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作者&投稿:直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俱:都。绝:消失。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停止,结束。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

出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作者成就:

张岱的小品,萃于《两梦》和《文集》中,《文集》的文体,则传、记、序、跋、书、檄、铭、赞均有;内容则以传人、论诗、品文、评史为主,集中体现了张岱的诗文创作原则和主张,反映了他的审美理想和追求。

他笔下的人物,千人千面,个个灵动活现。如余若水之清高甘贫,倔强避世;秦一生之善借他人之乐为乐;沈歌叙之侠肠高义;王月生之孤高;张燕客之卞急暴躁,无不呼之欲出。




湖心亭看雪的赏析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描绘冬日雪景与作者闲适心境的散文,张岱以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幽静深远的雪景图,展现出他独特的艺术魅力。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首先在崇祯五年十二月的大雪中,描绘了湖中人鸟声俱寂的寂寥氛围,用“绝”字传达出雪之大和湖景的寂静。接着,作者在深夜独驾小舟,身披毛皮衣炉火...

张岱《湖心亭看雪》句子赏析
第三段写湖心亭上的人,“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本来是“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料亭上已有人先到了。在深更半夜,“人、鸟声俱...

湖心亭看雪 时间 地点 任务 环境 起因 经过 结果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 地点:西湖、湖心亭 人物:余、金陵人 环境: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 起因:独往湖心亭看雪 经过: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结果:看雪而归,舟子说“痴”

湖心亭看雪中作者连续用三个数字一来描写西湖之雪景有何好处?_百度知 ...
这样三个数字描写西湖雪景的话 可以循序渐进 以成更高过一层 有起到一个高潮的作用

<湖心亭看雪>描写西湖雪后水天一色的句子是...
湖 心 亭 看 雪 作者:张岱 译 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

《湖心亭看雪》的大意,以及一些相关题目!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

《湖心亭看雪》中张岱“痴”的是什么?
其实不是景物本身的渺小,而是看景者格局太高太大,他产生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俯瞰感与远视感。        痴的是喜逢知己的欣慰。 起初,并无可以交谈之人,所以“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与苏轼在黄州时“念无与为乐者”的孤寂相似。但是在亭上,忽逢...

湖心亭看雪选自哪?作者简介
主旨:文章是张岱(dài)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

湖心亭看雪赏析
下面移步换形,又开出一个境界: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

亭心湖看雪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寓居西湖,连降三日大雪,湖面静寂无声,连行人飞鸟的踪迹都难觅。夜幕降临,约莫晚上八点,我身披皮衣,携带小火炉,独乘一叶扁舟,前往湖心亭赏雪。湖上冰花弥漫,天地间一片洁白,唯有西湖长堤在雪中若隐若现,湖心亭的轮廓以及我小舟中的两三点人影,犹如水墨画中的孤景。抵达亭...

五指山市18393177596: 《湖心亭看雪》1.文中描写了西湖怎样的景色?2.文中交代的中心事件是什么?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崇览他格:[答案]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内心的孤傲,遗世独立之感

五指山市18393177596: 湖心亭看雪描写景有什么特色湖心亭看雪描写西湖的雪景有什么特色 -
崇览他格:[答案] 以文言文的方式平实的说明,对人物的语言,举止处理可称为细致入微,山水一色,白雪皑皑的景象依稀可见.

五指山市18393177596: 湖心亭看雪写出其中描写西湖雪夜景色的句子 -
崇览他格:[答案]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五指山市18393177596: 湖心亭看雪描写西湖的雪景有什么特色 -
崇览他格:[答案] 文中作者张岱采用了白描手法,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

五指山市18393177596: 湖心亭看雪描绘了怎样的景致 -
崇览他格:[答案] 采用白描的手法,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只需一直线,几个点,寥寥的几笔,勾勒出天地浩渺、依稀恍惚的诗般意境.)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

五指山市18393177596: 湖心亭看雪 西湖雪景的特点描写西湖雪景的是哪一句,有什么特点? -
崇览他格:[答案] 描写西湖雪景: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特点: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雪后的西湖肃穆、静谧.

五指山市18393177596: 梅花书屋与湖心亭看雪都描写了什么景物 -
崇览他格: 文章的标题是“湖心亭看雪”,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定势思维:看雪就是看雪景.但整篇文章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人,写奇遇,写饮酒,抒感慨,丰富了文章的内涵.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而更具魅力.本文写景,同时也写观赏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点睛之笔,往往在此.

五指山市18393177596: 湖心亭看雪文中描绘了怎样的西湖雪景? -
崇览他格:[答案] 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十分静谧,放眼望去人鸟声俱绝,有千山鸟飞绝之感,西湖一片寂静惟留下一片白茫茫的雪色.(自己想的,作为参考~)

五指山市18393177596: 湖心亭看雪中描写西湖雾凇雪景的文段很有特色, -
崇览他格:[答案] 应该是第二段吧.“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船,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使得“湖中人、鸟声俱绝.”正是在这样的天气里,竟有人深更半夜,独自一人去湖中赏雪,足以显现作者不畏严寒的雅兴和超凡脱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