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人生轨迹图?

作者&投稿:御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东坡人生轨迹思维导图~

苏轼,字东坡,其词冠绝古今,豪放于世,其诗清新秀丽,鞭辟入理,其文如海,汪洋恣肆,其字纵横,《寒食贴》为天下第三行书,其画有情,心有所寄。我们查看苏轼一生的轨迹,正好在地图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中”字。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任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
  宋哲宗即位后,召苏辙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1086年),任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绍圣元年(1094年),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崇宁年间,蔡京当国,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号颍滨遗老。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1、早年经历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以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2、进京应试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

3、名动京师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任判登闻鼓院。

扩展资料

苏轼晚年

公元1099年,62岁的苏轼被贬到昌化军(属今海南省)。这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一直在祖国的南方讨生活,可悲的是距离京城越来越远,官职也越来越低。

被贬到昌化军的苏轼原本寄居在一所官屋中,但是后来被朝廷听闻,不得不搬出。为了有一处休息之地,苏轼只好在儋州城南桄榔林下自己筹建一处住宅,名曰桄榔庵。

而在桄榔庵居住之时,晚年苏轼写下了极为伤感的一首宋诗,10个字写尽无限落寞。且看: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译文:凉气阵阵袭入卧室,月光把庭院的角落都洒满了。好一个清秋月夜!夜越来越凉,露水越来越重,在竹叶上凝聚成许多小水珠儿,不时地滴滴答答地滚落下来;此时月照中天,映衬得小星星黯然失色,像瞌睡人的眼,忽而睁,忽而闭。

月亮已经西沉,大地渐渐暗下来,只看到萤火虫提着小灯笼,闪着星星点点微弱的光;那竹林外小溪旁栖宿的鸟儿,已经睡醒,它们互相呼唤着,准备结伴起飞,迎接新的一天。 这一夜思考着千桩万桩的事,哪一桩不与战事有关?彻夜难眠啊,只能枉自悲叹如此良夜白白地逝去。

这首宋诗的题目是《倦夜》,写于某一个夜里惊醒的凌晨。晚年的苏轼极尽落寞,虽然时常还会有旷达之语,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那种说不尽的痛楚还都是显而易见的。

尤其是这首诗歌当中的“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写出了苏轼当时居住环境的荒凉,借以反衬苏轼自身的无限落寞。



1、早年经历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以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2、进京应试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

3、名动京师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任判登闻鼓院。


苏轼人生轨迹图?
1、早年经历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庆历八年(104...

苏轼生平经历以及代表诗作整理
乌台诗案的阴影笼罩在苏轼的人生轨迹上,然而王安石的援手使他得以从贬谪之苦中解脱,于黄州写下《赤壁赋》等传世之作。元丰七年,丧子之痛与贬谪之路交织,他移居常州,直至哲宗即位,他的官位虽有起伏,但其反对执政腐败的直言不讳,却引来诬陷,再次请求外调。在杭州任上,苏轼以实际行动解决了饥荒...

苏轼诗词文概述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

苏东坡是如何在"情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苏东坡的诗词大多豪健、笔力纵横,但在婉约诗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他的诗文中总能看到三位貌美如花、温文尔雅的美女从中走来,这三位美女何许人也?她们正是苏东坡的两位妻子:王弗、王闰之。但这两位佳人都先他而去,这令诗人苏东坡痛心不已。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和苏辙的名字暗藏了怎样的寓意?
这句话的意思是,轼是车上一件无关紧要的一件东西,类似于装饰类的物件,但是缺了它是不行的。他暗指苏轼在以后的人生轨迹当中要做到不显山不露水,在官场当中能够不偏激,这样不会特地的引起别人的注意。不会太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又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那么就不会招来别人的嫉妒,招来杀身之祸。

苏轼做到父亲对他的期望与嘱托了吗?结合具体事例分析。
苏洵在苏东坡的童年时期,就已经言传身教地教给苏东坡许多将改变其人生轨迹的事情。在学术上,苏洵去京城考试多次,富涵学识之余又深谙考试之道。正因如此,他从小就监督两个儿子,为他们定下将来考取进士的目标。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乃至国家盛衰隆替之道,同时坚持...

《苏东坡传》的主要内容。分章概括!急!!!
《苏东坡传》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童年与青年、壮年、老年、流放。将苏东坡的人生轨迹依然分为四个部分,得意、失意、得意、失意。一、童年与青年 苏东坡和爸爸苏洵、弟弟苏辙共称三苏,在当代乃至后世的影响己经不能简单用一个“大”字来行容。在苏洵年轻的时候就己经看出“鬼才”的潜质了。年轻时的...

苏轼什么含义
中的"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表明"由"字取自于道路的引导和遵循,这也反映出苏辙的稳重和遵循传统的一面,与苏轼的洒脱形成鲜明对比。总的来说,苏轼和苏辙的字号不仅承载了他们父辈的期望,更寓含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人生哲学。这两个名字,如同他们的人生轨迹,深深地烙印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

古人名为什么很多的都与车有关?
正如苏洵所逆料,兄弟二人的人生轨迹恰如“轼”“辄”二字之寓意,一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虽大出风头,却几进几出,差点丢了性命;一个老成持重,虽不像其兄那样“获柄用”,但自立而免祸。其实,古时以辄为名的不在少数,但其意跟苏洵所言“车辙”毫不相干。古时,辄像轼一样,也是车子的一个部件——车厢左右...

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的名字里为什么都有“车”?
“轼”,作为车前用做扶手的横木,诚然对乘车人因车子突然停止而前倾有保护作用,但由其所处的位置十分抢眼,要想做到不招人忌,实在是太难了。“辙”,作为记录车行进的轨迹,虽然少了一些自己的主张,但总会受到“轼”的影响,难免会步“轼”的后尘。事实胜于雄辩,苏轼、苏辙兄弟一生中屡屡被贬、...

杭州市17784944026: 苏轼的生平简介 -
羊狄清咽: 清代任伯年绘《赤壁赋诗图》1036年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公历1037年1月8日),苏轼降生.1054年 娶王弗.1057年 21岁高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1059年 举家前往京都,苏迈降生.1061年 苏轼应中制科考...

杭州市17784944026: 伟大的文学家苏轼一生的经历? -
羊狄清咽: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但他的生活却也是罕见的坎坷曲折.他的诗忧国忧民如屈原,枯淡简朴如(陶)渊明,任情挥洒如李白,寓意深厚如杜甫,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体会.他的词作雄壮为骨,超逸为肌,开创豪放派...

杭州市17784944026: 苏轼生平分为哪三个阶段?简单点,200字左右 -
羊狄清咽: 第一阶段 苏轼二十一岁以前.苏轼的父亲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

杭州市17784944026: 苏轼人生简介 -
羊狄清咽: 苏轼(公元1037--公元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属于四川)人,是中国北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127年)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曾担任嘉佑进士等官方职位,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在文学艺术界很有名气. 他擅长画竹子,学习文同.他较早的倡导文人画,开创了湖州画派.作品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他是"苏、黄、米、蔡" 四大书法家之一.他擅长行书、楷书,他的书法吸取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再去进行创造,不是简单机械的去学习古人.他在拿笔上运用不同于常人的特殊方法,注意书写工具的改革.

杭州市17784944026: 苏轼的故事是什么? -
羊狄清咽: 大文豪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他从此跌入了政治的低谷,他的生活也走向了困顿,必须亲自躬耕陇亩才能收获全家口粮,此刻他尝遍了人生的酸楚苦涩,但没有消极沉沦,而是以一种旷达的心态寄情山水,写下了精妙诗篇,“两幅一词横空出世”,著名作家余秋雨在《东坡突围》中写道:“苏东坡在黄州实现了人生的突围,走向了成熟.他的成熟时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滑而不腻耳的音响.”这就是中年甜苦参半的况味与魅力.

杭州市17784944026: 苏轼的人生经历简洁一点的? -
羊狄清咽:[答案]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

杭州市17784944026: 苏轼人生的转折是什么 -
羊狄清咽:[答案] 人生的转折往往会重新塑造人的性格品性,苏轼一生中共有两个转折: 其一,是由于乌台诗案被贬谪于黄州,使得苏轼对于人生产生了顿悟,人事难料,政治舞台更是风云变化无穷,并非正道能永远战胜邪道,有时邪之势力强大以致正道被挤于角...

杭州市17784944026: 苏轼到黄州后生活的介绍 -
羊狄清咽: 您的问题,苏轼到黄州后;1080年2月1日,苏轼来到黄州,开始了4年又4个月的人生历程,这位在政治风暴中有点偏执狂的文人、不合时宜的醉人、热爱美女的男人,来到这荒野蛮夷之地,短暂的孤寂与痛苦,调动了他敏感的神经,迸发出跳...

杭州市17784944026: 苏轼的一生是怎样的 -
羊狄清咽: 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他的出现,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才华,是凡人而又超凡;他的思想,出于瞬间而又影响深远;他的性格,既洒脱而又有常人的一面. 苏轼——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

杭州市17784944026: 苏轼资料 -
羊狄清咽: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