头的石盆。十丈莲花指的是山峰的形状如十丈长的莲花。韩愈《古意》:“太华峰头玉并莲,花开十丈藕如船。”晨起山顶观日出,方是作者描写的重点,也是全文的高潮:“五鼓初...

聊斋志异文言文翻译
3. 地震《聊斋志异》文言文的翻译 聊斋志异 地震的译文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6-2-1 23:28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 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 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

秦攻赵长平文言文翻译
而且赵对于燕、齐两国来说,正是御秦的天然屏障。这正象牙齿跟嘴唇的关系,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今日赵国罹难,明日灭亡之祸就会降临到齐、楚身上。因此救援赵国就好比捧着漏瓮、浇灭烧焦的锅一样,实在是十万火急。再说救赵是一种高尚的国际义举,击退秦国,也可以张扬名声,不去显示正义...

文言文译文大全
1. 初中文言文翻译大全. 1.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

后汉书烈女传文言文
4. 《后汉书·郑玄传》文言文翻译 《后汉书·郑玄传》翻译:郑玄字康成,是北海郡高密县人。 郑玄年轻时任乡啬夫,辞官回家后,便常常到当地的学校去学习,不愿意做官吏,他的父亲多次为此恼怒,也不能阻止他。后来就到太学跟随老师学习,尊奉京兆的第五元先为师,又随从东郡张恭祖学习《周官》《礼记》《左氏春秋》《...

山水记节选文言文翻译
一行人在古柳根小驻,准备下了两罂(瓮)美酒,几种菱芡(可做下酒之肴)。又划船进入荷花丛中,歌声豪放,笑声热烈,声震山谷。清风逐水而生,激起粼粼细浪;流萤翻飞,忽远忽近,明灭可见。 2. 求有关于山水游记的文言文短文,有翻译和注释 小石潭记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救用文言文翻译
5. 破瓮救友文言文翻译加注释 破瓮救友 (原文)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书不释手,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宋史·司马光传》 (译文)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人一样庄重。听人...

马光小传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司马光小传的原文和翻译 司马光小传 【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峡州下县人也,父池,天章阁特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

司马光砸缸文言文翻译
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宋史》退:放学。...

走进文言文67年级第三单元
1. 走进文言文第三单元译文 虎画: 原文:予友人工画虎,其室四壁咸虎画:或腾或扑,或吼或奔,或挈幼或独行,形态各异,皆毕肖。吾尝乞得一轴,高二尺奇,宽二尺许。其二虎,雌雄各一。雄者踞于石,昂首远视,张口若呼啸状;雌者伏于侧,足前伸,神情怡然。旁有奇石三四,似助威也。余县诸东壁,爱甚。 译文:...

都安瑶族自治县13660176007: 破瓮救友 - 古文翻译 -
傅符西黄: 译文: 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人一样庄重.听人讲《左氏春秋》,特别喜欢,了解其大意后回来以后讲给家人听.从那以后,他对《左氏春秋》喜欢得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寒暑.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

都安瑶族自治县13660176007: 《破罐救友》文言文译文? -
傅符西黄: 司马光破瓮救友 原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都安瑶族自治县13660176007: 破瓮救友的翻译 -
傅符西黄: 破瓮救友的翻译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司马光)生七岁,凛然(严肃庄重的样手)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撰),爱之(指代《左氏春秋》),退(回去)...

都安瑶族自治县13660176007: 古文司马光破瓮救友的翻译 -
傅符西黄: 司马光7岁的时候,就好象成年人一样稳重,听到别人讲述后,非常喜欢,放学后就自己讲给家里人听,对讲述人的理解非常透彻,从此后就很喜欢看书,甚至连饥渴寒暑都毫不在意.和一群儿童在庭院里面玩耍,一个小孩爬大缸子,失足掉进缸里积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司马光却拿起石头把缸子打碎,缸里的水流出来,小孩子得救了.

都安瑶族自治县13660176007: 帮忙翻译一下《破缸救友(司马光救友)》
傅符西黄: 司马光破瓮救友 光(司马光)生七岁,凛然(严肃庄重的样手)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撰),爱之(指代《左氏春秋》),退(回去)为家人讲,即了(懂得)其大指(同“旨”,主要意思)...

都安瑶族自治县13660176007: 足跌没水中句子意思? -
傅符西黄: 意思是:失足掉了进去水中,该句出自《宋史·司马光传》的一篇《破瓮救友》原文如下: 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

都安瑶族自治县13660176007: 宋史·司马光《破翁救友》翻译 -
傅符西黄: 司马光,宇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

都安瑶族自治县13660176007: 翻译下面的句子: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
傅符西黄: 翻译为: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出自《宋史·司马光传》的一篇《破瓮救友》,原文为: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书不释手,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

都安瑶族自治县13660176007: 杀头破瓮 文言文的译讲 -
傅符西黄: 此语出自《百喻经》,原文如下: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骆驼入瓮食谷,首不得出.主人以为忧,无计可施.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忧,吾有以教汝出.”主人亟问:“法何?”老人曰:“汝当斩驼头,自能出之.”主人以为妙,即依...

都安瑶族自治县13660176007: 杀驼破瓮 的译文 -
傅符西黄:[答案] 杀驼破瓮 昔有一人,先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④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翻译:从前有一个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