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余温未了,嘉庆亲政之后,为何农民起义军集中爆发?

作者&投稿:储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嘉庆为什么没有康熙那么会治理国家~

如雄才大略的康熙、励精图治的雍正、锐意进取的乾隆,无一不是上任皇帝生前所精挑细选的最佳接班人。嘉庆是乾隆皇帝的继任者,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任皇帝。翻阅清朝正史,我们找不到关于对嘉庆荒淫、贪婪、昏庸、阴险行为的记载;翻阅清人野史,也查不着他的哪怕一件风流事。就是这样一个品格端方、为政勤勉、生活俭朴、待人宽厚的人,却成为清朝十二帝中最没有特色、没有个性的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毫无建树的嘉庆,身上最明显的标记就是乏术和平庸。那么,乾隆为何会把皇位传给他,把偌大一个帝国托付给他呢?乾隆一生有十七个儿子,嘉庆皇帝永琰排行第十五。按照清朝“立长、立嫡”的皇位传承原则,排行靠后且是庶出的永琰,几乎没有继承大统的可能。乾隆最初也确实没有把他列入考虑范围。但老天似乎总是故意与乾隆过不去,嫡次子永琏、嫡七子永琮相继夭亡,其他皇子也有大多英年早逝。到了永琰出生的时候,他的十四个兄长中有八个已经死去,就连深受乾隆宠爱的皇五子永琪也在几年后早逝,诸皇子中可备乾隆选择的范围已经变得非常小了。为此,乾隆皇帝不得不放下祖制,从剩下的几个年幼、庶出的皇子中另择储君。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永琰,水落石出般的成为乾隆皇帝为数不多的儿子中的佼佼者。永瑆聪明睿智、才气横溢,做事很有主见;永琰性格内向、性情凝重,为人规矩仁孝。在大清国力日益衰减的情况下,按说由永瑆这样一位性格鲜明、颇有主张的皇子来继承皇位,应该是最合适不过的。但事实上,乾隆却把皇位传给了永琰。乾隆选择接班人所遵循的原则,就是后来者必须不容置疑的遵从他的意志,不打折扣的继承他的政策,不遗余力的维护他的权威,并把自康熙以来开创的盛世一直保持下去。永琰忠厚老实、规规矩矩、重视仁孝,对乾隆的话一向言听计从,无疑最符合乾隆皇帝的选嗣标准。朝中的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乾隆对永琰的态度和用心,就连当时来京的朝鲜使者也多次向朝鲜国王汇报:“永琰为人持重、度量豁达,最为乾隆皇帝喜爱。”其实,乾隆皇帝之所以选择永琰做接班人,还有一个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他不想放权。尽管乾隆皇帝曾有过“朕八旬有六归政”、“不敢与皇祖六十有零的年数等同”的誓言,但等他年老昏聩的时候,越发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要,一丝一毫也不肯相让,哪怕这个与自己分羹的人是自己的亲儿子。如何做到“退而不退”,如何在有生之年继续风光的把持朝政,这是乾隆皇帝在风烛残年时最关心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选择一位恪守仁孝、老实巴交、唯父命是从的接班人,而永琰正是这样的一个人。果然,乾隆在传位的同时明确宣布:“凡遇军国大事和用人事宜,决不会置之不问,仍要亲自处理。”退位后,乾隆仍然自称为“朕”,他的谕旨称为“敕旨”;对前来进贡的朝鲜使者有板有眼的说道:“我虽然归政,但大事还是我办!”;他借口已经在养心殿居住了六十年,只有这里才“安全吉祥”、便于召见群臣,无论如何也不肯搬出去;为了限制嘉庆,他还一度上演了“传位不传玺”的闹剧;本来嘉庆即位改元后,全国上下应该统一使用嘉庆新历,可宫廷中还是用乾隆年号,如乾隆六十一年、六十二年;新皇帝即位后,钱币应该改铸“嘉庆通宝”,可那几年却是乾隆、嘉庆两个年号的通宝各铸一半……在父皇的淫威下,以仁孝著称的嘉庆,只能没头没脑的做了几年有名无实的“二皇帝”。不能否认,永琰还是很有资质的。他勤奋好学,六岁读书,十三岁通五经,之后跟从多个师傅学习今体诗和古体诗,文化基础非常坚实。尤其是在从十四岁被秘密立储到三十五岁登基的漫长的二十多年中,他接受住了具有丰富政治经验的乾隆皇帝的时时观察和种种考验,并最终被确立为下任皇帝,都说明永琰的品质、才干绝非等闲。不过,他的这种资质才干,用在恪守仁孝、唯命是从、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等方面还算说得过去,但用在安邦治国、开拓进取上就会显得异常的苍白无力。如果天下安定、歌舞升平,凭嘉庆的能力做一位贤明的太平君主应该没什么问题。但乾隆后期国库衰竭、国力衰弱,朝廷政治腐败,官场贪贿成风,各种矛盾一触即发,沉醉于“康乾盛世”光环下的大清帝国“外面看着轰轰烈烈,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就迫切需要一位有着刚猛手腕、铁血政策的“能君”来扭转乾坤、力挽狂澜。可惜嘉庆皇帝没有遗传到前面几任皇帝治国能力和开拓气魄的基因,虽然勤政图治,一心想着有所作为,但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位忠厚老实、波澜不惊的守成君主。嘉庆亲政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改变乾隆后期的种种弊政虽然起了一定的作用,却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清代中衰之势。嘉庆始终开不出一个根治日趋严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药方,对一大批“尸禄保位”的官僚只能警告、恫吓,最终徒呼“奈何”而已。他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认识,却不能真正有效地对付外来侵略者。他在位期间,土地高度集中于大官僚、大地主手中,农民大量破产、流亡,政治比乾隆后期更加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加深,川、楚白莲教和鲁、豫天理教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纷纷爆发。此后,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清王朝只能沿着衰败的道路不可避免的衰败下去。因为好大喜功而穷兵黩武,把原本强盛的大清帝国折腾出衰败迹象来的乾隆皇帝,至死也不承认他的统治出现了危机,他甚至还在发着“大清帝国,谁与争锋”的高烧,甚至认为自己留给子孙的仍旧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这种对当时形势掩耳盗铃似的错误估量,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他在确定接班人的问题上错误选择。不仅如此,乾隆皇帝还为了贪图虚荣、操控权利,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和私利,把皇位传给了一个不足以成大器的儿子,把有着二百多年辉煌基业的大清帝国交给了治国乏术、政治平庸的嘉庆皇帝,使大清王朝由兴盛转向衰落,一败涂地,最终沦落为被列强任意侮辱和践踏的殖民地。与其说,大清帝国衰败在嘉庆手里,倒不如说是腐朽在乾隆手里。正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前车之鉴,或许能给后人一些深思和启迪!

导读:在治理国家方面毫无建树的嘉庆,身上最明显的标记就是乏术和平庸。那么,乾隆为何会把皇位传给他,把偌大一个帝国托付给他呢?乾隆之所以与雍正处置曾静谋反案大相径庭,有他周密的考虑。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这场文字案的前前后后,他清楚认识到:父王想将诽谤公布天下,以获清白,却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对曾静谋反案和吕留良文字狱案的公开审讯和批判,实际是把父王自己推上审判台;雍正的“华夷之别”的新释、十大罪状的自我辩解、皇宫中的秘闻丑事泄露、皇子间尔虞我诈、文武大臣间明枪暗箭等,统统详细地记录于《大义觉迷录》一书中,损害了万乘之尊皇帝的形象,暴露了国祚和宫廷的绝密,起到反宣传作用,根本达不到使臣民“觉迷”的目的,只能更增强人们的反清排满情绪,对清朝统治极为不利。因此必须彻底剪除禁锢异端思想的蔓延,肃清其流毒。同时留着这两个弥天重犯”当“反面教员”,更难以起到“感化”教育的作用,干脆一杀了之。清朝初期能出现四海臣服、国威振奋的强盛局面,能够出现长达130多年之久的“康乾盛世”,除了执政者们个个都具备匡扶社稷、治国安邦的杰出才干外,还在于他们都选择了优秀的继任者。如雄才大略的康熙、励精图治的雍正、锐意进取的乾隆,无一不是上任皇帝生前所精挑细选的最佳接班人。嘉庆是乾隆皇帝的继任者,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任皇帝。翻阅清朝正史,我们找不到关于对嘉庆荒淫、贪婪、昏庸、阴险行为的记载;翻阅清人野史,也查不着他的哪怕一件风流事。就是这样一个品格端方、为政勤勉、生活俭朴、待人宽厚的人,却成为清朝十二帝中最没有特色、没有个性的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毫无建树的嘉庆,身上最明显的标记就是乏术和平庸。那么,乾隆为何会把皇位传给他,把偌大一个帝国托付给他呢?乾隆一生有17个儿子,嘉庆皇帝永琰排行第十五。按照清朝“立长、立嫡”的皇位传承原则,排行靠后且是庶出的永琰,几乎没有继承大统的可能。乾隆最初也确实没有把他列入考虑范围。但老天似乎总是故意与乾隆过不去,嫡次子永琏、嫡七子永琮相继夭亡,其他皇子也大多英年早逝。到了永琰出生的时候,他的14个兄长中有8个已经死去,就连深受乾隆宠爱的皇五子永琪也在几年后早逝,诸皇子中可备乾隆选择的范围已经变得非常小了。为此,乾隆皇帝不得不放下祖制,从剩下的几个年幼、庶出的皇子中另择储君。皇十一子永?和皇十五子永琰,水落石出般地成为乾隆皇帝为数不多的儿子中的佼佼者。永?聪明睿智、才气横溢,做事很有主见;永琰性格内向、性情凝重,为人规矩仁孝。在大清国力日益衰减的情况下,按说由永?这样一位性格鲜明、颇有主张的皇子来继承皇位,应该是最合适不过的。但事实上,乾隆却把皇位传给了永琰。乾隆选择接班人所遵循的原则,就是后来者必须不容置疑地遵从他的意志,不打折扣地继承他的政策,不遗余力地维护他的权威,并把自康熙以来开创的盛世一直保持下去。永琰忠厚老实、规规矩矩、重视仁孝,对乾隆的话一向言听计从,无疑最符合乾隆皇帝的选嗣标准。朝中的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乾隆对永琰的态度和用心,就连当时来京的朝鲜使者也多次向朝鲜国王汇报:“永琰为人持重、度量豁达,最为乾隆皇帝喜爱。”其实,乾隆皇帝之所以选择永琰做接班人,还有一个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他不想放权。尽管乾隆皇帝曾有过“朕八旬有六归政”“不敢与皇祖六十有零的年数等同”的誓言,但等他年老昏聩的时候,越发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一丝一毫也不肯相让,哪怕这个与自己分羹的人是自己的亲儿子。如何做到“退而不退”,如何在有生之年继续风光地把持朝政,这是乾隆皇帝在风烛残年时最关心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选择一位恪守仁孝、老实巴交、唯父命是从的接班人,而永琰正是这样的一个人。果然,乾隆在传位的同时明确宣布:“凡遇军国大事和用人事宜,决不会置之不问,仍要亲自处理。”退位后,乾隆仍然自称为“朕”,他的谕旨称为“敕旨”;对前来进贡的朝鲜使者有板有眼地说道:“我虽然归政,但大事还是我办!”;他借口已经在养心殿居住了60年,只有这里才“安全吉祥”、便于召见群臣,无论如何也不肯搬出去;为了限制嘉庆,他还一度上演了“传位不传玺”的闹剧;本来嘉庆即位改元后,全国上下应该统一使用嘉庆新历,可宫廷中还是用乾隆年号,如乾隆六十一年、六十二年;新皇帝即位后,钱币应该改铸“嘉庆通宝”,可那几年却是乾隆、嘉庆两个年号的通宝各铸一半??在父皇的淫威下,以仁孝著称的嘉庆,只能没头没脑地做了几年有名无实的“二皇帝”。不能否认,永琰还是很有资质的。他勤奋好学,6岁读书,13岁通五经,之后跟从多个师傅学习今体诗和古体诗,文化基础非常坚实。尤其是在从14岁被秘密立储到35岁登基的漫长的20多年中,他经受住了具有丰富政治经验的乾隆皇帝的时时观察和种种考验,并最终被确立为下任皇帝,都说明永琰的品质、才干绝非等闲。不过,他的这种资质才干,用在恪守仁孝、唯命是从、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等方面还算说得过去,但用在安邦治国、开拓进取上就会显得异常地苍白无力。如果天下安定、歌舞升平,凭嘉庆的能力做一位贤明的太平君主应该没什么问题。但乾隆后期国库衰竭、国力衰弱,朝廷政治腐败,官场贪贿成风,各种矛盾一触即发,沉醉于“康乾盛世”光环下的大清帝国“外面看着轰轰烈烈,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就迫切需要一位有着刚猛手腕、铁血政策的“能君”来扭转乾坤、力挽狂澜。可惜嘉庆皇帝没有遗传到前面几任皇帝治国能力和开拓气魄的基因,虽然勤政图治,一心想着有所作为,但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位忠厚老实、波澜不惊的守成君主。嘉庆亲政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改变乾隆后期的种种弊政虽然起了一定的作用,却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清代中衰之势。嘉庆始终开不出一个根治日趋严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药方,对一大批“尸禄保位”的官僚只能警告、恫吓,最终徒呼“奈何”而已。他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认识,却不能真正有效地对付外来侵略者。他在位期间,土地高度集中于大官僚、大地主手中,农民大量破产、流亡,政治比乾隆后期更加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加深,川、楚白莲教和鲁、豫天理教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纷纷爆发。此后,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清王朝只能沿着衰败的道路不可避免地衰败下去。因为好大喜功而穷兵黩武,把原本强盛的大清帝国折腾出衰败迹象来的乾隆皇帝,至死也不承认他的统治出现了危机,他甚至还在发着“大清帝国,谁与争锋”的高烧,甚至认为自己留给子孙的仍旧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这种对当时形势掩耳盗铃似的错误估量,不可避免地导致他在确定接班人问题上的错误选择。不仅如此,乾隆皇帝还为了贪图虚荣、操控权力,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和私利,把皇位传给了一个不足以成大器的儿子,把有着二百多年辉煌基业的大清帝国交给了治国乏术、政治平庸的嘉庆皇帝,使大清王朝由兴盛转向衰落,一败涂地,最终沦落为被列强任意侮辱和践踏的殖民地。与其说,大清帝国衰败在嘉庆手里,倒不如说是腐朽在乾隆手里。正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前车之鉴,或许能给后人一些深思和启迪。

、我认为乾隆在位的时候。因为有众多的余孽都没有铲除掉,所以会在嘉庆的年间,有众多的邪教组织,在民间时的老百姓都不能好好的生活,农民们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起义。

二、乾隆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他曾给自己分为十全老人。对于发动边疆持久战争也是花费了不少的财力,好多次都是以大场面游江南其实他就是到处的游山玩水,江南古迹山水颇为较多绝色美人更是多不胜数乾隆乾隆踏在康熙辛苦打下江山的无尽财富上肆意的挥霍,不是大修园林,就是大办寿宴,真是花钱无数。

三、乾隆到了晚年更是大肆挥霍。他甚至都感觉到自己没钱了,所以才会放纵全国的人可以花钱买官儿做,乾隆喜欢听人溜须拍马,比如和珅那样,头脑灵活的人,和尚把乾隆哄得很开心,所以就放开了胆子去贪污乾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乾隆花的多和生摊的多自然,平民老百姓就会没银子花过着苦日子。































































四、乾隆的晚年大肆挥霍,导致了嘉庆年间国库亏空。嗯,白莲教用趁机起义,宣称只要跟着他们干,就能解救苦难的老百姓他们打着解救老百姓的旗号愚弄那些没有文化,没有受过教育的百姓们支持他们起义,致使全国都有白莲教的教友,可谓是遍布四海,老百姓们也是为了生计不得不加入白莲教的组织。

乾隆的挥霍给后来嘉庆年间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危机。而嘉庆作为一个新继位的皇帝得刚继承王位就要收拾了摊子。



存在过是肯定的,而且康乾盛世也创了很多历史上的新高。第一,人口方面。中国以前的历朝历代人口都比较少,多的时候一亿后面挂个零,但是很快就会因为土地矛盾爆发起义,人口骤减一半。但是在乾隆六年,人口普查显示有一亿三千万人口,到了乾隆五十多年的时候人口达到了将近三个亿。就是乾隆用了五十年的时间让中国的人口翻了一倍。人口迅速增长也能反映出经济繁荣,而且也为百年后的各种战争积累了需要的人口。其次就是在疆土方面,中国的疆域在康乾盛世时期扩大到了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而且对于边疆地区进行了有效的行政管理。这一点做的就比明朝好,清朝的建立也其实就是明朝对边疆地区管理不当的一个例子。其他方面的贡献也是有的,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然而另一方面,人们之所以说康乾盛世不存在主要是以下方面。刚才说乾隆年间人口暴增,从另一方面来讲,人均粮食产量就会降低,低到了人均700斤,对比一下,明朝的时候人均1100斤左右,唐宋时期人均1300左右。所以说,康乾盛世是一个饥饿的盛世,人均幸福指数估计不是太高。最主要的是,人口方面是个很难处理的问题。清朝皇帝虽然是满族人,但是他们的统治智慧却来源于汉族中原王朝。清朝以前没有过这么多的人口,所以乾隆也不会处理人口问题。其次,乾隆晚年贪图于物质享受,失去了早年的勤俭节约,导致官场风气下降,贪污腐败成为常态,最终导致大量的银子被乾隆用在享乐上,官员们也只想着捞钱,清朝的机器运转彻底的出故障了。所以说,乾隆晚期的人民还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乾隆算是康乾盛世的终结者。
大概总结一下,有的人觉得康乾盛世很了不起,长达一百三十多年。其实不然,康熙早年还在建设当中,肯定不算,乾隆晚年又将盛世会在了贪图享乐上,也不算。这么一掐头去尾,康乾盛世也就几十年。但是,凭心而论,康乾盛世对中国各方面的贡献也是不可忽略的。我们不能绝对的说康乾盛世就不存在,也不能说康乾盛世有多么好,就当它是一个普通的和平时代吧。

乾隆晚年留下的烂摊子,乾隆宠信和珅,导致腐化严重,朝政环境恶化。乾隆六下江南的铺张浪费,加上“十大武功”连年征战,致使国库空虚。基层根基腐化,导致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起义军的一员,在嘉庆时期集中爆发。

人口的急剧膨胀,康熙时期推行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期,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到乾隆时期进一步全国大力推广,一下子打开了底层农民的生育力,人口呈几何形膨胀增长。乾隆三十一年,人口超过了2亿人,人均耕地面积3.75亩,处于红线边缘。嘉庆十七年,人口已经3.6亿人,人均土地面积已经下降到2.19亩,远低于4亩的温饱水平。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到嘉庆时期集中爆发了,嘉庆是个平庸的勤政的好皇帝,一个人改变不了制度,更改变不了生产力的发展。康乾盛世时,有新的经济作物玉米,番薯等经济作物支持,使不少人免遭挨饿。到了嘉庆时期,其红利已经透支殆尽。

因为当时清朝的贪污腐败现象实在是有点严重,引得各地农民已经民不聊生了,所以才集中爆发出来

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民不聊生,一个是这个皇帝没有治理能力,没有办法统治,所以才会使得农民军敢集中起义。


“康乾盛世”余温未了,嘉庆亲政之后,为何农民起义军集中爆发?
一、我认为乾隆在位的时候。因为有众多的余孽都没有铲除掉,所以会在嘉庆的年间,有众多的邪教组织,在民间时的老百姓都不能好好的生活,农民们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起义。二、乾隆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他曾给自己分为十全老人。对于发动边疆持久战争也是花费了不少的财力,好多次都是以大场面...

康乾盛世余温未了,嘉庆亲政之后,为何农民义军集中爆发?
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到嘉庆时期集中爆发了,嘉庆是个平庸的勤政的好皇帝,一个人改变不了制度,更改变不了生产力的发展。康乾盛世时,有新的经济作物玉米,番薯等经济作物支持,使不少人免遭挨饿。到了嘉庆时期,其红利已经透支殆尽。八旗军队战斗力严重下降,经过乾隆时期的养尊处优,军纪散漫,甚至出现...

《一代枭雄张作霖》txt全集下载
第一章 少年成长更新时间2009-3-28 16:32:12 字数:6959 一祖上闯关在道光年间,康乾盛世的余温还没有完全退去,但在自古就贫瘠的河间,人们依然贫穷、无助。……

同流合污,才是融入社会的最佳途径!
方孝孺的选择,作为后世人的我们不做评判。但在四百载岁月后,同样的事情又发生在另一位耿直的文人身上,而他,却做出了另一种选择,改变了历史的结局。晚清,康乾盛世已经只剩余温,腐朽的清王朝破败不堪,从小立志报效国家的他开始踏入仕途,成为朝堂一员。满怀壮志,刚直不阿地他成为朝堂的另类,不...

清朝灭亡之后留下数亿烂账,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两次鸦片战争战争的赔款,大清政府差不多是一次性支付的,因为当时的清政府虽然腐败无能,但是在所谓“康乾盛世”的余温下,三千多万两白银还是支付的起。而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中2亿两军费,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却是一笔大数目。由于日本方面咄咄逼人,清政府凭借着洋务运动时期的积蓄,...

清朝哪位皇帝是得花柳病死的?
清朝得花柳病死的皇帝是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同治虽然是万乘之尊,可命运还是公平地惩治了他的放浪行为,他死时几乎全身溃烂,恶臭远播,人人敬而远之,他空洞而绝望的眼中满含眼泪。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死于性病的皇帝,他的死是大清皇朝一段羞于启齿的疮疤,也是他荒淫生活的一个总结,却是慈禧...

“世界最冷夏天”出现在1816年,到底有多冷?
人类文明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每一年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而在近代历史上,1816这个数字,却显得有些格外的不同。在这一年当中,国家之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发生,清朝也处在于康乾盛世的余温当中,这一年英国使节访华,但是因为拒绝向嘉庆皇帝行跪拜礼,而被高傲的嘉庆帝遣返,这件事让嘉庆龙颜...

《一代枭雄张作霖》txt全集下载
回答:下载文件:|一代枭雄张作霖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一代枭雄张作霖作者:云天高前言更新时间2009-5-28 23:38:30 字数:479 张作霖,在中国旧军阀中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一生的功过很难有准确的定论。他由一个土匪的头子,受抚成为清廷的营官,又经过自己不懈的...

镇安县18224542615: 清朝国势衰弱开始于哪一时
符尝小儿: 康乾盛世阶段,国力还可以.到了嘉庆帝时,清朝国势衰弱.有“和珅扳倒,嘉庆吃饱”的谚语.说明:(1)腐败猖獗(2)国力衰弱

镇安县18224542615: 都知道康乾盛世,请问乾嘉盛世是怎么回事?
符尝小儿: 一般来说清初盛世即康雍乾盛世,历史上出现的“盛世”,多数只是从政治环境和皇帝的英明去寻找原因,至于嘉庆,可能是延续了乾隆盛世的尾声,然后就中道没落了,其实在乾隆末期,已经开始衰退了

镇安县18224542615: 康乾盛世 -
符尝小儿: 所谓的“康乾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115年.有些中国历史学家们将“康乾盛世”称为辉煌,是因为他们觉得它在政治、经济、文...

镇安县18224542615: 清朝皇帝列表 -
符尝小儿: ,促进辽东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皇太极 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

镇安县18224542615: 大清王朝覆灭原因,是由于嘉庆帝坚持“接班人”思想吗? -
符尝小儿: 大清王朝覆灭的原因是嘉庆皇帝坚持“接班人”的原因?其实真正的根源要从其父乾隆开始寻找.笔者以为,虽然从嘉庆时期开始,清王朝开始很明显的衰退,但其实真正“罪魁祸首”不是嘉庆,而是嘉庆伟大的父皇乾隆皇帝.嘉庆 乾隆皇帝...

镇安县18224542615: 康乾盛世为什么明朝末期还有它? -
符尝小儿: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我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115年.明代没有.这是专用于清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的.

镇安县18224542615: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的发展状况. -
符尝小儿: 这一时期被称为“康乾盛世”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乾之治、康雍乾之治,是中国古代专制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同时是中国专制社会的回光返照.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

镇安县18224542615: 清朝皇帝排名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符尝小儿: 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皇太极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顺治皇帝清... 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5、雍正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